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辅导不好的家长,你认同吗?怎么看?

爸爸妈妈幸福生活


“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辅导不好的家长。”我对这句话极不认同。

首先的确存在一些家长不会辅导的情况,但我们来分析一下前半句话。这句话意思是所有孩子都能学的好,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忽略了人的差异性,不同的孩子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点不同,学习品质不同,有些孩子语感好,善于形象思维;有些孩子数感好,善于逻辑思维。有些孩子数学代数领域知识掌握得好,有些孩子偏爱图形与几何领域。有些孩子语数英都学不好,但体育或者音乐有特长。

所以我们要正视孩子的差异,去挖掘孩子的潜能,而不是用同样的尺子去量不同的孩子。家长的辅导也如此,要求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适当培养孩子的特长,而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不感兴趣的领域,偏逼着孩子去学习不擅长的东西,那可真的会误了孩子,也让亲子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清清老师教数学


不认同,有的孩子天生聪明一点就通,有的不是那么聪明但是肯用心学,就拿我外甥来说,是真的不学那一批的,现在十六了,我记得刚上一年级,我辅导他写作业,你就是怎么教也不会,你说你的,人家也不听,老师有时候来家里辅导,但是还是不行,没有聪明的脑瓜,还不用心学


summer179262058


我很不认同这个观点!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当老师的人提出来的。

老师,天生就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并不是用来干点别的。你当上了老师,就有一个天大的责任,就是好好的教育孩子,给孩子传授知识。现在倒好,一些老师在上课时教一半留一半,留下的一半等着“干私活”。这样干,一是违了师德,眛了良心;二是诿了责任,光拿钱不干活。

父母,没有辅导孩子的责任。现在的老师,美其名曰让家长对学生的作业签字,其实就是把批改作业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还有些老师把批改作业的任务推给了班里学习好点的学生。请问老师,如果批改作业、辅导孩子的任务都让家长们来干,学校要老师何用?

老师啊,过去我们的父辈们都没知识,少读书,当然批改不了作业,甚至签不了名,当然也辅导不了孩子,可我们照样把书也读得好好的,是过去的老师厉害吗?何况,现在的老师待遇还挺高的呢!

题主,你提出这个问题,不怕寒了父母们的心吗,不怕天下的老师都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吗?


西行足迹


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孩子学习好不好,既与先天智力有关,也与后天环境和养成的学习习惯有关,与家长的辅导关系不大。原因是: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具备辅导孩子的知识。辅导孩子的前提是家长要具有超出孩子的知识,而事实上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过去有许多家长几乎都没有上过学,但他们培养的孩子照常能考上985、211大学,这是家长辅导的结果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些城市里,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培养的孩子考不上大学的也比比皆是。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能力辅导自家孩子。有的家长虽然上过几年学,然而文凭并不高,小学时期可以辅导孩子学业,但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加大,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因此,要想孩子学习好,不能把希望寄托于让家长辅导孩子学业上。教育是有明确分工的,从大的方面说,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联系和制约,对孩子的成才而言,缺一不可。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良好家风、家训的培育,培养孩子具有优秀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过硬的心理素质……孩子如果具备了这些优秀品质,智力方面没有多大问题,将来成才的可能性就大。这就是许多不识字的农村家长也能教育出优秀孩子的原因。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他也来农村家庭,父母也不识字,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母亲从小就让我学会两样东西,一是勤劳勇敢,二是乐于助人”。

至于辅导孩子的功课,还是把这一任务交给学校和老师吧,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家长要与孩子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信任教师,依靠教师,既使你拥有很高的学历,也不可对孩子的教师指手画脚。孩子在思想、习惯、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要经常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请教老师,但老师不认识。于是,老师和颜悦色的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不防去请教他,老师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第二天,孩子又来找老师:“爸爸说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称。他还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说完,孩子顺手还把爸爸写的一封信交给了老师。老师打开信,上面详细的写明了小草的名称和特性,最后还附着一句话:希望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为妥当。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师,帮助老师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实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对以上回答满意,请点“赞”!有不同意见,可以“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王营评教育


作为父母,生了孩子,生而不教,全把责任推给学校,你当父母何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培养孩子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就会增加学校教育的压力。孩子最终能成才,受益的是父母,家庭。老师能把孩子培养成才,感到高兴,但最终孩子走上社会之后前途如何,还是与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


黄爷30


一派胡言!

生孩子具有不可预测性,以我多年来的观察来看,20%的学生天生爱学习,60%的学生经过教育可以学好,20%的学生天生不爱学习!

如果你的孩子是属于天生爱学习的人群,你就是文盲,你的孩子也要读书!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半夜鸡叫》的作者高玉宝就是例子,还写了《我要读书》。这跟辅导有啥关系?

如果你的孩子是属于天生不爱学习的人群,你就是北大校长,你也得认命!如果你不信的话有例为证!当年胡适任北大校长,自己获得31个博士学位,他既是北京大学校长,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儿子不学习,他也没办法!冰心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孙子在她的墓碑上涂上“教子无方,枉为人表”,我想她在九泉之下也得一声叹息!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经过教育可以学习的人,这时你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

很多家庭同一对父母,弟兄姐妹几个人,有的打死不愿意学习,有的不让上学哭闹的不行,你说说跟家长有啥关系?


我的贴膜生涯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自一位特级教师。好像是这位特级教师在一次教师界的同行交流活动中说的。它是说给老师听的。它的本意是对学生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因材施教。

可惜的是,本来正确的话,被很多人用在错误的地方。比如有的家长拿来去怼老师。把孩子学习不好的责任推给老师能力差。

而提问者的问题,显然是来自一句话的变种。只能说是一句屁话。要是辅导能有这么大作用,人人都是爱因斯坦了。你见过死活不开窍的学生吗?


实现一个晓目标


这一点我不认同,有一次去给孩子开家长会老师就提到这个问题,我说:老师我们当家长的如果能把孩子的文化课教好了老师你不就失业了吗会场一阵大笑。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的德育不好是当家长的责任,但是孩子的文化课不好主要责任是老师。(这是本人的看法)


东哥82741588


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责任,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无可否认的。但是,把孩子学不好的错误都强加在家长的头上;那是没有道理的。

由于孩子的天性禀赋不同,接受同样的教育所收到的效果也会不同。有些孩子天生就热爱学习,懂得感恩父母师长和回馈社会,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家长,相对于其他孩子要好教育好辅导的多。而有些孩子天生不热爱学习,不懂得感恩父母师长和回馈社会;自私任性,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家长,都很难去加以教育和辅导。

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决不能分开来看,而是要家长老师和全社会共同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相互配合耐心引导,尽最大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


用心触摸世界928


个人建议。每个孩子适应的学习方式不同,自身拥有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想办法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碰到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再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而不是对老师和家长产生依赖性。发现现在很多家长会看着孩子写作业,会在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觉得是老师教的不好。一个班三四十个同学,成绩有高有低,难道老师还专门教谁?或者不教谁了?只能说或许老师的这种讲课方法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百分之百吸收,那么家长要起的作用就在这里了,要在孩子回到家之后跟他一起找到适合他的吸收方式,把这个知识点理解,消化透了,而不是简单看着孩子这道题不会做,然后给她讲解一遍正确的方式,叫他按照你的思维来,这样题虽然做对了,但并不能代表孩子学会了,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方式方法,真正的消化吸收知识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