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家乡。

每一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条老街老巷,

这条老街巷的角角落落,

都总有你怀念的影子

你怀念的也许是那些年与同伴之间的无话不说

也许是门前巷道里你追我赶捉迷藏的欢乐时光

也许是你从大人口中口口相传的熟知的故事以及所住街道的斑驳的旧时光.......

贵阳,就有这么有条街,名叫忠烈街,走进去,瞬间就让你有了厚厚的的历史感......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忠烈街


起初通哥听说忠烈街时,立马联想到便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是值得花上时间去走上一遭的。


贵阳市中心的忠烈街,一边和电台街、文笔街交汇。一边是堰塘街,一条“大隐隐于市”的老巷道,不足5米宽,两边是旧时住房,红砖青瓦,交错悬挂在街道上空的的电线,时不时还有鸟儿停靠......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忠烈街,原名九道坎,现名得名于清代初期流落到这里的南明,当年的南明皇宫,就建在电台街和二中之间,为了纪念当年忠烈的抗清志士,取名忠烈街。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忠烈街边的文化墙上,镌刻着历史的钩沉:忠烈街的名称,系清代初期,南明政权曾经流落到这里,曾在电台街建造皇宫,为了纪念当年忠烈的抗清志士,取名忠烈街。当年的南明皇宫,就建在电台街和二中之间。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在忠烈街,不仅你能看到街道上文化墙上书写着街道历史,你还能利用巷子里的白墙上五彩斑斓的街画作为背景穿上汉服拍一组大片。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往忠烈街的巷子深处走,也许你会不自觉被巷子里飘出来的香味给吸引,随着香味而寻走着走着通哥来到了一处四合院的院子里,院子里,除了静谧,还别有洞天,一家大方豆干火锅赫然出现在通哥的眼前.....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两眼望去,房子是有些老旧了,但是走进去会让你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想想春夏秋冬在这样的院子里涮涮火锅,美事一桩,没有街上的人潮拥挤,人声鼎沸的感觉不要太好。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起初走到忠烈街的巷口时,要不是有指引牌,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一条街道,当你看到忠烈街指示牌时,往前走便是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是贵阳幼儿师范学校老校区 ……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幼儿师范学院的原址为贵筑县的县学宫,即县级文庙。当年的文庙,泮池,棂星门,大成殿一应俱全,供奉着儒学创始人孔子,也是当时的高级学府。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进入学校大门沿着右边偏坡上行,是一条宁静的小道,两边大树垂影,压弯腰的竹子覆盖了上空,虽然通哥去的时候,已经是冬季,但是满眼的苍翠会让你有一种不是冬季的错觉,因为这与大部分眼里的枯枝落叶并不一样。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走不多远,你便会从右边石块垒成的堡坎上,伸出别致的建筑一角,这里就是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刘氏支祠。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隐于高楼之下,在贵阳历史文化里熠熠生辉,刘氏支祠是是贵州名贤刘春霖的家祠。




刘春霖



刘春霖(1840—1918),字润民,号雨山,万唐,蒙谷老人,别号离唐。清朝贵州安顺人。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次年进士。

以翰林院编修补外放云南。后代理迤南道道员,升任南防统领兼督办滇越边界事务。历任云南按察使、布政使,江南布政使。 曾任云南知府,滇、桂、湘三省布政使及广南、昭通、东川等地方官。


那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清政府派出的划定中越边界的官员在与法国人划定边界时,被法国人蒙混错划失了一些领土。清政府派刘春霖处理中越边界划线事务后,刘经过认真勘查,纠正了法国人的错谬,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刘辞归贵阳后,在贵阳县学宫(今忠烈街)东侧高地上建造了刘氏支祠。在《清代贵州名贤像传》中,刘春霖被列为“贵州名贤”。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古建筑小巷充满历史沉淀


刘氏支祠 祠堂入口大门紧锁……问过学校的保安大叔,这里是属于文昌阁风景管理处统一管理,没有允许是不允许进入的,这也许是为了更好保护古建筑的完整……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虽然通哥无法进入到刘氏支祠,但是通哥在得到学校亭卫大叔的允许也是进入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内,找到了一处可拍到建筑的好地儿,远远地观摩了刘氏支祠,感受了它给予通哥我的古古建筑的魅力。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据相关官网介绍,刘氏支祠建于民国6年(1917年),占地85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享堂、戏楼、东西厢楼廊和大门组成……


享堂、戏楼、东西厢楼廊均为穿斗式木构架,装修讲究,门窗、隔扇、群板、额枋、雀替等多为雕花木构件……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祠门有三个入口,中为大门,两边为侧门,外观上融入了西方建筑的风格……

祠堂主体为砖木结构,大块石头为基石,基石之上,才是规律排列的砖块。侧边留有过道,石板铺地,长满青苔。祠堂前后树木茂盛,在一片苍翠中,十分沧桑……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州人的风骨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显赫的“简历”,并不足以让刘春霖颇受爱戴,还有他一生做出的贡献不得不提。

刘春霖是个“有功之人”。刘春霖在云南做官时,当时的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针对中越边界,清政府派出官员与法国人在云南划定边界时,而当时派出的清朝官员比较无能,被法国人蒙混错划失了一些领土。

所有人的都知道,对于法国人蒙混错化的领土,一旦签字,成为定局,必失部分疆土。清政府便派出刘春霖去再次查看。因为刘春霖在云南做官时间较长,对当地有一定了解,又是比较有知识之人,“最主要是骨头硬。”有人言,刘春霖认真勘察,寸土不让,铁骨铮铮,亲临边境定界立碑,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在贵州省文史馆研究员庞思纯看来,刘春霖“了不起。”在他的《明清贵州700进士》中赠予刘春霖“风骨稜稜”四字。

庞思纯说:“他主要是突出的爱国主义,凸显贵州人的风骨。”

这些历史研究者看来,刘春霖如今鲜为人所知,多少有些可惜。

“骨头硬”、“有风骨”的刘春霖代表贵州人的性格特质,是应该被人们和历史铭记和传承的……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老巷子里的风,

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

高高的围墙,

雕花的屋檐,

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

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

却坐落在被遗忘的路口。

小孩子们依旧在巷子里跑来跑去,

玩着他们的游戏。

贵阳的这条老街旧巷,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