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夏雨臨寫的歐陽詢《九成宮》碑帖,有人說他的書法堪比書法家,是真的嗎?

雲深禪心


夏雨臨寫的《九成宮》怎麼樣?我們來看看就知道了!

這是夏雨自己發出來的圖片,可以看出,他臨摹了《九成宮》的全文,格子也是疊出來的。

夏雨據我瞭解他是一名演員,他在閒暇之餘喜歡拿起筆寫字也是眾所周知的。

他臨寫得怎麼樣?我覺得是好!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本職工作並不是書畫創作,能在閒暇之餘拿起筆寫這樣的楷書,難道不好嗎?
從局部來看,他臨寫的《九成宮》還沒有歐陽詢的神態,甚至也不能和一些臨摹歐楷的大家相比,這是客觀事實。

所以說,說他的書法已經超過了一些書法家,我覺得這種書法並不奇怪。
上面我們說了,他臨寫的《九成宮》自然不能和歷史上的學歐的大家相比,也不能和當代的一些有實力的學歐大家相比,但是他比起那些搞“江湖書法”的呢?我覺得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鍵是夏雨學書走的是正道,並不是一上來就龍飛鳳舞,而是能靜下心來練習楷書,這或許代表了他對於書法的認知,同時也表明他知道學書法要從一個“正”開始,而不是一開始就洋洋灑灑,所以,這一點認識是難能可貴的!

所以,我覺得夏雨臨寫的《九成宮》不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好的!這種態度也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您的關注!


筆尖寫字課堂


能靜下心是好事,但就水平來說,放在業餘水平裡也差的還遠。業餘時間臨一年的水平。




最法律


夏雨的臨摹作品,可以說非常難得。




主要問題在細節上。雖然點畫線條非常乾淨但有些不夠生動,缺少細膩的變化。這個問題因此還帶來了結構和章法上的一些問題,就是不和諧,仍然有一種拙氣。

我們將歐陽詢的“不”字和夏雨作品中的不字比價一下即可。(或許夏雨取法的字帖不是這個版本的《九成宮》)點畫上起筆收筆露鋒,而歐陽詢的楷書橫畫起筆逆鋒含蓄蘊藉收筆圓潤飽滿,中斷敦厚見骨。顯然夏雨的“不”字點畫形質有些薄,用筆技法也有些單調,沒有逆鋒起筆,點畫也不夠含蓄。

在就是結構有些鬆散,和重心不穩。

豎畫的起筆夏雨採取了露鋒,而歐陽詢的則是逆鋒起筆。夏雨的豎畫有些弱。

豎的位置有些偏左了,故重心不穩。在就是“不”的中宮不緊,整個字形有些鬆散。歐陽詢的“不”字的最後一點並不是完全遊離豎畫的,甚至起筆落筆的位置,毛筆的筆尖就在豎畫的右輪廓線內。帶有粘連以趣。

看下圖的“不”字的最後一點的位置就比較到位。就結構佈勢方面,豎畫偏左了仍然顯得重心不穩。撇有些僵直。歐陽詢的撇有象牙是形質意趣,故實而圓厚。





雖然仍然有些問題,但能夠學到這一水平,確實不簡單,路字正,學習非常勤奮,可敬可佩。其中“有”、“書”、“典”、“休”、“徒”、“推”、“雖”、“於”寫的比較好。

一家之言,難免有所偏頗,敬請探討。


翰墨書道


夏雨的書法水平在明星當中應該算是好的了,他臨的《九成宮》也很規整,可以看出他下了功夫的了。但臨帖只是學書法的基礎,貼臨得再好都成為不了書法家。能被稱為書法家的,必定是有自己風格的人。夏雨只是剛剛入門而已。再說了,他臨的《九成宮》雖說還可以,但還是有很多問題的,顯示出他對於書法的理解還是比較淺的。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他臨的和原帖的差距。《九成宮》風格雖以險峻剛強稱,但並非一味瘦硬,剛硬中還透入出溫潤。這是很重要的。好的藝術就是能把兩極的審美統一於一身。這是後世學歐體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我們看夏雨臨的,只是一味的瘦硬,他的筆畫太乾了,而且沒有變化。看看“丕”字的起筆,夏雨沒有藏鋒起筆,收筆處回鋒也不夠圓潤,並且筆畫粗細幾乎一致,沒什麼變化,因此看起來鋒芒畢露,很堅硬,沒有彈性。反觀歐陽詢所寫,藏鋒起筆,很含蓄,收筆處回鋒圓滿,並且因為他把橫畫寫得左低右高,為了視覺平衡,他右邊的筆畫寫得比較粗一些。同時這樣也讓筆畫有變化,顯得也有彈性很多。整個“丕”字,每一筆都有變化的。而夏雨把它寫平均了。另外“顯”字,由於筆畫眾多,歐陽詢處理得有輕有重,錯落有致,顯得很好看。而夏雨則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所以整個“顯”顯得很平均,沒有變化,沒有美感。這些問題是夏雨的通病,當然也是很多學歐體容易犯的錯誤。夏雨臨的咋看起來很像,其實稍微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藝術的精微之處就在於對細節的處理,學書者不可不注意。

