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找工作快入职发现和自己新入职的同事都是二本毕业,而自己211大学毕业,很崩溃怎么办?

oXom0_一叶知秋


与他人比较的习惯一旦用错了地方会害人的!玩笑:如果新入职的都是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呢?你只是个本科生,你会不会崩溃?那些博士、硕士看到身边有一个只有本科毕业的也被同时招聘进来了,他们是不是会崩溃?

一、珍惜自己努力获得的机会,以自身的综合因素来看待自己的选择是否值得去抓住,这才是根本

我们抛开身边的同事是什么人。单单说我们个人:

我们每个人毕业后找工作的过程,还一个个人努力、实力、机遇等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自己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企业,不是自己完全能够左右的。

我们能够做到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我们能够找到、抓住的机会而已!

选择权在于我们个人:

1、你可以感觉不公平而离开,那就要承受可能之后找不到合适工作机会的风险与可能性;

2、你可以选择留下来,那就要接纳身边一起进入企业的新同事不如你的毕业院校这个现实!

任何人的选择都应该被尊重。您也可以感觉不公、崩溃而选择离开,没人拦着!只要能够面对任何可能的现实就好。这不需要别人来讲道理、安慰。也别指望别人因为你的感受而帮你找到完全理想的工作。

加一点老鬼个人的看法:如果老鬼是这家企业的老板,知道了这位新入职者是这样的心理,老鬼这个老板会直接让他走人,老鬼的公司水平太低了,容不下人家这样的高人!

二、“211院校”这个资本,用好了是个敲门砖与筹码,用不好的话,会成为一个大笑柄!——这就是职场现实

“211、985”这个名头,在找工作阶段,确实是一个容易吸引招聘企业、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优势资本。但这不是企业必须用此求职者的理由!

在此类院校毕业的学生,一旦进入了企业,这个名头就是一把双刃剑了!

1、可能是一个人获得快速发展的资本

因为企业知道某新人是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自然会给与更多的关注、观察、考察。(这在企业中是一个现实,只是领导、老板嘴上不说而已)。

如果此人能够表现良好、工作能力与业绩提升很快、在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职场互动也特别到位,自然更容易获得公司的重视。

而且领导、老板会以“211毕业的学生,潜力就是大”为潜意识、潜在的支撑,给这类新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无论是考察干部、培养新人、提拔管理人才时,公司会 不由自主的将这类员工纳入这个范畴。因为有“好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个光环对自己存在看不见的促进作用。

2、也可能成为被同时、领导贬损的笑柄

无论什么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了企业,都要以职场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此人的基础。如果某些知名院校毕业的学生,总是忘不掉自己“知名院校”毕业这个思想。总想着因为这个光环而让其他人主动靠近自己、主动给自己机会、主动的帮自己换位思考。甚至还表现出了某种若隐若现的优越感......

不好意思,这就是天大的笑话。是让别人看不起、瞧不上的一个讽刺——还211、985院校毕业的学生呢!原来就这个水平啊!


之所以老鬼将这些呈现出来,是因为老鬼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学生,就是因为思维方法的差异,最终的发展有巨大的差异,甚至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都成年人了、社会人了,还惦记着哪个学校毕业?这不是典型的幼稚是什么?

有本事,自己的衬衣上绣上几个大字:我是211院校毕业大学生!看看别人什么反应!


三、你是唯一的211院校毕业,其他人都是二本,那就请偷着乐吧!

因为只有你一个宝贝疙瘩!这是你极其容易得到公司重视的资本!而且只有你拥有这个筹码!如果其他人都是211或者985毕业的,你还能有这个机会?

因此,用好自己的这个资本、筹码,让自己从第一天上班开始就展现出自己作为职场新人最好的一面!

老鬼可以说:一个企业招聘来的新人,都是二本毕业的,那这家企业的规模、实力一定已经非常不错了!在这样的企业中,你是拥有发展的空间与机会的!应该珍惜才对!

正是因为你是企业“破格”招聘来的,企业一定是非常清楚的,也是最容易被重点关注、关照、培养的。这一点几乎是铁定的。

所以,别“崩溃”了!你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您应该听说过“宁为鸡头不当凤尾”这句话吧!这么好的站位,偷着乐吧!

四、展现出自己作为优秀院校毕业生该有的能量、形象与适应能力吧!

1、请放下自己“211”这个舍不得丢掉的光环。

进入了企业,什么院校毕业的,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如果说有意义的话,那就是用211反衬自己的谦和态度与平等观念!

