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贩卖私盐犯法,那贩卖咸鱼呢?

历史红尘


食盐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商朝开始,国家就开始对食盐进行增税,使之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赋税来源。

不过在汉武帝之前,民间百姓其实也可以卖食盐,所以并不存在贩卖私盐这种说法,只有合法和不合法之说。换句话说,只要向国家交税,就是合法,否则就是不合法。

但是,等到汉武帝执政时,他为扩充财力打击匈奴,于是开始实施盐铁官营制度,不再允许民间百姓和诸侯王贩卖盐铁,只能由中央政府独家制造和出售。

从此,百姓购买食盐和铁器,就只能找官府、或者官府指定的机构,而此后政府就一直独家垄断掉这两个行业。

大家也知道,官府垄断某个行业后,其弊端也是非常显著的,那就是价格从此由官方说了算。



本来,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定,食盐所定的价格,其实是在大多数百姓都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毕竟这是生活必需品,如果大多数人都买不起,肯定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但问题是,很多地方的官员也想要捞一笔油水,加上有些人为成为官方指定的卖盐机构,肯定会对各个官员进行大笔的投入,而等到他们拿到这个卖盐的许可牌照后,肯定要以赚大钱为目标,这样层层盘剥下来,最后很多地区的食盐卖到老百姓手中时,就几乎快成为天价。

在这种背景下,贩卖私盐就开始大规模的兴起,但是由于贩卖私盐是在动官府的奶酪,严重的话甚至会对国家的盐税收入造成影响,所以各个朝代对贩卖私盐的处罚都是非常严厉,比如五代十国时,贩私盐一斤就会被处死,即便作为法律最宽松的宋代,贩卖私盐达到十斤,也会被处死。

也正因为贩卖私盐的风险太大,所以咱们现在有些人就觉得,他们为什么不贩卖咸鱼呢?按理说咸鱼也可以达到和食盐同样的效果。但其实呢,这个问题就和傻子皇帝司马衷的那句“何不食肉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们现在看来,咸鱼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物品;但是在古代,咸鱼却是货真价实的高档奢侈品,至少对于广大底层百姓来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咸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海里面的鱼,它只要晒干后就是咸鱼,不需要特意用食盐腌;另一种是河里面的鱼,需要用大量食盐腌制后晒干,才能成为咸鱼。

对于第一种咸鱼,不要说是在古代,就是咱们现在,它的价格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亲民价格,古代的价格自然就更不用说。因为,凭古代的捕鱼技术,想从大海里面捕捞出源源不断的鱼,显然是非常困难,这也就决定这类咸鱼在市场上绝对是奢侈品,广大百姓根本无福消受。

对于第二咸鱼,成本也很高,因为腌制一条鱼需要耗费大量的食盐,所以它的价格自然也不会太低,对于大多数底层百姓而言,如果他们手中的钱可以买得起这种腌制的咸鱼,那还不如直接找官府去购买食盐,这样显然更划算,对他们也更有价值。

从这层意义上说,贩卖咸鱼其实并不会有什么特别高的利润,因为它的成本太高,广大底层百姓根本买不起,至于那些有钱的达官贵人则根本不需要,因为人家不缺盐,甚至都可以直接吃到新鲜的海鱼,又有几个人会特意买你这个臭咸鱼。所以历朝历代,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干这个事情。


我是赵帅锅


理科男答历史。

咸鱼,顾名思义,它是咸的,既然是咸的,肯定就是用盐了。在古代,盐非常珍贵,因为不允许私人卖盐,所以盐的价格也会很昂贵。假如有人私自卖盐,那他就是犯了死罪。咸鱼是用盐做的,那卖咸鱼犯不犯法呢?下面让理科男为大家揭秘。

