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最惦记的是什么美食?为什么惦记这个美食?

育儿佩奇爸爸


话说我惦记的美食还真有点多,不过目前能想到的不多,一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立马就想到以下三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每一种美食的美味:

1、宜宾燃面:看似很油腻,实际不油,很香,每一根面条都粘满了花生碎和碎米芽菜。燃面分为素燃面和荤燃面,差别就是荤燃面会放上很多肉沫,这个最喜欢吃了。

一年才回一次老家,每次回去吃一次,真的是甚是想念呀!

2、白切鸡:这是正宗的广东老家的白切鸡,男朋友是广东的,前两年去过一次广东,他们老家就吃这样的白切鸡,一整只鸡剁好就装一盘,超大气。和四川的白切鸡不一样,这个肉质鲜嫩,鸡皮是催的,他们有个特色的蘸汁,是用广东特有的一种姜加上花生油做的,跟白切鸡真是绝配。

上一次吃的时候都是两三年前了,至今还是惦记着。

3、苦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苦笋到底怎么吃?在宜宾,苦笋是一种菜,也是种调料,我们家最喜欢苦笋炖鸡汤,或者酸菜苦笋肉片汤。汤里的苦笋苦味淡淡的,炖的汤也是清香扑鼻,特别解腻!

这个经常都吃,还是很想吃,冰箱里面冻了好多苦笋,想起来就会炖鸡汤!

大家觉得怎么样?

喜欢美食欢迎评论和关注





玲家美食


每个人最惦记的美食应该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不管吃什么都觉得总是那么好吃,到现在都还想吃到当年的味道,但是现在才发现当年的味道以经找不回来了!

清楚的记得,在上小学时一到学校圆门外的小卖部,总要买一个杨老师家的煎饼卷土豆丝吃,煎饼柔软精道有嚼头,土豆丝加青辣椒,香辣爽脆,当时卖5毛钱一个,那个味道现在想起真想来上十个坐那里慢慢吃!

还有就是肖老师家卖的大辣片和辣条,那时也卖5毛一根,麻辣味,吃了让人流汗,辣的兮兮哈哈的,和一群同学站在肖老师窗口在看会电视,真的是最好的享受!

还有一个最难忘的美食就是学校火食灶,每周吃一次面皮,那味道也是好极了,虽然没有现代的美食味道好,但是我觉得那时那个面皮的味道,我现在真的真的好想吃,哪怕只吃一口,也算解馋了!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面皮是用面粉蒸的,碗底经常垫包包菜丝,熬点醋水,浇上油泼辣子,我每次吃面皮都吃两洋磁碗,再加一碗稀饭。

但是伙伴们肯定不知道,我吃这么多要多少粮票,当时用的都是粮票,一碗面皮四两粮票,两碗八两粮票,一碗稀饭二两粮票,一共一斤粮票,一次要吃这么多。

还有当时的白象方便面双面饼,一般都干吃,干香干香的,5毛一袋,一般几天才能卖一袋解个馋,那时家里穷哇!哎!现在这些娃娃好哪去了!


乡巴老美食


我经常想起的是一块奶油蛋糕。

八九岁时候的样子,学校附近有家百货大楼,总共四层,我最喜欢的是一层,里边有各式的玩具和美食,尤其是奶油蛋糕那个专柜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闻到奶油的感受,该怎么形容呢,应该是让人迷恋,沉醉,甚至上瘾吧。

那块蛋糕是方形的,有巴掌那么大,蛋糕的图案是网格型,有蛋黄,咖啡和奶白三种颜色,各种颜色的方块之间用细细的奶油线分开。那个时代的小学还没有封闭管理的概念,中午只要有空就要去看看那块蛋糕,9角钱,太贵了,80年代,爸妈每月工资才不到30块钱,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机会品尝到它。

后来百货大楼变成了华联商厦,各种蛋糕店雨后春笋般涌出,品种更是琳琅满目,我也有足够的钱买蛋糕了,但现在我却不再吃奶油蛋糕了,肯定是年龄的原因,对甜品不再感冒了。好在女儿跟我当年一样钟爱蛋糕,但她比我幸运,可以想吃就吃。

什么味道最香,什么东西最好吃,也许记忆里没得到的东西才是最接近真实的答案吧。




浪速2009


我是大碗哥,我最惦记的美食是老家山西孝义的压花肉,现在想到都忍不住流口水。

小时候,每年过年的时候,最馋的就是妈妈做的压花肉。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卖压花肉的,但是妈妈每年过年前都坚持亲自为家人准备我们都爱吃的压花肉。

