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封神演义》中的巨人邬文化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前世?

忠肝义胆岳老三


首先邬文化和猪八戒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封神是封神,西游是西游,二者虽成书有先后,但是绝不混读理解。

封神演义中的邬文化是一个没有法力,只有蛮力的一个“巨人”,

天生力大无穷,仅凭着一副“排扒木”,就砸死了姜子牙的爱徒龙须虎。

网上那些说邬文化是猪八戒前世的大概是因为以下几点误导:

第一,原著说邬文化力能陆地行舟,顿餐只牛。

如此食量胃口确是二师兄的对手,要是生活在今天,也不需要抡着排扒木打架了,随便开个“吃播”,挑战一下“大胃王”就可以红于网络,衣食无忧了。

第二,受封神演义里故事发生时间的错误引导!

大家都知道,《封神演义》虽然成书在《西游记》之后,许仲琳当年肯定多多少少受点西游记的影响,不然就不会出现“慈航与观音”“袁洪与孙悟空”“杨戬与二郎神”之类的纷争了!

还有,按故事里的世间朝代来说,封神演义讲的是帝辛无道,武王伐纣的时期,

西游记中猴子大闹天宫失败被压五行山时是王莽篡汉时期,唐僧西天取经又是奉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旨意。

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封神(商汤)就在西游(大唐)之前,西游人物都可以在封神里找到对应前世!

这是不对的!


第三,

邬文化战死沙场后,被姜子牙封为“力士星”,根本不是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

“力士星”不过是满天星相中的一颗,属于紫薇大帝麾下的一位小神,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估计类似“黄巾力士”。

而猪八戒前世是“天蓬元帅”可是原著中明确写到的,地位非常之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当年猪八戒成仙得道,举日飞升之时,

玉帝亲自将老君打造的镇殿之宝“上宝沁金耙”赏赐给他,

并下旨命“天蓬元帅”掌管天庭八万水军,镇守天河。

即便是在传统道教中,“天蓬元帅”还是“北极四圣”之一,是道派重要神真。

这也正是吴承恩老先生有意暗示,

为什么“五方五老”的西天如来收服孙悟空的时候,玉帝要派天蓬天佑前去下旨招待,

“天蓬”被贬凡间取经之时,福禄寿三星见了猪八戒都还是作揖施礼,客客气气的了。

所以猪八戒前世是“力士星”邬文华之说,不攻自破!


第四,

各个版本电视剧的错误引导,将“排扒木”故意作成“耙子”的样子,误导观众!

再加上邬文化天生的大个子,真有点“文化混猪”的意思!

不过人家猪八戒的兵器虽然俗名叫“九齿钉耙”,

但是其形状可不是庄稼汉干农活的“家伙事儿”

原著中的“九齿钉耙”又叫“上宝沁金钯”,是金龙探爪的样子。



第五,

邬文化,天蓬元帅二者长相根本不同!

封神演义里邬文化长的什么样呢?

有诗赞曰:

“身高数丈体榔头,口似窑门两眼抠。
丈二苍须如散线,尺三草履似行舟。
生成大力排山岳,食尽全牛赛虎彪。
陆地行舟人罕见,蟠龙岭上火光愁。”
----节选自《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


而猪八戒前世“天蓬元帅”呢?

西游记原著第八回中,
也有诗赞曰:
卷上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
手执钉耙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
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大家看看,这么威风的“天蓬元帅”,不比邬文化的“力士星”高出更太多了么?

所以说封神里邬文化就是猪八戒前世的说法是不对的!



更多西游封神话题,请关注“槑烎夶”


槑烎夶


邬文化和猪八戒有什么关联?两者又有什么共同点?我们从这两点来进行分析。

邬文化,饭食大,身高数丈,手持排扒木,有一首诗描写此人

“高身数丈体榔头,口似窑门两眼抠。

丈二苍须如散线,尺三草履似行舟。

生成大力排山岳,食尽全牛赛虎彪。

陆地行舟人罕见,蟠龙岭上火光愁。”

邬文化死后入封神榜被封为力士星。

猪八戒 我们知道他的前身是天蓬元帅,身材也是高大威武,手持钉耙,面貌堂堂,长相英俊扬名天界天蓬元帅,道教护法神北极四圣之一(《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原为北斗星宿之一,被尊崇为星宿神。后人格化成为北极紫微大帝所属部将,统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将。与邬文化根本不是一个星宿,两人怎么能扯到一块去呢?第二个面貌问题,猪八戒是后来轮回投错了猪胎,然而导致面貌问题丑陋,以前在天庭当官,面貌有几分姿色的!面貌自然要比邬文化还要好看,帅气!



