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什么?书法的美从何说起?

因因墨风


书法的本质是线条的艺术。

高质量的线条,源于高质量的笔法。

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说的就是笔法是书法的核心。

真草隶篆所谓字体,欧褚赵董所谓书体,都与时代有关,结体各有风格,评价书法艺术的高下,终究要审核线条的质量。

所以,普罗大众往往盯着字形美丑,而不理解何谓笔法,于是网络争议乃至骂战,由此而来。

我贴几张图,示范一下什么才是高质量的线条,高级书法。











向金港的象


这个问题我老回答下,书法是中国的文字艺术,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感悟、人文内涵,诗情画意!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及审美情感、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等,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创作者通过书法表现和反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书法创作传达自己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书法的美应该是形、意、神的结合。包含气韵、神采、意境,且透着很浓的书卷气, 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线条的美。以字法、笔法、墨法和章法为基本要素,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结构形式。书法若要美观,不仅需要准确地理解结字的原则、方法及演变的历史情况,还要以端正创作态度,不计岁月,勤学深思,达到规矩娴熟,“熟能生巧”的境界,并与奇妙的笔法结合,才可能创作出既巧且妙、形神兼备的书艺精品。创作中要包含着哲学、美学的意蕴,还要体现出文化精髓和生活感悟,重视节奏韵律,充分的表现出笔势、结体、章法和整体气息的处理和把握。因为书法是有意境的线条艺术,意境又是艺术家思想情感和审美观点追求的至高境界。因此,书法不仅要注重形式美,更要讲究意境美,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真正把形式美与意境美于一体,使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华人视点


书法美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抱庸管中窥豹,难得其万一。妄谈几句。


(一)笔法之美。笔法是书法最核心的元素。传统书法皆以毛笔蘸墨的线条来表现,运笔时讲究轻重、快慢、偏正、曲直,主要包括行、转、折、提、按 、捻六种笔法。赵孟頫在《兰亭跋》中称:“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书写中,下笔的轻重、缓急、肥瘦、俯仰的线条,或柔或挺,或正或遒,摇曳生姿,是张力、势态与线条动态美的统一。如二王行书潇洒飘逸中不失洒脱,张旭草书如行云流水一般随性而发、恣意纵横等等。




(二)墨法之美。包世臣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矣。”墨法涉及到书法的色彩、血肉和气韵,以黑白二色的对比生成一种色彩美。所谓“墨分五色”,即通过浓、淡、枯、润、湿,墨色的变化,来渲染书法的表现力。正如近人潘伯鹰先生所言:“墨色之中大有奥妙,它不仅能助长书法的美,并且它自身几乎也是一种美。”




(三)章法之美。章法是指对书法作品整体的艺术安排。比如中堂、条幅、屏条、对联、横披、册页、长卷、斗方、扇面(圆扇、折扇)等作品形式,以及写什么字体,几字几行,行距宽窄,长短曲直,字的大小肥瘦,落款的穷富高低,钤印大小位置,这些都属于章法美的内容。




(四)意境之美。书法的意境是书法作品的总体审美意向和审美氛围,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孙过庭在《书谱》中有言:“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书法的意境之美,通过线条的变化,让人身处喜怒哀乐的审美氛围,似有一股灵虚之气,使作品超越形质,上升到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





抱庸詩書


看见这么多回答,有长篇大论,也有精妙短评,虽各有妙处,但有的地方也让人读来费解。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书法是大道,不是写几篇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道可道,非常道’吗?

既然‘非常道’说不清,那我们何妨说说‘常道’,亦即能说得清楚的地方还是有的,也就是说用简短的语言,阐明复杂的问题,让人一目了然,才是书法普及的基础。当然,个人陋见,期望大咖们多多指正,不胜欣慰。

书法说难也难,就是写字吗,好与不好,拿去跟历代书家们,当今大咖们比一下,优劣自知。但是偏偏有些人被猪油蒙了心,为了哗众取宠,于是乎种种丑陋伎俩成为书法的时尚,倘若他们划拉的东西被称呼为书法,那么百年之后,让他的子孙临摹不?所以在此奉劝那些人,感觉趁早烧了吧!免得死后无颜见祖宗。

书法其实也不简单,毕竟是要区别于写字的,一言以蔽之,书法重涵养,重情趣,重天人合一,而这些只能意会,浅陋者是无法领会的,所以说书法不简单。而写字很简单,技法熟练了,自然就好了,像田某人,状如印刷体美术字,当然越细致越好。这就是书法与写字的区别,书法是艺术,写字是技术,书法有时间节点上的不可复制性,比如众所熟知兰亭集序,祭侄文稿等等,而写字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技术成熟了,随时可来。

说了许多,好像还是有点模糊,书法是什么?书法是作者在平时技术上的积淀,而后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一次源于心灵爆发,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妙手偶得,能与一瞬间在作品上表现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而这也才是书法的意义所在,在于心灵的挥洒,不拘于形,不拘于法,不拘于心!

