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校的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是需上交5年备课本,对此你怎么看?

SD我心飞扬


当然对,你若拿不出备课本,说明你工作责任性差,就无资格评上相应职称。


用户9918701849358


教师晋升职称,上交五年备课笔记本,我觉得没有必要。

1、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把这个定为五年,应该是怕一些人不在岗(离岗创业了),或者不在教师岗位(有可能是其他岗位),而把备课笔记定为五年,为此增加门槛和难度。

2、把五年备课笔记作为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和规律。现在的老师,基本上都会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采用ppt上课,用演示文稿,把所要教授的有关知识在黑板上呈现出来,这样,方便简洁而且好高效。其实在电脑上备课做ppt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大。

3、而老师们平时实际所用的教案,也只是粗线条的在笔记本上说明一下,大部分的内容都在课件里面。

4、评职称需要5年的备课笔记,实际上,老师到评职称所上交的笔记都不是真正平时所用的笔记。都是临时抄写的。

5、几乎100%的老师,评职称需要的备课笔记都是突击抄写的,根本不是平时课堂所用的。一方面,老师觉得平时写的不严谨,不规范,害怕检查时通不过;另一方面本身平时上课也就没有怎么去写,基本都是做课件上课。所写的也仅仅是一个提纲。所以,不管你要求写几本备课笔记,老师都只能是造假,一本一本的去抄写。

6、要求交五年的备课笔记,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让老师脱离实际,还感到很无奈。

7、其实、害怕一些人不在岗,或不在教师岗位,而去评职称,那也没有必要五年的备课笔记,只要交上一年度的备课笔记即可。多了实在没有必要,都是抄,耽误了老师大量的教学时间。

8、其实职称评聘的细则应该因时而变,时代在变,教育教学的手段在变,老师再也不是一支粉笔一个笔记本在上课。老师有的就是拿着一个u盘去教室上课,有的甚至就是在教室里智慧黑板上操作和演示,根本不需要以前那样照本宣科。多媒体时代的教学,而老师职称评聘的细则还停留在过去,这是跟不上时代的典型表现。也必然会引起老师们的反感。

9、不管是教育教学,还是职称评定,还是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的追求数量,有时候,盲目的追求数量,而没有任何的实效,到头来,只能是劳民伤财。

这就是我的观点,不知大家怎么看?

我是职校方老师,欢迎大家留言转发评论关注。


农林专业老师


我觉的这是对一线老师的保护,因为如果不是一线老师的话,谁会写足五年的备课本?

其实每个老师每年都要备课。按照各学校的要求备课的时候肯定要有备课本。一般的学校也会定期抽查老师的备课本情况。不过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发展,传统的手写备课本越来越不被老师们推崇。所以很多老师觉得手写备课本已经成为一种累赘。但是我们在评职称的时候,却要求要交五年的备课本。根据我的经验,这五年背课本只是待查,实际上只需要交一年的备课本就行了。而且也没有规定这五年的备课本必须手写。所以我们老师平常只要平常备课的时候捎带着把备课本写了,攒五年的备课本,还是没什么难度的。我们很多评职称的老师缺的不是五年的备课本,而是其他东西。

所以我觉得职称评审制度中有这么一条,其实是想让职称评定向一线老师倾斜。不管它取的的效果好不好。出发点还是好的,而且本来备课就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评职称的时候,检查你的备课本,也无可厚非。只要平常做得够好,只要你经得起查,这些规定对你来讲都不是障碍。



朱铁平


看来各地对职称评审的要求都不同,我们这里是3年的备课本,也就是教案。

除了这个,还要三年的班主任记录本,三年的教学成绩册,三年的听课笔记业务笔记,三年的课程表等等。据说管准备这些材料,很多老师都崩溃了。

个人认为,这完全是形式主义多此一举。

第一:教案就算不上课的老师,也能准备起来。

现在的教案,网上哪里都是,找来一打印,圈圈画画,谁不会?

很多学校早就不写教案了,都是打印教案。但打印教案,不上课的老师不会吗?