通過以上簡單的對比分析後,我們可以看出,夏雨臨的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還需要靜下心來仔細讀帖,體會帖中用筆、結字的美妙之處,這樣方能真正明白什麼是書法。

所以夏雨當然還算不上書法家了。但因為他是個演員,愛好書法,能寫成這樣已經很好了,我們也不應該有過多的苛求。另外一個明星愛好寫書法,對於書法的宣傳和普及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這是件好事。




哇嘎哩嗊is對你說


先說歐陽詢,他是唐代的一位大書法家,藝綜南北,集歷代法帖之所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歐體風格,併成為後世模仿的四大書體之一。

歐體的總體特點是險絕俊俏之中又有中正平和,因此,歐陽詢的楷書受到歷代學術者的好評。
《九成宮》
是歐陽詢晚年的書作,意態飽滿,儘管保留了一些隸書的筆意,但是已經是那個時代較為標準的楷書了!

在此基礎上,我們來看看夏雨臨寫的《九成宮》如何。

從表面上來看,整篇字書寫工整,沒有很明顯的敗筆,可以說是一幅很不錯的臨習作品。

也體現了臨習者是有一定的書法功力的,在筆畫和結構上都和《九成宮》有極大的相似之處!

但是,和《九成宮》


的拓本對比起來看就會發現,這似乎只是一幅楷書字了,和歐楷的距離還很遠。通篇看起來沒有歐陽詢楷書的特點了。

不過,這依然是一幅很好的楷書臨習作品,因為歐陽詢的楷書實在是太過於高妙了,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掌握其精髓的,但是,夏雨的這篇臨習作品已經很好了。況且這並不是他的本業,

說他超過了書法家,我覺得可以這樣說,前提是看書法家是怎樣的書法家。

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夏雨的臨習作品超過了那些龍飛鳳舞的“江湖書法家”,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觀點。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存希齋書法!


存希齋書法


有人說夏雨臨寫歐陽詢的《九成宮》碑帖,堪比書法家,誰說的,比哪位書法家,書法家有這樣的水準嗎?

下面談一下看法。

大家知道夏雨是個演員,愛好書法,閒餘時間練練書法加強修養、豐富內涵還是有好外的。看夏雨臨“九成宮”圖片顯示,書寫還算規矩、平整,但,若仔細品賞,功夫尚淺還需努力,如於書法家相比,相差甚遠。很多字體一、點畫無勢、二、線條軟弱、三、結構不在位置、四、有形無韻、五、缺乏神采、六、沒有生氣。

客觀的說:夏雨所臨歐陽詢《九成宮》碑帖,還比上一些書法愛好書寫的水平。

書法評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僅此觀點,歡迊討論。

謝謝:


瀚墨無極


不知何人這樣說,藝無止境,五千文化藝朮的文明史發展,由偉大的中華民族不扣不撓的耒鑄造共輝,多少人文墨客,帝王將相,為之添磚加瓦,鑄其輝煌,畄下驚天緯地無價寶藏。棄容臨摹者超的可能,這種提問太離譜吧。


書山衛士嶽明堂


客觀的角度來說,應該是剛入門,只不過名人效應畢竟還是有的,在加上浮躁的當下社會里他能有這樣的一種愛好應該算是一股清流了,所以比較受大家關注和喜歡。

但就水平來說,結構抓到了大頭,還有許多細節都沒能表現出來,還有可以再提高的地方,比如歐的斜勢,是極其重要的,抓住斜勢字就有神,還有收放關係什麼的,線條的質感也還沒有繃住,所以總的來說,還有許多可以精進的地方,不一一贅述,相信他如果能堅持練習,肯定也會越寫越好的


忞廬


說實話,臨的有模有樣的,但是歐楷很難寫的,距離出帖還有距離,部分字的結構還不太準確,筆法方面還有提高的空間,歐楷的神韻體現的還不夠充分。但是對於夏雨來說已經很讚了,能坐下來安靜的臨帖,就很了不起!起碼走的書法正路!繼續加油!


養正書法44390535


從古到今真正的書法大家也是屈指可數的,幾千年也不抵現在一天的頭條上出現的書法大家多。其實,寫字是件每個人愛好與不愛好的平常事情,王羲之柳公權他們也不一定料到寫了些毛筆字,給後人帶來這麼大的麻煩。現在不論是家不是家的都喜歡對書法評頭論足的喋喋不休,可見當今的書法大家真的是多之又多啊!已經氾濫成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