你要让别人看到、感受到,你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秀院校毕业的而有丝毫的优越感,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毕业院校而与其他新人有任何的心理距离与高人一等的表现!

你要让职场的老人、领导感受到你的谦和、你虚心学习的精神与态度,要让其他人感受到你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毕业院校的优秀而对“面子”这个东西太执着........

当你越是能够放下自己211的光环,这个光环在你背后产生的光芒会越耀眼!

2、你能考上211、985院校,那里当年(高中)的学习能力、专注能力,是你快速掌握职场技能的重要资本哦!

你能考虑优秀的院校,老鬼得承认你当年为了高考而付出的努力。这一点了谁都不会抹杀。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忍耐力是有优势的。

那进入了企业,就要快速的去适应、学习、掌握本职工作的思路、方法、技能。这也是你最应该尽快发力的地方!

3、社会、职场的生存、发展能力,需要从现在开始在“职场大学”你真正开始学习喽

上学阶段学的东西,进入企业之后能够发挥 作用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了。社会、职场生存、发展的、社会化的思想、理念、技能、策略、方法等等,从现在开始,才刚刚起步!

老鬼认为:在这次“大学”的学习阶段,一本、二本的学生,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的。(当然,老鬼也得承认不同家庭背景的职场人,“起跑线”是有差异的,但这不是重点,因为这没什么可比性!想比,也是妄想!只会 让自己感觉迷茫、感觉不公,除此之外,屁用都没有!)

在职场发展的好与坏,与毕业院校关系不太大了。除非是一些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岗位,可能重点大学专业学科毕业的学生占据一些优势,而多数岗位,基本没太大区别了。

汇总:

1、知名院校毕业这个因素,可能是你成长的助推剂,也可能是沦为笑柄的因素!

2、只有你一个人拥有211这个名头,你得偷着乐!因为“鸡头、凤尾”的道理,大家都懂;

3、以自己的能力、机遇等等现实为出发点去找工作!不是我们想去哪个企业就能去的!理性珍惜自己的机会才是社会人应该坚持的思想!

4、让211、985之类的因素,成为助推自己职场生存发展的要素;

5、进入社会、职场,刚刚开始了“社会大学”的深造,扔掉、忘掉那个211吧!否则,那将是你的拖累。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这个问题真的很现实,我刚好遇到一个类似的情况。我辅导的一位一类本科毕业的姑娘,自己专业学的是人力资源,但在实习过程中有很多店面销售的经验,所以,在求职时人力资源和销售类的岗位都投递了。

其中,销售类的岗位最理想的是一家IT公司的店长管培生,整个面试过程都不错,对方的面试流程和提问都很靠谱。这位姑娘因为有销售和店铺经验,所以面试应对也不错。在终面之后,她拿到了offer,薪酬不算高但也还ok。

可是,回到学校,跟同学们说的时候,就有同学说:我听说这个岗位对学历是没有要求的,你同事是不是好多都是大专的呀?!

听了这话,这个姑娘瞬间崩溃,觉得自己应聘这个岗位很掉价。仔细想想面试过程,确实有一些面试者是大专学历的。于是,就因为这个问题,她毅然放弃了这个offer,选择去另外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助理。

所以呀,题主遇到这个问题很崩溃,我个人觉得:至少不是只有你会有这样的想法。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面试的时候,彼此看对方都很顺眼呀。

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就这个话题,我也跟身边的朋友进行了讨论,总的来说原因有两条:

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拿到更高的学历就好像比别人高一样。

这句话来自北宋年间汪洙所做的一首《神童诗》,本意是劝学的。可是,鼓励大家多学点东西是没错,但是在现实中,却成为我们的学历崇拜。而学东西可不只有读书这一个途径呀!这种片面夸大读书,甚至是片面夸大学历作用的观点真的是害人不浅。有多少学历并没有很好的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呢?