如果非要纸质教案,非得要手写的,就更形式主义了。

况且手写的就不能作弊吗?

总之要教案就是多此一举形式主义。

第二:很多学校已经规定教龄长的教师不用再备教案了。

我们这里有的高中初中都这样规定了。特别是年龄大的以及初三高三的老师不再要教案。以便于老师们集中精力好好上课,教学。

难道为了评职称,再造三年教案,这不是折磨人嘛!

第三:判定老师是否在教学一线,不是用教案来判断的。

一个老师,不是说有教案,就是一线老师;

一个老师,也不是说教案写的好,就是好老师。

这是两码事。

目前的职称,花样百出,无非就是让你证明你是一线教师,但问题是,要的这么多东西真的就证明了吗?

实际很简单,让学校出具一份证明,证明在一线教课,并且出具近三年的教学成绩就可以了。校长签字保证,在全校公示,供人监督就可以了,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真有作假的,直接追究校长和老师的责任,以后永不得再评职称。我不信有人敢作假?

过去老师们评职称,也没这么多条条框框,怎么社会越发展越复杂了呢?

说白了,是我们的评委太闲了。

故意整出这么 多花样折磨老师。

各级政府都在简化办事流程,以方便老百姓办事。怎么就教育上越来越复杂了呢?评个职称,折腾一个月准备资料上传资料,还要准备答辩等。老师们主要精力是教学,如果为评职称而忽略教学,那这个职称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简化职称评审,人性化对待老师。让老师们既评了职称又不耽误教学,这才是设立职称的最初目的吧!

为了职称,不顾教学,影响教学。评上职称,不想上课,不愿上课。这样的职称取消也罢。

一切不利于老师教学的都应取消,还教育一个干净的环境!

大家说呢?


人生如梦LLH


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上交五年的教案,这个命题是真的。上级把这个做为晋级的条件来要求,是完全正确的。

其主要原因是,在学校里有少数教师不担任课程,这就是所谓的亲情教师。比如,和某某领导有关系,就在后勤上干点儿杂活儿,在教导处管管学生,有的看看大门,甚至不上班在家闲着。他们也想晋级,荣誉证书难不倒他们,论文证书也难不倒他们。有人,有钱,这些东西都好办。唯一不好办的就是教案,他们没有担任课程参加课堂教学,教案从何处来呢?现写现用,五年的教案,恐怕一时赶不出来。所以国家设立这个条件,就是给这一类人设置一个羁绊。

有五年教案,对任课老师当然不是一件难事儿。他们天天写,也考虑到了晋级用。所以他们写教案的时候格外用心,唯恐有纰漏。设置五年教案这个条件,对辛苦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是有好处的。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不是不知道基层的情况。这是给辛劳着开绿灯,给投机者亮红灯。让一线的老师安心工作,只要爱岗敬业,好好教书,晋级不是什么问题。

通过设置这个条件,让那些不愿担课的老师也心甘情愿去担课,对基层学校的老师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晋级要五年教案,利大于弊,老师们应该为之高兴。


寒韩寒


职称评审,被评老师上交五年教案,表面看起来,对一线教师有好处,杜绝领导人员挤占教师职称评比名额,实则多此一举。为什么这样说呢?无教案不上课,这已成为各学校的规定,就是说,教师的教案,学校已按备课要求检查并登记好了。教师无需有再保存教案的必要,(个别有收藏爱好的除外)。现在职称评审,却需上交五年教案,给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假设每位老师上交五年的教案,评审人员能看过来?

上交五年教案,容易造成老师为评职称评审而备课,里面花架子多,只要评审工作人员看了喜欢就行。老师为评审,备课时无疑之间注重评审工作人员审美观,结合学生实际减少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造成不好的影响。

职称评审多关注老师师德,工作业绩。倾听学校及社会,老师和学生对被评老师的反映。还有实际作用些


蒋友能


有些学校的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需要上交5年备课本,这是不可取的!

