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真的可以明智嗎?

久久國學


讀歷史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探索並知曉“我之所以是我”的原因。

可以明白我們是如果一路走來,逐步成為今天這樣子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讀史當然可以使人明智。因為,不忘來路,才能更好地前進。

以當今地中國版圖為例,很多人對“大公雞”已經習以為常了,然而版圖奠定之歷程,卻蘊含波瀾壯闊又鮮為人知的歷史。

大家都曾經在歷史課本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清朝奠定了如今的中國版圖。

這其實是一句很高的評價,但常有人對此嗤之以鼻。如果熟悉歷史,我們或許會對清朝另眼相看。

讀史使人明智,明智也就體現在,我們可以講事實、擺道理。

我試圖通過以下兩點,來論述清朝奠定中國版圖的具體措施。也是想通過這些史料告訴大家,讀史可以回答和解決很多今人的疑問。

一、有效統治新疆域

1.收復臺灣

臺灣曾被稱為“小琉球”。南宋、元、明時期曾在澎湖列島設置澎湖巡檢司。但這個巡檢司只管轄澎湖,不管轄臺灣島。明代朱元璋曾經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其中就有“小琉球”。

明末,東南亞海盜鄭芝龍、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勢力紛紛進入臺灣,在內部角力中,荷蘭最後成功排擠了其他力量,成為了臺灣島的實際佔領者。1662年,鄭成功出於戰略考慮,打算退於臺灣,第一步就是先擊敗荷蘭。從整個華夏民族的角度來講,也稱為收復臺灣。

1683年,康熙已經完成了對傳統意義上的漢地的統一,因此派遣施琅覆滅臺灣的鄭氏統治,之後又設置了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自此,中央王朝進一步鞏固了對臺灣地區的統治,臺灣島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中國府一級別的行政單位。

2.驅逐沙俄

在清兵入關之時,俄羅斯趁機進入黑龍江流域。康熙在平定了“三藩之亂”,統一了臺灣之後,就開始著手對黑龍江地區的平復。對沙俄發動了兩次雅克薩之戰,迫使沙俄在1689年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兩國東部疆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條約中,首次使用了“中國”這個詞作為國名用於國際條約。

3.平定蒙古、新疆

內蒙在皇太極時期就隸屬於後金。皇太極三徵蒙古汗林丹,得到蒙古汗國玉璽,合法繼承蒙古汗國。後來漠西蒙古準噶爾汗國佔據天山南北,一度征服了喀爾喀蒙古(外蒙)。康熙三徵葛爾丹,從而擊敗了準噶爾,將外蒙納入了清朝版圖。

1757年,乾隆消滅了準噶爾汗國,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將新疆納入清朝版圖。

征服只是第一步,行之有效的管理才是奠定版圖的要素。

清朝在外蒙古設立了烏里雅蘇臺將軍,在新疆設置了伊犁將軍,都是中央派遣將軍管轄。而在基層又施行民族自治。

我國如今的少數民族地區自治制度,究其源頭,就是從清朝這一管理策略中而來。

4.管轄西藏

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對西藏進行了有效管轄的大一統王朝,就是清朝。清朝前期冊封“達賴”、“班禪”,後期又設置駐藏大臣,進行了實質上的管理。

此外,還頒佈《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在法理上明確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對管轄權。

二、清帝退位與法理繼承

在大多數多民族的封建王朝中,各民族維繫的紐帶是君主,或是宗主國。比如羅馬帝國中,有希臘人,也有高盧人。比如大英帝國,有英格蘭,有蘇格蘭,還有北愛爾蘭。這一類國家就是古典帝國,清國也是其中一員。

然而在經歷了一戰之後,民族國家概念開始興起,以主體民族為單位的國家開始成為世界主流。獨立戰爭頻發,世界上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帝國紛紛解體為單一民族主體的小國。

但清朝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大帝國,卻在帝國瓦解的時候仍然大體上維持了疆土範圍,沒有造成民族獨立分裂的局面。客觀來講,這其中,其實也有清朝的功績。這個功績,就體現在《清帝退位詔書》中。

