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典籍“十三经”可以看作是周文化的结晶吗?

专治度匪中二病


先秦典籍‘’十三经‘’广义上、表面上可以看着是周文化的结晶。狭义上、实际上、实质上春秋、战国时代前后期,各诸侯国的十三经、各诸侯国文化的结晶。

西周初中期,周天子采用周公制礼,分封诸侯,国家政区版图形式上、实际上还算‘’统一‘’的政治王朝;到了西周晚期,东周时期,实际上、实质上是形未散意散、名存实亡的朝代,狼烟四起、四分五裂、占山为王、各自为政、强者为争、霸者为王、争王称霸的时代,从当时现实社会状况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先秦典籍‘’十三‘’经,不属于周文化的结晶,实际上、实质上、狭义上是各诸侯国的文化产物。


袁聪


题目中,包含了好几个问题,不妨分解开回答。

十三经都是先秦文献吗?不是。

十三经都与周公旦有关系吗?不是。

十三经是周文化的结晶吗?与周文化有很大关系,但并非全是周文化结晶。

十三经是周人对周文化的总结吗?和上面的问题相近,有周人的总结,也有的不是。

钱玄同曾经说过:“过去的学术界,是被‘宗经’的思想支配的。而自宋以来多数学者所宗之经,则更是杂凑之书,就是流俗所谓《十三经》也者。所以无论治文学的,治历史的,治政治的,乃至治其它种种国故的,无不宗经——宗《十三经》。”

这段话,讲了这样几个含义——

《十三经》是杂凑之书;它是宋以后才“杂凑”在一起的;过去的学者们,都“宗经”——把《十三经》奉为神明。

钱先生说的未必全对,但不无道理。

《十三经》之名称,源自“经学”。

而“经学”,实际上起于西汉儒学的兴起——儒家,称本学派内的经典为“经”,研究这些经典的,就是“经学”。

所以,准确地表述,经学就是历代训解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学问。

由此可知,儒家的经典,基本是把不符合自家“口味”的思想、学说排除在外的,比如,老庄道家、法家学说、孙子兵法等等,更为民间一些的墨家就不必说了。

如果说,墨家,与周王室的治理思想分歧严重的话,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西周的“柔远能迩”十分相近;法家,不谈“法”,只说“术、势”,也是周公等擅长的手段。

进一步说,在儒家那里,周文王、武王、周公,似乎是只讲“王道”摈弃“霸道”的。实则不然,《左传》也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论灭商还是平定“三监之乱”,武王和周公,那是大杀四方、屠劫无数的。孙子孙膑等,总结了以往的战争和军事经验,这也是周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儒家不视其为“经典”,排斥掉了。

可以说,至少,《十三经》没能准确全面地“总结”周文化。

儒家经典,最早,只包括《诗》、《书》、《易》、《礼》、《乐》,并称六经。因《乐》有声无书,实际为“五经”。

据儒家说,不管是“六经”还是“五经”,都经过孔子审定,为“先王之陈迹”。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之学官,每经一人,家学教授学生。这是“经”及“经学”的正式创立。

除“五经”外,《春秋》有了《左传》、《公羊》、《谷梁》三传;《易》也有了《易传》。“不见经传”的说法,由此而生。

当时的“经书”,用“汉隶”书写,因此叫“今文经学”。

著名的“博士”,有董仲舒、京房、何休等人。以讲阴阳灾异、天人感应为特色。这是正统官学。

不过,文化无法禁锢,在民间,有以先秦“篆书”写的“经书”为教材,私相授受,被称为“古文经学”。

以刘向的儿子刘歆为代表的“古文经学”,以讲文字训诂、典章制度为特色,反对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解读。

于是,从此形成了延续两千年的今文和古文经学之争。

到了东汉末年,郑玄遍注群经,为几乎所有儒生仰视。所以,皆以郑说为准,争论暂息。

魏晋时期,普遍以老庄解释儒家经典。代表人物是王弼、何晏,被称作“正始之音”。

南北朝,“经学”分为南学、北学——南学多受玄学、佛学影响;北学则继承两汉“经学”传统。

隋唐,经学归于统一。孔颖达等奉旨编撰《五经正义》,并作为科举取士标准。

唐代,《易》、《诗》、《书》、《仪礼》、《礼记》、《周礼》、《公羊》、《谷梁》、《左传》始称“九经”。

宋代,则又在“九经”基础上,加入了《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称为《十三经》。

也是在宋时,大儒朱熹从《礼记》里抽出了《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一起,合为《四书》。《四书》《五经》从此形成。