古代人都是很聪明的,我们能想到的,他们肯定也想到过,并且还亲自实验过,最终证明贩卖咸鱼是傻子的行为。

为何这样说呢?你想想咸鱼是用盐腌制的,肯定需要买盐,盐的价格呢,高得离谱,可能你卖一条咸鱼的钱,连买盐都不够。

朝廷以10文收购盐,然后朝廷再将盐卖出去,卖的价格比收购的价格要高上10倍,甚至30倍,也就是说朝廷从中间能够赚取几百文钱。

假如有人要腌制咸鱼,那他腌制5斤鱼,就需要用到1斤的盐,也就是300文钱。照这样下去,很快就会破产。

古人不会做出这种行为,更何况古人都是很朴实的,有些人日常只需要粗茶淡饭就可以养活自己。

而且盐在当时非常昂贵,像普通人家可能买不起,很长时间才会吃一次盐。

当然,不是所有盐都是价格高的,就比如渔盐,它的价格就很低廉,普通人家也能买得起。

在当时有人会冒领渔盐,后来朝廷又规定只能以鱼的数量来领盐,这种行为才停止。并且朝廷还将渔盐都染成红色,和官盐区分。

不过这种方式对有些人是不管用的,比如在朝廷有关系的人,这些人会利用漏洞然后垄断行业,也就是所谓的官倒。

当垄断后,就有人会花钱买代理权,也就是买卖盐的权力。这些人都是盐商。

还有就是私倒和各种各样的商贩,这些人为了卖盐想尽各种方法,在当时环境下产生了使用油纸包盐藏在船底等方法的贩盐方式。

归根结底,咸鱼是盐的衍生品,所以它也是官营的,私自卖咸鱼就是犯法的。


理科男读历史


你的想法真是太聪明了呢!如果在古代,以你的头脑还是去种地比较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种地至少有点饭吃,而卖咸鱼,你可能会失望透顶。

古代的盐是个宝贝,一般都是矿盐,不好吃,很糙,而且还有点毒性,俗称粗盐。如果你穿越过去,记得带点精盐过去,因为你今天吃的精盐,古代皇帝都吃不上,在古代这样的精盐,恐怕是要引起轰动,毕竟古代提纯手艺比现在差得远。


既然古代的盐这么难得,那么销量肯定好,因为供不应求,盐是百姓需要的必需品,不吃盐啥都不好吃,身上也会没力气,所以不管多穷,这盐还是要买。

如此一来,盐成了供不应求的商品,而且还是刚需商品,这个价格蹭蹭的涨,很多人都快买不起了,一次只能买一点点,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自己偷偷弄盐卖,相对于官方许可的官盐,这种私人夹带的盐被称为私盐。私盐有啥特点呢?那就是提纯更烂了,优点也明显,比官盐便宜得多。


朝廷一看,私盐泛滥,这不把百姓都吃坏了吗?这肯定不行啊,有伤国本,所以就大力抓捕贩卖私盐者,量刑也越来越重,从处罚到死刑,唐朝的时候最重,一公斤私盐就砍头,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依然有人铤而走险,如此一来,屡禁不止。

私盐禁不了的主要原因是有需求,古代百姓根本买不起官盐,为了生存只好买私盐,如果放到今天,你在路上遇到有人卖你散装盐你肯定不会买。在这种大量需求和利益的驱动下,私盐贩子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包括大家熟知的陈友谅和程咬金都在此列。私盐贩子无一例外,都是有钱的主,属于刀尖上跳舞的人,一步踏错,魂归九天。


那么,贩卖私盐如此高风险,我们能不能迂回一下,换个思路呢?比如我们卖咸鱼!这样一来,就可以不违法,而且还能卖“盐”,百姓也都可以随便买了。

答案可能让你失望了,这样做也不行。

因为古代真的有人这样做,并不是个例。他们利用盐腌制咸鱼,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海盐,他们腌制的产品需要统一销售,在朝廷眼中,腌制品和盐一样,都需要受到控制。

诸犯私盐淹浥鱼、虾、竹笋等货,买,或自行食用,及博易诸物者,照私盐法科防。

也就是说,私自售卖咸鱼等腌制品和售卖私盐一样有罪。


鱼不限制,但是咸鱼受限制,你想腌制多少条鱼,一共多少斤,需要多少盐,官方都会有一个统计,让你在腌制过程中无法私存盐和咸鱼。等到腌制结束后,需要拿出等量的咸鱼和腌制剩下的盐液。

也就是说,非法腌制咸鱼,没有相关执照和卖盐拿不到盐引是一样要受处罚的,所以售卖咸鱼并不能代替售卖私盐同时规避法律。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销售私自腌制的咸鱼成本太高。