说的有点多了,说了要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因为书法有境界高下之别,而无好坏之分,这也是有别于写字的。个人浅见,兹为引玉之砖,能得到你的回复,评论指示,不胜欣喜,道可,道非,才是常道吗。

谢谢你能读完本文🙏🙏






用户3284562066701


书法是什么?

书法狭义就是书写的方法,广义应该是书写的艺术。什么是法,太宽范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像人,狭义指正常人,广义也应该包括神经病。

书法的美,首先说什么是美,美与丑的标准是什么,更是千人千种判断。

通常来说吧!众人认知的美,是均衡的、自然的、有标准的。

就像水,柔柔,涓涓,波澜不惊是美;激荡,飞花,波澜壮阔也是美。

本人比较传统,能接受的就是普遍意义的。

个人认为,书法就是用黑色线条在白色的空间中分割排布。楷篆隶就是布白均匀,结构有纵高扁宽之变,结体重心向上之美。如人之坐卧,不动,静态之美。行草等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走与跑跳蹦跃之动态美。

当然,你认为抽风与癫痫也是美,我虽不认同,但也不反对。口味不同,不一起玩就行了。

很多人见规范写字,就批击画字。有人见飞连媚态,就痛之为江湖。何必?庙堂是美,茅舍也不一定丑。是心魔,是帮派。

见其美,心向往之,就是属于你的美。






水墨之道书画苑


书法的美不是毛笔字的一般形态美,而是一种汉字笔墨视觉生命艺术形态。是通过毛笔书写汉字的笔法来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具有类四维感觉的、精神极度自由的笔墨形态。这种笔墨形态美具有四个特征:

1、圆融,2、变化,3、劲健,4、自然。其中1、2项是外形,3、4项是内质。

具有这种高雅的人格精神美的毛笔字艺术形态,才是书法。

而最能体现书法的艺术特性的书体,便是草书,尤其是狂草。看看唐诗中歌颂草书的诗句,看看米芾赞赏草书的诗句,就可以理解草书的高难度和艺术性。古人都用了“墨电”两个字来形容草书的美学特性,还有什么书体能达到这个高度?

清代学者翁方纲在见到徐渭泼墨大写意《杂花图卷》后,在题跋中并未谈画,却写道:

空山独立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

这便是近三百年来真正的艺术研究者对书法美的最深刻、最确切的认识。








王乃栋说书画


依照中华文化的系统观和整体观,书法是书写者个人综合素养、心态情绪的自然表达,书写的内容、笔法、结体、章法、墨法、学养同等重要。

书法从诞生起就是为汉字服务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配合内容,再加上机遇、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数者必须和谐统一,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如果只是“艺术”,书法必然变质。

端正书法学习和创作的目的、动机,才是当下整个书法界以及书家个人的迫切需要做的。

在“心正”的前提下,书写者必须反复练习,下足功夫,从而获得“笔法”、熟悉结构;

同时,还得不断加强自己对于文字内容的深度理解,努力提高自身综合修养和品格,在“创作”中才能做到“意到笔到、以手写心”,表达出自己真实的精神状态来——这才是比“技巧”更难的。



史介鸿


文须数言方成意,书则一字已见心。

心为万木之本,万水之源。书法的源头就是心法。书法是什么?书法就是心法。它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笔墨形式的一种外在反映。不论篆隶楷行草,不论“钟张二王”、“欧颜柳赵”、“苏黄米蔡”,不论是正统书法,还是“后现代艺术”,以及“当代流行书风”,它最终反映的都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中国书法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形式,而不属于现代艺术范筹。

具体的说,书法就是写字,是汉字书写的法度。它是通过汉字有法有度的书写,通过笔墨结体形态的丰富变化,来表现汉字潇洒、飘逸、娇媚、厚重、端庄、雄健之美感。在这个过程中,书者的精气神以及思想感情、精神意趣已融汇贯穿于其中,并通过这种形式,来获得精神的自由,情感的抒发,灵魂的升华。这个形式表面上看是写字,实际上已不是写字了,这就是书法和写字的区别。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抽象很专业的东西。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本源就在这里。

汉字书法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表意书写形式,它极富厚重的历史内涵、思想深度、哲学价值与人文魅力。它以汉字为载体,经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人民精神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一幅好书法,那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精神气韵,虽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虽无形而有舞者之容姿,虽无言而有诗歌之豪情,虽无彩而有图画之灿烂,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书法的美首在字形,也就是字之结体形态。它通过书者的精心构思,通过娴熟的笔墨技巧,通过点画结体章法的巧妙设计,最后所形成的一个整体有机和谐统一意象,这个意象,或宁静祥和,或顾盼含情,或意蕴含蓄,或温文而雅,或气势磅礴,或痛快淋漓。让你看了,获得一个力的鼓舞,情的激发,心的安慰。

