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宝宝要怎么教育呢?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

关于婴幼儿早教


我觉得2岁的孩子不用过早教育,因为说了他也不一定懂。只需要引导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可以的。


我是庄子888


我家孩子也是2岁左右 前段时间报了一个早教班 但是感觉宝宝还是有点小 不好接触 而且大人的时间也不充裕,去了几天就没有再去了,我就选择买套线上早教课程 在家给孩子上,我选了一款叫海苔宝贝的线上早教,感觉还不错,宝宝的肢体语言等都有所提高,主要是自己就可以给孩子上早教 很方便 不用出门。你可以给你家孩子试试,也不贵399一年,很合适,还有给宝宝测评的功能 挺不错的,你可以试一下


1119955356896


1、故事教育

很多父母都以为和宝宝讲道理他听不懂,千万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能力,尝试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和他进行对话,效果会很不错的。所以不妨试试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宝宝已经再说行幼儿园小班了,父母应该多与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多和学校的老师一起讨论,建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量一致的教育模式,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3、坚持原则

在孩子耍脾气时,不要采取妥协、满足孩子的需求等方法来解决,这样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疼爱孩子可以,但不能溺爱孩子,在孩子耍脾气时要坚持原则,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养成予取予求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作为孩子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在日常看到孩子有不对的行为时,应该及时、耐心温和的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以及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不要不耐烦或者以打的形式来教育。

2、不拒绝孩子的合理要求

如果孩子提出了合理的要求,一般都不要拒绝孩子,例如早餐想要吃什么之类的。但是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一定要坚决的拒绝,不要给孩子可以要得到的错觉,以免养成孩子得不到就发脾气的性格。

3、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平时在带孩子的时候,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以对孩子多说几遍,如果孩子乱发脾气或者是做错了什么,可以让他在墙角罚站十分钟,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是有惩罚的。


齐齐教


您好,我是致被遗忘的自己,很高兴能与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希望我们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从许多研究发现,学前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前,是人类发展阶段中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凡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求知欲浓厚,对许多事物都特别敏感。如果父母能把握机会,给予符合年龄特点的教育,就能促进他的智能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在幼年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都对他讲故事,而且喜欢在最精彩的地方就停住,让小歌德自己去猜想之后的情节。第二天先问他是怎么想的,等他把自己的构思说出来之后,再继续讲故事,两下一对比,小歌德的想象力,就这么一天天的培养了起来。

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需要父母们多用心,多考虑幼儿的特点,开发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切记强迫灌输知识。

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应将学习活动与幼儿的生活、游戏连接,尤其应特别注意趣味性。

1、从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方式。幼儿的游戏有许多种类,比较适合在家中进行的有玩乐高、看图编故事、玩木偶、自唱自演,随音乐自由创作的动作等等。适合在户外的有走、跑 、跳、爬、推拉、跳绳、拍球等运动类游戏;幼儿由于知识经验少,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游戏时父母要尽可能陪伴在身边,可不能由着孩子玩,自己低头看手机。

2、态度和蔼,启发幼儿求知、探索的精神。

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智力也正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父母非常着急,往往用超出孩子年龄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自信心受损,反而造成不好的结果。所以当孩子向家长问这问那的时候,父母要能把握这大好的学习机会、循循善诱,启发其进一步探索的动机,以培养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愿。

3.除了领读故事,还应该让幼儿自己试着独自讲述

一般来说,故事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幼儿都非常喜欢,也容易接受。好的故事不但能扩大幼儿的知识,而且能使幼儿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念故事的时候,只是念一遍就结束了,孩子未必有直观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复述里面的内容,所以,家长在领读故事的时候,应该将书本中的内容,通过音调的变化,意思的讲解,让孩子加深印象,无形中增加知识。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适合孩子的,孩子喜欢的,才能事半功倍,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评论。


