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個月工資是多少才能沒有生活壓力呢?

面具說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在上海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的消費觀不一樣,那麼導致自己對於工資的最低需求是不一樣的,比如我當初畢業去上海工作過一段時間,根據我的日常消費想要生活沒有任何壓力,去過穩定下來後也要入手純粹的要有5000塊,不扣除其他費用的話6500左右才能。

那時候的我在上海靜安區某公寓住,月房租2400,網(免費)水電各一百共計200,早中晚每天吃飯50左右共計1500;地鐵每天6元;電話費用月100左右;每天水一瓶共計100左右;基本月生活2400+1500+180+200+100+100約等於4500左右。

但是有的人要是有人和人合租的話可能會便宜一些,能節約一點錢出來;有的人要是住在某些商業區內圈,那麼房租可能會更貴一些,還有一些人比較小資,業餘生活比較豐富,那麼可能也會花費高一些。那麼具體一個月工資多少,才不會有壓力,從最為基本的需求來講,可以看租房和吃飯的壓力吧,畢竟這兩個是消費大頭。


MiChen影評


掙多少錢都有壓力。 馬雲都有壓力。 你能掙的過馬雲? 心情好就行。


AAYx蘭


我覺得1w2左右比較靠譜,壓力會好點,說毫無壓力的話,2w以上吧


追夢人139973133


努力掙錢,努力花錢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你想要更好的東西,就需要更努力一點。掙多少錢,有時都會覺得不夠用,還是看你過什麼樣的生活,說了一推沒用的東西,希望你能看完。


上金辦公傢俱


我是土著

自建宅

不要房租

早晚飯家裡吃

中午公司管飯

公司離家近

一個月油費300夠了

公司位於郊區

地方大 不用停車費

另外加上電話費150

我一個月800都花不了

偶爾出去吃頓好的花個幾百

偶爾去實體店買件好點的衣服

一般都是淘寶買 便宜

唯一花錢的地方就是股市

一直有人說 不會花錢

我只想說 花錢沒有會不會之分

只有願不願意 會花錢沒什麼了不起

我喜歡拿錢去生錢 駕馭金錢

這種感覺很奇妙 駕馭金錢

給我帶來極大的成就感



大魔包喲


我是回滬的知青,拿外地的退休金,估計比上海退休的人員少二千元左右,我們二口子拿6千元多一點,每個月上海還有幫困的補助,我們二人有6百多元,總共7千元不到,在上海活的自在,沒有什麼壓力,這就是我的感覺。


肖老刀


我是退休的。是上海土著,我耒發表一下,如果身體好,不用看病。我們老兩口一年平均每月(包括衣食住行)二幹元夠了。還吃了蠻好的。住自乙房,吃自己買菜燒飯。


用戶5359964079213


  • 月入過萬不算高薪?在中國究竟有多少人月入過萬?

  • 2017年,隨著各地政府和地稅局逐步地公佈數據,中國月薪過萬的人數出現了猛增。

在目前的中國,月入過萬似乎成了高薪的門檻。但在一線城市,月入過萬是較為常見的收入水平。那麼中國究竟有多少月薪過萬的人呢?

上海申報人數高居全國第一位

2010年全國僅有268.9萬人自主申報個稅,而上海一個城市就超過了40萬人,佔了全國15%左右,上海政府體系的高效和上海人納稅意識之強可見一斑。這個40萬是估計值,因為上海自主申報個稅人數2007年為23.8萬人,2008年為29.2萬人。

到2017年,上海市沒有公佈具體有多少人自主申報了個稅,但是總人數應該可以破百萬,高居全國第一位。一個城市多達百萬人月薪過萬,這反應了上海的富裕程度。


安徽蕪湖,範廣勝夫婦賣早點謀生,每月收入過萬。2017年6月21日,他們結束了上午生意,範廣勝回到家中並沒有休息,他忙著和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二三線城市個稅申報普遍猛增40%-50%以上