《十三经》中的每一“经”,形成各不相同。

《诗》,三百零五篇,据说原为三百一十篇,亡佚五篇。始称孔子删诗,于三千篇中删掉了百分之九十,当不确。大概原来确实数量很多,但到了孔子的时候,仅剩下了这些。尽管对《诗》不是没有争论,但其是西周初年至春秋的各地、各种风格的诗作,应该可信。有没有改动呢?不能说没有,版本问题,流传问题,解读问题,都有可能与当初的原作有所出入。现在出土的汉简,也发现了与流行于世的版本之差异。

《书》,一般认为,孔安国本肯定是伪书,古文《书》被称为《逸周书》,现在所说的《书》,含二十八篇,其中有真有伪,包括有的篇,是从其他篇中分离出来的。战国时期,其中一些内容,被儒家化。特别是汉代,汉儒们,加进了自己的思想。对《书》,顾颉刚及弟子刘起釪的研究,应该说是集大成者。有兴趣可去详读。

《仪礼》,周公所作可能几乎没有。最早,是孔子所作。

《周礼》,成于战国有可能,但很小,更大可能是成于汉儒之手,至少内容经汉儒有所修改。

《礼记》,有说是大戴戴德和小戴戴圣所编,亦有说是东汉马融、卢植所编。具体他们依据何本编成,已很难考。但此“经”成于汉代,当无疑问。

《易》,郭沫若通过对金文的考订,认为,其作者并非一人,成书亦非一时。总之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成书于周初;一种认为,在孔子之后。郭沫若认为是后者,他的意见是,占卜卦筮可能早就存在,编撰者加进了故事和格言。

《左传》不传春秋,基本是学界共识。就是说,《左传》不是为解说《春秋》而作。其与《春秋》相去不晚,成于战国应无问题。但其应与《国语》原为一书,后由汉儒分为两本。

《公羊》、《谷梁》疑问也多,不少学者以为,也是汉代一分为二而成,先秦无人提此二书。

《论语》,晚于《五经》。汉宣帝时,始有鲁齐两家传授——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其最初是曾子门下所述孔子言行,历战国和秦,汉儒各记所闻,因此时有增益。清代崔述曾专门考订《论语》,其所述,得到不少赞同。

《孝经》,是汉代儿童开蒙之书,即新入学儿童的修身教科书全书两千字,分为十八章,学者们说,显然是为了教学方便。

关于《尔雅》,《四库全书提要》说:“今观其文,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类以广见闻,实自为一书,不附经义”。这是说,《尔雅》,是一部“小学”之书,即训诂方面的书,不该列入“经”书之列。

《孟子》,争论最少。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现存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另有外书四篇,共十一篇,此四篇已佚。


总结一下——

《十三经》,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成于汉代。这也怪不得汉儒。秦皇一把烈火,烧断了秦及后世的史籍联系。除少量后来发现的壁藏古文史籍,其他都靠口耳相传,用今文隶书记录。在这个过程的那个中,难免有汉儒们的理解偏颇,也难免掺入自己的思想。好在,还是将先秦古籍保存了下来。

如此,第一,说《十三经》完全是周文化的“结晶”或“总结”,就不够准确——既有先秦的,又有汉儒的才对;另外,《十三经》绝对不是周文化的全部,还有很多精华,没有包含在其内。


一老沈一


将“十三经”看作是周文化的结晶,这种观感不准确。

要知道“十三经”的意义,就要先知道“十三经”的发展源流以及增改过程,还有这些作品中哪部分内容才是最为丰富的。

“十三经”的确立以及几部石经

现在所说的“十三经”其实是在南宋才得以确立,在此之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先来说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焚书”之后,很多如《诗》、《书》类的典籍就失传了。

