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克星是什么?

碧水青松随笔


糖尿病的天生“克星”,就是胰岛B细胞,一个生产胰岛素的细胞。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胰岛素的作用就是降低血糖的,血糖高了,胰岛素就会出来把血糖降低,而胰岛B细胞则是唯一能够生产胰岛素的细胞。

所以,要想糖尿病血糖稳定,要想预防糖尿病,一定要善待你的胰岛B细胞,善待胰岛素。

1型糖尿病姑且不说(大多是因为自身发生免疫反应,殃及池鱼式地把胰岛破坏掉了,此类患者只能够依靠外源性胰岛素存活。)

特殊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又是比较特殊的种类,要特殊地处理。

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人中最多的一种,它通常是因为遗传、后天生活影响病发的。其中,后天生活的变化尤为重要。

前者只是让你带上了一个会得糖尿病的基因,但不一定会发病,它取决于人的后天生活环境。

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如熬夜作息不规律,如暴饮暴食啊,让身体变胖之余,还让胰岛素抵抗出现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了。


逆转糖尿病,我们在行动,糖胖病逆转研究所,帮助2型糖尿病缓解病症,摆脱用药打针有并发症的困扰。


广东省糖胖病逆转联盟


有人说某些食物是糖尿病的克星,有人说胰岛素是糖尿病的克星,还有人说某种药物是糖尿病的克星......各有各自的说法,但是吴医生觉得还是邓爷爷说得对: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不管是食物还是药物,能控制糖尿病的都是糖尿病的克星!接下来吴医生就跟大家谈一谈糖尿病都有哪些克星!

在谈克星之前,首先带大家认识一下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1型糖尿病:主要是胰腺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的不足;2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的不足。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通过筛查发现的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胰腺炎、一些药物或者是一些特殊疾病引起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由于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治疗没得选了,就是补充胰岛素,所以1型糖尿病的克星就是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一个跟妊娠有关,另外一个跟原发病有关,我就不展开多说了。接下来我要隆重介绍的就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四种类型糖尿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大家所说的糖尿病十之八九都是2型糖尿病,接下来吴医生就跟大家聊一聊2型糖尿病的那些克星。

克星一、健康宣教

曾经吴医生接诊了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正确认识糖尿病,没有遵照专科医生的建议控制血糖,而是听取他人的意见服用保健品或者各种中草药控制血糖,最后并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是治疗糖尿病的第一位,只有大家对糖尿病认识了,才会引起重视,才会理解患了糖尿病为什么要控制饮食、为什么要运动、为什么要使用胰岛素或者降糖药、为什么要监测血糖。

克星二、控制饮食

糖尿病要管住嘴,因为吃得越多转化成血糖就越多,而由于降血糖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抵抗(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无法控制过多的血糖,就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要控制血糖,首先得从升高血糖的“源头”着手,管住嘴,减少血糖的生成!

克星三、加强运动

糖尿病不但要管住嘴,而且还要迈开腿。所谓的迈开腿就是不能懒,老是躺着或坐着,得多运动,特别是跑步、跳舞、打球等有氧运动。管住嘴是控制“源头”,减少血糖的生成,迈开腿是增加血糖的去路,促进血糖的消化吸收!

如果血糖过高或者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不佳者,则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当然了,现在还研制出来其他的新型降糖药物。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降糖药物,目的都是控制血糖,都有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吴医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服用哪种降糖药,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自行加减或者自行停用,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就算血糖正常了也一刻不能放松。

克星五、血糖监测

经常监测血糖,才能掌握血糖的控制情况,才能了解到底有没有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才能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或者药物用量。不要以为没有症状就不要监测,很多时候高血糖或者低血糖在你没症状的时候就偷偷发生了,等到有症状的时候都不懂造成多大伤害了。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规律测血糖的习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都要经常监测。

总结一下: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良好的控制血糖是需要战斗一生的持久战,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和血糖监测。以上“五种克星”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克制糖尿病的最大威力!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饮食,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吃些“低能量、大容积”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大白菜、豆芽等,增加饱腹感的同时也不影响血糖;还可以用粗粮代替部分细粮,因为吃粗粮比吃细粮更有饱腹感,且血糖升得较慢。最重要的是多吃一些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食物。

