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为何德军如此恐惧喀秋莎火箭炮?

yyluming


因为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实在太猛了。

作为苏式暴力美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喀秋莎火箭炮以其独特的方式,消灭了一波又一波的德国军队。

喀秋莎火箭炮,是以嘎斯(之后是美国通用)卡车为底盘,将多管火箭炮发射架安装上去,就大功告成了。作为一款自行火箭炮,其拥有卓越的越野能力,火力覆盖率高,速度快。其强大的火力犹如一把镰刀,对苏德战场上的德军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火力收割。

从数据上来看,一次喀秋莎火箭的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时间短,威力大,对德军阵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火力覆盖,能够对成建制的德军造成有效杀伤。

同时,由于是采用越野卡车底盘,拥有很高的通过性,其强大的越野能力保证其在东欧平原地区随着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前进,并随时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作为一款在炮火中诞生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从参次在奥尔沙实战后,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再到列宁格勒保卫战,帮助苏军将纳粹德军从苏联境内一路反推出去,直到柏林为止,在出兵东北,远东地区的时,也是喀秋莎火箭担任火力压制任务。

直到今天,喀秋莎火箭仍然作为一个老兵活跃着中东、非洲等热点地区,成为各个地方武装的最爱。


兵说


这个其实有点冤枉德军了,德军:不是我们恐惧啊,是这东西真的太吓人。

喀秋莎这个东西,第一仗就给德军打的是目瞪口呆,战争初期,费列洛夫大尉率领的部队,使用7门喀秋莎火箭炮,隔着河,向对岸被德军占领的火车站进行了一轮齐射,效果非常好。三十秒的时间内,火车站被覆盖,100多枚火箭弹落在了德军阵地上。30秒,一百多火箭弹,这个火力密度是非常可怕的,德军从来都没见过。

苏联此次使用的是BM13型火箭炮,此型号为喀秋莎火箭炮第一个版本。总共8条导轨,可一次性装满16枚火箭弹,在10秒钟内发射光。而且,后期改进的喀秋莎越来越丧心病狂。BM31火箭炮,使用的是300mm口径的火箭弹,一次可以装12枚。而后来的BM-8,使用的82mm的火箭弹,可以分两种,一种装36枚火箭弹,称之为BM-8-36,另一种装48枚,为BM-8-48。

而且喀秋莎火箭炮还有一个特别丧心病狂的地方,喀秋莎火箭炮还专门有烟雾、标记、照明轮,这些东西,都是吓人用的。想象一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突然,亮如白昼,天上铺天盖地飞过来一大堆火箭弹,拖着尾焰,伴随着刺耳的尖叫,吓人不?

而且,喀秋莎这种东西,覆盖能力特别好,它并不是精准射击,它也打不准,但是一旦飞过来几百枚火箭弹,整个阵地都会被覆盖,打击效果是非常好的。发射量大,覆盖面积非常广泛。

当初围攻柏林的时候,苏军对柏林进行狂轰滥炸,在柏林炸出来一堆废墟。喀秋莎给人的感觉就是,数量多,天上密密麻麻的高速飞来一堆,动静大,还有火焰,综合到一起,也苦了德军了。


军武文斋


主要是喀秋莎火箭炮惊人的火力输出,一门喀秋莎相当于18门自行火炮的威力。尤其是1941年7月14日,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使用7门喀秋莎向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德军占领的火车站展开炮击,短时间内将100多枚火箭弹倾泻在德军阵地,导致德第5步兵师死伤惨痛,他们甚至以为遭到了一个苏军炮兵师的攻击。加上喀秋莎发射时独特的呼啸声,让德军更是闻风丧胆。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Катюша)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应用、大批量生产的火箭炮。其搭载在卡车上,拥有较强的机动性,而且其多管火箭炮的设计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火力发射出去,这让喀秋莎实现了“打了就跑”的优势。虽然其精准度有限、防护也比较脆弱,但是它的价格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火箭炮刚出厂时,苏军为了保密,仅在发射架上标注“K”,苏军战士便对其冠以“喀秋莎”的爱称,而德军则将之命名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喀秋莎火箭炮的滑轨上有8条发射滑轨,每条滑轨上都能放置一枚火箭弹,能发射13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最大射程8.5公里,它能单发,还能连发,抑或齐射。火箭弹内装有TNT弹药,一枚132毫米火箭炮的威力相当于一枚152毫米榴弹炮的威力。

二战时期,喀秋莎主要包括BM-13火箭炮、轻型BM-8和重型BM-31,现在主要是BM-21其他的衍生型号。1939年5月9日,苏军在诺门坎事件中首次将喀秋莎火箭炮投入战斗。苏军王牌飞行员波罗杰伊金在哈拉哈河战役使用火箭炮击落了10架日军轰炸机。


航空之家


不只是德军对火箭炮感到恐惧,可以说是所有国家的人(包括军人和平民)都会恐惧火箭炮。其实在二战中,苏、德、美、英、日都用过火箭炮犁地,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算不上最先进的,也算不上火力最强大的,但是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却是名气最大的!“当敌人的火箭弹炸响在阵地上时,许多战友因为无法忍受刺耳的轰鸣声,竟然精神失常了……”一名被俘的德军士兵如是说道。而这款让德军士兵痛恨且退避三舍的武器,就是喀秋莎(Katyusha)。

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

二战时苏联有多种明星武器,其中最著名的是战争爆发前秘密研制的两款武器:一种是T-34坦克,另一种就是车载多管火箭炮。

在一开始,苏联军方并未看上这种简陋的“带发射器的卡车”,直到在测试现场目睹了这款火箭炮可怕的火力输出后才被折服。德国入侵苏联的前一天1941年6月21日,斯大林才给这些秘密武器开了绿灯,允许它们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苏联官方称为“BM-13”,而苏联士兵们则用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喀秋莎”来称呼这款武器。作为一种秘密武器,在战争开始时,每个喀秋莎都安装有炸药,以防止这些出口炸弹的机器落入敌人手中。使用喀秋莎的部队也被称为“近卫迫击炮团”,以迷惑德国人。

该火箭炮是一种多轨式轮式自行火炮,每辆炮车有一座8联装轨式火箭发射架,每条滑轨上下各装挂1枚火箭炮,每辆炮车共装16枚,发射为电气点火,一按电钮,10秒钟内即可全部发射完毕。喀秋莎的射程能达到8.8公里,发射时首先由别的火力来压制敌人的火力,喀秋莎在进入战场前就先把火箭弹填装完毕,到达指定位置后,设定好目标,驾驶员坐在车里不熄火,炮长摇控发射器,射完就撤离,其他火力再全力掩护。

