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自己带比较好?

美人鱼9778


我的孩子从生下来都是我自己再带,当然,婆婆也在照顾,我不想儿子当留守儿童,还有,学习婆婆是帮不了忙的


宣宣的日常生活


  • 我是五岁孩子的妈妈,从出生到现在,由我们夫妻一手带大,其中感悟颇多。分享一二。
  • 孩子四个月,我开始上班,选择离公司可以步行五分钟的社区租住,方便来回母乳。开始几天,孩子一直在嚎啕中度日,我每天来回跑好多趟,工作无法进展。所以大概十天以后一直到孩童三岁入学,每天我都是抱着孩子上班,抱着孩子下班,孩子的饮食起居都在公司。其中心酸,不一例举。 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有一半的时间高烧咳嗽中度过,其中昼夜擦拭降温,通宵不眠,白天上班,各种疲惫,不一例举。目前大班 ,免疫力基本正常了,保持了全勤上学。我算是从时间上能保证相对自由,可以全身心的工作和休息。说了这么多不易,实际经历过来,回头望,自己带孩子的益处特别多,对我而言,有了妈妈的岗位,让我脱胎换骨,具体归纳如下。第一,体验生命成长的种种奇妙,孩童出身骨软筋柔,慢慢充盈,逐渐会趴,会坐,会站,会爬,会牙牙学语,到逐渐会问十万个为什么,这些平凡而又平常的事情,因为血脉相连,因为亲情浓郁,居然可以让内心充盈无限喜悦和期待,以及温暖。如果你不是亲自带,这些微妙的变化和情感,在这种躁动的时代,很难体会到。第二,时代变迁,饮食结构变化,孩童的健康,需要父母去保驾护航。我发现目前很多孩童,乳牙全部毁坏了。大量的膨化和甜食,如果没有责任心的看护,会无节制的摄入。脾喜甜,脾土克肾水,肾主骨,牙是一种肾的外在表现,所以甜食过多伤肾,表现在牙。这只是小举一例。第三,启蒙,正确的启蒙,可以影响孩童一生的身心。只有责任心和情感足够的情况下,才能抓住孩童黄金时光,而最好的人选,是父母。隔代,除去少数老人,很多老人精力不济,只要确保孩子不哭不闹,零食随便给,随着性子去,更没有时间去挖掘兴趣,培养性情。当然,目前社会现状,即使知道自己带孩子有诸多好,为了生存,依然不能实行,此为一大悲哀,不能深聊。

陪菡宝读古典


作为一个妈妈,告诉你,孩子只有妈妈带最好,只有妈妈最懂孩子,所谓隔辈亲,老人对孩子真的是非常溺爱的。对孩子三观形成,行为习惯,认知都会有不好的影响,小孩子做错事,老人舍不得教训孩子。

老人带孩子,总是怕冷,穿的像个粽子,抵抗力就不行,老人喜欢喂饭,也不会去给孩子做辅食,大人吃什么就喂什么,会亲孩子的脸,会带着串门,我见过有老人带的孩子,脸皴的破皮,衣服也不干净,大冷天穿着开裆裤,为了尿尿拉屎方便,直接坐地上,接触很多细菌。

当然也不是所有老人都这样,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爷爷奶奶教出来的孩子,和爸爸妈妈教出来的孩子是有区别的。我儿子就是我自己带的,六个月了,很懂事,已经会叫爸爸了,喜欢早教班,喜欢出去玩,各方面表现优秀,这些都离不开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如愿是个粗人


我是赞同自己带孩子的,即使需要上班,下班时间也要陪伴孩子。

先说一下由长辈带孩子的不好之处。

  • 跟父母关系疏远

我堂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晚上都是跟奶奶睡在一起,使得跟他最亲近的人是奶奶,爸爸妈妈的话都不听,只听奶奶的话。晚上睡觉必须睡在奶奶旁边才行,要不然就哭闹,直到长大了以后跟父母的关系才亲近了一些。

  • 长辈容易溺爱孩子

都说隔辈亲,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是最容易溺爱孩子的。我姐家大宝刚出生的时候,我爸爸可开心了,恨不得时时刻刻守着大宝,有时候因为不让他带孩子还生气。随着大宝长大更是“过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大宝有求必应,导致大宝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

  • 思想观念不同

长辈们上一次带小孩可能就是带小孩爸爸妈妈那次,二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思想观念跟二三十年之前的观念肯定不同了。小孩由长辈带,接收到的思想观念可能都是过时的,容易误导孩子。

