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慶的詩文,你知道多少?

每天讀宋詞


安慶詩文,自古斐然。

1."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首《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的一樁婚姻悲劇。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因詩的首句為“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詩350餘句,1700餘字。主要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並雙雙自殺的故事,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2.長風沙,又名長風夾,即春秋時吳楚大戰的鵲尾渚,位於今安慶市迎江區長風鄉長風村。此處長江中是一處自古與瞿塘、灩渝並稱的險段。唐代以前已有街市,江邊舊有長風城、長風港,供來往船舶停泊過夜。而李白名篇《長風沙.其一》,就出自此處: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3.安慶在北宋建隆元年(960)置鎮 。北宋皇祐三年(1051)起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前後三年。北宋舒州的地理範圍相當於今安慶市及轄縣,州治在今潛山縣。應該說王安石與我們安慶是淵源頗深的,如今天柱山下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中還留存有王安石的刻石詩(圖一):

水無心而宛轉,山有色而環圍。

窮幽深而不盡,坐石上以忘歸。

4.南宋嘉定十年(1217)安慶建城後,文風大開,許多名人墨客紛至沓來,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但筆者認為最有價值的當屬南宋乾道六年(1170),大詩人陸游在《入蜀記》中寫道:"七月二十六日,解舟,過長風沙,羅剎洲…羅剎石,在大江中,正如京口鶻峰而稍大,白石拱起,其上叢筱喬木,亦有小神祠幡竿,不知何神也。西望群山靡迤,巖嶂深秀…為之累敘。宿懷家洑。"

筆者偶一讀之,霍然開朗。羅剎石,就是今天迎江寺的位置。而其上的"小神祠幡竿”就是在《法門龍象傳》中證載的宋名僧涵萬決定結茅安憚的早期迎江寺的雛形。傳說早期迎江寺只供奉"羅剎",因長江在此處向西急轉,船難頻繁,羅剎有保駕護航之寓意。我們迎江寺門口的那兩根大鐵錨並不是傳說中怕迎江寺這葉孤舟漂走,而是在古時,船難發生時,身在江心的寺中僧眾,抬錨扔上木船,緊急救難之用。

5.元季氣數不及百年,但末期安慶郡守餘闕(1303—1358),廬州人,字廷心,先世為唐兀氏。順帝元統元年進士,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守安慶,御來犯軍,十七年十月,為陳友諒、趙普勝軍包圍。次年正月,城陷,自剄。諡忠宣。為文有氣魄。有《青陽集》,其中有詩《自集賢嶺入大龍山》:

皖公標楚甸,茲嶺孕奇形。

翠積樅江滸,崇冠呂蒙城。

戒途入中林,平岡駐我旌。

延望失來術,周覽多所經。

峨峨石窗矗,窅窅巖岫冥。

離離雲朝隮,粲粲樹敷榮。

關弓射鳴雁,群谷振絃聲。

仰憐山人居,俯悅洞下耕。

蒼龍啟春候,金虎收光精。

權家既非學,農用或可明。

願言同載者,為爾鑄阿兵。

這佐證了"集賢嶺"和"大龍山"的地名至少沿革700年以上,難能可貴。

6.劉若宰(1595~1640):字胤平,號退齋,懷寧縣平山大塅人(今安徽安慶),明崇禎元年(1628)中文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歷官左諭德。他出生於書香門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長書畫,楷、行、草書均精絕。他常向朝廷舉薦智勇忠貞的人才,明末名將史可法由安池道監軍升為安徽巡撫,就是因為他的舉薦。崇禎十三年四月十三日,他因積勞成疾辭世。有《玉泉》詩:

高深歷盡見清靈,渴眼塵胸夢一醒。

翠藻能霜俱石綠,白楊非雨亦煙青。

瓢相掬冷如多味,荷且分香欲半停。

細作畫家閒指點,遠宜秋舫淺宜亭。

7.清代及民國時期因安慶是皖省府治,鍾靈毓秀,人文薈萃,因篇幅所限,只能用“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劉大櫆《登大觀亭》作為結束語:

孤亭臨四野,老眼上層樓。

水樹千帆亂,雲煙萬嶺低。

鄉關今重到,景物昔都迷。

烏鳥知餘恨,偏來傍耳啼。

謝謝!











汪叔華


安慶的詩文精髓主要看桐城派!


風雲甲午


你從那裡知道我是安慶人?我根本不是安慶人,連安徽人都不是,不要問我安慶的問題了。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