被德军击毁的喀秋莎,德军士兵很好奇

最初坦克底盘不够用,所以苏联选择了使用卡车搭载火箭炮,1942年底美国开始援助苏联,从43年开始,选用美国的斯蒂庞克卡车(仿佛潜伏里面站长就很喜欢这种车)来搭载苏制火箭炮。

喀秋莎的缺点是精度不够,射程不远,为了弥补这一短板,苏军在使用时选择用密度来弥补精度的不足,因此每次发射都是众多的火箭炮齐射,这样就可以在瞬间对一定空间内目标做到覆盖射击。

恰恰是为了弥补精度不够的缺点而施行的集中使用方式,成为了德军士兵的梦魇。苏军在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时,一般是将其配属在集团军、军一级进行进攻和防御,集中数十门、数百门、数千门喀秋莎火箭炮同时向德军轰击。炮弹打出去以后战场一片火海,爆炸后产生的震动威力巨大,火力覆盖面积很大,太过密集的火力给敌人可以造成心理震慑,数百发火箭弹如雨点般从天空而降,让人感觉无处可逃,战场上给德军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恐慌和绝望。


德军的火箭炮

德国人研究火箭炮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190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就购买了瑞典人温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专利,并独立进行了改进和试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火箭炮曾在战场上试用。但是,还没等大量生产,大战就结束了。与此同时,苏联在火箭武器的研制上,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苏联人的动向对德国人研制火箭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克虏伯公司又重新开始了火箭炮的研制工作。

但是,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在火箭炮的研制和使用方式上与老毛子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在二战中,德国人发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箭炮,有固定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多种形式。

德军的火箭炮,其在外形上比裸奔的喀秋莎确实要精美许多,并且是由半履带装甲车搭载,所以有一定的防护力,至于性能方面,在精确度方面德国的火箭炮要精于苏军,这是德国火箭炮所追求的地方,但是在射程上却比不上喀秋莎。由于要求精细,结果造成德国的火箭炮造价高,而且,德国陆军嫌它弹药基数低,装填麻烦,持续作战能力不强,因而认为火箭炮威力小、机动性差,不愿意使用。

当时德军的化学部队是用迫击炮发射烟雾弹来施放烟雾,正在寻找一种武器来取代老式的100毫米迫击炮,正巧,150毫米火箭炮也可以发射烟雾火箭弹,于是化学部队决定采用它来投射烟雾弹。并将其命名为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15cm Nebetwerfer41)。由于41式150毫米火箭炮既可发射烟雾弹,也可发射杀伤弹,在前线使用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火力支援。于是德国人在很长时间段对火箭炮严加保密,使得“烟雾发射器”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一直使用至战争结束。

1936年,火箭炮部队正式定编为德国国防军的一个兵种,在肩章和领章上有自己兵种的颜色——酒红色,烟雾发射部队的对外名称一直沿用到战争结束。该部队编制100名军官、332名军士和1612名士兵,装备96个各类火箭发射装置和484辆车辆,是不起眼的小兵种。1939年,根据战争需要。该部队扩编为4个营。次年,烟雾发射训练基地成立,扩编为4个团(51、52、53、54炮兵烟雾发射团),装备324门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以及1个教导团,装备280/320毫米重型火箭炮。1941年6月22日,火箭炮部队7个营、224门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配属中央集团军群,参加了德军进攻前的炮击准备,开创了火箭炮在军事上的大规模运用。

与苏联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箭炮、靠大量的弹药短时间覆盖目标来达成目的不同,由于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优势,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故每个德国火箭炮发射装置最多是10管,而苏联火箭炮最少是16管以上,在火箭炮径方面,德国更倾向于210毫米,150毫米和201毫米火箭炮只能算轻型火箭炮:而苏联直到战争结束,火箭炮弹径仍以80毫米、132毫米为主。苏联火箭炮部队以师级为作战单位,而德国主要是以营团为作战单位。

1941年7月14日,苏军用“喀秋莎”BM-13火箭炮在奥尔沙地区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引起德军高层对发展火箭炮的重视。然而,死板的德国人可以说终整个二战都没能学到苏军喀秋莎的精髓----集中大规模使用,一直在口径、精度、装药量、防护力等方面打转转,直到二战中后期,德军比较了80毫米火箭弹和150毫米火箭弹的优劣,出人预料的是80毫米火箭弹要优于150毫米火箭弹,这是由于80毫米自行火箭炮的火力密度更大所致。此后,德军急于大规模生产80毫米自行火箭炮,无奈大战已近结束而未能实现。

1944年德军烟雾发射(火箭炮)部队的规模扩大了50倍,拥有5257名军官、18150名军士和88914名士兵,编成17个烟雾发射(火箭炮)旅,装备4816门火箭炮。在12月16日开始的德军“守望莱茵”的行动中,8个旅的火箭炮部队分别配属在德军3个集团军,参加了德军对阿登地区的反攻。这是德国火箭炮部队在二战中最大规模的行动,共有1003门150/210毫米火箭炮和659门重型火箭炮参战,数量是其他身管炮的两倍。在几次齐射的火力准备下,美第8军的2个师伤亡惨重,阵线随即被德军攻破。在近2个星期的战斗中,给美国人惨痛打击的正是那铺天盖日的火箭炮的轰击,很多美军士兵在战场上几乎精神崩溃。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火箭炮部队作为从化学炮兵分出来的二线部队,却取得了和一线部队不分上下的战绩,整个部队共有9人获得骑士级铁十字勋章、64人获得德意志金制奖章。然而火箭炮部队作为纳粹的帮凶,也随着纳粹德国的灭亡而沉沦。

美帝的火箭炮

崇尚火力制胜的美帝在暴力美学方面一点不落毛子之后,美帝在二战中装备了多款火箭炮。

1.T27E2 114mm"蜂巢",美军的第一代火箭炮,牵引式。运输大队长送来了几门,土八路将其搬到渔船上在进攻海南岛时用作火力护卫舰,将蒋军的军舰打跑了。


2.T34 "管风琴",与苏联T-34中型坦克无关,美军的T34是基于M4谢尔曼的底盘改装。与一般将坦克改装成自走炮和反坦克突击车的方式不同,T34 "管风琴"并不是将炮塔去掉腾出空间后装上一门大口径火炮,而是在炮塔顶部直接再追加上4排60连发114毫米火箭发射管。火箭炮的口径为114.3毫米,发射筒长度为2286毫米,发射总成的重量为834.6千克。发射M8型火箭弹时的最大射程为3840米。战争后期改用了旋转稳定式的M16火箭弹,最大射程达到4800米。在诺曼底登陆战役后,这种自行火箭炮广泛用于战场,取得相当大的战果。