妈妈经常带着我去市场挑选上好的猪棒骨和猪蹄,每次都要选好几个店进行对比才可以买到满意的。回家后,妈妈花半小时把猪蹄猪棒骨处理好,就开始熬制。等肉开始变得有粘度,妈妈会一点点把肉撕下来(这个时候我就会过来帮忙),加入生姜蒜花椒香叶等调料,继续小火熬制。熬制的过程中我在边上闻着锅里飘出的香味,心里喜滋滋的。因为熬制需要4-5小时,所以妈妈弄完会一边陪着我做作业,一边看锅。伴着肉香,我感觉自己做作业都很有动力。4-5小时后,美味出锅啦!出锅之后并不能马上享用,还需要放凉。等晚上色泽红润、肥而不腻、香味浓醇的压花肉拌好调料上桌,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伴着肉香飘在村庄里。

而且,因为压花肉需要凝固,所以不用添加剂的情况下,只有在冬天能够吃到,所以更让人惦记它的美味。

大家有什么让自己想到就流口水的美食吗?欢迎和大碗哥分享。






大碗的幸福生活


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美食,别的地方的美食,也许你不习惯吃,但还是当地的美食。

我是湖南的,腊肉是湖南的美食之一。

相信大家几乎吃过腊肉,但不一定是我家乡熏烤出来的腊肉,我在广东工作几年,就吃过市场上卖的腊肉,总吃不出家乡那种味道,无香味,无嚼劲,无油水的感觉,听说这种腊肉是太阳晒出来的。

而我家乡的腊肉是化近一个月的温火慢慢的熏烤而成的,在选肉方面上做出了筛选,靠猪头上的肉几乎不要,太肥的不要,这些肉要来熬油,而选出来的是五花肉,瘦肉来做腊肉,当温火熏到半月左右,可见腊肉溢出油来,腊肉的颜色慢慢的变金铜色,坐在灶前,香味扑鼻而成。

在炒腊月上我们当地人有讲究的,把腊月切成片,不要太厚,倒入锅里急火炒三分左右,腊肉成金黄色,放入大蒜叶子,辣椒,佐料,这样一份色味香的腊肉就可以吃了,其实腊月没下锅前也可以吃,因为腊肉已经熏烤熟了,只是没有炒好后那么香。



yjP香烟有毒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一个常年出差在外的销售人员。说起美食对我来说是不能够放弃的一个词,因为无论到了哪里感觉自己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当地的美食,这也似乎变成了习惯,也是基于对美食的喜爱。首先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走之前每次包里必须要放点红肠,红肠最能代表着北方的特色,尤其是在一列通往南方的火车上,每次都坐30多小时,在火车上除了自己难以下咽的盒饭,仿佛再也没有别的好吃的了,此时此刻从包里抽出一根东北的红肠,用手将它掰成几块放在盒饭里,就着吃,可以说在那时那刻自己就是火车上的主角,别人会用一种羡慕的眼光去看自己,但谁又曾知道从列车出发那刻起,列车将会把我拉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会让我与故乡相隔至少半年不能回去,此时此刻兜里的红肠就成了自己相依为命的美食了。好东西总会吃完了,所以我就会在当地去寻找一些新的美食,出差这些年吃了很多各地的美食,山东的酥肉,大包子,河南的红焖羊肉,烩面 武汉的蔡林记热干面,桥头户部巷的恩施土豆,北京的烤鸭,炸酱面 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广州的早点早茶。说实话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代表,美食各有千秋。

但还是忘不了家乡的美食,尤其是每次回家妈妈亲自 和面,打卤 切手擀面给我吃,从小到大只要每次我身体不舒舒服或者是厌食,妈妈总是会给我做她那拿手的手擀面,吃完了我就会好,那种味道是儿时的味道,从来都没有变过,虽然现在妈妈年岁已大,但每次回家还是不记自己的劳累,亲自下厨给我做‘小时候’的那碗熟悉的面条,没有添加剂和防腐剂纯天然的味道,每次回家我还是不会让妈妈失望全力吃了那碗面条,让后对妈妈竖起大拇指,妈妈会露出那难得的笑容,此时此刻心里有种复杂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吃的不仅仅是味道,吃的更是那份小时候的爱,虽然可能做的没有市面上的面条好吃,但在我的心里‘妈妈的那碗面条是最美的’是无法代替的!






