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章草名家层出不穷

清末民初,随着西北简牍的发现和整理,研究章草书法之风转盛,出现了沈曾植、于右任、王世镗、余绍宋、罗复堪,卓定谋等章草名家。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卓定谋章草立轴


其中余绍宋、罗复堪二人均与王秋湄先生有一定交往,互有书作赠答,余绍宋生于广东,为广东名士梁鼎芬的外甥,而罗复堪为碑派名家康有为弟子,亦为广东人。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罗复堪章草立轴


余绍宋书学章草,取法晋索靖《月仪帖》,学者宋馥誉其书云,“合山阴王羲之父子矩矱与章草法度为一,以行草为佳,沉厚茂密。行间有遒健深博之气” ,所作章草气势飞动,苍劲古朴,有银钩虿尾之势。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余绍宋草书七言联

罗复堪亦擅长章草,取法汉史游《急就章》、晋索靖《出师颂》、明宋克及近人沈曾植书法,将今草与章草相融合,其书古雅凝重,洪肆雄强,用笔精熟,时出“连绵草”,金石学家容庚在《颂斋书画小记》中称其“善章草,笔力金坚,结形玉立,群推巨擘” 。从题赠中可知王秋湄先生书法与余、罗二人书法互有借鉴,同受广东岭南文化熏陶,为颇具代表性的岭南书家。

岭南书家之特色

对于岭南书家之特色,学者麦华三曾在《岭南书法丛谭》一文中总结出四个特点:

1、重气节。如明末诸多抗清遗老,清末抗日之丘逢甲,革命先驱陈少白、胡汉民、林直勉等。

2、重学问。如清代名臣吴荣光、李文田,清代大儒陈澧、朱次琦、简朝亮,碑派宗师康有为、梁启超等。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李文田楷书七言联


3、不求闻达,如疾作焚稿之清代大儒朱次琦。

4、富创造性,如书法自成一格之陈献章,博取诸家所长之邝露,工隋碑之李文田,擅长北碑之康有为。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康有为草书立轴


而王秋湄先生生于岭南,侵润于前代先贤之遗风,囊括了麦华三总结之岭南书家诸多特色,无愧乎为此地章草大家。

王秋湄先生之书法

谈到王秋湄先生的书法,他早年应从馆阁体入手,接受了严苛的训练,书风类赵孟頫。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王秋湄先生行草书札


后转习章草,笔法自汉史游的《出师颂》、《急就章》,张芝的《芝白帖’》,三国皇象《文武帖》中得,并参以元康里巎巎、赵孟頫、明宋克诸家风格。

而先生章草书法成就之取得还得益于其过硬的行草书基础,其行草从二王、赵孟頫得法,为帖学之正宗传人,风貌和气息与其友人黄节、叶恭绰极为近似。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王秋湄先生章草书札


黄、叶二人均为近现代书法大家,特别是叶恭绰,其行草书精湛绝伦,“气魄沉雄,风姿挺劲,一扫三百年来的呆滞衰弱风气” 。与之交往甚深的启功评其书云,“天骨开张,盈寸之字,有寻丈之势。谓非出于异禀,不可得也。” 。

王秋湄先生在笔力上似乎更加强健,这可能源于先生早年投身革命,做事比较有魄力,而叶恭绰在政界相对平稳,然先生书法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仅精通书法,对诗学亦颇有研究,著有《摄堂诗选》,因此他的书法中蕴藉着一种独有的诗人境界,这种气息的融入极大增强了其书法的韵致。

同时他喜好收藏,藏有诸多佛造像拓片,其中有颇多的书法名品。

王秋湄先生对隶书、魏碑、隋碑也有涉猎,曾专力于隋《鞠迟墓志》,其隶书则带有一定的唐隶意味。通过存世的先生隶书、楷书作品来看,他似乎主要遵从帖学,对碑帖书法之间的壁垒认识分明,并没有像叶恭绰那样进行将碑融于帖的尝试,而是运用帖学笔法书写隶书和楷书。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王秋湄先生楷书八言联

且根据现有的资料,王秋湄先生书写章草,提倡从篆隶书入手,但未见其临习篆书的作品,存世的作品中隶书、楷书也不多。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王秋湄隶书“荫堂读书图”横幅


虽然他身边的友人黄宾虹、易孺、简经纶、张大千、陈师曾均为民国时期擅长碑派书法的大家,但先生似乎如其为人一样,清高自居,不易受他人影响,恪守着自己的信念。

但不容否认的是,王秋湄先生的帖学书法自成一格,筋骨强健,用笔潇洒,书作中孕育着一种清刚之气,加之他性格高亢,极富才情,常年钻研佛法,晚年其书更是于刚健雄浑中融入了一种冲淡自然的禅境,非寻常书家可比。

清末民初都涌现出了哪些章草名家?其中为何岭南书家成就较高?

王秋湄先生章草立轴


然而,笔者将王秋湄先生归入政坛书家之中,也是遵从先生的意志,毕竟他一生最耀眼者乃是其青年之时,面对国事日蹙,毅然投身革命,不畏艰难险嚱,参与到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运动之中。(未完待续)

(作者邹典飞系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