下面介绍几种降血糖的食物,堪称糖尿病的天敌

1、桑叶

桑叶中包含了特别的DNJ生物碱,该成分可以对人体中酶与二塘的结合产生阻碍作用,导致人体中的二塘无法水解为葡萄糖,就无法直接进入大肠中,从而就会使人体的血糖值降低。桑叶中还包含了两种黄铜,它们会对双糖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使人体中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大大降低,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人餐后血糖的上升,进而有效降低人体中的血糖值。

2、荞麦

荞麦是一种理想的降糖食物,能够降低糖尿病合并症的危险。荞麦籽粒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特别是其中的蛋白质近似豆科植物的蛋白质。其籽粒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长期食用降糖效果理想。用荞麦做为主食的地区,那里的人群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不食用荞麦地区的人群。

3、槐米

槐米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有芦丁、槲皮素,槐花米甲素、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山奈酚-3-芸香糖苷等)、三萜皂苷、槐米二醇及甾醇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 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凝聚,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合并高血脂症。

4、枸杞

枸杞中的枸杞多糖保护受损胰岛细胞,降低二荃生成量,能够降血糖高。枸杞多糖是一种不可利用的多糖,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和血液中的血糖浓度,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上述食物都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有些人喜欢拿它们泡水喝,也有些人喜欢直接用它们做饭菜吃,

但是传统的食用方式,食材中的有效物质难以被有效的吸收利用,效果不理想。现代医学把这些食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利用益生菌发酵制成发酵液,如荞麦桑叶发酵液,喝20ml可顶几十斤的食物,降血糖的效果更理想,适合糖尿病人长期服用。目前市面上类似这样的食物发酵液有很多,大家可自行查询了解。


mikey13191634615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糖尿病的克星是什么?

想要战胜糖尿病,只有坚定地驾驭好五驾马车,这样才能够控制好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实现健康长寿。因为糖尿病目前无法被治愈,所以,糖尿病的克星,说来说去,还是那些经过无数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

一、饮食

饮食是糖尿病的基础,应该控制热量摄入,要求进食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膳食,粗细粮要搭配,先吃菜后吃饭,主食以谷类食物为基础,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这类食物有蛋清、家禽、鱼等。同时营养均衡、避免肥胖。此外,还应辅以足够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以及配合合理的餐次分配。

二、运动

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建议患者根据评估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运动方式、次数、强度及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等,并根据运动时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相应调整其他治疗,糖友应自觉长期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并可结合家务劳动进行。

建议每天运动或每周5次,餐后1~3小时后开始运动,做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血糖高于14mmol/L,不要运动。

三、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监测餐前、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来观察血糖的水平,对病情进行预测。除此以外,还是要定期专科门诊复诊,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等相关指标。

包括口服药物、胰岛素以及降压、调脂、抗凝的药物治疗。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选用的药物也相应不同。

五、糖尿病的教育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则是通过学习了解糖尿病知识,懂得如何把治疗融合入日常生活中,怎样观察血糖、尿糖控制饮食何时应寻求医生的帮助等。充分的教育可促进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以上主要是旧五驾马车,新五驾马车提出了需要降压、降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减轻体重和控制血糖等。比如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建议将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上,而且伴有抽烟,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建议及时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三诺讲糖


糖尿病属于三高症之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属于慢性病,糖尿病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病变,危害非常大。



得了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就,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治疗糖尿病要五驾马车并驾齐驱,大概也就是指提问中糖尿病克星,所谓的五驾马车主要是指:

①糖尿病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告知需要生活饮食规律,戒烟戒酒,注意卫生,预防和避免各种各样的感染。同时宣传需要了解糖尿病知识和治疗方法以及血糖控制的目标,使用控制的血糖的药物需要注意什么以及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防范和识别,并嘱咐定期随访,决定是否调整降糖方案。

②糖尿病饮食治疗:提倡进食粗制大米、面条和适量燕麦、高粱、荞麦等五谷杂粮。鼓励进食新鲜绿叶蔬菜、粗谷物、大豆类、含糖成分比较低的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预防便秘,还可以减慢食物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含糖饮料、冰淇淋、甜糕点、蜜糖、蔗糖以及葡萄糖如果没有低血糖最好不要食用,尤其是血糖较高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则需要禁食这些糖类物质。