隔壁吃货老宋


你好,说到最惦记的美食,那一定是开封的炒凉粉和小笼包子。

我在河南上的大学,在上大学期间听过很多朋友推荐,就去开封玩了一趟,这一趟虽然没有玩尽兴,但是所领略到的开封小吃是非常的多的,而且我目前非常的想念开封的美食,最想念的就是小笼包子和凉粉了。

首先说一下开封的小笼包子吧,开封的小笼包子和杭州那边的不一样,它主要是皮薄肉厚,而且味道鲜美,他所用的蒸笼是由特殊的竹子编制而成,蒸出来的包子有一种淡淡的香味。而且开封的小笼包的肉馅是有独特的秘方调制的,那个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再说一下开封的炒凉粉, 这也是开封美食的一道特色,它是由豆制品而制成的凉粉,经过大火爆炒之后,加入蒜和调料而制成的一项美食。浙江美食最好吃的吃法,就是将烧饼与凉粉加在一起,脆脆的烧饼配上香喷喷的凉粉,简直不要太美。

这就是我的推荐,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小阿莹


我自认为是个美食爱好者,所以没有特别说不喜欢哪个地域的食物,哪个地域的美食我都有喜欢的,西餐和甜品我也喜欢,但你要我说最惦记的美食,我只会说是我们家乡的米粉。

我是湖南人,我们湖南人都比较喜欢吃米粉,而湖南米粉以常德米粉有名,常德米粉中以津市牛肉粉名气最大,10个湖南人中不敢说10个,但至少8个都知道津市牛肉粉,你在外省看到的湖南米粉店牌子大都是常德牛肉粉、津市牛肉粉,但坦白讲很多我问过有些其实根本不是津市本地人,甚至有些连常德人也不是,味道大都不正宗。

我从06年来到深圳,因为爸妈也早已过来了,所以过年也没有回去过。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很想回去,想念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当然还有怀念的津市牛肉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乡愁。津市人的早餐首选大都是津市牛肉粉,然后就开始忙碌的一天。津市牛肉粉味道鲜美、香滑不油、润滑可口、汤汁浓郁、风味独特,如果有机会去津市,一定要尝尝。津市牛肉粉的码子又称浇头,包括:红烧牛肉、麻辣牛肉、清炖牛肉、牛杂、酱汁牛肉,还有其他浇头,如肉丝、排骨、三鲜都也还不错。还有一种就是津市炖粉,其实就是米粉火锅,牛肉主食加其它配菜制成一锅有汤汁,加热后米粉下到汤汁里,大家围着像吃火锅样的。津市刘聋子牛肉粉店名气最大,包括长沙等地都开有分店,津市本地贺记、曾记都还不错。

对于每个地方来说都有一道代表性的美食,例如沙县小吃、兰州牛肉拉面、武汉热干面等等,对于津市来说,津市牛肉粉就是最有代表性,就像津市的一张名片,对于出门在外的津市人来说,无论我们走多远,津市牛肉粉都是我们最惦记的味道,最无法忘怀的味道。





老姚记生活


年少求学于沪,时常梦寐还乡!初出离家远,乡愁步步生!三千夜难寐,老母家中好?

说起最惦记美食,我好想我妈给我包的饺子!

家中兄弟很多,小时候每逢周六日,家人都在家!总会包饺子吃……当时母亲和面,父亲拌馅儿,大哥擀面皮二哥烧水,我只管等吃………

最后一盆盆热气腾腾饺子端上来,一家人围着桌子开始吃起来。热气弥漫整个小屋,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

白马过隙,事过境迁。

爸妈。我想吃你们包的饺子……



鹿与森GT


我最惦记的是东北的那碗山西刀削面。



可能很多人疑惑,刀削面怎么在东北?因为是我上大学时候学校食堂的刀削面。

学校当时有好几个食堂,其中有一家是一个山西老板娘开的刀削面档口,价格便宜,每一碗面都是你看着师傅在玻璃窗内削,每次都有种迫不及待想吃的赶脚。他们家的面有很多口味,我最爱鸡腿面,汤汁入味,鸡腿好吃到骨头都想吞掉,加点辣椒和陈醋,真的人生都完美了!偶尔我也买糖醋味道的炒面,离开校园后,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面了!



由此我相信山西人真的是把面做到了极致,刀削面全凭刀削,那股劲道太赞了!

大学毕业后在南方工作、南方饮食略清单并偏向米饭,爱吃面的我,其实内心有点失落。其实你对于食物的倾向,都是因为你小时候的味觉体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就像时间一样,很多事情是回不去的,最美好的美食,就算留在心里也是一种幸福!



食色性也,爱美食的人必定热爱生活,就像那句广告词,愿我们每个人都吃嘛嘛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