邓礼涛


原著党答一波。不知从何时起,有个说法不胫而走,说邬文化是猪八戒的前世。本篇既然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势必要把《封神》和《西游》连到一起说,因为很多朋友喜欢把《封神》当成《西游》的前传。可不可以呢?

既是可以的,也是不可以的。

《西游》问世后,很快风靡天下,《封神》的写作野心正是作者出于羡鱼之情,要与水浒、西游鼎足而三,事见清·梁章矩《浪迹续谈》。因此在内在的写作逻辑上,封神作者确实在很多地方有意识的向西游致敬,甚至煞有介事地虚构出西游人物的前传,如老子、元始、千里眼顺风耳、杨戬、哪吒、李靖等人,如西方教、杨戬收七怪等事,都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但从另一方面讲,两套书是两个独立的世界观和故事体系,又是绝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说杨戬哪吒故事,不妨把封神西游放在一起说,因为西游中二郎神除了无戬之名,却有姓杨之实,然后两书中二郎的故事脉络、麾下梅山兄弟等基本来源于元杂剧,如《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

而邬文化是和西游毫无关联的。

这个人物来自元代的说书人话本《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又为《周朝秘史》借用,本名乌文画,又名奡荡舟。但奡荡舟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能够陆地行舟的叫奡的人。

奡,又名浇,不管是哪个字,都读作傲(ào)。羿逐太康,篡了夏王朝王位,寒浞杀羿,少康杀寒浞及奡,夺回夏朝君位。奡为寒浞之子,是史上有名的大力士。《论语》中将羿奡并列,说“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说书人不明就里,又或许知而故作不知,于是将奡荡舟三字抽了出来成为人名,最后被《封神演义》借用为邬文化,为世所知。

邬文化为何会被讹为猪八戒?

与大力士没多大关系,最大的可能是两者兵器的相似。

原著中邬文化的兵器是排扒木,排扒木究竟是啥我没那能耐考证,据说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狼牙棒,一根大木头上钉着铁钉,属于粗犷型武器。

还有一个说法是就是猪八戒用的那种钉钯。

2009年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刘德凯饰姜子牙)中,邬文化说:

我干农活时用的是耙篱,大王就找人给我打了一个大铁耙篱,轻是轻了点,凑合着用吧。

铁耙篱类似锄头,只不过前面的铁片变成了铁钉,这就与钉钯挂上号。

这并非电视剧中的胡闹,封神原著中确实承认过两者的关系:

邬文化一排扒木打下来,龙须虎闪过,其钉打入土有三四尺深,急自拽起钉扒来,到被龙须虎夹大腿连腰上打了七八石头。

可见排扒木的确就是钉扒。

果然电视剧中就是完全按照猪八戒的九齿钉钯做的道具。或许就是从这个电视剧播出时起,便有人开了“邬文化就是猪八戒前世”的脑洞。

如果将封神和西游连起来看,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邬文化死后,封为力士星,进入天庭任职。千百年后,在封神榜上之人因立功等原因下界时(比如隋唐英雄中,李世民是紫微星、魏征是左相星、徐茂公是右相星、罗成是白虎星、青龙星是盖世文等;又比如一百零八天罡地煞下凡为水浒英雄等),力士星完全有可能获得这个机会,从而投胎。

还有一个可能是邬文化在天庭表现实在太好,因而得到了提拔成为天蓬元帅,后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展开猪八戒的故事。

推测了这么多,是否靠谱呢?

当然不靠谱。

1、天蓬元帅的前世今生

天蓬之职绝非力士星提拔而来,而是苦修得来。

西游第19回猪八戒自述其“自小生来心性拙”,却能“忽然闲里遇真仙”,得传金丹大道,从而踏上修行之路。最后修得“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功行圆满飞升天界,天仙对对迎接。玉帝亲自召见,敕封其为天河元帅,总督十万水军。

关键的时间节点在“自小生来”四字,这使得猪八戒仍然有可能是邬文化投胎。

幸而紧跟着天蓬又自述其被贬之由,即我们都知道的醉酒戏嫦娥:

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

这里说到了蟠桃会,而蟠桃会至少得三千年才能举办一次。孙悟空守园时,土地曾言蟠桃树:

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桃子熟了才能举办盛会,正常的小会用花微果小之桃,得三千年一次;层花甘实之果,六千年一次;真正紫纹湘核的上品蟠桃会,得九千年一次。

假定天蓬飞升的第二天就赶上了蟠桃小会,那也是三千年以前的事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是王莽篡汉时(公元8~23年),三千年前是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

