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有困难,别人就必须得帮助,这种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用户8270699117097


你养成了帮助别人不推辞习惯。别人认为理所当然。帮助也要知道感恩的人。


快乐人生44281163


其实形成这种心理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目前所处环境造就的,在此我大胆的进行几个推测:

推测一:父母的“言听计从”

有的人可能从小自己有什么需要,父母都会竭尽所能的去满足。比如自己想要什么零食,想要什么玩具,父母都会给他买,父母几乎不会拒绝他。在他的脑海中“自己的需要别人一定会满足”这一观念不断地被强化。

后来即便他长大成人了,这种“只要自己寻求帮助,别人就一定要帮他”的观念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了,也就是他形成了这种脑神经回路。即便他逐渐知道要自己去解决问题,别人不可能一直帮自己,可一旦遇到困难别人不帮自己,他就会感到各种强烈地不适感,感到焦虑,无助,甚至是愤怒——因为他的脑神经回路已经定型了。

推测二:用自己的思维要求别人

这种人可能一直以来对待别人的请求都是即刻相应的,有时候甚至做出很多牺牲,放弃很多东西,为了帮助别人。当然,他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一定收获了很多感谢,他会因为自己的乐于助人很有成就感。但是,他也希望别人用相同的方式来对待他,他希望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也愿意放下手中的一切,马上去帮助他。

然而,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虽然别人遇到困难时他及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但是他希望别人也这样对自己就不太现实,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选择拒绝提供帮助,这是无可非议的。别人不提供帮助并不意味别人不是热心肠,每个人都有苦衷。

推测三:移情

移情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可能身边有一些同事带给他的感觉像他的亲戚朋友,他就会潜意识里把自己对亲戚朋友的情感、态度投射到同事身上。平时在家里,可能他的哥哥姐姐对待他的请求一律是有求必应,他在潜意识里认为那些像他的哥哥姐姐的同事也要对他的请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否则他就会感到很生气,很焦虑。

推测四:社会化过程的糟粕

我们一个人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社会化”的过程,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都会逐渐符合社会的法则。有些人可能表现出很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但是身边没有一个人指出来,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合适的,反而身边的人更多的是一边默许这种行为一边在背后唾弃。因此,他本人并不觉得自己这样是有问题的。


欧文亚隆小迷弟


这种状态,是娇惯与纵容的家教造成的“自我蒙蔽”。

柳宗元寓言《麋之惑》:

猎人逮一只小鹿在家豢养,猎狗看着小鹿就流口水而受到猎人的斥责,猎狗从此变乖,虽然心里想吃小鹿却不敢妄动。而小鹿错以为狗是朋友,终日与猎狗耳鬓厮磨。

一天,小鹿溜出家门儿,在外面遇到了几个野狗,小鹿又以为遇到了“朋友”,就去与耳鬓厮磨,野狗们且怒且喜,断其喉分其肉。小鹿至死都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死!

常怀敬畏之心,尊重与你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乃是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


张铁军158


我觉得是自私心理,没有什么是别人必须为你做的,别人帮助你是人情不帮你是本分。就算是父母在你年满18岁之后为你做的一切都不是必须的,只不过是出于对你的爱护,更何况是别人。遇到困难,不能总是想着让别人来帮忙解决,可能一次两次有人帮,那总不能帮你一辈子,如果经常帮助你的人突然之间拒绝了你的要求,那么你又该怎么办呢,就好像是常年拄拐的人突然间丢失了拐杖。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升自己,把自己变大变强,这样即使遇到问题我们也可以自己解决


幸福就像番茄锅


这是错误❌的想法。

家庭,父母的溺爱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思想。溺爱只能培养出巨婴!

自己有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出现困难的原因,可以怎么解决,怎样快速解决,需要不需要请别人帮助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别人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你,即使非常简单的事情。

这个世界没有多少必须!


热影HotFilm


每个人都有完全异样的成长环境,形成不同的性格。这种人就是偏向自私自利一点的性格。这种人特点就是不懂换位思考,思考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从集体或他人等维度出发。


看宝宝的奶爸


这个问题证明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别人有困难,你经常救济他们,人是讲感情的,我们中国有句彦语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你有困难,大家都会帮你,好人一生平安,他们说义无反顾的会帮助你,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美德。


湘村刘叔


人尽量做到自食其力,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事事依赖别人。乐于助人是我们的传统不必依赖道德梛架


高山流


别人帮你是人情别人不帮你是本分在这个社会上谁都不欠谁的别人没有义务,非要把你的理由全凭你们之间的关系和友谊知道吗?


鄂F奋斗哥


依赖父母太严重导致自私的一面。有的人认为关系最好的朋友必须帮忙,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