其实秦始皇只是不允许民间私藏“诗书”,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也就是说,所烧的只是非国家正规出版的书籍,并不是将这些作品全都焚毁,所以这些儒家经典在官方和民间自然都是有流传的,项羽幼时就曾学过诗书,便是证明。

到了汉代,人们把很多他们认为内容高深的作品称为经,虽然当时人主观上都认为这些是儒家典籍,但客观来讲,作品却不限于此,比如《离骚》就曾经叫做《离骚经》。

而这个时候儒家经典中还只有五经,即:

《诗》、《书》、《易》、《仪礼》、《春秋》。

直到唐代,先是“五经”拓展为“九经”。

此时将《春秋》分出了三个版本,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中《左传》偏重记人和事,《公羊传》偏重“微言大义”,《谷梁传》偏重思想流变。

又将《周礼》、《礼记》加入“经典”行列,与《仪礼》并称“三礼”。

这样一来就凑成了九部经典,合称“九经”。

同样是唐朝,开成年间要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此过程中又添加了三部作品:

《孝经》、《论语》、《尔雅》。

这样就凑成了“十二经”。

唐朝到宋朝之间有一个小插曲,后蜀刻石经的时候,将《孝经》、《尔雅》排除,第一次增加了《孟子》,这时只有“十一经”。

直到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独立出来,和《论语》、《孟子》凑成四书,官方才正式认可了《孟子》“儒家经典”的地位。

直到此时,儒家“十三经”才正式确立。

那么,古代没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如何来保障读书人读的是正版经典呢?

这就出现了“石经”的雕刻。以国家的名义,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立于太学门口,供天下士子抄录、拓印。

这件事情有文字可考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七次,其中三次形成了所谓的“三大石经”。

  • “熹平石经”: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立于洛阳太学,后来在董卓焚烧洛阳时损毁。

  • “正始石经”:刻于曹魏正始二年,立于洛阳。

  • “开成石经”:刻于唐大和七年,立于长安。因为使用了“古文”、“篆书”、“隶书”三种文体,所以又被称为“三体石经”。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石经”。

除此之外,后蜀刻的“十一经”被称作“蜀石经”,比较独特的是它将“注”一并雕刻。

两宋分别在汴梁、临安都刻了石经,清代乾隆年间在北京也刻了一次石经。

“十三经”中地位不同,后人的注解更值得关注

“十三经”内部的重要程度也有分化,像《诗》、《书》、《周礼》、《仪礼》、《春秋》、《易》这几本叫做“经”;而《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春秋》的注解,叫做“传”;《礼记》、《论语》、《孟子》、《孝经》是“记”;《尔雅》是训诂学的著作。

所以,经高于传、记,传、记又高于《尔雅》。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三部作品流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损毁、改动,比如《尚书》在汉代还算可信,但晋代时候就失传了,后来出现的《尚书》已经确定为后人伪造,是一部伪书,其内容和原来已经有了不同。

这时候将其认定为周代结晶,就不足信了。

但需要分清一个概念,“伪书”和“假书”。

“假书”往往是本来没有这本书,后来人为了让其流传,就假托古人所作,是完全的造假。这样的书籍如果内容精良还有些价值,但大部分都属于为博眼球而作的劣质品。

“伪书”不是“假书”,它虽然也是后人伪造,但之前肯定是有这样一本著作存在,只不过伪造的作品是依据其精神来写就,内容可能有些许偏差,但依然有很高的价值。

《尚书》就是伪书,同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三经”的功用不是为了研究先秦文化,而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来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更注重实际功用。

所以,相比于“十三经”原文来说,对这些作品的“注”、“疏”更值得关注。

“十三经”原文只不过是某一个时代的思想体现而已,但对它的解读却是两千多年里无数学者的集思广益。这才是这些作品的精华部分。

比如《诗经》,《毛诗序》就特别喜欢做政治解读,《关雎》被认为是“美后妃之德”,而方玉润等人又认为就是在描述君子、淑女间的爱情。

再比如有人认为“风雅颂”中,“变风”、“变雅”的存在是为了影射政事的荒淫,但也有人提出,“变风、变雅”其实是变化了“风诗”、“雅诗”的体例而已,本身没有什么深意,就像词派当中,本来有《浣溪沙》,但有人稍作修改,就出现了《摊破浣溪沙》一样。