从捕鱼,腌制,到销售,周期很长,风险无形中提高,私盐的引进反而成了其中一环,舍弃私盐而贩卖咸鱼,无疑是画蛇添足之举。

即便制作咸鱼成功,出售还是一个难题,因为私制咸鱼的风险高,成本大,咸鱼的售价自然极高,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其实不止咸鱼价格高,古代的咸菜价格也很高,能公开制作售卖咸菜类产品的都是大户,有背景才行。

正因如此,咸鱼的客户群并不广泛,只有富人才吃得起,但是私制产品富户不会随便买,毕竟不安全,本身他们不差钱儿,万一和这些来历不明的东西扯上关系,得不偿失。

所以,你的咸鱼在古代根本卖不出去,失去了私盐的价格优势,售卖咸鱼反而成了累赘。


野史日记


我国的古代社会文明是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捏取财富的主要手段就是田亩赋税

,古代政权财政的第一收入就是田亩税,那时候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是“重农轻商”的,当然有一类商人是非常有地位的,而且还得政府指派,这就是“盐商”,因为在古代社会除了田亩税之外,盐课是国家财政的第二大收入。

任何人都离不开盐,盐所含的氯、钠等成分,对维持人体的神经、肌肉、心脏正常功能作用很大,而且自从

人类开始学会用火做饭,盐也是非常好的调味品,所以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更是维持人类生命延续的必需品。

但是由于古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食盐的产量都是“看天说话”的,尽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产区,但是远远做不到供需平衡,也就是说食盐的配给都是由政府专供的,并且是限量采购。

综上所述,“食盐虽小,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啊!”,所以自古以来贩卖私盐是犯法的,严重的甚至会有杀身之祸,谁敢贩卖私盐就是动了皇帝的“奶酪”

回到题目,贩卖咸鱼会不会犯法?

当然不会了,但是咸鱼需要用盐来腌制,这在古代也不是谁想吃就能吃的起的,腌制咸味的食物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比如我们现在的腊肉,腊肠等,这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没有冰箱,比如杀一头猪,家里人口要是有限,一顿吃不完,放几天就会变质,时而久之聪明的古人就想到了办法通过盐等来腌制、风化,使这些食物利于保存,继而随着各代美食家的改良形成了现在的各地都有的独特“腊味”

咸鱼也属于“腊味”的一种,贩卖咸鱼肯定不犯法,不过在古代除了出海打渔的渔民外,一般能吃的其咸鱼的肯定家里条件都很好,并且会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说出海打渔人家腌制的咸鱼,我们都知道盐分好多种,有“池盐”、“井盐”、“海盐”等,出海的渔民打上来的海鱼其实不用放盐,就用海水煮也是有味道的,所以说渔民用海鱼腌制咸鱼基本上是不用放盐的,再者说,海边都会有盐渍,渔民有便利条件,自己家用还是可以的。

如果是内陆人家,没有海鱼,基本上吃的都是河鱼,这种鱼如果腌制必须用盐,考虑到盐的稀缺性,在古代能吃的起咸鱼的真的很少。


如果您对本人文字满意,请多加关注或随手一赞,非常感谢。


鸿涵先生


炒米来颠覆一下你对古代“咸鱼”的认识。咸鱼真的很贵,而且在历史长河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用“盐”腌渍的“下饭神器”并不在普通百姓的饭桌上。

有个词叫“鲞”(Xiang),原本是指的将鱼刨开晒干。后来引申为各种腌腊的食品。


苏州有个特产,叫“虾籽鲞鱼”。旅游的人到了苏州观前街,在百年老店“采芝斋”、“叶受和”、“稻香村”等等都有卖,包装各不相同,口味也各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咸鲜口味为主。

这个特产历史悠久,其原型“鲞鱼”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鲞鱼”原本就是东海特产的鳓鱼,由于吴王夫差在一次出征的过程中,被偶然充当了军粮,“余者曝干载归”,被带回苏州。也就是说除了海水粘在鱼身上的盐分外,基本上整个过程是没有用到盐的。

还有一个词叫“腊”(XI),原本就是干肉,肉干的意思,后来也引申为腌腊(LA)的食品。


四川、湖南、广东等地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美食”,叫“腊肉”。这个历史也非常早,也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最早也是在没有盐巴腌制的条件下,产生的长期贮存容易变质的肉类的方法。他是通过烟熏的方式让肉类在短时期内迅速失去水分,通过油脂和细小的碳颗类封腊住肉类,使其可以长期保存。

