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自湖北武漢的新型肺炎爆發以來,疫情時刻牽動著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這個特殊的春節,作為一個普通人,每天待在家裡,關注著疫情的發展,竟成了大家最常見的過節方式。借用一句網友的話,就是“終於到了躺在家裡也能給社會做貢獻的時刻”!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在危難時刻,作為一個普通人,待在家裡不動也許就是最明智、最合適的選擇。但在這個特殊時期,卻有一大批逆行者,從全國各地馳援武漢!這些“逆行者”無疑才是最閃亮的明星。

這其中,讓大家最為感動的當屬我們的鐘南山院士了!84歲高齡還奔波在第一線!

早在春節前,他就在媒體上提醒大家,沒有什麼特殊事情就不要再去武漢了!然而他卻獨自一人,“逆行”趕往疫情最嚴重的的武漢,一臉倦容地坐著餐車上小憩,此情此景,讓人動容!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對此也有網友說,此時此刻,給鍾南山老院士單獨一架包機都不為過!

畢竟,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此次疫情的結果,恐怕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許多。關鍵時刻,鍾老總能不受外界干擾,一錘定音!正是因為鍾老的建言獻策,武漢才最終下定決心控制人員流動,也有了後來的一系列重大舉措。

也是因為鍾老,在疫情蔓延的關鍵時刻,站出來發聲,緩解大家的恐慌情緒!這位84歲的老人,如今仍披掛上陣,奮戰在最前線!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1月28日,鍾南山院士再次接受專訪,當被問及疫情什麼時候能夠得到控制的時候,鍾老也保持著審慎的樂觀態度:

我想應該在一週或者10天左右達到高峰,不會大規模地增加了;另外,春運返程,應該也不會大傳染!

面對各種鋪天蓋地的傳聞,鍾南山院士的發聲,再一次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在未來一週多的時間內,是一個關鍵時期。為此,各省也紛紛出臺節後延遲上班、延遲開學的政策。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一個讓人欣慰的數據,這兩天,新增感染的人數,已經出現拐點,開始有下降的趨勢了!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左傳》有云:“國士在,且厚,不可當也!”

像鍾南山院士一樣,奮戰在最前線的一群“國士”,堪稱中國脊樑!有了他們的勢不可擋,我們肯定能以最快的速度,戰勝這次疫情。

“把危重病人都拉到我這裡來!”17年前抗擊非典時,鍾南山院士那句鏗鏘有力的話,至今還響徹耳畔!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危難時刻,最能檢驗出一個人的品格!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與鍾南山一樣,73歲李蘭娟院士,也連續多天深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然後馬不停蹄趕往北京做疫情彙報,再連夜回到杭州,早上8點準時出現在醫院接診病人!

“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國家的大事,自己義不容辭”李蘭娟院士說道。危難時刻,73歲高齡的她心裡裝的還是病人!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當然,除了鍾南山、李蘭娟這樣的老院士之外,還有許多“逆行”的勇士,正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前往湖北抗擊疫情。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月28日,有將近6000人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正在支援湖北的疫情防治工作,涵蓋武漢、黃岡等多個城市的定點醫院。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這就是中國脊樑!在新型肺炎面前,他們才是“最美麗的人”!

汶川地震中有“範跑跑”,此次疫情中有“管跑跑”(香港醫學專家管某)!在此,我們也無力用道德標準來衡量和綁架每一個人,畢竟在危難面前,任何一個人都會想法自保,這是人之常情!

正因為如此,才更能顯現出這些“逆行者”是多麼的無私,關鍵時刻,永遠衝鋒在第一線。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他們中有自告奮勇前往一線抗擊疫情的醫生;有默默將一包口罩塞給執勤民警,轉身就跑的無名群眾;也有為了方便穿防護服,將自己剃成光頭的90後女護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29歲的女護士單霞,在即將投入抗擊肺炎一線前,悄然在家剃光長髮,並樂觀地說:“本來說年前想去換個髮型的,結果還真如願了,只是與我的預期有點不同……沒關係,頭髮沒有了還可以再長!”

在危難面前,這些“逆行者”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類似英雄事蹟,數不勝數……

醫者仁心、國士無雙!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這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國士,無疑是最閃亮的明星!正是他們在危難時刻,扛起了中國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