名人故事就不说了,我去年辅导的一位硕士毕业的同学,进入一家知名品牌的电商部门工作,可是,入职以后他才知道,自己部门经理其实就是一个大专毕业生,但是年级轻轻业务能力很强,未来职业发展还会有很大的空间,让他特别佩服。

所以,多读书、学历高是优势,但因此就瞧不起学历低的人,并且觉得我的学历必须对应什么级别的岗位,就是你幼稚了;而且,这也是莫名其妙地、给自己关上一扇机会的大门。

二是:“择邻而居”,跟什么人在一起,你也就成为什么人。

这更是一个典型的给自己“画圈圈”、封住自己多种可能性的观点。这个观点类似的、比较著名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基本意思是跟什么人在一起,你就成为什么人。确实,身边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特别是,如果对方的行为涉及到违法犯罪的时候,跟他们搭伙会有很大的法律风险。于是你就觉得:我堂堂大本学历,身边都是大专,那么我就会被她们带的越来越Low,其实,你既低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别人:

在合法范围内,越是和不同背景的人接触,越会不断丰富自己的视角、开拓眼界。

以上两个常见观点,乍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上禁不住推敲,不要被它们影响太深了,特别是在涉及到职业选择这类重要的事情上。

如何进行职业选择?

这个问题的本质上说,实际是如何进行职业选择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件重要的事,毕竟工作以后,我们清醒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会用在工作上、跟同事们相处,而且这是我们未来职业生涯的起点。那么,到底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呢?

首先,看这个工作所处的行业,包括行业成熟度、发展趋势、行业动态。

不同行业的报酬、气质、发展前景是不一样的。虽然工作以后换行不是完全不可以,但相对来说,换行的成本还是有些大,尽量还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或者跟自己职业规划相匹配的行业。

其次,看跟这个工作本身相关的,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

这些是我们未来职业经验的根本。比如说,你在这个平台工作3年,在跳槽的时候,别人问你有啥经验?其实绝大部分来自于这些跟工作本身相关的积累。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希望它是能够跟我们的职业规划相匹配的,是能够给自己加分的。

第三,看跟这个企业相关的,包括企业的规模、品牌知名度、薪酬待遇等。

到这一步就越来越接地气儿了,薪酬是我们求职的重要指标,虽然不建议是唯一的指标,但一定是很重要的指标了。薪酬跟企业本身息息相关,除了工资绝对数之外,还需要考虑薪酬待遇、培训机会以及企业的知名度。一个bigname的公司,就好比是一个名牌大学的背书,比如,你是阿里系的、腾讯系的、华为的,出来以后在求职自然是会给自己加分的。除了人们都知道的企业之外,还有一些垂直领域的前沿企业、top企业这些都是我们做选择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四,看工作的环境氛围。

刚刚说了,不同的人可以丰富的视野,但核心价值观还是要基本一致。这里并不是单指学历,你关键要看的是同事们的工作状态,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比如你喜欢管理规范的,还是更灵活创新的?你喜欢同事们之间亲如一家人,还是对事不对人?你喜欢单兵作者、业绩为王,还是更关注团队合作的?这才是你进入这家公司以后,会不会舒服的关键。

所以,你选择一份OFFER,看的是行业岗位待遇和平台,这四个核心要素。至于身边人的学历,这真的是浮云哟,不用太在意。


为好优姐姐


我也是211大学的,你这种情况,我大一的时候就在我同学的身上感受到了,我们本地学生高考只要是过400分就可以考到这个大学,而且好多人还不想报,可是外地来的同学呢,我河北来的舍友,高考a卷570多才好不容易进来,我们班还有好几个外地的同学都是580多或590多,最高的是一个陕西的女孩600过一点,他们问我们当地同学的成绩都不好意思说。我要是能考600,我现在肯定在清华大学了,所以不要太抱怨这些了,好多本来就不公平的,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就行。


酷酷的余儿boy


这种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对于大学生遍地都是的现象来说,很正常。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不喜勿喷不喜勿喷。

首先,我也是一个普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我上份工作刚找到时,和我一起进公司的那个女孩子就是专科生,和我一起培训,一起上班,干着同样的工作,因为刚开始,一个专科生,一个本科生对公司创造的价值是一样的,待遇各方面都是一样的,公司主要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学历,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也就是觉定你能不能进这个公司的敲门砖。

其次:高学历并不代表了高薪资,没有无缘无故的高新资,你的收获和你的付出有可能不成正比,但是高学历只是代表了你的学习能力强,还不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也强,高学历也许有强的工作能力,也许没有。低学历也许有强的工作能力,学历和能力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最后,不管你是高学历还是有着强的工作能力,心态一定要健康,是金子房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只要你好好努力,时间久了很快会见分晓,你的能力增长的快,老板一定会看重你的,你的上升和发展空间一定是和你的能力成正比的,所以再你还没有能力没有工作经验的现在,你要做的就是一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努力把手头的事做好,不要太看重那些可有可无的是。