3.T99火箭炮,使用M16型火箭弹,发射器由导向管变成导向架,安装在炮塔两侧。发射器可以挂在M26"潘兴"重型坦克或者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上。

4.T40 ,由海军的183毫米反潜火箭弹改装而来的大口径自走火箭炮。参加过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战场,由于其巨大威力,被称为“大爆竹”。

5.T45火箭炮,除了吉普车以外,还能安装在M4谢尔曼中型坦克、LVT水陆两栖装甲车上使用。下面是硫磺岛战役的照片。美军用这个小吉普搭载的火箭炮支援海军陆战队对硫磺岛的强攻。

美帝大概觉得这些还不过瘾,于是开发了下面这个

美国在二战中使用LSM中型坦克登陆舰改造而来的LSM(R)火箭支援舰

太平洋战争中这种火力支援舰大规模用于对日军所占岛屿的登陆作战。

LCI(R)火箭支援舰上密密麻麻的MK21型120联装火箭弹发射装置

够小鬼子喝一壶了

其实,美帝也很是吃过火箭炮的苦头。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炮兵21师的209团参与了战斗。炮21师是火箭炮部队,下辖5个炮兵团,每个团为两营6连。所用的火炮是苏联制造的M-13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每连4门,每营12门,每团24门,全师120门。

当时,喀秋莎是我军的秘密武器,一发火箭弹价值六两黄金。我军平时将火箭炮藏在山洞里,确定要打才悄悄选择炮阵地,一切准备就绪后,派出警戒,炮车直奔阵地。先由各种火炮组成的炮群向美军进行炮轰,掩护喀秋莎参战。五分钟后喀秋莎齐射,一分钟内两轮齐射,384发火箭弹砸向美军阵地和部队集结地域,然后迅速撤出阵地。曾经美7师一个营在清晨集结准备白天发动攻击时遭到火箭炮袭击,全营没几个活下来,造成全天美军没能组织起向志愿军阵地进攻。火箭炮团就是采取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集火射击,在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参战10次,沉重打击了美军。

游击战神器107火箭炮

喀秋莎虽然有精度不够,射程不远,容易暴露等缺点,但是它的优点同样显著:技术简单可靠,便宜又皮实,产量大而且好用,使用的诀窍就是集中使用。而要对付喀秋莎,只要打破集结就可以,但是却很难做到。

这个可是高大上了

在战场上评价一款武器的好坏,除了性能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能够快速廉价的大量生产,即使在战场上大量装备也不会心疼,这才是一款出色的武器。


我淡如菊


萨沙谈斯大林的管风琴:喀秋莎火箭炮

苏德大战初期,德军的进攻一帆风顺。数以百万计的苏军,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市附近的一个铁路站点上,德军正在从列车上卸载大量的军火物资,同时一大批德军增援部队也在等待被运送到前方。

此处离前线不过10几公里,德军士兵和后勤人员一点也不慌张。德军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战区制空权,加之车站附近部属了重炮部队,即使有苏联火炮敢于冒险向车站射击,也会被迅速定位消灭掉。

这些士兵们悠闲的坐着躺着,有的在闲聊,有的聚在一起抽着烟。就在他们非常放松之时,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种巨大且可怕的声音,听起来就像空气被某种东西撕裂开。在短短几秒钟内,有80枚炮弹像暴风雨一样砸到了车站上。一时间整个车站成为一片火海,大量物资被摧毁,停放在此处的列车遭到严重破坏,士兵更是伤亡惨重。车站内四处都是血迹和残肢,侥幸未死的德国士兵惊呼着四散寻找掩体。

他们其中有一些经历过波兰战役和法兰西战役的老兵,却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种强度的炮击,这些老兵也被吓破了胆。

车站附近的德军指挥官非常恼怒,他命令空军立即支援,寻找苏联炮兵阵地后给予完全的摧毁,同时命令德国火炮部队立即还击。

德军军官根据攻击强度估计,这应该至少是一个苏军炮兵师的第一轮炮击(苏军一个炮兵师有8个团,火炮总数168门)。苏军炮兵师的目标巨大,除了上百门火炮以外,光是运载火炮的车辆也有数百辆,很容易被发现。而且大量火炮转移阵地需要一段时间,以德军炮兵和空军的反应速度,绝不会让苏联人跑掉。

德军炮兵部队随即通过估算方位,开炮还击。但炮击以后,却没有任何反应。此时德国空军报告,德国炮兵部队的炮弹全部落在一片荒地上,此处根本没有任何苏军火炮的痕迹。而德国空军在附近进行了细致的侦查,却没有发现苏军大规模炮兵部队的任何痕迹,仅仅看到几辆苏联的吉斯卡车在向后方高速撤退。由于目标太小,德国空军没有进行攻击。

德国指挥官大惑不解,这一个师的苏军炮兵难道凭空消失了吗?其实,他们遭遇的正是苏军最新式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研发历史

俄国人研究火箭武器的历史很长,最初却不是为了作为火炮使用,而是作为飞机的对空武器。

在一战的实战中,沙俄发现飞机的对空火力不足。无论是机枪还是机关炮的射程有限,威力不大,不是最有效的对空武器。

沙俄专家认为,使用对空火箭弹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火箭弹的射程远,威力大,造价也比较低廉,且没有什么后坐力,很适合在飞机上使用。

如果俄国的飞机使用火箭弹作为空战武器,那俄国的战斗机攻击力会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可以获得完全的制空权。

愿望虽美好,现实却是残酷的。

沙俄的这方面的科学非常落后,直到沙皇被推翻,尚没有任何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只有一些初步的研究资料。

十月革命以后,深受人民支持的红军很快击败白军,控制了国家。随着五年计划振兴国家的开始,这项研究工作也被当时的苏联政府所重视。

苏联领导人任命了大名鼎鼎的火箭学家尼古拉.依万诺维奇.迪秋米洛夫为负责人,组成了一个气体力学研究小组(简称GDI),这里面都是苏联火箭界的精英人物。早在1920年俄国内战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这个团队的研发已经有了初步成果。

著名科学家V.A.阿尔特米耶夫在当年完成了固体燃料火箭的设计、组装和试射工作,完成的整个项目的基础研究工作。

1925年,在团队负责人迪秋米洛夫的建议下,开发小组进行重组,又吸收了一批国内这方面的专家。苏联政府对这个研发项目也非常重视,在国家经济还是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投入巨额资金。