由於近年來中國稅務系統逐漸完善,同時應用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監管體系越來越完善,個稅自主申報人數覆蓋範圍在不斷增加,以至於2017年主要二、三線城市個稅申報人數暴增。

以下是部分二、三線城市2017年的年收入12萬元以上個稅申報人數情況。

青島

青島市共有121792人進行2016年度個稅申報,比上年增加39932人,增長46.99%。這個數字在2014年,還只有6.47萬人,三年增長一倍。

南寧

南寧市共有38174人進行2016年度個稅申報,同比增加10900人,增長44.54%。

長沙

長沙市地稅局共受理2016年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106788人,較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增長高達48.33%。

成都

成都市個稅自主申報人數為22.45萬人,比2016年的12.456萬人猛增80.2%。成都市個稅自主申報人數竟然突破了20萬人,比青島還要高。

蘭州和武漢

蘭州和武漢的增速更是誇張的驚人,實現了倍增。

2017年,蘭州市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人數4.64萬人,同比增加2.8萬人,增長152.90%,申報人數創歷年之最。

武漢市申報人數是21.67萬人,佔全省自行申報人數的67.85%。在2015年,武漢市申報人數才8.69萬人,2016年才剛剛突破10萬人,2017年就突破了20萬,武漢實現100%的增長。

小城市的逆襲,回不去的家鄉在變成回得去的家鄉

在一線城市的各種北漂、滬漂、深漂,總是感慨家鄉回不去,原因很簡單,家鄉很難找到高收入的工作,或者說找不到類似崗位的工作。但是在今天,雖然小城市在產業齊全方面仍然不可能和大城市相比,但是高收入人群也在逐漸增多。

湖北省荊州市

湖北省荊州,2017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人數達到10044人,自2007年開展該項工作以來,首次突破萬人大關。

山東省臨沂市

山東省臨沂市,2017年臨沂市共受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自行納稅申報21269人,同比增加11601人,增長120.02%。

實際上,臨沂、荊州都還不是全國監控房價的70個大中城市。

一些印象中完全是貧困地區的小地方,例如湖南省邵陽市,2017年邵陽市累計有5824人進行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同比增加1213人、增長26%。

製造業對提高中國人收入的巨大作用

湖北省十堰市,月薪過萬人數竟然有1.3萬人。廣西柳州市,2016年共有1.7565萬人進行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比上年度增加9393人,同比增長214.94%。柳州目前沒有公佈2017年的數字,但是預計也會大增。

十堰市和柳州市都是典型的工業城市,十堰市有汽車工業,柳州有機械工業。

江西省南昌市2016年共有3.115萬人進行自行申報個稅,佔江西省申報人數的36.82%。此次申報人數較多的行業依次是:金融業、製造業、房地產業、建築業、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製造業僅次於金融業是南昌市第二大造富產業。

那麼全國個稅自主申報人數有多少呢?國家現在沒有統一公佈數據,不過從2011年就突破了315萬人,從近年來驚人的增速來看,2017年全國個稅自主申報人數幾乎肯定過千萬,估計在1500萬人左右。

1500萬人自主申報納稅人數才佔中國人口多少比例?不過區區1.1%不到。但是,這能反映中國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這個趨勢對我們非常重要。

1.假設我們按照中國月入過萬的人數有3000萬計算(自主申報個稅的人數翻一倍),佔全國人口13.8億的確只有2%多點。但是,2016年全國實際就業人數為7.76億人,這個3000萬人佔到了就業人口的3.87%,這個比例是不是有點可觀了?