这些争论包含了作品的内涵、形式、主旨等等方面,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对其内容的思考就汇集成了极盛极多的新思想,这是“十三经”原文不曾表露的。

所以,认为“十三经”只是周代文化的结晶,这是不准确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十三经是先秦儒家经典的大结集。所以说,可以把十三经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十三经是周王朝时期陆续成书的,不过其内容,是从中华民族起源的时候写起的。



所谓经典永流传。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好的东西,才可能被留存下来。当然,也有些经典失传了,不过,大部分被历史湮没的古籍,其价值是相对较低的。遗憾归遗憾,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本经书,包括《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据考证,它们都属于先秦的古籍。


实际上,儒家经典的规模是变化的,历朝历代的说法不一。比如,从南宋时期开始,人们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四书五经》。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其中,《大学》和《中庸》,分别是《礼记》中的一篇。那么,什么是五经呢?


五经何谓?《诗》、《书》、《礼》、《易》、《春秋》。


可见,在十三经中,包含四书五经。比如,要想了解《礼》,就得学习《周礼》、《仪礼》和《礼记》;要想学习历史即《春秋》,就要结合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传,可看做是对《春秋》的注释和讲解。


当然,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不仅仅只有十三经。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历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除了儒家,还涌现出了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学术流派,即所谓诸子百家也。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就属于道家的经典。


总之,中华传统经典浩如烟海。在诸子百家的著作当中,包含儒家的十三经;在儒家的十三经当中,包含最为重要的,也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四书五经。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吗?


俚言杂谈


仅举一例,《尚书》乃伪书。

《史记宋微子世家》,武王克纣,箕子献鸿范,“天乃锡禹鸿范九等”。其中之一等有五行,水,火,木,金,土。

天乃锡,锡通假赐。天赐给大禹的鸿范。

鸿范,后更名,洪范,收录于《尚书,洪范》。

但是,《尚书,大禹谟》里不是“五行”,而是“六府”:水,火,金,木,土,谷。

《尚书,洪范》去《尚书,大禹谟》六府的“谷”,变五行。

五行出身已不正,同一个大禹,前为六府,后变五行。

《尚书,洪范》五行配五味,但无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且无阴阳。

所以,阴阳五行,出身不正,乃歪门邪说。


有话少说


你说的先秦典籍"十三经”是儒家“十三经”,它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说这是周文化的结晶是毫无非议的,如果说它是周人对周文化的总结就有一点概面之嫌了。

周朝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代,诸子辈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如,儒丶道丶墨丶法丶名丶阴阳丶兵家丶杂家,等等不同派就有十几个,像孔子丶庄周丶老聃丶慎到丶关尹丶墨翟丶管仲丶晏婴丶孙武丶荀况等等大学者就有一百多位,他们的论著就有四百多篇(部)。比如《道德经》《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管子》巜晏子春秋》《战国策》《五德终始》巜列子》《商君书》巜鲁仲连子》巜荀子》等等,等等。



以上诸子及其著述,代表了不同学派及其研究成果,共同创立了博大精深的周文化,这才称的上周文化的总结,单十三经只能说是周文化中儒家思想文化的总结。


本昌谈历史


不然。

十三经,有不少为汉及汉以后的伪作。从古至今,有学者考证为证。如现代历史学专家吕思勉《中国通史》就有论述。

本人指出一点,通行《周易》即《易经》就是伪作。

证据是,考古发现多个不同内容的周易。一,上博馆楚简,二,阜阳汉简。这两个周易尽管残缺,但从保存的资料看,二者不同,与通行本不同。三。马王堆帛书,保存完整,无论《易经》还是《易传》都与通行本不同。同一个周文王怎么可能作两套不同的周易?同一个孔子,怎么可能作两套不同的易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有“《易》曰:失之亳厘,差以千里”,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如今任何一本《易经》即使《易传》都不见踪影。国内学者专家,视而不见,还是装聋作哑?

补充一点,秦始皇不是焚书坑儒吗?既然如此,十三经又是从哪儿出来的?


赵日金141


十三经不都是先秦典籍,礼记形成是在汉朝,公羊,谷梁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