俊玥爸爸的日常


2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年轻父母的共识,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花费重金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机构里名目繁多的课程看着是那么高大上,孩子一定能学的更聪明。孩子在教室里跟老师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坐在外面看手机,省心省力,父母孩子都高兴,但这种教育方法十分错误。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父母高质量的互动、陪玩,父母是孩子最好、最重要的教师

我们的孩子通过看、听、闻、触来感知,去学习。2岁的宝宝教育并不是教授知识,而是父母在跟孩子的亲子互动中,发现孩子现阶段的发育情况,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各个敏感期内,运用科学的手段,在玩的过程里帮助孩子成长。

2岁幼儿早教的核心,是培养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不是说教,是启发和引导。家长的作用在于引起兴趣,强调对孩子基础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启发孩子自我思考、探索的欲望,少给答案,多提问,少给限制,多给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大脑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才能得到刺激。幼儿通过耳、手、脚、眼,近距离的聆听、触摸、观察学习,比如赤足行走、走障碍、跳跃、抚触物品等活动,不仅锻炼宝宝的身体,更多的是让他在立体环境中感知真实的三维空间。孩子需要触碰、感觉、观察和移动真实事物,用对真实世界的基本了解,不断刺激大脑加快链接构建,建立自身的神经和认知系统。简单地说2岁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父母高质量的互动、陪玩。

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

父母想教育好孩子,建议在幼儿关键期电子产品(电视、平板、手机),尽量少接触。2007年的调查显示,约有90%的儿童在2岁前就经常在电脑或电视上看各种动画片、智力开发的节目。父母对此的解释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发育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给孩子看电视、平板为了学习,其实只是大人怕麻烦、嫌累、偷懒的借口。在这个阶段,盯着电子产品观看,除了伤害眼睛,孩子没有得到任何的脑刺激,不如多和孩子交流,多做游戏来得更实际。电视、手机是成人的需求不是孩子的,在家戒掉电视、手机很难很难,需要父母的大毅力大决心。这个孩子能力迅速增长的时期,如果父母想让他更多地学习知识,购买专业出版社出版的认知小读本是最好的选择。

幼儿早期教育的起源在脑下

脑下的意思是大脑以下,通过嘴巴通过语言与孩子对话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方法美国托德·里斯利博士(托德·里斯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美国幼儿日常语言经历差异意味深长》一书的合著者。他是阿拉斯加大学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和堪萨斯大学寿命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主导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孩子成长到3岁时,脑力劳动者家庭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累计多出3200万,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对少训斥孩子,多用积极的、鼓励的、肯定的词汇,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则相反。这些因素直观反应就是脑力劳动者、高社会地位家庭孩子心智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一般家庭,而那些能够有意识加强幼儿词汇量训练的一般家庭孩子心智发展远超同等家庭的孩子。无论出身如何,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可以开发,这些潜力的开发程度是在早期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词汇量里拉开差距。

不要小看孩子的潜能,孩子在你和她说话的时候,大量吸收着你发送的信息,父母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大量对话,你越话痨,孩子越开心、吸收的越多,孩子不怕你话多。父母还要与孩子轮流谈话,就是你一句让孩子回复一句,一定要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此时孩子的大脑在高速地运转分析你的词句,你看不见的小脑袋里,神经元刷刷的正在链接,你跟傻瓜一样的嘟嘟囔囔绝对是有大有价值的。

在这里给孩子2岁左右的爸爸妈妈一个好的刺激脑发育的方法,也是我一直从小坚持和我孩子做的小游戏:词语接龙。我一直认为这是没任何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的最高效、最简便、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你说一个词,孩子接你最后那个字再组一个词,一直接下去,孩子小没有那么多的词汇,可以给孩子降低难度,她组的词里面只要有你词组里的字就行。我孩子从小每天晚上都要拉着我玩接龙游戏很长时间,孩子大一点加大难度,可以玩成语接龙。家人互动的温馨氛围中不知不觉孩子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坚持下去,孩子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都会让你吃惊。


