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佟麟阁遗体竟然在庙里藏了9年

香山脚下,沿着“杰王府路”走不远,便来到北正黄旗村。该村的18号院,也被称为“香麓园”,这里就是佟麟阁墓和抗战名将纪念馆的所在地。


抗战名将纪念馆原名佟麟阁纪念馆,2009年9月19日,扩建为抗日名将纪念馆。

抗日名将佟麟阁遗体竟然在庙里藏了9年

抗战名将纪念馆

假日的香山游客众多,而香山脚下的纪念馆,也不时有若干游客前来瞻仰将军生平。馆内收藏了佟麟阁将军抗击日寇的照片、勋章等遗物,还有缴获的日军战利品,以及佟麟阁将军毛毯、煤油灯等生活用品,日军发行的有关七七事变画报、宣传画、明信片,以及各种珍贵文物。


1911年11月,冯玉祥等举行滦州起义,第二年,适逢冯玉祥招募新兵,佟麟阁慕冯玉祥爱国之名毅然投笔从戎。此后以师长之衔,率军转战于豫、鲁、冀各省,屡立战功。


冯玉祥曾在《模范军人问答》中这样评价佟麟阁:“能克己,能耐苦,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

抗日名将佟麟阁遗体竟然在庙里藏了9年

佟麟阁将军

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佟麟阁感到抗日救国之日到来,回任第29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主持全军事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南苑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佟麟阁留下了铮铮誓言:“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随后,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出命令:“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这一天终于到了。


7月28日上午,日军步兵在飞机和炮兵的掩护下,突然从东、南、西三面向南苑发起空中和地面进攻。集结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同时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北平方向退路。


当时南苑守军有29军卫队旅、骑兵第九师留守的一部、军事训练团。平津大学生军训班等约2万人。


通讯设备很快被炸毁,联络中断,指挥失灵,部队各自为战。


至下午1时,接到军部命令,佟麟阁立即决定,分散撤出南苑进城。


当撤退部队跨过凉水河,到达大红门与红寺之间的南顶路时,与日军遭遇并发生激战。


佟麟阁突围后,又遭敌人伏击,他腿部受重伤,部下劝其尽快撤退,佟麟阁坚持带伤指挥战斗,头部又受重创,英勇殉国,时年45岁。


佟麟阁是抗日全面爆发后,第一位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阵亡那年,他的儿子佟兵才12岁。佟兵老人回忆,忠骸运回北平城内,母亲及其兄弟姐妹含悲收殓,隐姓埋名,寄厝于雍和宫附近柏林寺,老方丈仰慕父亲为国献身精神,保守寄柩秘密,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名将纪念馆紧挨着佟麟阁将军故居和墓地。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抗战胜利。佟麟阁将军的灵柩也终于得以入土为安。1946年7月28日,上万人护送灵柩至香山墓地。沿途,数万民众自发摆设了供桌、祭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北京香山脚下兰涧沟的佟麟阁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1979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2009年9月,佟麟阁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如今,抗日民族英雄佟麟阁将军故居、墓地已经被整修一新,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有不少市民来此悼念祭拜,缅怀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