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把书读活的方法,实用篇


分享把书读活的方法,实用篇

读书该读点什么?这比起怎么读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色。我们选择什么读物,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读一本好书,使我们思想得到启发,获得充实感和满足感。而读一本坏书,使我们思维混乱,学不到东西,浪费了双倍的时间。所以,读书的第一要义,就是读好书。尤其是经过时间裁汰的名著。

当然,名著也有不适合自己的。所以即使是好书,也有一个是否适合自己的问题。在选书问题上,我们要善长选择,这种选择来大量的错误选择。所以说没有办法,就像女人要和王子接吻,必须和很多青蛙试吻一样。只能说,我们尽量在试错之后,总结经验,培养选书的能力。

有了好书还要按主题分门别类的去读,就像各种维生素都要补充一样。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等门类的书籍,都要有所涉猎。这样知识和思想才丰富。有了主题我们才能做研究,在各种书中穿梭。不会被一门知识所困住。在书本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就能有针对性,把书本读活。

当然看了很多书,不是说一切问题就可以翻书解决。就像打仗的时候,如果按孙子兵法的章句去打,只会全军覆没。因为打仗的很多经典打法,兵法书里是根本没有的。理论是灰色的,书本给了我们思维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而遇到具体的事情,还须具体问题的具体研究。按书本原话去实践,只会苍白无力,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可以有,但不可迷信。

分享把书读活的方法,实用篇

好书也反复的读。读得倒背如流最好不过,有钱钟书的照相式记忆能力就更好了。只不过记忆力不等于思维力,记忆力也不等于学问,但记忆的重要性很高,谁也无法忽视它。为了记忆牢固,书本就要反复的读。第一遍总会有理解不到的地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之后,每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

譬如,有的人熟读三国演义,甚至连每章回的标题都能背下来。随机问他,都能对答如流。简直有最强大脑的味道。可以说,反复读是加强理解的需要,也是熟练掌握不多的方法。别无他法,唯熟读尔。

读书的时候,也要运用联想力,万物皆有联系。书本中的话,究竟可以和生活的什么产生联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在学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要想到拿来怎么运用。是在沟通的时候用,还是写作的时候用,或者是在为人处世的时候用。

时刻把沟通、写作和为人处世的难题装在心里。每本书读下来,看看有没有新观点,可以解决这些难题。这样积累多了,就可以融会贯通。思想从量变产生质变。渐悟或顿悟。

而且,把书本里的好思想,由书面转化为现实很重要。读书读到最高级别,就是带来思考的同时,提升执行力。无法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行为,那么书本就没有发挥功效和价值。

分享把书读活的方法,实用篇

最后,我们要玩味书中的句子。很多书读下来,只要有那么一两句收获或突破,就非常难得了,不要期望值过高。在玩味句子时,我们要不断的在脑子里思索,在口中念念有词,领会其深意,拈花一笑,这就是刹那的领悟。

我们在读的时候,还不妨做一个特约评论员,专业挑刺。不断的对书本做出自己的批判和反思。写的好的地方为什么写的好?写的坏的地方为什么写的坏?什么是写书者的花腔,什么是写书者的干货。什么是对自己有启发的,什么是作者的闲笔,只能看,不用当真。

而想写作的人,不妨把书本的前前后后,做一个梳理。将他们的行文框架挑选出来,看他们是如何布局谋篇的,看他们的的血肉是否丰满。自己在写作的时候,能否借鉴它们的文章结构。读书读多了,就可以下笔千言,写多了读书就更厉害。当人们毫不谦虚的说,我也能写的时候,就有点厉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