③糖尿病运动治疗:根据自身情况长期坚持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

④糖尿病病情监测:自我监测血糖,目前多使用便携式的血糖仪。

⑤糖尿病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是否需要选择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及高血脂依然强调预防,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得了三高症一般治疗比较棘手,而且会导致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佳园道


糖尿病的克星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更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属于老年慢性病,慢性病如果有明确的克星它就不是慢性病了,不像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就是细菌的克星,当细菌被杀灭,肺炎也就治愈了。糖尿病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他是因为胰岛功能损害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血糖增高,目前还没有相关技术可以是修复胰岛功能,更多的治疗只能是缺什么补什么。

糖尿病患者究竟该怎么办呢?



  1. 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就应该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程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后者的针对性较强。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心态要和平,自暴自弃和悲伤抑郁只能加快疾病的进展,积极与医生配合使血糖控制达标,就会发现糖尿病患者能正常的生活、工作。

  2. 饮食治疗。饮食和营养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2型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不健康的饮食结构还可以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膳食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别占总热量的30%、55%-60%、15%- 20%。此外还需要戒烟、限酒、低盐饮食等。
  3. 运动治疗。体力活动在2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重要的地位。运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减少降糖药的用量。应注意的是运动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五天,每次30分钟;运动项目要和病人的年龄、病情、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活动量大或激烈时应建议糖尿病病人调整食物和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 药物治疗。饮食和运动时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但往往很难使血糖控制长期达标,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
  5. 糖尿病监测。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患病,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眼底等即时自我感觉良好,也要坚持定期看医生。为了更好的监测血糖,及时掌握血糖的变化,最好在家里采用便携式的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

总结:尽管糖尿病没有所谓的克星,不能根治,但我们通过对其进行综合性治疗,就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展,防止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身为应工作在养老社区里的专业营养师,玮玮个人认为:

糖尿病的克星是——自律!

先讲个真人真事儿,我们社区里有位李叔叔,已经79岁了,三年前刚入住时状态很差,糖尿病、消瘦严重、刚刚丧偶,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状态都不佳。但是现如今,他通过健康饮食及坚持运动,已经增肌5斤(注意不是增重,是增肌哦,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弥足珍贵的肌肉哦!),血糖也控制得很好,每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控制在7%以下,这对于一名患病十多年的老糖友来说是相当不易的!李叔叔的秘籍就是严格的自律,为了不给儿女添负担,他入住我们社区后就采取各种方法了解保健知识,除了咨询我们营养师之外,还会听各种健康讲座、阅读各种医学科普书籍,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这三年的变化真的让人佩服不已 !

通过李叔叔的例子可见,糖尿病人群真的不能得过且过、懒懒散散,控制饮食并不意味着放弃享受食物,而是在保证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分配好肉、菜、主食、水果等各类食物的比例,李叔叔每餐都吃得不少的,但他餐盘中最多的就是各种蔬菜和鱼虾,主食也一直都是杂豆饭和薯类,因为他很清楚大量的运动过后需要补充优质蛋白来增加肌肉生长,这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好!


营养玮玮道来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听从专业医生指导,综合评估病情后制定个体化,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规律服药,同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患病人数众多,其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考虑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胰岛素绝对缺乏或部分缺乏,同时部分糖尿病患者还可出现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

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根治办法,但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而控制血糖达标。所以,糖尿病一经诊断,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并注意规律服药,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很多朋友发现自己血糖升高,甚至是确诊糖尿病问题时,总希望能够找到一种食物,或者一种药物,或者是一种治疗手段,能够一蹴而就的解决问题,但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糖尿病还没有这样的一个“克星”,能够一下子治好糖尿病或者长期稳定的控制血糖,我们对于糖尿病,要注意多方面的综合调理,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使糖尿病对身体的健康危害降到最低,这才是糖尿病患者对待这个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正确态度。

糖尿病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控制高血糖,为什么要控制高血糖?因为如果不好好控制,高血糖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疾病,肾脏功能衰退等;也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如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还包括周围神经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皮肤病等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控制糖尿病的最终目的,就是控制好血糖,减少这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对健康的整体危害。