但是在没有“盐”参与之前的“鲞鱼”和“腊肉”实际上并不能太长期的保存,特别是鱼,会出现腐败变臭的情况。

所以秦始皇死后,赵高秘不发丧,而且为了遮盖尸体腐败发出臭味,就在车队后拉了一车咸鱼,鱼未必是咸的,但是一定是臭的。


当古人遗憾自己食物保存的方式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赵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实际上,鱼的鲜美在古人的认识中早就成型了。否则“鲜”字里不会有鱼;否则“鲞”字的原来写法不会是“美加鱼”;否则更不会有鲁昭公送“鲤”给孔子。

但是普通家庭是不懂的用盐腌渍鱼吗?不是,因为咸鱼真的很贵。


而是自从管仲“官山海”开始,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食盐一直都是“国家垄断专卖”,严禁民间私自买卖,一直到2014年才彻底食盐专卖才被彻底取消。

历史上从程咬金到陈友谅,都是赫赫有名的私盐贩子,私盐贩子通常都很有钱,但是风险自然非常大,在唐朝几乎是差不多贩卖一斤私盐左右,朝廷就可以砍你的头了。所以用私盐腌渍咸鱼不是成本问题,而是风险问题。

但是在宋朝的时候,在东京汴梁已经可以买到很多种类的鱼鲞了;到了南宋更是临安城里更是专门卖各种鱼鲞的固定商户有几百家之巨了。


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宋朝专门开辟了专门的“渔盐”政策。

也就是朝廷专门为出海打渔的渔民们提供了专门用来“腌渍咸鱼”的食盐。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些渔民们每次出海,打回那么多鱼,可以腌鱼的时候,留下一点盐自己家里用,或者留点咸鱼自己吃。那就是想太多了。

因为官府给你“盐引”的时候,是严格按照你捕鱼的条数给你提供的盐,关键价格没得商量。所以一条“咸鱼”的成本,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

因为捕捞成本、盐成本、腌渍时间以及损耗成本、运输成本,这些成本加到一起,你觉得咸鱼是普通人家的餐桌必备么?


最近热播的《芝麻胡同》里,一个腌咸菜的,家里竟然能雇得起几个下人;到了夏天可以喝得上冰镇的绿豆汤;而且腌的咸菜比肉贵,供应的全是响当当的富贵人家。你还觉得咸菜是因为没钱才吃的东西吗?

同理,你还觉得贩咸鱼没盐值钱吗?



炒米视角


盐,是人生存的必需品;铁,可以制造各类兵器。国家把盐铁牢牢捏在手里,就是控制了所有人的生存和反抗的能力。

正是因为盐铁这两种商品的特殊性,国家才会对它们施行专卖。

当然了,有人肯定会说了:古代都是冷兵器作战,拿一根儿木棍也能把人戳死。在东汉以前,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是国家的;换言之,山中之林木也是国家的,私自闯入山林,是要受到刑罚的。


再者说了,拿木棍的能和拿砍刀的比?

因此,国家控制了盐铁,一则可以为自己盈利,二则可以控制人的生死。掌握了这两种东西,对于国家的稳定来说,至少是事半功倍的。

在封建时代,西方的那些个国家,跟中国打了两千年的交道,都没有学会“专卖”制度,唯靠收取赋税养活自己。在彼时,整个欧洲都是零零碎碎的,除了罗马帝国,其他较大的统一的国家大都昙花一现。

自从管仲变法创下“专营制度”之后,历代政府皆得其利。在专营体质之下,历代封建王朝要钱有钱、要兵有兵,不管是对外作战还是对内作战,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试想一下,盐铁关乎一国之生死,国家又岂会轻易与人分利?

在管仲的盐铁专营制度里,他强调国家对所有矿山资源的垄断,并出台相关法令:

“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对于矿山资源的保护,管仲可谓是相当之严厉了!谁敢动矿山,那就是死罪!有不小心闯进去的,左脚进去砍左脚,右脚进去砍右脚。

至于用矿山资源做出来的各种铁器,也是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也就是工匠做出来之后,由国家统一收购,然后统一价格销售。

铁如此;盐,亦如此。

甭管是咸鱼还是咸菜,统统都是盐的衍生品,这些东西同样让人达到补充盐分的目的,封建政府怎么会允许呢?当然了,如果用从合法取得买来的盐来腌咸鱼,当然也算合情合理合法的,不过谁会这么蠢呢?