学校教师在评职晋级过程中,应该按照省、市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要求和规定,严格执行,确保每位符合职称评定的教师参与公平竞争,而不是学校制定一系列条条款款来约束老师。再说,一个学校有什么权利来制定这种规定!相信每个学校都要组织学习XX省XX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要求和规定,只要要求和规定上面没有让交5年的备课本,完全可以将情况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上交五年备课本,这种做法很荒唐!有以下原因:

一、要保存五年的备课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不需要买一个保险柜来专门装备课本呢?我看很需要!既然备课本作为评职晋级的条件之一,那么他应当妥善保存,最好的办法就是存进保险柜。如果放在抽屉里,一不小心被竞争对手看见,把你的备课本带走,哈哈,想想后果吧!

二、备课本能够反映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吗?我们平时上课中,你见过有几位老师是按照备课本上课的?备课本也就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而做做样子罢了。我也从事了近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所教学科的重点、难点、考点了如指掌,毫不夸张的说,自己不用带任何资料都可以出一套像模像样的中考题,每个学期其他班都要做十套以上的训练题,而我所教的班级每学期只做三套综合题,教学业绩在片区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的备课本就在头脑里,不但要备教材、教法、重、难点等,还要备学生、备学情、备反思、备评价等。评职称时上交备课本除了人为制造障碍以外,无任何实际价值。

三、现在一些学校都提倡无纸化办公。既节约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学校快退休的教师都在用PPT教学,有什么教育教学心得可以随时记录下来,也方便保存,不要说五年,就是50年也没有问题。

针对某些学校在评职晋级过程中,需要上交五年的备课本,我发表以上看法,如有得罪,请海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Lance课堂


如果非要评职称并与工资挂勾,又要做公平公正,应该这样:1、领导与普遍教师分开评,因为领导在职称评定方面有着绝对的话事权!2,既然国家以高考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职称的评定应以学生期考,中考各科的成绩作为首要依据,不以论文课题等作为评分依据,因为绝大多数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是研究型的老师,他们最主要,最核心的工作任务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只有全心全意工作,高效率工作,学生必出好成绩!如果学生成绩不好,老师的工作效率肯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老师又想职称高工资又高,必会想办法改变自已的工作状态方法!3、职称不能搞终身制,避免工资高了又不作为,应该每五年度按成绩高低进行调整!工资还应以教龄多少自然晋升!从而促进所有老师工作的积极!


雷之声86840395


可能是各地方的要求不同。

我们这边评职要求递交近五年的分工表和课程表,并将属于自己的分工和所任课程在每张表格上标注出来,没要求上交备课本。

评职有课时、班主任(级组长)工作年限要求。每个星期专任教师课时数必须在十节以上,兼班主任或级组长的要求五节以上。现任期内担任班主任(级组长)必须达到三年以上。这些硬性要求在校内述职时都必须交待清楚。要求上交分工表和课程表,目的也是防范在分工和课时上作假。




一个教育一线的小人物


这是职称评定所带来的变态做法之一!

教师的支持评定应该大市范围内,划定统一标准。然后,所有教师对照条件去做。达到标准就给予晋升。

我从来没听说过把五年内的教案,当做晋级条件的说法。

教师的教案,应该在平时的“七认真”检查中都检查过了。只要查看一下记录就好。应该是不难做到的!我校每个月检查一次“七认真”工作。然后记录在案,作为年底考核绩效工资的一项标准。等到每学期结束,所有备课本都要上交存档。

所以,对于要参加职称评定的教师来说,五年教案实在是小儿科。

倒是题中有句话引起了我注意:“有的学校”!

这就意味着,职称评定权力下放到学校了。也就有可能造成职称评定藏有猫腻!滋生不正之风!

所以我一直强调,职评工作要统一标准、不限名额、公开、公平、公正!

职评工作要做到实处,少一些“查五年内教案”的花架子!

要多关注教师的工作量、工作业绩、教龄、工龄等。这些才能衡量一个教师是不是在踏实教书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