三妹巧儿


可能刚毕业时候有点这种感觉,工作几年了就能明白。学校好坏是个敲门砖而已,进了一个单位像重新洗牌一样,都是看能力。而且这能力也不光是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人际关系都包括在内。

我算是对学历学校比较注重的人,但首先不是所有211都比普通二本强。就算学校牌子好你的专业未必是这个学校的招牌,就算客观条件什么都好你也未必比普通二本的优秀生强。

所以面试不光看简历主要还是面谈,用人要综合考虑。人家学校不如你就表示有其他优秀的地方。人外有人,做人首先要有一个谦逊的态度。

其次,入职了你会发现很多人能力确实不如你,不仅新入职的可能老员工拿着高工资能力,学历什么都不如你。既然觉得别人不如你眼光放长,努力提升自己,相信金子总会发光。不是比较当下得失。

刚毕业大学生不管哪里毕业都需要学习过程,在一个行业干个三五年看看,人和人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而且越来越大。


细腰火火兔


我是李莫非,看职场风云,谈个中乾坤

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我不是崩溃,而是惭愧。

二本毕业时,入职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做运营,部门有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同事,我以为她也是刚毕业的。熟了之后聊天,我才知道她是自考成人大专,已经工作了四年,比我早来一个月。

我偷偷跟财务了解了她的工资,只比我高了500块钱。我瞬间觉得很惭愧,因为她的工作比我多,比我难,而且她的工作能力也很不错。相比起她,我因为刚开始工作,所以做的事情都不难,要求也没那么高,而且我经常准点下班,她时常还需要加班。

我就想,四年工作经验的差距,只值500块钱吗?我并不知道她怎么想的,但我每次跟她合作解决问题时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基本上都是她带着我做。

后来我借一个机会跟她聊了聊,她笑着说没关系,这个工资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学历太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她,我拿着比她高的学历,能力却比她差了许多。

然后我就开始努力学习运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力求让自己跟她的差距越来越小,否则我真得不好意思继续跟她一起工作下去。

题主你说你211,而同事都是二本,这能证明你的学习能力比他们强,你的智商比他们高,你的知识比他们多,但不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比他们高。你需要明白:

第一,职场最看重的是工作能力,拿着985、211文凭的职场混子大有人在,没有真正工作过,公司不可能凭着一纸文凭而拒绝他们只欢迎你。

第二,985、211的文凭确实有优势,但就算是500强企业,也不可能全招985、211的人进来,那样成本太高了,而且总要给别人一点机会。

用什么方法展现自己的优秀

文凭摆在那,题主你确实比二本的同事优秀,领导或许也这么觉得,但领导需要通过你的表现来确认你的优秀。

只要你的表现确实配得上那纸文凭,称得上优秀,那么你未来的发展空间是肯定会比你二本的同事大的,完全不需要在起跑线就开始崩溃。

到底要怎么做,主要有两点:

1、别把你的崩溃表现出来

不要让同事和领导看出你内心的崩溃,这对你来说是因为文凭而无法控制的情绪,但一旦被他们知道,你就会变成一个自负、高傲、歧视比自己学历低的同事的人。

俗话说,先做人再做事。如果人家觉着你的做人之道歪了,那么你工作做得再正也没用。

2、认真工作表现自己的优秀

不需要去纠结你的同事做得好不好,只要你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你的优秀自然而然就会被领导看到。

这种情况下,或许二本的同事工作做得也很好,但领导多多少少都会因为文凭的面子而将注意力和资源往你身上倾斜。

最后我想说

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不能因为一纸学历而看低同事,真正优秀的人,不是体现在学历上,而是体现在工作中。

我是李莫非,专注职场问题解答,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

李莫非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我的一个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一家创业型公司工作(薪资待遇比较优厚),入职后发现全公司就他自己是研究生,其余的都是本科生和专科生,当时他也比较崩溃。但是在真正开始工作之后,他发现自己获得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同事们的能力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差,反而自己还有很多上升和学习的空间。

按照传统的教育层次划分,研究生主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本科生往往只会具备初级的科研能力,而专科生则是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并不代表本科生和专科生没有创新能力,有的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并不比研究生差,所以不要单纯的用学历的高低来判断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

如果入职后发现自己的学历比其他同事都要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应该考虑三件事,其一是目前的工作岗位是否是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其二是学历优势能否转换成能力优势,能否更快的完成岗位升级;其三是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阶段性成长需求。