在政府的支持下,科学家们研发上就便利了很多,他们集中力量开始研究以固体燃料为动力的火箭弹课题。

经过3年艰苦研究工作,开发小组终于完成了以无烟火药为动力、射程1300米的第一枚实验性火箭弹。

项目组成员欣喜若狂,这项成就让苏联在这个领域内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至少可以保证10年的领先优势。

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项目组负责人迪秋米洛夫因劳累过度,在1930年猝然去世,这是对苏联火箭工业的一次惨重打击。

由于一度没有科学家能够接手迪秋米洛夫的工作,这个小组几乎要解散,研发工作也完全中止。

好在极富有战略眼光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对该项目非常重视,他给予小组大力的支持,保证了研究的继续进行。

苏联人又经过3年的研究,终于完成了火箭弹的实战化。

1933年苏联推出了,RS-82型82毫米火箭弹和RS-132型130毫米火箭弹。两种火箭弹既可车载发射,又可机载,射程可达5公里以上。

就在火箭发展非常顺利的时候,整个项目组再次遭遇不测。

1936年苏联爆发了大清洗事件,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一些火箭科学家在内的火箭项目参与者被斯大林处决。

苏联火箭项目受到惨重打击,该项目的进度大大减慢。

直到1938年,空对空火箭弹才被正式装备苏军部队。

苏联以伊尔16战斗机作为机载平台,成功的进行了世界上首次空对空,空对地火箭弹攻击实验工作,效果很不错。

1939年,日军在外蒙古进行试探性进攻,诺门坎战役爆发。此次战役中双方除了在陆地上激战以外,空中的争夺也特别猛烈。

战斗中,苏军的伊尔16战斗机首次使用了火箭弹。5架伊尔16向一对日军飞机发射RS-82火箭弹,击落了其中的两架。苏军的图波列夫SB轰炸机,也在战斗中使用RS-132对地面轰击,但战果一般。

空军使用火箭弹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作用并不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大。这主要是航空火箭弹并没有今天导弹的制导系统,远距离射击精度有限。如果在近距离发射,也就不能取得相对于机枪和机炮的绝对优势。

让设计者没有想到的是,火箭弹在另一个领域,也就是陆战方面的战果数千倍于空军。

时间进入1938年,苏联军事高层开始意识到火箭炮作为一种新式火炮,可能对苏军未来的战斗起着极大的作用。

传统火炮是利用点绕炮弹中的发射药,从而通过高温高压气体产生一次性的向后巨大推力,推动炮弹中的弹头通过炮管发射出去,而向后的另一部分推力由火炮自己承担。火炮发射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后坐力。炮弹在炮管的运动中被赋予了飞行方向和射角,炮弹出膛以后就做一个抛物线的运动,最终落到地面上。

传统火炮的特点让它射程较远,精度较高,由于使用炮弹中的发射药作为推动力,在点燃发射药的一瞬间就燃烧完毕,炮弹出膛以后是依靠之前的惯性推力前进,没有额外的动力。之前的一次性推力必须很大,这个推力不但由火炮各部分承担,也包括炮管。

---------喀秋莎密集的火力,是普通火炮绝对办不到的。

相比火箭炮来说,由于这个发射原理的限制,传统火炮必须依赖炮管,也就是一次只能发射一枚炮弹;而且火炮需要承受推力,就必须有坚固厚重的外形,重量不可能太轻,导致移动不便;一次只能发射一发炮弹,也就限制了火力的密度。

而火箭炮则完全不同,它的炮架只是给火箭弹设定发射方向和角度而已,没有炮管的存在。火箭弹发射以后,依靠自己的固体燃料持续燃烧产生推力,不像炮弹只是一次性的。火箭炮的射程和威力,可以不亚于传统火炮。由于无需受到炮管发射的限制,可以短时间内发射数量极多的火箭弹,火力上远远超过传统火炮。而且火箭炮是无坐力的,炮架本身不需要承担火箭发射的后坐力,也就无需像传统火炮一样具有厚重的炮身和炮架。火箭炮的重量很轻,可以装载在汽车等负载较轻的运输工具上,可以打了就跑,机动灵活,战场生存能力强。

1938年,苏联人正式启动了车载火箭炮的计划,以载重量2吨的吉斯6型卡车为平台,装载火箭弹作为武器,形成一套自行火箭弹发射系统。

由于之前已经成功发明了火箭弹,吉斯卡车也是现成的,此次研发工作没有耗费太长时间。仅仅一年后的1939年4月,苏联成功研究了第一款自行火箭炮。吉斯卡车上装载着16管132毫米火箭弹发射弹架,弹架能进行180度旋转。

经过严格测试以后,苏联军方认为这种火箭炮基本可以满足实战需要,于是生产了一小批约11门交付部队测试。

在对该火炮的测试中,苏军炮兵部队官兵极为震惊的发现,火箭炮火力极为猛烈,猛烈到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在短短几秒钟内,火箭炮就可以将大量火箭弹覆盖到数个足球场大的区域。由于发射射速快,一次覆盖面积大,在该区域的敌军士兵根本不可能做出有效反应,也无处躲避,必遭惨重打击。

如果用常规火炮来攻击这块地域,至少要用数倍于火箭炮的炮兵部队才能做到。可见,火箭炮是一种火力极为强大的武器,在很多场合中远远比常规火炮厉害的多。

另外,火箭炮还具有传统炮兵做梦也想不到的良好的机动性。由卡车搭载,火箭炮的公路行使速度可以达到90公里/小时,坦克也追不上。

在短时间发射完了以后,火箭炮可以立即转移阵地,比常规火炮转移阵地的速度快上数倍。这样就不容易被敌方反击炮火打击到,战场生存力很强。

而且,火箭炮的造价相当低廉。整个火箭炮也没有任何复杂制造技术,也可以大量制造,很符合苏联军队的实际要求。

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火箭炮很容易使用,无需向传统炮兵一样经受长时间的正规训练。一般训练一个火箭炮发射小组,仅仅半个月到一个月就够了。

苏军炮兵部队将这些意见反馈到苏军高层!当时的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GKO)认为火箭炮虽然好,毕竟是一种新式武器,还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好大量装备。

尤其苏军炮兵高层人士,如中央炮兵局局长库利克元帅认为,传统火炮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不可能被火箭炮这种新式武器在一夜之间淘汰。他们对火箭炮并不重视,人为的阻碍了火箭炮装备部队的时间。