现在说一说父母自己带孩子的好处

  • 跟父母关系亲密

姐姐的大宝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姥姥姥爷带着,但是姐姐下班和周末休息的时候都是自己带,尤其是晚上一定和大宝一起睡,还给大宝讲睡前故事。所以大宝跟姐姐的关系特别亲密,特别听姐姐的话,一个晚上不见就会说“妈妈你去哪里了,我好想你啊”。

  • 孩子更自信

小孩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跟其他小朋友交流自己的父母,当别的小朋友说我的爸爸妈妈怎么怎么着的时候,由长辈带大的小孩可能无法描述自己的父母,导致心里的不自信,甚至还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 更勇敢和独立

爸爸妈妈是爱自己的小孩的,但是不会像长辈那般溺爱。比如孩子走路跌倒了,长辈会立即把孩子拉起来,父母会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早晨起床,长辈会给孩子穿衣服,父母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等等。


奔奔妈妈666


先上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我由于工作的需要,到华东师大去学习了一个月,孩子丢给了爸爸和阿姨来带。等到我回家的时候,孩子好像就认出来我,不让我抱,只往阿姨怀里钻,我不停的在说:“我是妈妈!我是妈妈呀!”她才慢慢的好像认出我来了,我当时泪如雨下。这只是相隔一个月,如果相隔半年一年,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我无法想象。

所以从感情的连接上来说,还是自己带比较好。毕竟我们人类是感情动物,只有多接触才会产生情感,长时间的疏离,必然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

歌星马天宇从小是被爷爷奶奶抱大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他们,所以他跟父亲之间的连接好像断开,虽然后来他出名以后父亲找来了。但他们父子之间还是疏离的。他爷爷去世,他非常难过,父亲去世,好像并没有像爷爷去世那样难过。

其次,从养成习惯来说,我觉得还是自己带比较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习惯,让老人带孩子势必要受老人的影响。老人由于精力体力的原因,一些卫生的习惯呢,不一定能够培养得好。比如刷牙的习惯,我知道都一些老人没有刷牙的习惯。自然也不要求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吃东西的习惯。毕竟隔辈儿亲,老人那对孩子还是比较溺爱的,吃东西方面,唯恐孩子吃不饱。《教育漫谈》中说对孩子吃的方面不要过于过饱,过饱会造成积食容易得病。自己带就可以掌握好吃的这个度。

惩罚的习惯。自己带孩子,在孩子能听懂话之后就定下规矩,出现问题可以按照事前的规矩进行惩罚。及时订正他的一些坏毛病。

延迟满足的习惯。做人都是有欲望的,那孩子已有有了一屋子玩具,但他还想要。那针对这种状况,自己带就就可以制定规则,延迟满足他的欲望。

所以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英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第三自己带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就说,你要孩子将来有平和的性格。从小就要多陪伴,多抚摸他, 多给予他爱。她还说好多犯罪的人都是小时候缺爱或者性格有缺陷。她一直在倡议让0到3岁的妈妈带薪陪伴孩子。

综上所述,自己带的好处还是很多的!既然我们选择了做父母,就要担起自己的这份责任来!你陪她长大,她才能伴你到老!


初中语文摆渡人L


自己带娃到三岁的妈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就说这周吧。因为身体不太舒服+感冒,整个人晕乎乎的、娃因为比较小,还不太懂接受大人的商量。有时候,要玩啥一定要去做,不考虑大人的情绪,感觉这周我冲孩子发了好几次的火。

然后今天给娃剃头了,带出家玩到傍晚6.20。中途他任性要玩别人店里的东西我费了很大力气把他抱到儿童乐园,还打了两下屁股。

直到儿童乐园他才安静下来玩起来了。

他的力气真大,有时候我也有自己的压力或者情绪。我想如果我不是他的妈妈,我有时候脾气爆发了,真的会狠狠打他。这是真的。但是因为是自己孩子一直也没有打他打怎么样,最重的就是拿藤条抽他三五下哭一通。

我周六看见一个奶奶还是外婆带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也就三四岁模样,两个孩子一调皮老人家一巴掌就扇过去了,明显看见小女孩脸上尴尬又努力乖巧的模样,我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舍得这样扇自己孩子的。即使在自己特别暴怒的时候。

我想说的是即便是亲生的孩子都会容易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带孩子同时也是特别累特别磨人的工作,如果别人带孩子,我真的不敢保证别人也有这样的耐心。有肯定也是有的,但是要冒太多的风险去尝试。

这是我一个妈妈的心声。





猪猪男孩小小乐


这个问题我想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

我觉得有可能的话确实应该让孩子在自己身边生活,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性格培养,习惯养成都很有利。

