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刷下簡歷都有好多人聯繫,現在投簡歷都很少接到電話,35歲真是職場分水嶺嗎?

熊二聊


不請自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作為一個在職場中生存的人,我們不得不正視目前職場的“35歲現象”。以前,是不進則退,現在,不進則直接出局。

不論從各個方面來講,對企業來說,牽絆少,負擔輕,能加班,能出差,有活力,能創新的人,性價比才是最高的,35歲的人,如果還通過網投方式找工作,拿到初面的機會都很小,哪怕有,也不是什麼好企業。

整個就業環境,從公職考試到私營小企業,對求職者的年齡都有明確的界定,很多互聯網公司甚至界定在28歲以下。一個HR朋友曾跟我說,他們選人的標準,35歲以上的人,簡歷看都不看。

35歲真的是一個被重視的年齡,是事業發展的一個大瓶頸。除非是之前沉澱得超級好,有各種大公司背景,有多種資源,知道哪裡是坑,能告訴公司怎麼避免栽坑,拿經驗和資源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