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前几天,在今日头条上免费观看了徐峥的贺岁电影《囧妈》,感触很深。看到很多网友发表评论说看哭了,多多少少应该都在电影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想电影里面所呈现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国家庭关系的缩影。电影始终贯穿的一个主题是——爱。母子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但是这种爱似乎有很深的矛盾,甚至可以说有些病态。明明是想要爱对方的付出,可是为什么对方感受到的却是伤害,渴望的是逃离?就如影片中徐伊万的妻子所说:有时候就算付出,也难免相互伤害!这也是本文想要讨论的主题:如何正常地爱!

影片的主线是徐伊万为了从母亲芦小花那里取护照,最终却意外地跟母亲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展开了六天六夜的旅程。中国式的家庭矛盾,夫妻之间的病态关系,在这段旅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爆发这些冲突的源头似乎都指向了一种叫“控制欲”的东西,无论是母亲对儿子的控制还是丈夫想把妻子变成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对象。

其实这个世界,谁还没个控制欲?上到国家政府,下至平民百姓,都因为控制而有秩序。女人对男人有控制欲,母亲对孩子有控制欲,反过来,男人对女人就没有了吗?那么大男子主义是如何而来。孩子对母亲就没有了吗?都一样有。

控制欲就像细菌,有一些,是有益的,过多,就是有害的,不能一点没有,人也会失去平衡感和协作感。就看你要根据情况,给对方多大的一个圈,是地球那么大,都看不到听不到对方的心声,还是呼啦圈那么小,勒的对方喘不过气来?同时爱是接纳和尊重。爱一个人,是接受他,而不是改变他。我们和父母或者爱人的矛盾根源,在于我们觉得是对他们好的真理,却从不被他们接受。那我们如何做到真正被对方所理解的爱?


《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一、用爱激发心有灵犀的积极共鸣,缺乏安全感是爱的一大障碍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爱是如何产生的。简单地说,当以下3个紧密相连的条件同时发生、就会产生爱:其一,你和他人之间具有某种或多种共同的积极情绪其二、你与这个人的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行为动作产生了同步效应;其三,你们两人之间具有映射性动机、彼此在意对方,相互关注。

我将这3个条件同时发生的情况称为“积极共鸣”。每当人与人之间发生情感关系的时刻到来(同时具有共同的积极情绪、生物行为同步、相互关注等),人们之间就会产生令人振奋的积极共鸣。这种情感联结是短暂的、断开在所难免—这是情绪的正常表现。在短暂的情感联结断开之前,积极能量能够循环往复、自我维持甚至逐渐增强。

我把积极共鸣比作镜子。因为在发生积极共鸣的瞬间,就其本身的定义来说、包括3个不同层面一定程度的镜像反映:你与另外一个人彼此都表现出积极情绪“模仿”对方的姿态与生物化学反应,反映出相互关心的冲动。因此、在产生积极共鸣的时刻,彼此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方的映像。当然,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在镜中只能看到自己。试想,你面前的镜子中映射的是另外一个人。

在积极共鸣产生之前,你们两人互不相干,只是感受自己的情绪,忙于自己的事情,遵从自己的意愿。但是,在心灵相通的一瞬,你们的感觉、行为和意愿产生了共鸣。仅仅是那么一瞬,你们不再只是自己。这样的一瞬非同寻常,在对自身状态的镜像反射与拓展中,你发现了更多的信息。一种强有力的能量反复穿梭在你们之间,就像是电荷一样。就像伊万和张璐在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俩人是那么的相爱,就是在积极共鸣的状态。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共鸣都在逐渐消失,才导致他们走到了离婚的境地。

《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普通的积极情绪不会产生如此奇妙的共鸣不会在你身上出现映像。虽然其他积极情绪的力量同样可以拓展思维、激励成长,让你更加容智、更加灵活,但只有爱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如此深刻的共鸣。因为在爱的瞬间,你内在的积极性一一你的温暖与坦诚和另一个人的温暖与坦诚相互激荡。由于同步的生物化学变化,这种共同的积极情绪会更加明显。你们的身体会同时感受到相同的变化,你们会对彼此表现出关注比如微笑,靠近、做出充满关切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这是振奋人心的有力瞬间。你的身体生来可以驾驭这种爱的力量,并从中汲取生存的动力。理解他人、产生共鸣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拥有持续不断的积极共鸣,智慧、灵性和健康的获得也遵从此道。

积极共鸣不是随意产生的。它需要源自特殊思维与行动的特定条件。爱有其先决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安全感。如果你感到周围存在威胁或危险,你就不大可能会感受到爱。毕竟,人类的天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断进化的结果之一便是对威胁异常敏感。我们体内与生俱来的威胁探测系统甚至在我们的意识感受不到的情况下仍默默地工作。即使你正专注于谈话或倾心享受在树林中奔跑,你还是能够立即发现在路上爬行的蛇。虽然真正能够称得上威胁的情况少之又少,可并非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视角看待世界。缺乏安全感是产生爱的第一大障碍。影片中,无论是作为儿子的伊万,还是作为妻子的张璐,都是因为被对方的情感操纵,失去了安全感,才会想要逃离,甚至觉得崩溃。伊万在最后时刻,还是

想通过搞砸妻子在美国的生意的方式,以达到控制妻子不离开自己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平常的相处当中应该有不少这些类似的小动作。这样的行为在普通家庭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只要对方哪一点不顺自己的意了,就采取冷暴力或者其他一系列方式企图让对方屈服。其实这是让人极度不安的行为,只会让对方远离,在夫妻的相处当中最不可取。爱,一定要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


