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土家族有哪些傳統地道的美食?

小梁旅行


湘西土家族的美食很多,散落在民間的各個角落裡。現在說說幾種我知道的吧。

酸菜。走進湘西尋常百姓家,餐桌上必須要有的一碗菜。酸菜的種類很多,有大頭酸菜,蘿蔔酸菜,青菜白菜豇豆茄子等等以各種蔬菜為原料通過醃或泡製作而成的酸菜。它們的共同的特點就是酸爽可口,特別的下飯,湘西人愛吃辣椒,辣椒也是製作酸菜的主要材料,剁碎了的叫剁椒,整個兒的就喊著酸辣子,吃到嘴裡,那種又酸又辣的滋味兒能讓人歹上好幾大碗飯!爽得要死!

黴豆腐。文雅點兒的稱呼叫腐乳,我們湘西人就喊著黴豆腐。小時候,鄉里過年,“臘月二十九,推豆腐”,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包石膏豆腐,做好的豆腐,一部分放進竹籃裡,吊在炕架上燻成幹豆腐,這種幹豆腐,和臘肉一起炒,既有嚼頭又滿嘴的柴火清香。黴豆腐也是這個時候做的,我母親的做法是,豆腐用水煮開,然後切成麻將子兒大小的方塊,濾幹水份後,準備一個籮筐,裡面鋪上稻草,把豆腐塊兒放在稻草上,一層稻草一層豆腐,然後用簸箕把籮筐蓋上,擺放在火坑的一角,豆腐就在裡面靜靜地發酵。幾天過去了,從籮筐的縫隙裡飄來了一股特殊的香味,揭開蓋在籮筐上的簸箕,就可以看到乳白色的菌絲已經把豆腐塊兒包裹得嚴嚴實實了。這個時候,把事先準備好的辣椒麵,花椒麵,鹽,在盆裡混合均勻,然後用筷子夾出長滿了菌絲的豆腐,丟進盆裡,裹上辣椒花椒麵,一個個紅豔豔的黴豆腐就做基本上做好了,既可以馬上吃,也可以放進罈子裡,淋上山茶油和米酒,密封起來,慢慢兒吃。這個也是下飯的好幫手,我小時候,吃烤年粑粑的時候,特喜歡把黴豆腐夾在米粑粑裡面吃,這個吃法和味道現在只有夢裡有了。

雜辣子(苞谷酸)扣肉。都說黴乾菜扣肉有名。其實,在湘西,扣肉有一個好搭檔,就是苞谷酸,湘西人稱雜辣子。扣肉的肉的具體做法就不具體陳述了,把肉扣在盤子裡,上籠去蒸,用雜辣子做鋪墊,出籠上桌,長條子五花肉下,是紅燦燦的雜辣子,肉,蒸的香軟糯滑,吃到嘴裡,肥而不膩,其實最好吃的是下面的雜辣子,酸的辣的和著熱豬油的香味,人間的美味莫過於此了。我個人認為這是扣肉裡最佳的搭配,肉肥膩而雜辣子酸辣,相輔又相剋,絕了!不信,請看湘西人酒席上的這道雜辣子扣肉,人們拼命搶的就是扣肉裡的雜辣子,往往盤子裡還剩幾條肉,而肉下面的雜辣子卻一掃而光!

樅菌。叫松樹菌,又名雁來蕈,雁來菌、雁鵝菌、重陽菌、天鵝菌等等,是一種肉質嫩脆,美味可口的食用菌,也是素餚中的上品,被譽為“廚中之珍”。松樹菌每年生長兩季,農曆三、四月,九、十月。湘西山多山大,每年的這幾個月,一場大雨過後,有松樹的地方,樅菌都會如雨後般的春筍一樣冒出來。大街小巷,就會看到一揹簍一揹簍,一竹筐一竹筐的待賣的樅菌。在湘西,樅菌做法很多,譬如辣椒蒜苗炒樅菌,樅菌燒水豆腐,樅菌炒臘肉等等,這幾樣菜餚都因為有了樅菌,都好吃到爆!樅菌自帶天然的香味,烹飪樅菌的時候,不用放味精醬油這些調味料,但一定記得灑上幾粒大蒜米。

社飯。這道美食我也只是小的時候吃過。許多年過去了,嘴邊還殘留著對它的記憶。小的時候,每年清明節前後,土家人都要過社,一是祭祀先人,二是祈禱一年風調雨順。過社就要吃社飯。清明前後,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野蒿子,野蔥都被採摘來用作社飯的材料,臘肉煮熟後切成小丁,自家煙燻的豆腐乾也切成小丁,野蒿子野蔥洗淨,切碎,擠去多餘的水分,把它們放進提前泡好的大米里,攪拌均勻,倒進木蒸子籠裡蒸熟,這就做成了社飯。被野蒿染成草青色的社飯,吃一口,因為其中摻雜的臘肉,感覺滿嘴流油,卻一點也不膩人,細細品味,唇齒間,一絲絲蒿的苦味,一絲絲蔥的清香,味蕾值瞬間爆棚。