毕竟,鱼也算很贵的,咸鱼则很费盐。

时至今日,盐铁已经失去了经济上的绝对统治地位,推其根源,非是利少,而是能够获取暴利的东西多了,比如说烟。盐铁给国家带来的收益增加有限,反倒不如将其让利于民。

不管是盐铁,还是烟,国家对其实行专卖,都是因其垄断性而获取暴利。

将其放在一个个体上,一个人如何实行“专卖”呢?要么是技术(知识)的垄断,要么是血脉的垄断,反正都要占个独一性。

所以,现如今才会有“知识就是金钱”的说法。而那些占据知识高地的人,无一不通过自己储存的独一无二的知识,获取大量财富。这也正是那些高尖端企业,为何会不惜重金聘请人才的原因。

国家占据资源之利,企业占据技术之利,人才占据知识之利。总之,大家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里,当一名贩卖“咸鱼”的合法商人。这才是盐铁专卖的本质。

因此,人还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样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当一名人人都争抢的“臭咸鱼”。


祗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别以为古代朝廷都是傻子,人家不比现代人要蠢。

你那点小心思,古人早就知道了。

问这个问题,等于问“既然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

在古代,盐都是国家垄断专营的。

只要是人不能不吃盐,所以盐的成本不算高,出售可以卖到高价。

比如管仲在齐国的经济改革中创立了食盐专卖,使盐利到达成本的“百倍”。

到了唐代中期,盐税收入占政府税收的一半。

这是极大的利润。

甚至到了民国时期,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曾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了“善后大借款”。

新中国直到2014年,才解除国家的专卖政策。

既然盐是国家专营,国家自然想方设法禁止各种形式的私盐走私活动。

古代这类刑罚很严格。五代十国时,盐法最酷,贩私盐一斤一两就可以处死。宋代略宽了一点,无非是杀头的标准放到三斤或十斤而已。

私盐走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著名的黄巢这种武装走私私盐的帮派,形同等于犯罪集团和黑社会组织,采用武装走私私盐,遇到官兵甚至会厮杀。

黄巢后来就是依靠这批凶悍的走私贩子,建立了自己的军队。

水浒里面的李俊,也就是私盐贩子,所以有一批敢打敢杀的手下,最终去劫法场救了宋江。

除了走私盐以外,另外就是以比如盐菜、咸鱼等各种方式进行走私。

遗憾的是,朝廷比你要聪明多了,早就想到了。

渔民捕捞的鱼不能及时卖掉,就必须腌制成咸鱼。但腌咸鱼需要的盐,都必须向政府申请。

政府批准以后,渔民也不是不要钱将盐领走,而是需要出钱购买。虽然这种腌咸鱼的盐,比外面卖的官盐便宜,但价格也是不菲。

所以,大家别以为古代咸鱼是廉价的烂东西,其实是相当高档的玩意。普通老百姓家,是绝对吃不起咸鱼的。

这主要是腌鱼需要的盐价格很高,另外鱼本身价格也不菲,大家没有听过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吗?

同时,盐的重量很轻,一匹马就能携带很多。但咸鱼的体积大,运输并不方便,运输成本也是很高的。

说通俗点,能够吃得起咸鱼,就不可能吃不起盐。

其实,古代所有和盐有关系的食物,都不便宜。

萨沙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故事:一个著名的吝啬鬼,常年在外做生意。因为节省,每次吃饭只吃自己家做的3颗盐黄豆。结果一天他吃饭正在数黄豆时,突然有个熟人告诉他,他的儿子在家里大吃大喝,隔几天就举办一次酒宴。吝啬鬼大怒,说“你能败家,我也能败”,于是从瓶中多拿出2颗咸黄豆吃了。

当时看的觉得很好玩,区区2颗黄豆算什么,这家伙太吝啬了,后来知道这种咸菜在古代真的不便宜。


萨沙


众所周知,盐一直都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物资,历朝历代都对食盐实行专卖政策,而且古代严厉打击私盐贸易。

不过有些人可能会问,古代贩卖私盐犯法,那么贩卖咸鱼呢?