于是该计划就被暂时搁浅下来,直到1941年4月才被正式定型为БМ-13-16火箭炮。

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以及军械人民委员乌斯季诺夫进行了成功地发射表演。

这几个老军人都被该火箭炮的巨大威力所震惊,一致要求立即将该项目提升到研发工作的最前列,加大开发力度。

初战告捷

БМ-13-16火箭炮定型后仅仅2个月,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生产,苏德战争就突然爆发。

战争初期苏军一溃千里,丢失了数量惊人的重装备,急需要大量的补充。

由于德军进攻的影响,苏联的大型兵工厂也开始向乌拉尔山区的内陆迁移,生产量大减,无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苏联急需要大量火炮最为前线的火力支援,以阻挡德军锐利的攻击势头。

БМ-13-16火箭炮的时代由此来临!БМ-13-16火箭炮的远比普通火炮更便于大规模的制造,完全符合这一阶段实战的需要。

苏德战争刚刚爆发,苏军高层就命令立即生产БМ-13-16火箭炮,该工作由苏联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负责。

首批7辆БМ-13-16发射车和3000发RS-132火箭弹,配属莫斯科军区。同年10月,该工厂整体转移到车里雅宾斯克,在那里一直生产到1945年。

在搬迁的同时,132毫米火箭弹的编号由RS-132变更为M-13。这种口径的火箭弹已被划入重炮的范围,杀伤力可观,最大射程为9.05公里。

1941年6月28日,苏联编成了БМ-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实验性作战部队。莫斯科军区的7辆发射车被编为独立实验部队,由NKVD(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挥,成员都是从捷尔任斯基炮兵学校的党团员中挑选的。

他们很快赶到白俄罗斯前线,此时苏军已经在白俄罗斯一溃千里。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苏军损失48万人,坦克1348辆,飞机900架,各种火炮近万门!

这种伤亡放在西线,如比利时、荷兰这样的国家,就足可以一战亡国灭种。

苏联的实验火箭炮连,在这种逆境下坚持作战。如文章开始所写,他们在奥沙尔附近使用其中的5辆火箭炮,沉重的打击了车站附近的德军部队,然后火速撤退走了。

德军认为遭遇苏军常规炮兵打击,他们的反击落了空。他们没有想到,这80枚炮弹并非一个炮兵师发射的,而仅仅是五辆БМ-13-16火箭炮的杰作。

-----------上图才是真正的喀秋莎,下图是装填时候的样子,喀秋莎火箭弹的消耗量惊人。

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深受苏军炮兵战士的喜爱。这种武器在当时还是秘密的,并没有正式的名称。

火箭炮的炮身上有一个K的俄文字母,表示它是由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的(该工厂名称俄文所写的第一个字母)。苏联炮兵们根据这个字母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喀秋莎Катюша(第一个字母也是K)。喀秋莎是苏联常见的女性名,这个名字的意思也就是炮兵战士们最可爱的女性伴侣。由此足可以看出,苏联炮兵对这种武器的喜爱程度。

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挥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队,证明了该武器完全适应苏德战场,随即开始了大量的生产和装备工作。由于苏军极为缺乏支援火炮,而火箭炮远比常规火炮容易生产,苏联对此投入最大。

一辆辆喀秋莎以惊人惊叹的速度,被生产出来,到1942年初,火箭炮弹的产量比计划超产四倍,在1942年一年内,工厂交付苏军的火箭炮达3237门之多。

虽然弗利尤洛夫大尉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队非常成功,他们自己的结局却是不幸的。

之后该炮兵连接连在斯摩棱斯克、叶尔尼亚等人成功的作战。由于火箭炮威力巨大,覆盖区域大,导致德军士兵一旦被攻击根本没有机会躲避(普通炮兵进行炮击时,老兵凭借对炮弹落点的判断,一般还能进行躲避。主要是针对炮弹破空的声音),加上火箭弹在空中还有种独特的发射声音,这都造成了基层德军士兵的巨大心理恐惧。

德军第9军第12装甲师在遭受火箭炮打击后,惊恐的向后方报告:我们遭到不明型号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

这次攻击给第12装甲师的士兵留下深刻印象,称喀秋莎为“魔鬼火炮”。

甚至苏军士兵也被喀秋莎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根据时任西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的回忆录中记述:4辆喀秋莎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后,甚至吓得退了回来。

德军高层为了消减士兵的恐惧感,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苏军火箭炮连。一旦找到他们就立即全部枪决,还需要将火箭炮完整的缴获下来,送到德国后方研究。

经过几次战役后,1941年10月7日夜,该火箭炮连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和德军装甲先锋部队遭遇。

火箭炮的卡车,肯定跑不过德军的快速装甲车!弗利尤洛夫大尉知道难逃一劫。但德国人的主要目标是缴获火箭炮,如果大尉带领部队放弃火箭炮车,自己乘夜色突围出去还是完全可能的。

德国人并不在乎这个连的苏联士兵,他们的目的是喀秋莎火箭炮。大尉和他的战士们并没有自顾自的逃跑,为了保守军事机密,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大尉下令立即将车上的火箭弹发射出去,然后将7辆火箭炮全部炸毁。

于是该连分出一部分炮兵和德军拼死交战,阻挡德军前进的步伐;另一部分炮兵将所有火箭弹发射完毕,然后使用炸药包将7辆火箭炮车全部炸毁。

炸毁火箭炮车耗费了时间,该连完全被德军包围,没有能够突围出去。经过短暂激烈的近战,费列洛夫大尉在内的全部炮兵连战士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大尉时年36岁),德军也没有缴获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后费列洛夫大尉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成为苏联炮兵的著名英雄人物。

二战英豪

初期苏联处于全面的防御中,对于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是所谓火力支援。火力支援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停在战线后方,哪里顶不住了需要支援,喀秋莎火箭炮就立即开过去,经过几次齐射以后,立即高速开走。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巨大,如果一次齐射能够覆盖德军进攻士兵的队列中,就会造成极大的杀伤。当德国发觉遭遇打击,恼羞成怒的出动炮兵和坦克进行还击的时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这种战术让喀秋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也成为前线苏军士兵最喜爱的东西。

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战绩。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来说,双方在城市内激烈拉锯,尽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击对方。苏军在该战役中使用了1531门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一个战例,斯大林格勒城市郊外一个孤立的房屋,这个房屋占据高地且非常坚固,谁占领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锁周围数公里地区。

苏联先后投入5个营的部队固守,德军也先后攻占了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苏联人反击夺回。在德军第4次攻击中,该房子里面的红军战士全部阵亡,仅剩下一个受重伤的排长幸存。