詔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還有更重要的話,“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這等於是告知天下,曾經效忠於清皇室的蒙古貴族、新疆部落、西藏達賴班禪,都必須同樣效忠於中華民國政府。

因此,這道詔書就成為了中華民國作為中央政府的法統來源。也是中國各民族地區保持統一的維繫。

當然,隨著後來的列強入侵,中國人民的領土意識、主權意識、國家意識也進一步開始覺醒。

直到後來,在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國的國家意識空前高漲,民族空前團結。

因此,今天的中國人有如此強烈的家國觀念,其實也經歷了複雜曲折的歷程。

總結一句話:讀史不僅使人明智,還可使人開明、豁達。


無敵宣寶


我認同“讀史可以明智”這句話。

一,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可以作為參照物,判斷、認知現實中的事物。

二,人類的認知和發展,無一不是反覆輪迴,在輪迴中慢慢發展、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現實生活中很多事例,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

三,精通或瞭解歷史的人,對於現實中的事,可以很快得出準確、有效的判斷。


止水如心


讀史真的可以明智嗎?

我認為讀史使人睿智,因為讀史能修身,能思辨,能自信!

一、歷史蘊含著經驗與真知,讀史為修身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讀書最根本的目的,是可以修身養性,但為別人讀書的現象也沒有停止過,這正是孔子的擔憂與無奈。那麼讀什麼書好呢?早在春秋時期,《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為楚太子所開的學習書目有九種,其中春秋、世、語、故事、訓典五種就是歷史典籍。

學習從史切入最能涵養精神,增長才幹。讀史,能感受到一種力量。這就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之精髓。從中,有我們個人修身之道,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式,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等;從中,還有國家的為政之道,諸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治國先治吏等。

培根說:“讀史使人睿智。”歷史蘊含著經驗與真知。讀史,對於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志向的人來說,絕不是為了獲得展示儒雅、炫耀淵博的一種資本,而是求得經世致用的學問。

曾國藩讀了一輩子的《史記》,時不時就“溫故而知新”,他的成功,就在於信仰“經世致用”,特別注重實踐。軍事上,他汲取古人經驗,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發揮到極致,把“湘軍”打造成一支特別有戰鬥力、凝聚力的軍隊。政治上,他深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道理,不遺餘力的提拔重用手下,形成了歷史上以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為首的“湘軍”政治集團,曾成為其獨一無二的事業領袖和思想領袖。識人上,他擅長於判斷對方的品質、性格、情緒、經歷,甚至於對其前途做出準確的預言。其近乎“神奇”的辨認術多半是來自豐富的經驗。

人生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擁有智慧,智慧就是知己知彼。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缺乏對自己、他人、環境和事情的判斷。智慧不會從自以為是中產生,智慧從瞭解他人、體恤他人、博古通今中產生。

歷史最大的意義是存史資政育人。前車之轍,後車之鑑。吸取別人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也是借鑑,這種借鑑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並且能提升我們走直路的效率。

二、 歷史因為探索而有價值,讀史助思辨

歷史是後人寫的,會有不同的版本,有的可能會欺騙我們。魯迅先生曾經揭示這樣的問題,認為同時代人所寫的歷史容易受君主專制的影響,會出現五種偏頗:重視帝王將相,忽視民族群體;重視軍事、政治,忽視經濟、文化;重視漢族以及人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忽視其他少數民族;重視權力、權術,忽視知識、技術;只記載國內史事,忽視海外華人。

尊重歷史,秉公直書,才能寫好歷史。而怕得罪權貴,心存私利或偏見,不作考證不去研究,停留在演義、衍義、稗官野史、街談巷議上,甚至編造歷史、虛構故事情節,隱惡揚善,都可能會讓歷史失實,誤人百代,貽害千秋。於此,“正史”不正、“實錄”不實是有可能的。這就需要後人去探索,去思辨,力求見微知著,去偽存真。

