这年头,亲情是否还在?你觉得呢?

易贰意


不知道你家亲情还在不,我们家亲情不仅在,而且愈加浓厚。

亲情血浓于水,是浸在骨子里的东西,一个不讲亲情的人,很难相信这人对同事,对朋友,对同学讲友情,这等人大都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心胸狭隘,不可交。


防川观海


亲情是永恒的,有人类繁衍就有亲情,甚至动物也是如此。用一个现代最前沿的科技“量子学说”来比喻,亲情就象量子缠绕,无论两个量子相隔多远,甚至不在同一个空间世界,都是缠绕着的。有些亲人去世很久,后人还念会不忘,还将他们的遗物和精神道德传承,这都是亲情使之如此。

现在确实有一种论调认为亲情淡薄了,这种人是把普道的人情交往当成血肉亲情了。所谓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是刻入骨,溶于血,铭在心的。那怕一方躯体不在,在另一方身上依然存在,不会消失。

我快80岁,我妈妈38岁去世,那时我13岁,可我现在还想妈妈,还依稀记得妈妈的样子。有时听到儿孙喊妈妈,我还会有喊妈妈的冲动。还会想起妈妈关爱我的细节。比如她病得非常严重的那一年里,不管那个亲戚送点鸡蛋来看她,她都会留给我吃,说我读书花脑筋。人之将死,母子之情依然不会消弥半点啊。妈妈,我80了,我还想妈妈!趁回答《头条》这个问题,让我喊几声妈妈吧:你还给我留了鸡蛋吗,妈妈……


老年非老人


这年头,亲情是否还在?

在!在啊!

要说亲情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九十年代中期,有一年冬天我父母相继不到一个月个月都得了脑血管病,爸爸站起来了,妈妈卧床了。在烟台出院后,老伴找车把父母都接到我家。开始了我伺候病重的父母吃喝拉撒漫长之路。

妹妹对待父母的态度,把我的心伤了!

十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可是人生有几个十年啊?我父母没有儿子,我只有一个妹妹。在十年中妹妹不管也不问,更不见人不见钱!那时候工资很低,我两个孩子上学,两个病人,困难压的我抬不起头,眼泪掉了有一大缸。我的委屈有谁知道?有两个问题成天在脑子里转悠:

1.父母怎么伤妹妹的心了?

2.我多么盼望:我有一个傻弟弟也好啊!可以跟他倾诉我内心的苦闷!

父母去世时,妹妹从烟台来到德州,她一分钱的纸也不给父母买!她是个怎样的人?她的心怎么这么狠?,就算父母有对不起她的地方,这时儿女还和死人争对错吗?

过完事她要走时,我们给她带很多东西,扒鸡,酒,烟等德州特产!

有一段时间我们姐妹二人关系冷淡,除了过春节我给她打电话拜年,没有什么来往!

外甥结婚,亲情关系是个转折点

九十年代后期,外甥结婚,妹妹来电话请我们去参加婚礼,我很忧郁!去不去啊?这样的妹妹还有来往的必要吗?

老伴说:”去吧!就这么一个妹妹,就这么一个外甥!这次去了,她如果对咱好今后就来往,不好就算了!”老伴对妹妹的宽容大度,我还能说什么呢?

儿子开车,全家八口人全去了烟台,人到礼到!妹妹挺高兴,我们的到来给足了妹妹面子。儿子到了没进屋就开车给妹妹办事去了!第二天给外甥主持了婚礼,婚礼结束我们回来了!

但是以后的日子里,关系没有热络起来。

善良的人是天生的!

但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我们家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妹妹两口子都是工人,退休工资不高!她儿子媳妇下岗,一家人生活在社会底层。

这时候妹妹一家的生活远不如我们!

旅游,探亲,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去烟台!去的时候带着很多礼物,走时买的海鲜和干货都是我们自己花钱!因为妹妹过的没有我们好!儿子经常告诉我,妈妈,小姨有困难你不能不管她啊!是啊,时间是疗伤的良药,过去的事忘记吧!

血浓于水,亲姐妹,她有难我要帮她!

去年十月,我在大街上玩,突然手机响了,我一看是妹妹的电话,当时我就意识到出事了!因为妹妹从来不给我打电话,因为她挣钱少!

接通了电话,妹妹告诉我她儿媳妇出车祸了!没有生命危险,小腿骨折了!

我立刻联系两个儿子,当天我们就给她打了一万元。

后来的日子,我三日两头打电话给妹妹讯问事情发展情况。血浓于水啊!我放不下她们!

过春节前夕,孩子们回家吃饭,儿子说:”妈,我们再给小姨凑点钱吧!让他们好好过年!”腊月二十八又给妹妹打了一万!当告诉妹妹我要给她打钱时,她大哭啊!哭什么呢?我觉得她哭的原因有两个:

1.对不起自己的爹娘!

2.对不起姐姐全家人!

这张图片是我母亲去世时,妹妹全家从烟台来德州奔丧。我们陪着爸爸打麻将。穿绿背心的孩子是外甥。

人一辈子,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有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放下的放下,该忘记的忘记!像我儿子说的:“妈,钱给了我小姨,过年,我们的心都踏实了!”

借此机会,感激我老伴,他是个老抠啊,但是在亲情上,他宽容大度!

感激老天给了我两个好儿子,好儿媳,孩子知道感恩,有教养,亲情面前一点都不马虎!


语文萍


不在啥年头,亲情依然在,而且很浓!我是兄弟俩,弟弟弟妻都是农民,他们已经过世了,留下三男四女,加上他们(她)们的孩子27口子,尽管都是农村人,互相帮助,一人有难大家出手,互联网提供了大方便,建立了《大家群》每天相互联系!我自己远隔老家,也经常回去关照他们,我自己两个儿子,都近50的人了,独立家庭,但是往来不断不减儿时的密切关系,尊重老人爱护子女,我感到满意也放心!


满都拉图46242307



用户8834990107048


亲情到天老地荒都会在,毋庸置疑。在战场上非常残酷,你能够冒死背下一个受伤的人,这个人一定是你的朋友,起码也是你认识的人。在人们都忙于生计的平常生活里亲情的体现一般仅仅限于父母妻子儿女,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亲情还是会泛滥的,不要以为平常“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就是亲情磨灭。


用户3127163901714


年轻的特别90后是如何想法我不知道,但我是被暖暖的来自外婆外公姨们舅舅们的暖暖的亲情中长大,现在大家也是紧密一起。我是有安徽和杭州血统的人。但发现这个亲情感和地域无关和原生家庭有关。一位九十多数是钱入命的老太二十岁离开湖南再没回去看过,理由是“舍不得路费”(一辈子攒钱的主六亲不认,这样的人估计什么年代都有),但现在发现90后以后的人责任观念困扰大,情亲观念渐渐淡漠(这也和原生家庭有直接关系)


留在自己的世界


谢谢友友提问,这年头,亲情比过去,确实差点。但是如果没有亲情。会变得怎么样的呢?所以说亲情真的比较重要



虹桥管大哥


一切向钱看,亲情也是一种商品交易有钱的门庭若市,没钱的不敢面对,这年头就这回事,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离普。





用户840炊事班


在啊!一直都在。亲情是融入血脉遗传下来的天性,是血脉相连的。“虎毒不食子”,“子不嫌母丑”,“姑表亲,辈辈亲,折了骨头连着筋”。这些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母爱也是最伟大的爱。只是现在社会,子女少生活压力大,没有太多时间维系亲情。显得亲情淡泊了。事实上真正维系一个家庭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亲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