邬文化封神是在武王伐纣成功那一年,即前1046年。就算他深得天帝青睐,第二年就下界投胎,也对不上天蓬出生的时间。

2、九齿钉钯之来历

现在我们默认排扒木就是钉钯。

封神中并未交待排扒木的来历。

西游中猪八戒倒曾说起,此钯是神冰铁所锻,太上老君亲自抡锤、荧惑星亲身添炭、五方五帝和六丁六甲进行辅助,才打造而成。造成之后:

名为上宝沁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因我修成大罗仙,为吾养就长生客。勅封元帅号天蓬,钦赐钉钯为御节。

意思是,此宝炼成后,老君献与玉帝,成为灵霄殿镇殿之宝。因猪八戒修成大罗金仙(封神中十二金仙一个层次),玉帝封为天蓬元帅,御赐九齿钯为其兵器。

由上可知,从头到尾九齿钉钯都从没经过邬文化之手,自然也不可能变成他的排扒木。

而这也证明:

即使把西游和封神两个故事连起来开脑洞,邬文化也绝非猪八戒的前世,反而猪八戒倒是有可能是邬文化的前世。

天蓬统领天河水军之后,或因公或因私下界,化名邬文化投身封神大战,假死脱身重回天庭。至于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好玩。

我已经写了500来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欢迎关注,共赏神话。

王事情


相信不少历史剧与历史神话名著爱好者都看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有不少人都认为,《封神演义》中的巨人邬文化是猪八戒的前世,但这个原因何在?

先说说邬文化吧,邬文化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位巨人大奖。他从朝歌城来,身高数丈有余,力大无穷,一顿饭就可以吃下一头牛,力气大得也可以在陆地上推动船只。他最主要的功绩是在孟津夜袭了周营,又力挫诸侯联军,还凭借巨大的力量打败了龙须虎。死后,巨人邬文化入了封神榜,被封为力士星。

这就是巨人邬文化的全部“生平”了,但究其到底是不是猪八戒的前世,答案是不一定的。毕竟无论是《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二者的神话色彩都十分浓厚,如果非要说邬文化是猪八戒前身,也未尝不可;说他不是,也没什么毛病。只不过后世有人将邬文化与猪八戒两个角色的形象相联系到一起,因为某些方面极高的相似度,所以有很多人认为邬文化是猪八戒前世无疑。

且不论邬文化究竟是不是猪八戒的前世,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猪八戒的人物背景。猪八戒是明朝小说作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人物,原先是天庭的天蓬元帅,后因为调戏了霓裳仙子,后又在纠察灵官的面前撞到了斗牛宫,罪不可赦,才被贬下人间。在被贬去人间的路上,天蓬元帅又投错了胎,最后才落得一个人身猪头、肥头大耳、好吃好色的形象。

人们所认为的邬文化与猪八戒之间的联系,兴许是因为二者皆体型高大、身材壮士,有千钧之力,力可拔山。但其实,除了长得像巨人一来,邬文化与猪八戒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没什么了,首先是武器方面,邬文化所使用的武器只是一根排扒木,排扒木更像是现在我们说的木棍,形状比较简单粗暴;而猪八戒所使用的九齿钉耙,不仅结构比排扒木复杂,且有着更深厚的来历。《封神演义》中能被冠以传世神器的武器不多,但猪八戒的这根九齿钉耙,是以太上老君的神力打造,对比起来可谓造价不菲。

人们把邬文化与猪八戒所联系起来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二者出自的作品皆为神话,在历史上没什么真实的可考性。换句话说,怎么二次创作这些作品都是有其合理之处的。猪八戒的原型天蓬元帅是道家诸神之一,司掌北斗以及酆都。还有人说猪八戒的原型是佛教中的净坛使者。

总之,吴承恩的小说创作一定是考究许多神话与佛经所得来的。如果说《封神演义》中的邬文化也是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取材灵感之一,也未必欠妥,但关于“猪”的形象特征,在邬文化身上是没有的。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还有不定期抽奖送红包哦。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先不说其它就时间上都对不上,八戒可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天蓬元帅,都是历经磨难经过苦修成就的道位,


中国人用中国品牌


当时那个年代的两部玄幻小说而已


压力地界


是人物刻画手法。属相似人物。


听雨7876


我来说一下吧! 这个事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


周游天地间


这是有毛病的人说的,《西游记》比《封神演义》早出品了几百年,好多《封神演义》的设定都是源出于《西游记》的!


拉拉酋长


无稽之谈,牵强附会,画蛇添足,东拼西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