《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二、爱需要联结,用有爱的微笑和肢体语言感染对方

影片开头的时候,伊万的妻子就对他说:你能不能多陪陪自己的母亲?伊万不以为然说自己上个礼拜才刚去过。妻子讽刺道:去开电话会议吗?以后你见到自己母亲的时候可不可以把电话放下?可不可以抱抱她?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给你妈妈的拥抱是在什么时候?得到的是伊万的不屑一顾,是否很多人的想法也跟伊万一样,觉得长大后跟母亲的拥抱有点不可思议?实际上,爱的先决条件是一种联结,那种那种与另外个人之间短暂的感官联结。与所爱的人分隔两地,你肯定会想方设法地与对方保持联系。你打电话、发语音、写短信、登录社交网站,而这样做也是很重要的。然而,你的身体毕竟是几千年以来自然选择的产物,它不会仅仅满足于“无语”或是“大笑”等网络表情所传递的抽象的远距离之爱。你的身体渴望得到更多。

当两个人或者多个人“同步”(行动如步调一致)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合一感。你与陌生人或是终身伴侣之间,都会产生这种共鸣当你与另外一个人之间产生了积极共鸣,你们就会彼此模仿对方的姿态与动作,甚至可以默契地说出对方还没有说完的话。此时,你们就产生了合一感。当你与其他人有了特别的共鸣,即便对方只是你刚刚相识的人,你们两人也已经处在同一生物波长上。你的身体与大脑会有同步的生理反应,你和对方的动作也会相互呼应。

真正的联结也是爱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我们才会说世上没有无条件的爱。真正的联结不是抽象的,也不是间接的。它必须实实在在地存在、发生,有血有肉地展开;它需要身体之间真真正正的感觉,哪怕是短暂的,甚至转瞬即逝的。科学家认为感官联结的主要模式应是眼神的交流。其他形式的实时感官交流,无论是身体的接触、声音的交流或对彼此身体姿态和动作的模仿,也能够在人们之间产生联结,有时甚至可以代替眼神交流。不过,眼神交流可能是触发联结与合一的最强力量。


《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微笑也许是情绪表情中最引人注意的。可影片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长中,我们几乎很少看到人物有微笑的表情,包括眼神的交流。一旦和他人有了眼神交流,你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揣测,以此指导你的思考和接下来的行动。如果你们没有眼神交流,你就会夸大或忽视他人微笑的友好程度,从而更有可能产生误解、伤心或被人利用,同时,你还会错过许多体验令人振奋的爱的机会。如果你可以通过眼神交流从那些出于礼貌的微笑,或是别有用心、故意吸引你注意的微笑中,甄别出真诚、亲切的微笑,那么爱就是不盲目的。

微笑、点头以及其他表达积极情绪的肢体动作不仅发生在你的身上——当我们四目相对时,所有这些肢体语言与积极情绪我也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在几毫秒之内,我开始与你产生积极共鸣。这样的情况发生得越多,我就能体会你的感受,彼此更加欣赏,思想更加契合。在极短时间之内,我的脸上就会流露出这些积极情绪,并通过我的声音与动作传达出来。我们继续对视,你的大脑和身体也会开始出现与我的情绪反应类似的一系列变化,由此“平行模仿”进程便发生在你的身上,积极共鸣就这样在我们之间延展开来。

随着每一个逝去的瞬间,我们两人渐渐有了相同的感受。我们进入同步状态,彼此合拍。当我们的思维活动与生物化学反应逐渐同步、合一,积极共鸣在我们之间建立起联结。此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积极情绪,它们交织于一处,科学家将这种暂时性状态称为“主体间性”。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情绪短暂融合的时刻,我们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是暖心的、开放的、坦诚的,我们彼此间有着真挚的理解与关心。


《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爱是需要联结的。也就是说,当你在独处的状态下,想起你所爱的人,回忆过去曾有的爱的时光,渴望获得更多的爱,甚至是书写一封字里行间溢满情感的情书时,你也不算进入了体验真爱的时刻。当然,你在独处时体会到的这些强烈情感至关重要,对于你的健康和幸福而言也必不可少;然而,你没有与他人共享这些情感,因此缺乏关键的、无可辩驳的共鸣实体部分。共鸣实体的存在,是爱和积极共鸣的密钥。

现在的问题在于,你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与他人建立起这种真正的联结。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繁重的工作迫使人们每天都在匆忙中度过,这与情感联结所需的条件背道而驰。每天都要完成更多任务的压力让人备感紧迫,于是大家都为了维持生活而疲于奔命。你随时都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永无穷尽的待办事项清单中的下项是什么?你需要从谁那里得到什么?你更多地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朋友圈留言和其他各种不需要讲话的方式与他人“交谈”,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被抛诸脑后。然而,所有非面对面的方式都无法满足我们的内心对于联结的渴求。爱,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也需要你放慢脚步。


《囧妈》: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如何回归正常地爱与被爱?

三、结语

爱是人类至上的情感,掌控着我们的感受,思想,行为,将我们推向合一感更高的精神维度。爱也是一种极其个人化的情感。它存在于你的思维与身体内,随着每一个情感联结——你与他人分享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大笑或是每一次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一而得到提升。

透过电影《囧妈》所演绎的中国家庭关系所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和对爱的探讨,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学着更多地去发现、发掘爱,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了解、欣赏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如何为爱而生、如何从爱中受益。爱的大树枝繁叶茂,只有你愿意思考才能让自己从中汲取养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