我们之前是两口子一起北漂,我家女儿一直都是和我们在一起生活的。两岁之前孩子奶奶来北京帮我们看了两年,但她身体不太好,2岁孩子可以上托班之后就回老家了。后来就我们自己送她去上幼儿园,到现在上小学。

妮妮的性格相对比其他的,一直在老家老人带的孩子,我觉得更乐观,更自信,更容易沟通讲理,很少对各种事情产生忧虑等等。因为好多老人比较娇惯孩子,长久下来有些孩子脾气可能会比较霸道,比较宁,难以沟通,身上的小毛病比较多,而且后期很难改,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很多孩子对金钱比较敏感。不和父母在一起,还会让他们缺失父母的爱,身边的其他孩子如果和父母在一起,还会让他觉得自己很孤独。这些童年的一些外在因素产生的影响,以后他们长大了,就算你把他再带到身边,有很多也许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说当初我们再苦再难,也没有把孩子放到老家去。很庆幸,我们坚持了下来,孩子现在的表现让我很满意!也希望能看到这条信息的宝爸宝妈们,都克服一下,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父母陪惨的童年,而不是一个孤独的只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童年!



阿根的视界


那天晚上,手机一直响个不停。等我安顿好女儿睡着,打开一看,微信育儿群里已经有上百条聊天记录。

爬楼才知道,原来是群里有辣妈正在向大家介绍她即将到来的春季海外旅游,看上去真是一次精彩的旅程,从路线到吃住都相当令人期待。而更为关键的是,她是和闺蜜团一起去的,并没有带着宝宝。

有群友好奇地问了句:“看你家孩子还小啊,居然还能有时间自己出去玩?”

这位妈妈回答得也颇为干脆:“当然啦。娃断奶之后就是爷爷奶奶带的,我基本上没怎么管。这样真的挺好,我有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跟生之前一样,潇洒又自由,不要太开心哦。”

此言一出,群里炸了锅。妈妈们各种纷杂的看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深深的羡慕。

是啊,都说有娃即被套牢,这位妈妈的惬意生活,听上去真是相当美好而令人向往。

隔着屏幕,我内心很是感慨。自从三年前有了女儿,我并没有像那些全盘脱手的妈妈们一样,把带孩子的任务轻松地完全交由他人。这就注定了我曾经满是情怀的生活主旋律,将被一切屎尿屁奶的日常所取代。

那么,这是我想要的状态吗?扪心自问,我心中的答案却异常坚定。看着身边熟睡中的小家伙天使般的模样,那一刻我前所未有地确定:

它是我做出的最棒的选择。陪伴孩子的这几年,我不后悔,我很庆幸。


火爆影视剪辑


孩子为什么要自己带比较好呢?咱先不来说道理,来讲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个寡居婶婶的孙子,10个月的时候被父母丢在家里给她带。现在16岁了,每年和外出打工的父母见面一次,就是过年那十来天。小男孩叫洋洋,快两岁的时候,父母回家,洋洋吓得钻进奶奶的怀里不敢出来。快三岁的时候,看见父母,洋洋满脸都是嫌弃。随后的几年里,每次父母回家,洋洋都是一脸冷漠,甚至都不愿意跟随父母去外公外婆家里拜年。

上小学后的洋洋开始懂点事了,可是他还是咬着牙和奶奶说,现在他们不管我,将来他们老了,我只会看着他们受苦,也不会去管他们。

上中学的洋洋如果父母给他多点钱财,答应给他买手机,他可以暂时放下对父母的嫌隙,友好点。但父母一旦没有满足其要求,他马上一副青春叛逆期的模样。而且还恨恨地说,我就是要气死他们,谁让他们从小不带我,现在他们也没有资格管我。

寡居的婶婶对这个孙子也是爱到骨子里去了,可越爱教育却做的越差,完全比不上当年带的三个子女。现在的洋洋体质并不太好,因为小时候奶奶带的太精细了,喜欢给他穿很多衣服,喜欢一点风吹草动就带去打针吃药。更怕他出去和别人交朋友变坏,从小就严格限制他外出,以至于后来读初一了,家里经常走动的亲戚去他家,他都要躲起来,内向、害羞到了极点。

成绩就更加不用说了,次次考试都是垫底,对阅读、运动等有益的一切活动都不热心。只喜欢终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电视、手机为伍,如果奶奶反对,甚至和曾经最挚爱的奶奶开战。

我堂哥想管,洋洋根本就不把他这个爸爸放在眼里,我堂嫂想管,几次交锋被气得差点撞墙。现在初中毕业的洋洋,父母只好放弃对他的管制,把他接到了身边学一门技术,他们现在的底线就是只要洋洋不危害社会就好了。

作为一个旁观人,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婶婶带孩子的辛苦。一个寡居的女人,里里外外要操劳,还要把一个小婴儿带到翩翩少年。其中的心酸,婶婶和我说起来,眼泪都忍不住一直掉。最主要的是,付出这么多辛苦,儿媳却口口声声表示是她毁了洋洋。

也正是因为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才促使我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不把孩子随便丢给别人带,就算是孩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我也不放心。

孩子为什么要自己带比较好?