果果爸聊家聊孩子


首先要更正一个概念,教育这件事,从宝宝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

它不是一门学科,说宝宝两岁了家长要让她上“教育”这门课了。

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是潜移默化的。

每天与宝宝的互动和沟通,都是教育。

几个月的宝宝,会莫名其妙大哭大闹,妈妈温柔地抱着轻轻摇晃。

让宝宝充满安全感,这是教育。

1岁时候因为练习走路摔倒,妈妈安抚:没关系,妈妈在,我们再试一次。

让宝宝充满力量,这是教育。

2岁宝宝由于自我意识地发育和成长,开始出现了“叛逆期”。

他们认识到“我”的存在了,

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所有人都要顺着他。

咬手指、爱说不,爱哭、蛮不讲理、不肯吃饭、要更多的玩具.....

2岁之前他们是温柔的乖宝宝,但2岁就像一个分界线,他们化身为小恶魔。

这时候妈妈是否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还是不知所措?

我的女儿两岁的时候有个怪癖。

只要你说:宝宝去洗澡吗?“不”

宝宝刷牙吗?“不”

宝宝吃饭吧?哪怕她正在吃,她也会说“不”

这样的情绪小怪兽,让家长感到无能为力。

其实更本不需要对抗他们,只需耍点小心机换种方式问:

“宝宝,洗澡时候你想玩小鸭子还是小鹅?”

“宝宝刷牙时候,你要用哪个颜色的牙刷?”

“宝宝,你吃青菜一大口还是一小口?”

这样宝宝就会被你套路了,乖乖顺着家长的思路做选择题。

2岁宝宝还是专注力很高的完美主义。

2岁时候,经常因为搭一个漂亮的积木房子耗时半天,但又因为搭不成那最小的一个倒地大哭,推翻所有积木。

凡事都想亲力亲为,想要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

但却经常失败,弄的一塌糊涂,又崩溃大哭满床打滚。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过去安抚他们,并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宝宝说,需要帮助,我们需要讲一些完成这件事的技巧,耐心的指导他们。

如果宝宝不需要帮助,那么我们就鼓励他们:不要着急,再试一次,慢慢来。你一定会成功。

2岁的宝宝已经可以表达出很多的需求,家长需要制定家庭规则。

比如:爬太高、给陌生人开门、睡前吃糖、沉迷于手机....

如果犯了这些错误,家长就要严厉制止。

2岁的宝宝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生探索的第一步。

是宝宝们最需要爱的时刻。

无条件的支持,鼓励,爱他们。

无条件的爱不是什么事都顺着他们。

当他们违反家庭规则时,家长需要坚定严厉的拒绝。

但我们只是拒绝他做这件事。而不是拒绝爱他们。

以上。


菡菡妈妈育儿


人们常说两岁是孩子的第1个逆反期,实际上他是孩子成长的第1个黄金爆发期,同时也是孩子脑神经元突触爆发期。抓住了这个时期你的孩子比同龄儿童聪明100倍乃至1000倍。

第一,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接触不同的人,事,物。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惊奇和色彩。

第二,陪伴孩子的人,必须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开朗阳光的心态来影响孩子的成长。

第三,在生活中对孩子五官的不断影响教育,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不断的去影响孩子。


一树梅家长教练


1.爸妈言传身教,爸妈怎么做,做什么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回去模仿。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
2.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多陪陪孩子。读书也好,讲故事也好,去户外蹦蹦跳跳也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27bbed06d0548efba2934dabba02cdc\

三短一长选最短


我没有孩子,我认为所谓的教育是引导,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后顺着孩子的天性,让他/她开心度过童年,一种好的教育,对孩子的将来都有好处。建议看玩转广州城的视频,欧美的教育方式,值得中国父母学习。


幻海人声


孩子幼小,脑海空白犹如黑板,你在上面写啥就是啥,他她的感官是第一认知,所以父母和身边人的言传身教最为关键。孩子小,切记:男孩多鼓励,女孩多赞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