你根本没有多余的咸鱼

古代渔民并没有现在的渔船,因此他们也就只能在近海附近捕鱼,基本上很难有太大的收获。

而且普通百姓根本没办法购买大量的食盐去腌制咸鱼,毕竟食盐的价格并不算低。一般来说,一斤食盐通常需要花费一百文钱,像那些渔民根本没有多余的财产去购买食盐。

就算是那些盐户也没有多余的食盐,这些人每月都要上交一定的食盐,即使有剩余的食盐基本上也都卖给了官府。而且官府限制盐户从事其他行业,他们不能贩卖咸鱼。


贩卖咸鱼和私卖食盐差别很大,咸鱼的成本建立在食盐之上,想要通过贩卖咸鱼谋取暴利,几乎是天方夜谭,这也是古代并不限制贩卖咸鱼的原因。

到了清朝,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官吏利用法律漏洞侵吞食盐,官府规定用来腌制咸鱼的食盐,必须全部染成红色,这种特殊的食盐价格更为便宜一些。

渔民要想获得食盐腌制咸鱼,必须向海关上报此次一共捕了多少条鱼,然后经过核实后发放凭证,之后渔民按照凭证申请购买食盐。

基本上普通百姓很难多领食盐,但也有一些不法官吏利用差额侵吞了一些食盐。


总得来说,在古代贩卖咸鱼不犯法,但贩卖私盐却是重罪。


东方大史


你都能想到这点,古人也肯定能想到啊。

古代市面上干海水产品的种类极为丰富。例如,南宋咸淳年间,临安(杭州)“城内外鲞铺,不下一二百余家”,咸鱼干、海味产品包括:

郎君鲞、石首鲞、鳗条弯鲞、带鲞、短鲞、黄鱼鲞、鲠鱼鲞、老鸦鱼鲞、海里羊。

等等至少有60余种。不过,这些干海水产品必须都是用来路合法的官盐来腌渍。

官盐和私盐的差别,关键在于有没有盐引。

在元代大德年间编纂的《昌国州图志》中,就提到沿海地区的渔民,在盐渍鱼类时,要用有盐引的官盐,是为“渔盐”。最初,渔盐的筹办情况是这样的:

岁办不等,旧实无之。盖附海之民,岁造鱼鲞,多买有引客盐为用,官方未尝置局也。

至元三十年(1293),元朝规定渔船要“赴局买盐淹浥鱼鲞”;等到大德元年(1297),买数已达至800余引。

对于用私盐腌鱼的人,朝廷一般都是要严加惩处的。根据《元典章》的记载:

凡用私盐腌浥鱼虾鲞鲒竹笋货卖或博易诸物,比同私盐法科断,正犯人杖七十,财产一半没官,镣役二年。

甚至如果用私盐腌鱼自家食用,也算是犯罪,必须要笞打五十七下。

由此可见,在古代用私盐腌鱼是完全违禁的行为,哪怕你腌的鱼是用来给自己吃的。


HuiNanHistory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问题,一般人总会想搁过去卖私盐犯法,卖咸鱼他总不犯法吧!这俩物件他都是咸的,这能替换!得,就冲您这聪明劲,那就是口袋里装俩大钉子,这叫锋芒毕露啊!这得呱唧呱唧啊!

可话说回来,咱大华夏历来那收盐税的人,他也不是草包,这空能让你逮着吗?您能想到的,您以为他们就想不到,所以您真心想多了。

咸鱼的成本问题

卖咸鱼他的确不犯法,但您这咸鱼用的盐他搁那取的?那还不是官盐。

不过您真要用正儿八经的官盐去盐着大咸鱼,就等着破产吧!为嘛呢?

俺先给大家伙算算这盐的价格。

搁过去一斤盐出来,掐头去尾去掉成本卖给官府,撑死了也就十个铜板。兜回手官府那衙门口直接就将这一斤盐定到了一百个铜板,您这路要是远喽,不好意思这价格再翻上三番这就是三百个铜板。

而您想要整五斤大咸鱼,得,您就得整一斤的盐来弄。就这官价吓不死你,搁过去那一船的鱼没有几百斤,他也得上千斤。

这得多少盐?这得多少钱?赔不是你,就当俺没有说!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这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直接提高咸鱼的价格不就完了吗?”