2.中國大部分人的收入是集中到某個區間的,目前來看這個區間在不斷上移,一旦有一天這個主流區間開始達到萬元,中國月入過萬人數就會瞬間暴增。

下面的圖是中國移動電競用戶的收入,8000-10000元這個檔只有7.8%,而5000-8000元這個檔的人數有24.4%。


所以一旦有一天這個主流收入區間接近萬元水平,中國月入過萬人數就會爆炸式增長。實際上,從2017年主要二三線城市個稅自主申報人數普遍增長40%-50%,更有不少城市實現100%增長,呈現越來越快的趨勢,除了我國稅務監管不斷完善之外,城市主流收入區間不斷上移也是主要原因。

那麼這一天什麼時候到來呢?你如果居住在城市裡面,這一天到來的時間很快了。

農村低收入的人群數量在不斷減少

再說說中國農村的收入水平,可以參考的是,2017年5月,國家統計局《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我國農民工2.82億人,同期增長1.5%,農民工月均收入達3275元。國家統計局也給出了農民工的定義,是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從3275元的平均工資,估計農民工的中位數收入應該接近3000元。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這個低收入的人群數量在不斷減少。

為什麼呢?我們就以簡單的私人汽車保有量為例子。

2015年底,中國有1.24億輛私家車。到了2016年底,這個數字變成了1.46億輛。僅僅在去年一年,就有2200萬中國人第一次擁有了私人汽車。考慮有人同時買兩輛車自己一個人換著開,我們可以合理的估計,僅僅在去年一年之內,就有2000萬中國人第一次擁有了私人汽車。

到了2017年6月底,這個數字變成了1.56億輛,半年的時間又增加了1000萬輛。換句話說,在2017年的上半年,每天有5萬多中國人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私人汽車,這是多麼快速的變化!

事實上,中國買得起私家車的人遠不止1.56億人,中國不少城市現在處於汽車限購狀態,這個購買力實際上是被嚴重壓制的。

2017年,中國有4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23個城市超200萬,6個城市超300萬輛。根據中國衛計委2015年的報告,中國家庭平均人數為3.35人,1.56億輛私家車意味著粗略估計有5.23億人的家庭有了汽車。


所以中國是不是有大把月工資兩三千的人呢?是的,不僅有,而且人數不少,但是這個人數在不斷減少。

關注和關懷月入兩、三千元的收入群體是對的,但是把月入兩、三千元當成中國長期的主流,看不到中國正在發生的快速變化,那就大錯特錯。

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你整天生活在中國人都只掙兩、三千元工資的幻覺裡面,完全看不到每一天都有大批中國人跨入月入過萬,跨入有車階級的行列,看不到中國低收入人群在迅速減少,對你自己有害無益。

如果今天還有中國企業,看不到中國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是去做精品,而是成天想著如何搞低成本的低端貨,這樣的企業十有八九沒有前途。

還是以汽車為例子,今天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在想著做更貴的汽車,而不是像十年前那樣集中精力做價格五萬元的低端車,為什麼?利潤和銷量都在朝更高價位的區間移動,你不向上走,競爭中必然處於劣勢。

在滾滾向前的中國,絕對不要懈怠,跟不上國家的腳步,跟不上中國主流的腳步,吃虧的最終還是自己。

生活只是一杯水


錢是無底洞。在上海有房者三口之家每月約8000~10000元達到溫飽水平。租房:一室一廳3000/月。二室一廳5000~8000元/月。三室一廳7000~10000元。買房:遠郊30000/平米近郊(外環線外)40000~50000元/平米外至中環50000~60000元/平米中至內環60000~70000/平米。


用戶52159788440


樓主完全瞎雞巴扯!樓主一天用2萬?你每頓飯吃龍蝦魚刺包魚,每天晚上都去會所搞嫩模?如果這樣的話,樓主絕對活不過一年!我在上海,有房有車(電瓶車),現在退休,有50萬存款,投資理財,退休工資3500元,一般我一天用個一、二百元,蔬菜、魚和雞蛋,水果+運動+電影,每天早上一碗咖喱牛肉麵+荷包蛋(15元),中午二個蔬菜+一份清蒸海魚(20元),晚上小米玉米粥配鹹鴨蛋(8元)。每天跑8公里,每二天遊一次泳,每三天買本書,每週看場電影,每年一月份最冷的季節去泰國小住一個月。平平淡淡每一天,一個月開銷大約3000-4000元,我活的長壽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