清朝《四庫全書》編纂的風波,是把鬥爭的方法引入寫史中。乾隆帝的初衷本意就是為了崇儒興學,體現本朝文治之功。為了編纂好此書,朝廷廣招天下名士、學者4000餘人,用時10年。按經、史、子、集分類為四部分。但由於民眾不滿朝廷滿洲貴族專制,尤其是朝廷打著文治光昭幌子,幹著滅絕文化的壞事激起了知識界人的憤慨。他們有意詆譭、破壞該書的編纂,立志讓全書不全。當《四庫全書》初步編成後,發現存在大量的抄錯、漏寫、繕寫不全和荒謬現象,甚至還夾雜有禁書。朝廷震怒,重發勘校多次。也嚴厲懲罰了一批修書官員,最終成就了這本鉅著。此書被譽為歷代思想文化的總彙。其中包括歷代書籍3503種,79333卷,46304冊。讀歷史的目的,是要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自己的智慧”。

歷史不是生硬的知識羅列,而是一門終身受用的智慧。用思辨的方式讀歷史,能重新發現歷史的有趣和有用。

三、 歷史文化因厚重而有生命力,讀史生自信

歷史記錄了一個時期所發生的事件和人物,於是就有了這一個時期的歷史典籍文化成果。歷史與文化緊密相連、不可分割。歷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傳承了歷史。面對歷史文化,需要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歷史文化是我們代代生生不息,承前啟後的一種精神力量、一種寶貴財富。

讀史,能開啟我們的心智之旅。歷史能給我們啟迪、借鑑,也需要我們深挖和傳承弘揚。文化自信,就源自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新的偉大實踐中。

歷史是我們的“本”,也是我們最堅實的“根”。腳踏實地的人是不忘本、知道自己根在哪裡的人。歷史文化有立場、有傳承基因、有審美風範、有實踐創新。學史就是要了解歷史,從歷史之中挖掘出所有記憶,我們不該遺恨,但永遠都不該選擇遺忘。學史能做到“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歷史書籍是有知識增量的,讀史的人在為人處世或規劃未來的能力上就要比一般人強。也不會盲目被一些錯誤的信息所侵蝕。一個人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成績,知識,經歷,閱歷,見解,都非常關鍵。以人為鑑,以史為鑑,我們才能從歷史中看到未來。

讀史,可以提高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度。一個人總盯著過去,會瞎掉一隻眼,然而忘掉歷史,會雙目失明。歷史並非是枯燥的,它是有趣味性,也是有溫度的,有情懷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這是國人對不以國事為重的“商女”的憤慨。歷史是國家的記憶,瞭解歷史是對國家的熱愛。

田忌賽馬的的典故,說的就是文化與智慧自信的勝利。據《史記》記載,齊王要田忌和他賽馬,規定每個人從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馬中各選一匹來賽。並規定,每有一匹馬來比賽。約定,每有一匹馬取勝可獲千兩黃金,每有一匹馬落後要付千兩黃金。而齊王的每一等次的馬比田忌同樣等次的馬都要強,因而,如果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比,用自己的中等馬與齊王的中等馬比,用自己的下等馬與齊王的下等馬比,則田忌要輸三次,因而要輸黃金三千兩。但是結果,田忌沒有輸,反而贏了一千兩黃金。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賽馬之前,田忌的謀士孫臏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馬去與齊王的上等馬比,用自己的上等馬與齊王的中等馬比,用自己的中等馬與齊王的下等馬比。田忌的下等馬當然會輸,但是上等馬和中等馬都贏了。因而田忌不僅沒有輸掉黃金三千兩,還贏了黃金一千兩。

梁啟超說:“中國於各種學問中,惟史學為最發達;史學在世界各國中,惟中國為最發達。”表明史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讀史使人明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閱讀史書,縱覽世事變遷,從真實的人事中領悟人世間的道理、興亡成敗的規律,乃中華歷史文化之智慧謀略。