啊!你懂不懂市场规律,价格一提高,人家直接整官盐多好,非要拿你这咸鱼当块料的用,这不有病吗?您这咸鱼一旦卖不出去,就算是能防腐,防多久?一辈子?这不得烂了,还不是砸手里边赔死你!

如何降低咸鱼的价格

那咋整呀?难道搁过去就没有卖咸鱼的?

这好整!衙门口已经替你想好了,盐按照正常价格来整,确实贵了点,人家直接把你这咸鱼用的盐,弄成渔盐,这渔盐的价格比那官盐的价格可就低多了。

可话说回来,这整个渔盐出来,这不就给投机倒把留了空隙了吗?

是,也确实有这种可能,所以啊,人家直接把这渔盐染成了红色的,和那正常的官盐以示区别。

说道这里,就有人说了:“这不搞笑吗?染成红色的,他也是盐,低价购进渔盐,转手比官盐的价格低,这么一倒腾那还不是钱吗?”

哈哈!这人家也想到了,人家不是直接给你盐,是给你发盐票!咋操作呢?

您这渔船进了港,得,这就先过过数,有了数,人家按照正常的方式一核算,您这鱼需要整多少盐,这就有了数,跟着这盐票可就出来了。回头您拿着盐票去领渔盐去,这渔盐领出来后,把那咸鱼整上。

兜手人家衙门口来收税,就瞅瞅你这大咸鱼,啊!这么一核对。哎!这渔盐没用完吧,来拿出来,人家衙门口又收回去,给你存起来下次接着用。

这两头就把你给掐死了,来,把您那脑洞再开大点,在这咸鱼的身上打个主意试试,看人家咋给你堵这漏洞。

毕竟这盐税打周朝的时候就有了,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这都多少年了。这么多年下来,早就有人把你这漏洞给补齐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过去那盐税能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朝堂上那么多聪明的大脑壳,他会让你钻这空子,想多了吧!

私盐

当然您再严密的制度,下边人不执行,这一倒腾就成了私盐。那么这事就和您那大咸鱼没关系了。

那么咋弄这事呢?听俺给大家伙捯饬捯饬这事。

这世界上不管是啥物件他都有损耗,这盐他也一样。打个比方一船盐一千斤,到地头上他给你报九百五十斤,那五十斤那去了?

“那俺那知道啊!很有可能损耗了呗!”得,这五十斤就私吞了。这次数一多,那可不是个小数目。当然这事,一旦被抓住,抄家灭族这是常有的事。

毕竟您这是和官府抢食吃,他不弄死你,还留着过年。这是衙门口自己人倒腾,那还有内外勾结的。

因为资本这东西,历来能把人的眼珠子给晃瞎了,毕竟您这是十倍,恨得话这就是三十倍利润,干这事的人海了去。

外边的人利用关系和管理官盐那衙门口的人联合来倒腾这事就更多了,当然这叫官倒,养肥了的人可不止一波。

再有就是没那关系的,耍勇斗恨,凭借着自己的大胳膊大腿和衙门口的人硬来,这就属于私倒,出来的东西那叫私盐。

这私盐玩的恨的,玩的大的这就成了盐枭,你比如唐朝的开国功臣,玩三板斧的陈咬金,大家伙都知道这主玩起恨了连命都不要,他就是一大盐枭。

还有那反唐的黄巢,家里祖辈就是私盐贩子,有的是钱。这不扔了家传手艺——贩私盐,拿着笔杆子走仕途,结果当时的朝堂没有瞧的上他。那个时候天下也乱,老百姓吃不饱喝不好的,黄巢也就造反了。

还有那个五代十国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这也是个私盐贩子出身。

元末的张士诚,他也是私盐贩子。

能造反的那个不是有钱的主,所以这私盐贩子个个有钱。

好了,这话越唠越远了,话拉回来,咱收个尾。

咋现在知道了,咸鱼是可以贩卖的,那为嘛搁内地的老百姓不买咸鱼吃呢?很简单,过去鱼本身就不是啥便宜货,加上这玩意能代替盐来使唤,他这价格就不低,更加要命的是这玩意还有保质期,而盐您搁多久都没问题。

所以咱能买盐的话,就不会去买大咸鱼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