稻花魚。湘西是農耕社會,稻田極多。春天,水田灌滿水,秧苗插栽完成後。賣魚苗的人挑著魚苗桶就進村了,挨家挨戶地吆喝著“魚苗賣哎~”,村民們都會買上百把幾百尾,回頭就倒進自家的秧田裡。稻田裡養料豐富,水草,蟲子,落下的稻花,靠著這些天然的食物,魚兒生長得很快。待水稻收割完成後,人們就開始捕捉魚了,下到田裡,用手抓,用竹筐圍,收穫著一條條巴掌大小,背脊金黃的稻花魚。做魚的方法有多樣,介紹一種稻花魚的做法,魚剖開洗淨,用料酒先醃製10分鐘,準備好薑片,蔥段,大蒜米,幹辣椒段,木姜子。熱鍋下油,把魚兩面稍微煎黃,撈起,再把姜蔥蒜辣椒段下鍋爆香,然後把煎好的魚放進鍋裡,加入適量的水,煮開,轉小火慢燉,撒上一把木姜子,加一勺生抽,加入適量的鹽,魚香四溢的時候,一道鮮美可口的稻花魚就做好了。稻花魚肉質細膩而不柴,湯白味鮮而不腥,加入木姜子,更是點睛之筆。流口水沒?嘻嘻。

湘西的美食還有許多許多,幾天幾夜也說不完,隨著社會的發展,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已經把湘西和全國緊密地串聯在了一起,不久的將來,高鐵站,湘西機場也將投入運行,想去湘西品味美食的朋友,出行也將變得越來越方便。





那一場煙雨768


蟹妖

關於湘西傳統美食,對於一個不是湘西本地人卻在這裡呆了一年多的我來說,湘西是有很多東西是我所不習慣且不能接受的,就比如說保靖縣這邊幾乎做任何菜都要放花椒,就連炒個青菜也要放花椒…還有這邊所熱衷的酸辣塊…不是我挑剔,我也是湖南人,但是這些真的搞不來!

好像跑題了,咱要說美食,哈哈,別說,這邊的傳統美食還真不少,我就隨便舉幾個栗子,僅供參考:

湘西的臘肉,純正的湘西臘肉在經過烹飪後是晶瑩剔透的,肥而不膩,下飯香得不行!

裡耶古鎮的米豆腐,湘西米豆腐千千萬,唯獨裡耶的做得最棒,不接受反駁,親測好次!


湘西苗魚,這玩意到底是什麼魚我到現
在還是沒搞清楚,但是做出來後放在鍋中緩緩加熱的金黃的魚塊肆意飄香,嘖嘖…口水都要掉下來!

保靖大屋場洗沙月餅,這玩意和平常吃的月餅是不一樣的,表皮金黃酥脆,裡面包的是豆沙,入口即化,我吃的第一口就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小吃冠軍非這個莫屬了!


湘西包穀粑粑,三角形的,用糯米、包穀、糖還有其他的吃不出來的不明材料做成的,特別香甜,玉米味濃厚,但是吃多了會膩!

當然了,湘西的美食還遠不止這些,土家族世代相傳怎會是我三言兩語就能說清道明的?

關於湘西的問題大家也都可以來問我,我可以為大家解答,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彎彎~喜歡的也可以點贊、評論、互相關注哦!蟹蟹~


口吐芬芳馥郁香


還有米豆腐,每次趕集都要去光顧的生意。從小時到現在一直喜歡吃。每次出遠門前都要帶上一袋米豆腐,因為在外面沒有這種味道,在家裡吃了飽。米豆腐冰涼爽口,加上油炸辣椒,香辣美味。趕集同時還要吃的是油香粑粑,便宜,而且還炸得外酥裡嫩,聰明的苗家人,是用大豆加米按一定得比例磨製而成。

苞谷酸,酸辣子,也都是地地道道的湘西特色美食,記得小孩上初中,每個禮拜回家準備要去學校的時候,媽媽都會準備上炒好的苞谷酸,酸辣子放進書包裡。就夠我一個禮拜的下飯才來。這都是每個湘西人的童年記憶吧,直到現在大了,出遠門都會帶上這些家裡味道的菜。

這是我生活在湘西的地道美食,有不足的歡迎大家來補充,謝謝!


苗族阿美


來一次湘西不就什麼都知道了吧!


鄉村影相


米豆腐 還可以。


摘星星給你看


土家族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臘貨之內的和酸菜之內的和麻辣之內的,集體分部在張家介地區,吉首地區,上湖北一帶,重慶地區


納米藝文


我是土生土長的湘西人,快端午節了除了粽粑,還有一種是湘西的特色粑粑,茼蒿菜粑,非常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