風過無痕攝有痕


我認為“讀史可以明智”中的智不是單純智力的智,而是在待人處世上的智慧。

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說明了沒有前人的研究,就不會有牛頓的成功。歷史也一樣,歷史總是相似的,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並能將之運用在生活中。

認識歷史十分重要

讀史書,可以認識歷史,因為了解,才能夠做到尊重歷史、承認歷史。中國有一個成語叫“數典忘祖”,它原本的意思是比喻對於本國曆史的無知。現在我們多用此成語比喻一個人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中華民族對自己的“根”,是特別在意的。有一個成語叫“落葉歸根”成功詮釋了中國人對自己本源的重視。那麼“數典忘祖”這個貶義詞在中國人看來是程度十分重的貶義詞了。

我們在認識歷史之後,再重新看歷史人物時,就會根據歷史環境,去理解與判斷這些歷史人物他們的行為。比如晉惠帝說出“何不食肉糜”的話,對不瞭解歷史的人會覺得,這個人說出這樣的話很可笑。但其實晉惠帝不是一個傻子,他也很努力地想為災民想解決辦法。之所以說出“何不食肉糜”的話,是因為他平時高高在上地生活在皇宮,根本不瞭解群眾的實際生活。

不瞭解歷史也一樣會跟晉惠帝犯一樣的笑話。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可以借鑑歷史中的相似事件,再結合自身的環境背景,可以更加精準地判斷局勢、分析利弊,進而做出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觀是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我們讀史書,就可以從中學習並形成自己的歷史觀。因為歷史發展是有其特定的規律的,我們循著這些特定的規律,運用歷史觀舉一反三,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總而言之,讀史書是十分有必要的。平時閒時可以少一些娛樂,比如打遊戲、追劇,每天勻半小時、一小時,靜下心來讀一讀中華上下五千年。


子許仙子


讀史的確可以明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通城二中 黎文

二0二0年元月二十五日


菩提非樹LW


我認為讀史是可以明智的。


史,我所理解的是人類社會歷史,是記載、詮釋和研究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史,不僅是過去的總結,提供現代人理解過去;史,更重要的是延伸,為未來行事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傳承、擴展、發展而得到延伸。

記錄歷史的書籍有“官修”與“民載”兩種。史書的類別包括:以時間為順序編撰和記述歷史的編年體,《資治通鑑》就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敘歷史的紀傳體,其中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纂的《史記》;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歷史的斷代體,如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的《漢書》;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歷史的國別體,如西漢劉向整理的《戰國策》;還有紀事本末體、政書體和通使等共七種類型。

歷史是人類文明的軌跡。毛澤東曾經說過:“讀史可以明智,這是先人早就說過的”。許多事物、現象如果不認識它的過去,我們是難以理解它內在的意義的,不理解,又何從判斷它的未來?更無從進行合適的抉擇了。所以,歷史對於價值判斷是有比較大的影響,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鑑;古為今用,參透領悟,用以指導人生實踐。

歷史學是一門學問,它有其專門的知識體系,如果自小引導孩子閱讀歷史的書籍,這樣就更有利於塑造孩子的品格素養和智慧,還能全面提升他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歷史總是從大處著眼,在閱讀時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眼界和胸懷。

當然,讀史不能光是走馬觀花,要用心讀,用腦讀。我們在對歷史的探索時,最好能靜下心來重讀原典,用此時此刻的眼光、心境去品讀。

從中我們可以增長間接的經驗,正所謂“未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可能終其一生,有些閱歷,我們都不一定有機會親身經歷,但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在思想上經歷數百年的滄桑,學習前人的智慧。就如《水滸傳》宋江在潯陽樓題的詩中前兩句: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換作如今的理解,若小時候多讀史書,當長大後那股文才武略的自信心自然就能表現出來。

非常認同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說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長於思辯。


