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和道家思想

茶,壺和道家思想

道家認為壺雖小,但自成乾坤。久飲上品之茶能羽化成仙,從側面反映了茶對人體的健康作用和茶的文化含義。老子在《道德經》中早已提出了『道』的概念,視『道』為超越形器的宇宙萬物的最高法則,故壺中亦別有洞天。持壺飲茶,常使人陶醉於飄飄欲仙的感覺之中,其味不就更濃嗎?

飲茶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色。據清代初期的大學者顧炎武考證,飲茶品茗發源於四川。顧說:『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之後,飲茶在漢代較為流行,漢人王褒《僮約》一文已有『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的記載。

隨著歲月的推移,人們對於製茶及飲茶的方式漸漸講究起來。至唐代,從採摘鮮葉到製成茶葉,有極為繁複的七道工序。陸羽《茶經》記載:『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既然製茶都有這樣一套繁文縟節,煮茶用的水與炭自然也不能隨隨便便。

首先,水就需要進行仔細選擇。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把天下之水分成二十等:

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蘄州蘭溪石上水第三,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洩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雲蝦蟆口水第四,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揚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巖縣淮水源第九,廬州龍地山嶺水第十,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揚州六明寺水第十二,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吳淞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圓泉水第十八,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其次,燒水使用的炭也需講究。唐代溫庭藥《採茶錄》指出:『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這就是說,燒水需用活火,活火即用『炭之有焰者』

再者,水燒開了,只能達到『二沸』。唐陸羽《茶經·五之煮》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湧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茶,壺和道家思想

唐宋兩代飲茶的方法迥然不同。唐人的飲茶,不用沖泡而用煎煮。唐人煎茶採用鼎鑊,宋人則以瓶煮水。唐人飲茶多以鹽、姜為佐料,而宋人已摒棄了這種方法,改以飲用純茶為主。

蘇東坡《東坡志林》指出:『唐人煎茶用姜~又有用鹽者也。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輒大笑之~』

總之,宋人飲茶較之唐人有很大的進步。宋人論茶,已注意到『色、香、味』三個特點。蔡襄《茶錄》特別提到了『色』,他指出:『茶色貴白,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善別茶者,正如相工之視人氣色也』。由於加工後的茶有不同顏色,故甄別茶品的高低,如同相術家觀察人的氣色一樣。

那麼,具體又如何觀察呢?『隱然察之於內,理潤者為上。既已末之,黃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鮮明,故建安人試茶,以青白勝黃白~』

茶,壺和道家思想

由於宋人的品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隨而來的是宋人對於採茶的要求也變得相當嚴格。唐人只是做到『晴採之』,而宋人的『採茶之法』,須是『侵晨不可見日,侵晨則夜露未烯(幹),茶芽肥潤。見日則為陽氣所薄,使芽之膏腆內耗,至受水而不鮮明』。凌晨時刻,太陽尚未升起,茶芽飽受霧露滋潤,精華內含,此刻及時採摘,就不會因陽光照射而變得枯萎。

北宋時代入貢的茶葉,已加以『龍腦』等香料。但人們同時也認為,這種做法會侵奪茶葉原來的清香,並不妥當。蔡襄《茶錄》論道:『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欲取其香。建安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其奪益甚,正當不。』但是到了南宋,人們在茶葉內添加花瓣,以增香氣,已經變得較為普遍。

茶,壺和道家思想

不言而喻,飲茶自然需要一些相應的器具。唐人飲茶用碗,宋人飲茶則多用盞,盞是一種小型的碗,敞口小足。

至於茶壺,大抵至明代才開始使用。在明代馮可賓撰寫的《岕茶箋》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一段探討茶壺的文字:『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閣。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似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於他茶,亦無不可。』

倘要追本溯源,『壺』的初義,就是葫蘆,壺本身是葫蘆的仿造物,可以用來裝水盛酒。

在中國文化史上,道家道教人物似乎同這個『壺』即葫蘆有許多瓜瓜葛葛,不解之緣。

茶,壺和道家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列子的先生就名『壺子』,這位壺子道術超人,以精湛的氣功方法應戰一位號稱『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的鄭國神巫,似神龍變化,高深莫測,最後使得這位神巫如墜迷霧,只得驚慌而逃。

與列子幾乎同時代的還有兩位哲學家,道家莊子與惠施。這兩人學識淵博,碰在一起就會唇槍舌劍,大肆辯論。惠施有一次對莊子說:魏王送我一顆大葫蘆的種子,成熟之後有五石的容量,太大了,用它盛水,恐怕不夠堅固;把它剖開來當瓢,則瓢大無處可容。

在惠施看來,這個內囊空虛的大葫蘆有什麼用處呢?然而莊子從道家的觀點觀察,認為這種中間空虛,看似無用的葫蘆卻大有用處。莊子回答說:葫蘆既然這麼大,為什麼不把它當成腰舟而浮游於江湖之上呢?

莊子這個觀點極為機智。從哲學的角度考察,有用與無用不可能是絕對的,將會隨一定的時間、條件而轉移。

茶,壺和道家思想

一般人注重實體的作用,老子卻獨具隻眼地指出了空虛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罐盆,因為中間是空的,罐盆才可發揮盛物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由於中間是空的,房屋才可以住人。所以老子強調: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即空虛(無)本身也能發揮作用。

有了這樣的『空虛』哲學論作指導,莊子就會在平凡的葫蘆中看出它的不平凡之處。

後來道教人物對於葫蘆更是十分垂青偏愛。宋初有一位著名的道教人物叫陳傳,齋中有大瓢掛壁上。有人也許要問,道教人物何以獨獨偏愛葫蘆呢?原來,道家哲學慣於以小見大,或者以大見小。當初老子說:『天地之間,其猶囊篇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就是把天地大宇宙譬喻為一個空氣流動的大風箱。現在,道教人物反其道而行之,把葫蘆看成一個獨自一統的小宇宙,小乾坤。

葫蘆中間空虛,如同宇宙天地之間蘊涵了一片太虛之氣,倘如一分為二,就是成了瓢,如同渾沌之氣分成二氣,形成天地萬物。總之,一個葫蘆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小世界。它氣象萬千,奧妙無窮。

茶,壺和道家思想

東漢時期,有一位老翁,高懸一隻大葫蘆在市中賣藥。太陽下山後,老翁就跳入壺中,壺中別有天地:『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公左右侍者數十人』。美酒珍餚充滿其中,儼然是一位活神仙。這位老翁自名『壺公』,與當年列子的先生自名為『壺子』一樣,不消說,內中含義都是十分深長的。

仔細考察一下,不獨壺,而且還有茶,與道家都有很多聯繫。

壺象徵一個小乾坤,小宇宙,故得到道家喜愛。而茶呢,道家認為服之可以羽化而成仙。《茶寮記》記載:『陶弘景雲苦茶換骨輕身,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陶弘景是梁代一位著名道教人物,人稱山中宰相。《壺居士食忌》說:『苦茶久食羽化』。五代時期毛文錫《茶譜》認為,飲四川的蒙頂茶,可以驅除疾病,返老還童,眉發綠色,即為地仙矣。

茶,壺和道家思想

宋代徽宗皇帝對於道教極其崇拜,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也偏愛於茶,作了一卷《大觀茶論》說:『茶之為物,擅匝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在企圖脫胎換骨、長生不老的道家著來,茶原來蘊含天地山川之靈氣,那麼,飲之可以飄飄然羽化而登仙,也就不會出人於意表之外了。(文:張榮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