1、自己带的孩子,更有活力

老人带孩子,由于体力和观念的限制,不太喜欢带着孩子外出活动。我经常看见爸爸或妈妈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去郊游或者带着打篮球、羽毛球。爷爷奶奶呢,一般都喜欢陪着在家里看电视、看书。所以年轻父母自己带的孩子,比爷爷奶奶带的更有活力,也更爱运动些。

2、自己带的孩子,能避免隔代溺爱

父母和爷爷奶奶都爱孩子,但那种爱,有很多不同。父母的爱,来得更深远,着重点在于孩子的未来是否更美好。爷爷奶奶的爱,来得比较浅,着重点在于孩子的现在,有没有累着、饿着。前者的爱更大气磅礴,也更适合孩子的成长。后者的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隔代溺爱,爱的更小心谨慎,却也最不利于孩子前行。所以,自己生的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

3、自己带的孩子,育儿观念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我不是说老人育儿的观念都是错的,老实说,我生下头胎的第一年里,婆婆和我住一起,我非常乐意听从她的很多意见。但还是有些意见让我无法采纳,比如月子里就开始把尿,两个月就偷偷喂女儿吃饭,还觉得穿开裆裤理所当然,女儿好动一点点,就威胁她很危险,女儿正常的情感需求被她说成很不懂事等等。

虽然我那时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很多育儿知识也不太懂,但我会去学习,也愿意蹲下来倾听孩子的想法,这些很多老人就做不到。

4、自己带的孩子,有利于亲子关系

如果你不带孩子,他就不会和你亲近,也不利于沟通教育。这样的道理很浅显,人都是要多相处才会亲,才会更容易理解和尊重。小时候你亲近他,理解他,尊重他,长大后,他自然就会亲近你,理解你,尊重你。

5、自己带孩子更有利于大家庭和睦

很多家庭,孩子生下后给老人带。老人抱怨自己累,年轻父母嫌弃没带好,孩子觉得自己父母不称职。三方没有一个满意的,很多时候,就是这件事,造成整个家庭不和睦的局面。

所以不管站在哪个角度来说,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晚几年再生,也可以只生一个。我衷心希望父母们在成人利益和孩子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要总是选择牺牲孩子,把他丢给别人教养。也许在孩子的小时候,这种弊端不太明显,但孩子绝不会白白做出牺牲,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日后总会慢慢显现,并且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多麻烦。等到那时,父母们也许会发现当初带孩子的麻烦,远比不上日后带来的麻烦难缠。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关注@育儿有故事,每天将为您分享更多实用有效的育儿经验、育儿知识,助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育儿有故事


自己的孩子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自己带。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轻易把孩子送回老家去带,这些问题应该由大人来解决而不是牺牲孩子的童年。

先生哥哥的两个女儿都是婆婆带,大女儿出生八个月,婆婆就说她带孩子,叫媳妇和她儿子一起外出打工。小孙女也是两岁多开始婆婆带,直到上小学一年级。每年过年他们的爸爸妈妈要离开去打工的地方,姐妹俩哭的伤心欲绝。直到后来,大孙女告诉我,她不在爸妈面前哭了,哭了他们还是走,他们走后躲被窝里哭。大孙女现在在老家读高二,小孙女在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读小学。每年过年回去,先生的嫂子哥哥三句不离就开始数落大女儿。大女儿和她奶奶说他们回来干嘛,回来骂人吗?还不如不要回来。

自己带孩子虽然累但是有以下几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

①0-6岁的孩子,父母就是他们的天,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就是给孩子最稳定的安全感。

②避免婆媳矛盾及育儿理念方面的冲突。条件允许的话,带孩子涉及的人越少越好。虽然累,但是心里自由,对孩子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③孩子的启蒙教育、亲子阅读、辅导作业这些老人是无法胜任的。

④自己带的孩子,亲子关系比较好。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沟通。

尹建莉老师说过,再难,也要把孩子带身边。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