迷迭香Love


至少我覺得是這樣的。

我感覺讀歷史,首先是可以修身養性,學習古人的英勇豪邁與高尚的道德品質,可以瞭解古代波瀾壯闊的戰爭,也可以學習國家的發展歷程,這對性格養成是有好處的。

其次,是對寫作素材的補充,無論是寫人物形象,還是歷史故事的引用,只有多讀歷史,多瞭解歷史才能熟練應用,才不會被素材所困擾,“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就是歷史的好處。

此外,歷史的好處是勿忘國恥,尊重歷史的繁榮文化,無論是漢朝的武功,還是大唐的強盛,甚至清朝末年的衰敗,都是歷史的組成部分,都是國家的記憶,瞭解歷史是對國家的熱愛。


多臻貴


培根有名言:“讀史可以使人明智。”

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在正常情況下,瞭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來龍去脈,可以使眼界和心胸都開闊起來,使悟性和思路都變得明澈。

但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時期,或者叫作非常時期,讀史可以使人糊塗,那就是在讓人讀偽造的歷史的時候。

在前一種情況下,讀史也未必能使所有的人明智;不是也有明於知古、昧於知今的人嗎?

而在後一種情況下,讀史而不糊塗的人幾希;但也未必沒有例外,讀的都是偽造的歷史,卻也變得明智起來,不過須有一個條件,就是同現實相對照。

歷史是昨天的現實,現實是明天的歷史。看一個人的過去,可知他的現在以至將來;那麼看一個人的現在,也多少可以窺見其歷史。一個人如此,一個社會也是如此。人體解剖,給類人猿以至古猿的研究提供了鑰匙,此之謂也。

就史讀史,猶如就事論事,是不得要領,甚至會上當受騙的,無論所讀是偽造的歷史還是真實的歷史——準確地說,完全真實的歷史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謂真實的歷史,只是相對地較少偽造、較少遮掩,經過明智的讀者以明智的眼光披雲撥霧,從不同記載的比較當中獲取較近於原初的狀態而已。

明智的讀者,讀史可以增益其明智;糊塗的讀者——如對現實的社會生活、人際關係無知並且糊塗——因讀史而能變得明智也難,能不變得更糊塗就不錯了。

然而明智了又怎樣呢?真正明智的讀者,讀史益增其明智之後,就會以為還是糊塗的好;甚至以為無論真實的還是偽造的歷史都不如無史。

而歷史甚至將證明,所謂糊塗的讀者也許是真正明智的人,而自許明智的人也許其實是糊塗蛋。誰又能判斷,哪個是真糊塗,哪個是裝糊塗,哪個是真明智,哪個僅僅是自以為明智的“大愚若智”呢?歸根結底,判斷明智和糊塗的標準是什麼?

史有多種。

讀史也有各樣的讀法。

不同的人,自謂得之就好,不必計較是否能因而明智。

誤聽培根一句話,僅僅為了求明智而讀史,往往會在史籍的叢林中迷失,愈益困惑,適得其反,不可不慎。“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史不如無史。倒是處心積慮想從過去時代的人們那裡學習惡德與惡行的人,決然可以在史籍的叢林中,採到牛溲馬勃,惡蕈毒蘑,盈筐滿載,不虛此行。





貓三叔


讀史的好處:

  • 可以讓我們瞭解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相關人員採取的方式方法,和其中的是非對錯
  • 所有這些都能,多少讓我們瞭解一些人性,和在相關環境下,不同人性之人的所作所為!
  • 可以作為借鑑,對於現實中的情況有著一定參考價值!
  • 當然,也能從中學習和總結一些有益經驗!

綜上所述,讀史是可以明智,但同時自己要有一雙慧眼,有一定積累。不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袁少安


中國有句古話叫以史為鑑,歷史我們能借鑑其中的人和事情,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從歷史中取得經驗教訓,把歷史當作人生的一把鑰匙,我們從歷史當中,思考發生的事情和原因,以及結果從裡面取得經驗和教訓。

唐太宗曾經說過,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在我們生活當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困惑,中國的歷史典故有很多經驗,能什麼化解現在的處身境地。

你可以細細的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