此时德军大部队四面向房屋包围过来,英勇的苏军排长向后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坐标开炮,不要用别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后方的火箭炮部队含泪向这个房屋开火,遮天盖日的火箭弹飞过来,将数百名德军士兵炸得血肉横飞,当场炸死了德军一个团长。德军伤亡过重,被迫退了下去。不过火箭弹也将该房屋炸倒,苏军排长壮烈殉国。

-----------------喀秋莎最大的问题在于精度,精度不好导致不能精确打击,所以只能打击面,不能打击点。这样一来,火炮的使用就有了局限。

实战中,苏联人逐步意识到了喀秋莎的优缺点。

喀秋莎最大的优点在于火力猛,最初一次打击最为猛烈。

二战期间各国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敌人的作战部队进行炮击,以第一轮,也就是开炮之后5到10分钟内的效果最好。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敌人就会有充分的防炮准备,第二轮炮击就无法造成什么大的效果。

常规火炮第一轮炮击不可能太猛烈!以苏军为例,一个炮兵师不过100多门火炮,也就是说第一次炮击最多可以射击出100颗炮弹,第二次射击至少也是6秒钟以后。对于训练有素的德军来说,第一次炮击以后,他们立即会进行躲避,第二批炮弹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所准备了。

对于喀秋莎就不同,以БМ-13为例,一辆车上装备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16枚火箭弹在7到10秒钟内就可以完全发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基本相当于105毫米口径的重炮炮弹。

仅仅弗利尤洛夫大尉的一个火箭炮连7辆发射车的第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100多枚火箭弹,相当于苏联一个常规炮兵师的火力。

苏军一个火箭炮团就有24门喀秋莎,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近400枚火箭弹,相当于3个苏联炮兵师,这是极为可怕的一个数据。如果这么多火箭弹同时落在同一个区域中,这个区域里面的德军士兵可就倒了大霉!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也是利用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一次齐射,将美第7师进攻的两个营重创,毙伤700多人,几乎把这两个营打光。稍后志愿军一个火箭炮营的12门喀秋莎火箭炮,抓住机会一次准确的齐射,歼灭前来增援的美军1个坦克营,击毁击伤坦克23辆。这两个战例足可见火箭炮的威力。

进攻的德军士兵回忆,他们最怕的就是苏军喀秋莎的打击。在他们就要攻占苏军阵地的时候,往往天空突然出现无数巨响,紧接着数百枚火箭弹向一片火云一样向他们覆盖下来。由于火箭弹来得极快,士兵根本没有躲闪隐蔽的机会,瞬间周围1、2公里范围内就成为一片火海。无数战友被火箭弹撕成碎片,坚固的坦克,装甲车和火炮也被火箭弹击毁,至于普通的运输车和弹药车更是燃起熊熊大火。

德军进攻部队往往就这样仓皇败退下去!德军老兵得出的一致结论是,不怕苏军坦克,不怕苏军火炮,就怕苏军的喀秋莎。一旦遭遇喀秋莎的袭击,从发现火箭弹到被击中一般只有1、2秒钟,无法做出反应。而喀秋莎都是集群发射,一次至少数十枚落下来,根本也没有地方可以躲避,那么谁死谁活只能看上帝的意思。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还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喀秋莎改进型M30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发射M31箭弹,口径达到310毫米,比苏军经常使用的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威力还要大,一发火箭弹即可击垮一所房子。由于火箭弹的重量较大,该火箭炮的射程较短,仅有3公里,只能做前线近距离支援武器,不能作为远程火炮使用。

--------------------火箭炮很容易生产,但苏联缺乏足够的汽车。为此,苏联人用尽一切办法。他们使用了包括美国援助汽车,装甲车底盘,甚至拖拉机。所以,苏军序列中有很多不伦不类的喀秋莎火箭炮!

虽然战果辉煌,喀秋莎在实战中仍然表现出了一些缺点。

在防御中,它的一个缺点暴露无疑,就是发射时的动静很大,有大量火光和烟雾,很容易被敌方空军和炮兵部队发现。喀秋莎并非自行火炮,只是一辆卡车而已,一旦遭遇空军和敌方炮火的打击,就极容易被摧毁。

实战中,喀秋莎最大的威胁就是德国空军。德国空军的飞机在对付T-34等坦克时,一般需要近距离投弹。这种方式难度比较高,获得成功并不容易。对于喀秋莎时,德国飞机只要俯冲用机枪扫射即可。吉斯卡车基本没什么防护能力,一旦被击中一般就会起火燃烧。

喀秋莎不适合用于战火最激烈的前线作战,而适合在相对比较安全的后方做拦阻性炮击。

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开始走入战略进攻,经过一系列艰苦战役,苏军突入德国境内,包围了柏林。

此时约有2000门喀秋莎参与了柏林战役,它们射出的可怕炮火将柏林变成了一堆堆的废墟。

而其可怕的声音更对德军官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连希特勒也不例外。

在希特勒副官的回忆录,希特勒在自杀前几天,突然听到一种可怕的破空声音,他急忙召集副官询问。副官告诉他:那是斯大林的管风琴(德国人对喀秋莎的称呼)。希特勒已经精神恍惚,追问那是什么(其实他知道这个名字)?副官告诉他,这是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希特勒面如死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几天后,他开枪自杀了。

进入战略反攻以后,喀秋莎就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缺点。

----------------------使用火箭炮的不仅仅是美国,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一共投入了189门M270火箭炮(其中18门具有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的能力),总共发射了17000多发子母火箭弹(含1170万个子弹),给伊拉克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慑力。下图是著名的卡桑火箭,哈马斯大量使用这种火箭弹对以色列进行骚扰,迫使以色列花费巨大代价发明了防御火箭弹的系统。

它的最大问题,在于射击精度不够。喀秋莎发射的火箭弹,只是普通的尾翼式火箭弹,也就是火箭弹仅靠靠自己的四片尾翼保持飞行稳定,是没有制导系统的,也就不可能很精确。

加上射程约1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内飞行必然会产生偏差,导致同一样车发射的火箭弹往往散布很大,一发和一发之间有数百米的偏差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让喀秋莎火箭精确的打击诸如兵营、大型碉堡、桥梁等这些目标,喀秋莎是不能完成任务的,甚至可能发射数千发才能有一发击中目标。

在防御中,喀秋莎一般都是打击德军进攻部队,诸如密集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德军处于进攻中,这些目标基本都是暴露的,很容易被喀秋莎覆盖。

