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供电公司7小时急速抢修庐山电力“生命线”

九江新闻网讯(燕艳 童凌/文 王佳/摄)1月29日下午16点52分,经过7小时奋力抢修,因覆冰引发的110千伏妙庐线故障被处理,庐山恢复正常供电。

受连续多日的降雨和寒潮影响,庐山出现大范围结冰。1月28日13点11分,树竹不堪冰雪重负折断,倒在主供庐山的唯一一条110千伏妙庐线上,线路故障停运。国网九江供电公司立即启动庐山电网应急运行方式。虽然居民用电未受影响,但是为确保庐山电网正常运行,九江公司决定立即调集精兵强将上山抢修。然而,受疫情影响,就在27日(大年初三),庐山已经封山。该公司立即与庐山管理局联系,希望协助解决上山抢修事项。

防控疫情是责任,保证电网畅通也是责任。当天13点30分,输电管理中心组织7名值班人员,带上砍刀、干粮,做好防寒保暖和防疫情措施,分成3个小组,查找具体故障点。

九江供电公司7小时急速抢修庐山电力“生命线”

此时的庐山冰雪覆盖,茂密的树竹把巡线道遮盖,队员们凭着经验,用砍刀开路,艰难行进。由于浓雾弥漫,无人机发挥不了作用,截至当晚18点,未发现明显故障点,巡视人员现场召开分析会,将巡视结果上报。

公司连夜紧急部署,多专业协同。经过缜密分析,初步判断故障点在妙庐线40号塔至46号塔之间,并制定了修复导线和更换导线两套抢险预案。

九江供电公司7小时急速抢修庐山电力“生命线”

该公司两组输电线路抢险队伍迅速集聚。第一组13人,由小杰带电班原班长陈旭智率队,连夜上山驻点,继续排查故障点、清理巡线道及通道树障;第二组由全国劳动模范陈小杰带队,以小杰班成员为骨干,准备工具、材料,故障点查明后立即上山抢修。

29日,庐山放晴。早晨6点30分,天色未亮,陈旭智和队员们开始爬冰卧雪,一边清除树障,一边查找故障点,一个小时后,故障点终于找到,45至46号杆塔导线因覆冰受损。

8点,陈小杰和26名队员按计划准时出发。山路弯道多,覆冰严重,湿滑难行,原本1个小时的车程用了2个小时。

10点,在线路故障点附近,两队人马汇合。小杰带电班负责杆塔抢修,班长杨宏涛和班员桂斌、万金等做好安全措施,登塔除冰。此时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山谷里,队员们感到风不再那么刺骨,除冰动作比开始要利索点。半个小时后,3人到达塔顶,各就各位,拆除导线、瓷瓶。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渐渐隐在云层里,风在山谷间呼啸而过,吹在脸上刺痛,自动绞磨机带着拆卸的导线缓慢地从塔上带到地面。机器发出的吱吱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利用工作间隙,队员们就着寒风吃着干粮,喝上几口水充充饥。几个小时的作业,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鞋子里,脚趾没有感觉,队员们不时地跺跺脚。

对于参加过2008年抗冰战斗的小杰带电班队员们,这一次抢修不过是无数次普通抢修的一次。陈旭智带着两名队员用液压机压接,短短15米导线修复整整用了1个小时。冰天雪地,在逼仄的斜坡上吊线、接线,紧线,耗费的时间比平常增加了两倍。终于在15点,大家完成全部抢修工作。

根据天气预报,两天后有雨雪天气。另一路人员没有休息,抓紧清理可能危及妙庐线安全运行的树障。

山里的夜早早降临,傍晚17点30分,队员们返程。看着窗外山间依次亮起的灯火,有人开玩笑地说:“串门就是自相残杀,聚餐就是自寻短见。我们这算什么?”

陈小杰说:“那我们下山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娃。”车厢里响起一阵笑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