如果目前的工作岗位与自身的知识结构比较契合,符合自己的职场发展规划,同时公司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成长环境,那么就应该考虑如何把自身的学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具有学历优势的人往往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而这些正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具备学历优势的情况下,会更容易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从而快速完成岗位升级。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IT人刘俊明


不就是多考几分,上211大学只证明你的父母给你遗传了一个会学习的好脑袋。至于就业后的发展,不见得上二本院校的学生就比你混得差。

大学文凭只是一个就业时所用的敲门砖,它只是这个所有者的学历证明,并不能证明这个毕业生的综合工作能力。

如果一个211大学毕业生和一群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生活,感觉到是一种高射炮打蚊子,大才小用,是不是有点儿自视清高?

我有一同事的小孩川大毕业,川大可是985、211双料大学。不照样和一群二本、专科甚至中专毕业生在一起工作,并且工作干得风声水起,有生有色。

先不要感到委屈,入职后的考验刚刚开始,工作和上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城。上学时学生只要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好,就是一个优秀学生。而工作岗位还要有团队协作要求,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尤其是一些复杂工业产品,不是任何一家工厂、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任何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

还是老话,放下架子,踏实做事。骑驴找马,再上层楼。如果放不下211的包袱,人生苦头也才刚刚开始。(2019/05/22)


吉祥如意


十年前,我同样毕业于211大学。作为211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你竟然能问出这么没有水平的问题,我真的替你感到害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有211大学毕业生这个身份的优越感,然而却没有配得上这个身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很不理解什么事让你这么崩溃。难道是因为毕业学校不如你的人,找到了和你同样的工作?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你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提升自己工作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出工作成绩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销售。在那个公司,我是唯一的本科毕业生。我的同事大多是大专学历,甚至还有一个初中毕业的人。刚进公司的时候,很多同事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人,会跑来这种小公司做销售?在他们眼里,销售是那些找不到好工作的人迫不得已的选择。

我根本不想去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这份工作是我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其次,我更关心如何提升自己的销售业绩。因为别人会因为你的学历而高看你一眼,如果你的表现很差,多少会有点难为情。

因为性格非常内向,我前两个月的表现真的不行。当然我也没有气馁,因为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积累客户资源,没事儿的时候就向其他老员工请教问题。慢慢的,我的业绩越来越好。

我在这个公司一共待了不到三年时间,做了两年的销售经理。最后一年,我团队的业绩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的团队中有富二代,有高中都没有读完的人,有燕山大学的研究生。

最后,我想跟在读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多说两句。

一、有学历不代表有知识,更不代表有能力。

你的学校不错,只能代表你有或者曾经拥有很好的学习机会。除此之外,学历真的代表不了什么。我就读的大学,最好的时候,在全国排名前50。虽然是重点大学,但学校里混日子的学生也不少。

我的一些客户,因为某些原因,没怎么上过学,但人家同样身价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管理着几百人甚至几千人。

我并不是想宣扬“读书无用论”,而是想告诫某些人:只有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并敢于行动,知识才能真的产生价值。

二、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

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职场中,即使你真的有能力,也未必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混职场,拼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背景、能力、努力、运气等等。

有些人专业水平不差,但是因为情商低,总是得罪人,搞得自己郁郁不得志;有些人很会做人,但只是钻营“怎么做人”,别人给了他机会,他同样抓不住……

想成事,就不要让自己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哪里不足补哪里,然后再保证自己至少有那么一两种突出的优势,才是明智的做法。


剑心职场


首先想问楼主几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你感到崩溃:

1、二本毕业的学生没有资格跟211的一起工作?

2、二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跟211毕业生差距很大,拖了后腿?

3、二本专业毕业生个人素质差,无法交流?

4、你的不平衡点到底在哪里?


不可否认,211学校在学校资源各方面比普通高校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在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方面也要高出一筹,但这

不意味着211的毕业生毕业了就要比普通高校高出一等。既然进同一家公司,说明大家都满足了这一家公司的入职要求,所以并没有什么可以骄傲和自豪的。而且进入职场,学校已经成为过去,不努力你永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没有任何的进步


给初入职场的大家一些建议:

1、不管上学期间取得了多大的成绩,都需要

继续努力

2、不要管别人怎么地,做好自己最重要

3、起点高不代表发展好,不要骄傲

4、想办法提升自己,否则终将被淘汰

5、多跟同事交流,工作是一个

团队协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