苏联开始进攻以后,就面临着德军很多坚固防御工事。喀秋莎对付不了这些工事,必须使用传统炮兵。

如果敌我双方如果距离过近,也不能使用喀秋莎。因为它存在着射击的偏差,有可能会误伤苏军进攻部队。在进攻中,喀秋莎的使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进攻作战时候,老式的喀秋莎БМ-13由于采用吉斯卡车作为载体,机动能力有限。一些复杂地形就无法行军,也就无法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苏联国内的运输情况很差,公路经过冬季的冰雪融化后,全部变成了一片泥泞的烂泥路,普通卡车在这种路上无法有效行使,更不要说像喀秋莎这样负重很大的火箭炮车了。这种道路不但束缚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双腿,对反攻的苏军一样有着很大影响。

后苏军利用Т-60轻型坦克的底盘,研究了БМ-8火箭炮,解决了越野能力。БМ8为了增强越野能力,减轻整车负重,使用了BМ-8火箭弹。该火箭弹则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弹改进得来,威力比БМ-13小,但是重量要轻的多。

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 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 最具威力的部分。


萨沙


别说二战德国人惧怕这种二十连发的火箭炮,苏联新研制的装在汽车上的新式武器在二战尾期一投入使用就让德国法西斯军人闻风丧胆,1941年的某一天,德国一个装备师在顿河附近的火车站下车集结,突然一阵排山倒海的爆炸声从天而降,不到10秒钟一切又都归于平静,车站上德国士兵尸横遍野,弹坑累累,德国军人怎么也弄不明白天外飞来什么神秘武器,让他们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卡秋莎的性能其实很粗糙,装备在卡车上的发射管装弹时间长,但机动性好,卡车可以拉着到处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大量炸药倾泻在对方阵地里,造成大量伤亡,朝鲜战争时苏联支援我们的卡秋莎一面世就出现了惊人的效果,在金城战役一投入使用,美国兵就抱头鼠窜,死伤遍地,他们还一度认为中国使用了原子弹,上联合国去告过我们,足见卡秋莎的历害。


永远是学者


换谁都怕啊

最常见的BM13-16有8条轨道,每个轨道上可以装在两枚支132mm口径,战斗部装药4.9公斤的火箭弹(差不多是一枚152高爆弹的装药量)

然后这个鬼畜玩意在10秒内打完,等同于16台自走炮来了一轮齐射

1941年苏军一个柯秋莎连用7台BM13朝驻守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火车站的德军来了一轮齐射,惊恐万分的吃瓜德军还以为遭到了一个炮兵师的打击。

这玩意虽然命中率不高,但本来就是用来犁地的,喀秋莎装填虽然很慢,但本来就是打完撤,省的被反制

这么个火力猛,单位时间投射量极大,而且打完就不见的大杀器,换谁谁都头疼


疯狗的轻武


我们先看看喀秋莎火箭炮的诞生背景,USSR对火箭炮的研究早在1920年代就开启了。随着USSR对固体火箭燃料以及发动机日渐成熟和火箭弹的研制成功,为火箭炮的诞生打下有利基础,在1938年,USSR开始尝试研制使用车辆搭载的火箭炮。很快在1939年春,USR研制出了型号为BM-13的火箭炮。在开始的时候,少数使用改型火箭炮的苏军人员并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但因炮架上刻有一个K字,于是,人们便以喀秋莎的名字称呼该型火箭炮。苏德战争爆发后,USSR开始批量生产火箭炮,并出现了多种改进型。在苏德战争期间给德军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那么喀秋莎火箭炮为何让德军如此惊恐?原因并不难理解。

首先就是喀秋莎火箭炮作为多管火箭炮,最为人熟知的BM-13型,可以携带16枚132毫米火箭弹。他的密集火力超过了当时任意一个国家的由一个连的自行火炮的密集火力。加上它可观的火力覆盖能力,使它能够给德军造成不小的伤亡和心理创伤。这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精度差的问题。

紧接着,便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射程,他的射程达达到了8.5公里,而BM13的改进型达到了11公里。而作为对手的德军,虽然拥有威力比喀秋莎更强大的150毫米牵引式火箭炮,但是齐射的数量和射程却小于喀秋莎的BM-13型。在喀秋莎火箭炮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加上喀秋莎火箭炮本身也是自行火炮,这使它拥有较高的机动能力。在对敌人进行一轮齐射后,可以迅速切换地点,准备下一次齐射。这令德军十分头痛。


黎塞留的野望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喀秋莎火箭炮的基本作战性能。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为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弹径132毫米,滑轨长5米,弹长1450毫米,弹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通过对于喀秋莎火箭炮的基本作战性能,可以看出喀秋莎火箭炮作战性能威力巨大、杀伤范围大,喀秋莎曾经在对美军的作战中,被美军士兵抗议,称投放原子弹,可以喀秋莎威力。

其次,喀秋莎火箭炮给德军士兵在实战中带来的精神上恐惧。

在1941年7月,德军突袭苏联之后,德军占领领奥尔沙之后,德军在领奥尔沙火车站开始忙碌战备物资,首次遭遇苏军喀秋莎火箭炮的炮火打击,苏军在20秒的时间内,猛烈的发射出大量的火箭弹,奥尔沙火车站德军损失惨重,幸存下来德军士兵感到极度的恐惧,这种瞬间倾斜火炮的武器,普通火炮炮击很难达到这样的火力密度。

在之后的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等中,德军非常恐惧听到喀秋莎火箭炮飞驰而来的声音的。喀秋莎火箭炮每次对德军发射,被火箭弹覆盖的区域,基本都是寸草不生,周围200米的距离没有任何活物,喀秋莎火箭炮由于威力巨大,给德军每次造成的伤亡率极高,德军也没有有效办法进行防御。

贝勒爷说,正是由于喀秋莎火箭炮巨大威力,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贝勒说历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喀秋莎火箭炮?就这物件居然是炮,还是火炮,而且是自行火炮,哎呦!够劲,脑仁疼!当俺第一次了解这东西的,脑壳都冒汗了。

咱就先说说喀秋莎是个啥物件

毛熊干事就是不讲理,就这物件还火炮,咱拉出一门货真价实的火炮和这物件比一比,压根就没有一个地方相似的。

话说人家火炮的精度很高啊,就您这喀秋莎小姐姐扒人汽车上吐出来的物件,压根就没啥精度可言,全靠运气,看心情糟心的厉害。

但就是这么个物件,德国佬瞅到这东西,肝颤,因为你压根就不知道她瞅哪,而且就那吞吐量,十秒,就十秒,一台这就相当于十六台自走火炮的攻击,那场景地动山摇,一顿揍直接管饱。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对比不对啊!人家喀秋莎的装弹量是二十四根,咋就和十六台火炮一样了呢?”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因为这喀秋莎的爆炸强度和真正的火炮没得比,所以数量对比小一点,但您凑个十台喀秋莎,这就相当于一百六十台火炮。