虽然现代的医学水平,还不存在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但人类对于糖尿病的研究,比起几十年前来,已经有了很多的进步,有很多的包含数万例病例,持续多年的糖尿病预防研究,糖尿病治疗前瞻性研究,糖尿病强化治疗获益相关研究,使得我们对于糖尿病的控制,治疗获得了更多的可靠的临床数据,用以指导我们的糖尿病控制和治疗。

关于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干预

来和大家分享一项源自我国的糖尿病预防研究数据,这项研究称作“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持续时间从1986年到1992年,后续研究则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众多的数据我们就不多说了,而这项研究的最终结果表明,持续坚持的饮食调理和运动干预,对于我国有糖耐量异常问题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能够明显的降低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减缓发展成新发糖尿病的进程,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时间推迟了3.6年。这样的数据,不但对糖尿病的预防有参考意义,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来说,饮食和运动对于血糖的辅助控制效果,身体健康获益也是明确的,有效的,而且后续研究还发现,积极的饮食调理和运动干预,对于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特别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病几率都有所下降。

糖尿病要早干预,早治疗,早控制血糖,越早做到,对身体的健康获益越大。

对于糖尿病,曾经有这样的两个观点争论,那就是糖尿病是否进行干预,糖尿病并发症就可以的预防,而另一方的观点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不可预防的,如何证明谁的观点正确,当然是通过临床数据来说话。

于是针对这一争议,英国和美国都对此问题展开了长达10年以上的大型临床数据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UKPDS研究表明,平均随访10年,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 ;而于10年后开始的美国DCCT研究,在1993年公布结果也显示,经过7年的强化血糖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的进展都有了显著的降低,这两个大型的临床研究都证明了,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够明显的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发展进程,血糖要控制,还要好好控制。

这两项研究还发现,对于糖尿病患者,越早干预,在糖尿病发病早期进行强化治疗,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6.5%以下甚至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控制到6.0%以下,能够明显的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在UKPDS的后续研究中,证明经过强化治疗转变为普通治疗控糖的糖尿病患者,其强化治疗阶段的健康获益仍然持续存在,说明我们的血糖代谢存在记忆效应,糖尿病发病早期,尽早的严格的控制血糖,能够获得持续的健康获益和良好的预后。

而对于糖尿病发病周期较长的患者,其强化控制血糖的健康获益就变得不再明显,因此,此时根据身体情况,可以适当放宽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在1999年~2009年的旨在研究糖尿病控糖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的ACCORD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在心血管风险降低方面,对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治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至6.5%以下),与常规治疗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7.5%以下),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没有显著降低,而全因死亡率反而出现了升高,因此,这项实验经过3.5年 后,强化治疗组全部转化为标准治疗组。

这样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早做干预,不管是加强生活调理控制,还是合理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能够在糖尿病发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严格控制好血糖水平,能够更好的保证身体的健康获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作几率和发展进程。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人体组织细胞必须获得能量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葡萄糖是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最常见的物质。但葡萄糖不会自动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必须借助一种内分泌的激素的帮助才能完成,这种激素就是胰岛素。当我们进食含淀粉的食物或者含糖的食物时,身体会将这些食物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胰腺分泌胰岛素将血液中葡萄糖送入细胞内功能,多余的葡萄糖则转变为脂肪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糖尿病的发生实际上就是因为胰岛素数量或质量的下降导致更多的血糖无法进入细胞,带来的后果就是更多的血液中的葡萄糖造成对身体组织器官的伤害,或者因为身体不得不分泌过多的胰岛素而导致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肥胖等,这都增加血管硬化、心脏、肾脏、眼睛的损害。


导致糖尿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过多的精米精面、过多的含糖尤其是人造的果葡糖浆的食物(我的头条文章里有专门的果葡糖浆的危害的文章)、肥胖、运动不足都可能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从糖尿病发生的原因的角度分析,糖尿病的发生与我们胰腺过重的负担有着密切的关系。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就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如何减少胰岛素分泌。大幅减少碳水化合物及含糖食物就是关键。


也许,许多朋友会有疑问:减少碳水化合物和糖类食物,身体组织细胞如何获得能量?实际上,身体获取能量的模式除了淀粉-葡萄糖模式之外,还有一种模式,那就是脂肪酸-酮体模式,该模式不增加胰岛负担但可以保证身体组织细胞获得能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后果。欢迎关注我的头条-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