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低段作文课堂教学

所有语文老师都常说的一句话是:想要学好语文,就要会读,善表达,能写作。想要真正地学好语文,这三门硬本领是一定要学会的。在低段教学,如何才能利用好课堂的短短40分钟时间,让孩子把这小巨人一般的作文征服呢?

首先谈下关于二年级的写话教学。二年级主要写话练习集中在看图作文。每一次写话训练之前我总是跟学生说,写自己想说的话,写看到的图画,联系自己周围的事物,写自己知道的事物。在教学中,我归纳出自己的一些关于写话的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生有话可写


我清晰的记得,在一次训练学生写"我的朋友"的写话训练中,为了学生有话可写,有兴趣写话,我让每一个孩子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班上最好的朋友,不仅用上铅笔更是用上所有他们喜欢的颜色去勾勒自己的朋友的肖像。要知道每一个孩子对颜色都是很敏感的。孩子们对此一下子兴趣大增。他们在创作中其实也是在对作文中人物形象的形象刻画,只不过还没有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已,那时,学生已经对要描写的人物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印象,我想这比直接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朋友要来的更深刻,更形象,不至于在说的时候会前后思维不连贯。


接着我让孩子针对自己画的朋友,上台给大家介绍,说一说,演一演。我的每一个环节都为了让孩子主动并且积极地参与,因为如果是被动的接受,从学生嘴里说出的描述一定不是心里最真实的,最准确的概括,更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语句,所以要让学生主动敞开通向语言表达领域的心扉。


于是一部分孩子很兴致盎然的邀请自己的朋友上讲台,拿着自己的对朋友肖像的创作,开始了介绍:这是我的朋友xxx,他有很长又很美丽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的孩子甚至以采访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朋友,"你喜欢吃什么?""你星期六回去那里玩?"等等这些问题,在孩子们口中的一问一答,这难道不是对写话内容的扩充与丰富吗?孩子们在介绍中,其实已经不知不觉知道了如何写人物的方法,而且慢慢的将写话的内容扩充,使写话的内容更加丰满。当万事俱备时,让孩子们在回味之余写出自己心里所想的话语,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做到有话可写,有兴趣爱写。

语文课堂——中低段作文课堂教学

联系生活,指导观察,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我的语文老师跟我说过:不会观察,不用心领会,永远不要说自己会写作文。其实她本来的意思是想让我的作文有更多自己的东西在里面,不是生搬硬套。而换一个身份想想,这其中好像又有一些门道可以提供给我现在所从事的职业。我用老师给我的启示又来启迪我的学生,我想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承传吧。


在二年级第四单元中有一篇看图作文,画面上呈现的是一群孩子在动物园里看猴子,旁边还有一些大人。其实这幅图片相传递的内容很显而易见,孩子们更是在几秒钟就能看懂意思。可真的让他们写的时候,孩子们去不知如何下笔,我想这一定是每一位教过这篇看图作文老师都遇到过的。为了让孩子们能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呈现在语言表达上和书面表达上,确实是一件要绞尽脑汁的事情,往往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思维来思考,做事情也是要循循渐进。


起初,我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去动物园的经历,在什么情况下去了动物园,和谁一起去的,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哥哥很活跃,因为她们去过动物园,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游玩的经历,更好的是,她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回忆将画面转换为语言上表达出来。


接着,我让学生再次看到PPT呈现的这幅课文中的图画,让他们去想象自己就是图片中的孩子,这就是自己去过的动物园,看到的景象,这下孩子们可有更多的话说了。她们滔滔不绝的用简单却有逻辑顺序的语言说这图片上的内容,有的孩子甚至想象力更加丰富,她们把图片中的大人想象成了导游,老师,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心的游客给小朋友讲解,有的孩子把猴子样子也形象的说了出来,比如:小猴子的屁股红红的,应为它们很害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朋友来看望他们。


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也发现,孩子有时候不是不仔细观察,而是他们不会观察,只有联系到他们自己的生活,联系到现实才可以更加深入的勾起他们回忆或是映像,这样她们才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孩子的洞察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关于中段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我鼓励孩子多写些自己的所观所想的片段,我没有太在意他们写的是否能成文,是否要有结构,也没有要求他们要有统一的文体和格式,因为如果一旦规定了孩子的写作思路那么写出的文章一定是千篇一律,一定会出现很多雷同的句子或是想法。

语文课堂——中低段作文课堂教学

鼓励孩子口头作文,多说多讲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是有关自己的课余生活的,为了让孩子们在第一次接触习作中有成就感,我提前一天就让孩子们回家准备要讲的内容:回家思考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活动有哪些,这些活动给你带来哪些影响,你为什么喜欢这些活动。


到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先小组交流自己的活动,让侯让每一位学生都上台讲一讲自己快的课余生活有哪些,不要求说的时间,能所就尽量说一说,为了让孩子们都张口说,我整整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在听中吸取别人的表达方式,在说中整理自己的语言,我很欣喜的看到,有的孩子在讲了第一次后仍然举手想再说一次,在第二次的说文中,明显在语句流畅度,语言组织能力,语句表达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素养高的学生的展示甚至可以称作一篇优秀的口头作文了。


我认为,“听说读写”里,只有能说,会说才可以真正的做到会写,这样的习作教学才能真正的达到目的,这样的学生才不不会像是茶壶里的饺子,肚子里有货,但不会表达,不会习作。

语文课堂——中低段作文课堂教学

激发孩子爱写作,评语一定要重视


在改所有的语文作业中,改作文是我觉得最繁杂的一项工作,不单单是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阅读学生的习作,更花时间是回应给学生的评语。每一次的作文或多或少,我都会给学生留下几行阅读作文后的“小小观后感”,虽说这是件很费时间的事情,但是我却觉得很值得,应该说是对学生写作的鼓舞很大。


越到高年级,孩子愿意听到的评价不再单单是“表现的真棒”“写的真好”“太会写了”这些简单,空洞的评价语言。孩子们更愿意看到,老师和他的交流,文字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很多时候,在发下作文本,孩子们不是比一比谁的分数最高,我发现很多孩子是在相互看老师的评语,看看老师给谁写的好,老师给谁写得多。孩子们会互相交换看老师的评语,也许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位朋友给他们留下的痕迹,留下的“交换日记”。有时孩子会在老师的评语后,又再次恢复你。


下次有机会,我会把评语分为三层:老师的评语、同学的评语、父母的评语。这样子,学生一定会对作文更加有所期待,他们期待的不仅仅是写作文,而是一次问自己的交流,同时更可以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让这种写作交流的氛围更加的浓厚。

希望这些在作文课堂的运用可以帮助各位老师们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孩子们享受写作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接受。


语文课堂——中低段作文课堂教学

爱上学习教师在线培训即将开课,【零风险,免费用,无需加盟】

如果你是大学生、托管老师、辅导老师、学科老师、对语文有兴趣者、请发我私信,我带你进群(ps头条不允许广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