这绝对够劲。

要是这一顿下去,德国人没吃饱,没关系,压根就不会有第二轮,这货爬在那小卡车上,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撅着屁股撒丫子就跑,那叫个欢快啊,运气好您只能瞅见那美妙的身影。

等你喘气,捂心口透口气的时候,这喀秋莎小姐姐又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冲着你吐口水,“呸呸呸!”得咧,这又是一轮。

等你挨过这顿口水,想要再找,得咧,又没影了。

丫丫个呸的!这还叫个事,所以这喀秋莎特别的让德国人烦,特别的让德国人害怕,糟心的厉害。

话说这喀秋莎使用的火箭弹,特别的便宜,您给个小房子拉上几个人就能就地生产。

要命的是就这东西精度太差了,您要调整发射角度,这就得用汽车调整,他自己个压根就没这装置,而且这弹药装填时间特别的长,最快也得十分钟左右,就这时间足够对方的火力给你来一下子了。

所以一般情况这喀秋莎干完一票,就得走人,压根就不会出现第二轮,即使有那位置也换了。

但就算是这样,被毛熊从上到下的喜欢。这不后来还发展出来摩托车型号的,也就是把这喀秋莎架到了摩托车上来发射,但这家伙往出发射的时候,后坐力太强了,整不好直接就把摩托车给掀翻了,这计划也就停了。

后来还发展到了在重机枪上架设,所以您不得不佩服毛熊的想象力。

后来由于嘚瑟,还把这喀秋莎用拖拉机进行牵引,话说这拖拉机是够劲,但就他那速度,“哐哐!”“哐哐!”压根就跟不上部队转移的速度,所以后来也放弃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想要了解一下,这喀秋莎的来历和她的第一仗,那咱就说说这事。

来历

其实这东西,您要刨根问底,这一家伙就能追到老毛子的沙皇时代,那会一战刚刚爆发。

毛熊抱着他们家的飞机,就在琢磨一件事,咋能在飞机上安装大威力的航空武器。

最简单的就是,把大口径的机枪,机炮和飞机硬凑在一起。但那会的飞机他简陋的厉害,在飞机上装上去以后,就这两件东西所产生的后坐力一家伙就能被飞行中的飞机给顶爬下,这没法子干啊!

所以后来的毛熊就想到了航空火箭,这想法是挺好,但毛熊的高层瞅了瞅自己个那比脚指头都粗的手指头,压根就不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能整出这么先进的东西,所以这方案就被否决了。

这后来又进入红色苏联时期,这方案又被挖了出来,感觉这是个好东西,这就开始研制,1921年还专门成立了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

中间的过程咱就不说了,最后他整出了一种固体火箭,可以稳定飞行四百米,射程可达一千三百米。

这东西是出来了,但要验证他的效果,赶巧了小鬼子鬼迷溜眼的往诺门坎那地摸。

哎!这感情好,诺门坎战役这就成了老毛子实验新武器的场所。

当然这个时候,这东西还是挂在飞机的翅膀底下运作,在哈拉哈河把小鬼子炸的人仰马翻的,效果很好。

后来毛熊感觉这玩意是不错,所以就想把这东西嫁接到炮兵头上,炮兵表示他们很乐意看到这样的物件。

于是在1938年第一辆火箭炮车就从车床上被扒下来了,作为一台试验车,毛熊也是拼了,一上手就是二十四条发射轨。

实验结果很好,但有一个问题特别明显,这货自我保护能力特别的差,一家伙干过去就那火光十八里地之外都能瞅的见。

效果

这效果不错,咋也得试试。

“拉到战场上遛个弯?”

“行!先生产七辆!瞅瞅!”

这不七辆的火箭炮车这就成立了一个连,当时为了保密,就连使用这些火箭炮的士兵都不知道这东西叫啥,瞅着那炮架上印着一个K字母,所以大家伙就给她取了姑娘名字——喀秋莎。

这火箭炮一上战场,老毛子才知道这喀秋莎压根就不温柔,整个是个火爆脾气。

俺给大家伙说说这事。

话说这要上战场了,要去那呢?他们这直接就被顶到了西线那斯摩棱斯克的前线,那会这地随时都可能被德国佬给吃下来。

“瞅见没,河对岸有个火车站,那地刚刚被德国佬拿下,这帮货正在那里装卸物资,干他一家伙,行吗?”

在奥尔沙河边上,上级指着河对岸的火车站说。

“有啥行不行的,干了!”

话说德国人这边,刚刚吐了口气,瞅着快要崩溃的老毛子很得意,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装卸货物,那叫个不要脸。

就在他们撅着屁股从火车上往下搬东西的时候,就听着空气中传来管风琴发出的刺耳声。

“这谁呀!没事还整管风琴调情?”这话刚落下,自己个就飞天上,啥也不知道了。

十秒就十秒,火车站彻底没了,平了。

哇塞!德国人都懵圈了,这是啥?遇到老毛子的炮群了,一个团还是一个师的火炮,这么大威力,就眨眼的功夫啥也没了。

这就派飞机过去找这压根不存在的炮群,七辆喀秋莎在十秒之后早撅着屁股跑了,那小飞机飞了大半天啥也没找到。

打这起,德国人时不时的遭到这喀秋莎的偷袭,但这东西是好,也左右不了战局。

最终战斗推到了莫斯科,也就是在这次战斗当中,这个连队被德国佬给包围了。

炮手把火箭弹全部射干净之后,为了避免武器被德国佬缴获,他们将炮车炸毁,但也是因为这点时间,他们没能逃出包围圈,包括连长在内的大部分人员就牺牲了,就这样老毛子的第一个火箭炮单位完了。

但此后,老毛子也知道这东西的厉害,这就开始大量的生产喀秋莎。

这就造就了当年柏林战役,攻打德国的国会大厦,十二门火箭炮车参与了战斗,一家伙就把这条街区给夷为了平地。

整个二战期间老毛子生产火箭炮就生产了上万门,组建了七个火箭炮师,十一个火箭炮旅,外加三十八个独立火箭炮营。

就这规模俨然成为了老毛子火炮兵中最重要的一员。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