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習慣讓抱著哄睡了怎麼改成躺著自己入睡?

慈小姐


寶寶喜歡讓媽媽抱著哄睡是因為他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對不熟悉的事物充滿好奇又恐懼。

只有媽媽抱著寶寶他才有安全感,才能安心的入睡,這是寶寶正常的生理需求。

但是這樣育兒會使爸媽感覺很累,且抱著寶寶睡覺很容易被驚醒,從而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除了抱著哄睡,推薦一下幾種嬰兒哄睡方式:

  1. 搖籃哄睡。把寶寶放在搖籃裡,一手輕輕拍拍小寶寶的大腿,一邊輕輕搖晃搖籃,特別是喜歡鬧覺的小寶寶,這樣哄睡寶寶很快就會安靜下來,進入睡眠模式。

  2. 襁褓哄睡。尤其是低月齡的嬰幼兒,剛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沒有了子宮緊緊包裹的感覺,經常性的產生驚跳反應,甚至突然大哭起來,影響睡眠。爸媽可嘗試用包被把嬰兒包裹起來,雙手放於身體兩側,避免寶寶舉著雙手睡覺,當他再驚跳反射的時候不易驚醒,更容易繼續入睡。

  3. 持續性噪音哄睡。很多新手爸媽會發現寶寶在商場,飯店等有噪音的地方,比家裡吵十倍的噪音環境居然也能入睡。那是因為類似於商場低分貝持續不間斷,但又不吵鬧的噪音相當於搖籃曲一樣不停的在耳邊迴繞。所以大人哄睡時可播放睡眠音樂或者打開窗戶聽外面的下雨聲,也能幫助寶寶進入睡眠模式。

  4. 自家寶寶喜歡的哄睡方式。比如我寶寶現在七個月了,最近他喜歡的哄睡方式竟然是自己玩累了自動睡。已經連續一週多都是如此。嘴裡不停的咿咿呀呀,手裡玩弄著各種玩具,不一會你會發現他已經不知不覺睡著了。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爸媽必須在旁邊陪著他,否則一秒鐘看不到媽媽就哭鬧。

這些哄睡方式雖然不是對每個嬰兒睡眠都有效,但也能省下不少事。

如何循序漸進的方法教會孩子自主入睡

首先給寶寶固定的睡覺環境。很多爸媽覺得嬰兒床是個雞肋母嬰用品,非也!沒有嬰兒車寶寶睡哪,和大人睡大床嗎?你一動寶寶就被驚醒,你能保證自己整晚不翻身?這樣自己睡不好不說還影響嬰兒睡眠。

我使用的就是可以和大床拼接的嬰兒床,使用方便,可隨時抱起嬰兒,半夜餵奶起身一坐,抱起來就喂。給寶寶固定的睡眠位置和環境,讓寶寶知道這是他睡覺的地方。慢慢養成寶寶在自己小床睡覺的習慣。

其次不要更換寶寶睡覺的房間和陪睡的看護人。寶寶對自己每天生活的環境和每天相處的人熟悉後產生依賴,如隨意更換不利於寶寶身心健康發育,只會使他更加焦慮。

第一階段,抱著哄睡。

很多寶寶一直處於第一階段的哄睡模式,那是因為新手爸媽不知道如何讓寶寶自己入睡,也不嘗試別的哄睡方式。

第二階段,躺著一起睡。

爸媽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躺在寶寶旁邊的大床邊沿,用手輕輕拍拍寶寶的大腿,一邊哼著睡眠曲。可以幫助寶寶快速入睡。寶寶也能感覺到爸媽的溫暖和呼吸。

第三階段,站在旁邊哄睡。

第二階段哄睡成功一段時間後,進入第三階段哄睡模式,當寶寶犯困時,放進嬰兒床,大人站在旁邊看著,或者附身安撫寶寶哄睡,等他入睡後輕手輕腳的離開即可。

第四階段,自主入睡。

此時寶寶已經能很快入睡,平時多給寶寶獨處的時間,看寶寶單獨自言自語玩玩具的時候大人不必打擾,養成自己打破無聊的習慣,犯困的時候便會自主入睡。我七月大的寶寶便是如此。

總結:給寶寶養成自主入睡的好習慣不可操之過急,慢慢培養。以上是我關於寶寶哄睡的幾個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家好,我是一個正在育兒道路上努力前行的90後新手媽媽,歡迎大家多多關注我,一起討論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文字為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留言,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