书法的魅力就在这里,书法是美就在这里。






98明明德


我个人认为书法是指书写文字的一种表现方式,书指书写,法则是方法,法度,规范等,从表面上看是指书写的方法,实际上其包含着书写者对于所写文字的文化内涵,字体结构,以及自己个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饱含着书写者的灵感,情绪和审美观,是人们最真实也最自然的一种情感释放手段,能给予以精神上的愉悦和震撼,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艺术瑰宝。

书法的美主要是指其艺术性,往往体现在书写的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所谓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的境界,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以及美的享受。在我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书法家,留下了无数的书法作品,至今仍然魅力无限,为人们所推祟和学习,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毛体等等,都是给人们带来永恒的艺术享受。

我国的书法其实非常讲究的,颜体,柳体,二王,欧体,毛体等都很明显带有书法家独特的个人特征,表达出非凡美感,书家所说笔笔均有出处指的便是书写的法度,规范,“见字如面,书如其人”,其实也指书法艺术的美往往能体现出书写者的性格,修养,气魄,胸襟,需要长时间静心刻苦的练习才能有所成就,这也都是一种文化传承,被人们所喜爱。

现在不少人以丑书,怪字,奇妆异服地故作惊人之举,以求爆红,其实并不是颠覆书法做创新,而是在丑化书法传承,不但不能表现书法浓郁的文化之美,反而将自己的浅陋粗俗暴露无遗,是应该抛弃的。





萧看风云


关于书法的美到底是什么?这个话题我不想从书法用笔和创作欣赏的角度去评论。事实上,美,是一种深远的意境,更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因此,我认为书法真正之美,是可以改变一个人!☕️🍀

在我们身边,有些朋友,

他们或懒惰、呆板,

或急躁、偏激,抑或空洞、苦闷…

但他们都是你的好朋友,

或是家人,甚至是伴侣,

如果你想改变他,怎么办

可以叫他练习书法。

书法之美究竟在于什么?以下几点分享~☕️🍀

1、性格更从容

可能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当代社会很多人性格都潜伏着浮躁的一面,尤其我们在谈论小孩的时候,会很容易说:“现在的小孩不比以前了,都很急躁”。想能让一个浮躁的人静下心来,一来环境要静,二来易入门,三来要容易奏效,四来有感情宣泄,所以,书法刚刚好。

2、气质更文气

汉字和国画,首先是一种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和国画更是一种凝聚力。因为每一个汉字和图形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与精髓,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写汉字,画国画就是让我们了解体验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民族的精神。

3、品格更高贵

书画,是国粹,书画形成至今,见证了中国人文历史的变迁,那些过往的伟大书画家比如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陈继儒、唐寅、八大山人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是我们榜样,他们对于学习者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

4、学识更丰富

学好书画,必须以丰富的学识为基础,清代书家杨守敬认为,学术除品高以外,“一要学富,胸罗万千,书卷之气,自然益于行间。”由学书而悟到读书更重要,这是提高我们文化素质的第二收获——学识与素养。

5、更好学更聪明

通过学习书画,能使人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庄、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而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书画很容易免除这些毛病。

6、观察力更强

练习书画,还可以培养观察力、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做工笔,则惟妙惟肖,观察至为精详;做写意,则绘影绘声,摄取所画之精神与特征。

工笔取其精微,写意取其大体;工笔求其形,写意寻其神;练习即久,则万物之精粗大小,一览便知。具此等观察力再从事于其他学术,亦当有事半功倍之效也。

学习者更易领悟、领略书画的美妙之处,思考在书画过程中应该怎样表达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于是,此人观察、思考分析、表达能力必定得到发展。

7、意志更坚定

学习书画,可以使人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练。不少人刚开始学习书画,爱丢三落四,心绪浮躁,无法集中注意力,练一会就坐不住了,甚至把墨汁弄得满桌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书画练习,渐渐的沉稳下来,这些毛病都消失了,能平心静气的写字画画了。

8、更具创新力

书画推崇创新,追求个性。临摹古人的书画,是为了在大脑中积累大量丰富的材料,为今后的创作做好铺垫,因而,书画教学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孩子不知不觉中从模仿走向创新的过程。

9、更懂规则

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国画也有一定的作画规律,我们学书画的时候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进书画水平的提高。这点很重要,比如说考试,优美的书写可以让老师愉悦的批阅,得分更高;再说远点,待人接物,也会更知道法则、法度和火候。

10、更懂美爱美

书画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人们学习书画,有净化心灵、驱逐邪俗之气、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人们在欣赏书画的同时,对于书画的美,或沉雄豪劲,或清丽和婉,或端庄厚重,或高逸幽雅,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嗜好为之提高,渐渐的将审美水平提高,更懂美,更爱美。这便是《兰亭小院》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