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大公司抗击肺炎,对外捐赠都是建立专项基金,而不是直接把钱转给慈善总会?

财经奥迪特


大公司本身就有很强的管理能力,看看湖北红会的表现,你就会觉得人家大公司的选择是对的。


彭怀文讲财税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也问到点子上,为什么我们有慈善总会,直接把钱捐给慈善基金不就可以了吗?慈善人士还要再麻烦建一个基金,还要劳心劳力的管理,武汉的捐赠榜上,很多知名的企业都成立了基金,今天的一则消息让我豁然开朗。

一个连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的N95口罩都能弄错,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一个整形医院的莆田系医院竟然能够获某会赠予的n95口罩,而且是3万多只,比协和医院获赠的还要多,虽然后面迫于舆论压力,改口说赠予的口罩不是n95,是kn95,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某会的钱,都是慈善人士捐赠了,为什么要把kn95的或者n95的口罩赠送给一家整形医院?就算是kn95也不应该捐赠,而且还是有前科的莆田系,其中的缘由,著名的歌唱家,韩红女士给出了答案。

韩红说了一句非常给力的话,我们再也不把好几百万、好几千万的钱给了某某基金会,他们要从中收取管理费,管理费你收也罢了,还不把我们的货物第一时间送给灾区,要放在他们的仓库里面,仓库里的东西最后给了谁,是不是给了另一个莆田系,谁又能知道呢?


互金圈


随着中国富豪人数的上升和受西方慈善观念的影响,从企业家到明星,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慈善公益事业。2016胡润慈善榜显示,中国大陆排名前100的富豪总捐赠达300亿元,同比上升50%。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净值人士慈善金融需求在不断增加,而成立慈善基金会成为众多富豪的首选:

●2004年,蒙牛乳业创始人牛根生建立了家族基金“老牛基金会”。为了资助该基金会,他在蒙牛上市后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股票和大部分股息。

●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及旗下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马云成为该基金会第一号志愿者,并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每年年收入的0.3%拨作公益基金。

●2011年,曹德旺家族宣布捐出持有的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惟一经由国务院审批、以金融资产创办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

●2016年,马化腾宣布,将捐出一亿股腾讯股票(折合人民币约140亿元)注入正在筹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

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设立慈善基金不只是把钱捐出去这么简单,还需要根据捐赠人的慈善愿景进行量身定制及合规筹划。

所以对于财富管理从业人员来说,协助高净值人士解决慈善金融需求大有可为。

中伦律师事务所的蓝艳律师根据自身的从业经验,分享和归纳了慈善基金设立时需要尤其关注的十大方面与三大重点方向,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法律误区。以下为分享实录整理:

1

我曾多次协助贾明军律师参与基金会的合作。我们曾经设立过单项慈善基金,包括我们中伦也有慈善基金会,北京中伦公益基金会,旗下也设了不少专项慈善基金。

今天我就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慈善基金设立的背景和需要的相关法律文件,希望大家对慈善基金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慈善基金是什么呢?慈善基金较为常见的形式是挂靠在慈善基金会下面的专项基金,一般会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规定的公益事项范围作为它主要的捐赠方向。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如救灾、扶贫、帮助残疾人等,以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以及环保和公益方面。

我们前一段时间参与设立了两个慈善基金会,一个慈善基金主要是用于扶植环保方面的项目,另一个是其他的公共和福利事业,这应该算作一个兜底条款。

设立一个慈善基金,包含比较繁杂的步骤,也会有很多配套的文件。主要的配套文件,一个是慈善基金捐赠协议,另一个则是慈善基金管理规章制度,这两项是慈善基金设立比较核心的法律文件,这两份法律文件主要的法律依据有如下三项:

●第一项,《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这个主要是慈善捐赠协议的法律基础。慈善捐赠协议其实就是一个公益赠与协议,所以它肯定是受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所调整的。

●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这个主要是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等内容。

●第三项,《基金会管理条例》,这个主要是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 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2

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下前面提到的慈善基金设立的两项主要配套文件:

第一项:慈善基金捐赠协议

主要签署方是慈善基金的捐赠人和受赠人。受赠人现在主要是一些有受赠资质的慈善基金会,共同签署的慈善基金捐赠协议,其中会对捐赠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捐赠财产等相关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约定。

由于我们所草拟的慈善基金捐赠协议书中涉及的条款非常多,非常细,所以我只挑选了其中相对比较重要的十项。

如果大家今后有这样的业务,或者协助一些慈善基金会或慈善基金捐赠人去审阅相关的协议的话,可以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1需要明确受赠人

受赠人主要为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常见的为有受赠资质的慈善基金会。如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北京中伦公益基金会等。

2明确捐赠的目的

前面我说过了,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所明确的公益事业范围。

3明确捐赠财产的内容

根据我们的实操经验,基本上专项的慈善基金还是以现金为主,小到10万、100万,甚至上千万、上亿都是有的,但是业界一直在讨论关于股权捐赠是否能够设立慈善基金的相关的问题。

我们国家近两年都在大力推展慈善事业,对于股权捐赠相关的税收问题,也出台了《关于公益股权捐赠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所以相信在未来,慈善基金当中纳入上市公司的股权、股票或者其他类型的财产,也会成为一种趋势。

4明确捐赠财产的交付方式

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基金,可能捐赠金额是十万、十几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基本上一次性现金到位比较方便。但是对那些社会贤达、商业大佬们,他们的捐赠数额可能高达上千万,甚至上亿元,那么你不可能让他一次性交付。

所以如果涉及捐赠金额特别高的捐赠协议,则一般会制定相应的年度计划和预算,捐赠人依指示分年、分批、分金额把相关捐赠财产支付到慈善基金专项账户当中。

5明确捐赠财产的所有权

若捐赠标的是现金,则所有权问题很好解决,因为捐赠人将现金直接支付到指定银行账户中的后,该笔现金的所有权就转移给了受赠人。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如果在慈善基金当中投入了其他一些财产,比如股权,这就可能需要在捐赠协议中对于捐赠财产所有权转移的问题进行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定。

如果是慈善赠予合同的话,它涉及到公益合同的问题,签署的当时,可能相关的钱款还没有支付到公益基金的账户中,这个时候捐赠人是否能够反悔呢?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因此,捐赠人不能说取消就取消的。

6捐赠证明的开具

因为捐赠机构一般是具有受赠资质的慈善基金会等,他们在收到赠予的财产之后,应当给赠与人出具相关的证明。

7明确捐赠财产的用途

捐赠财产的用途除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的范围之外,还要考虑捐赠人想法和意愿,最大程度实现捐赠人的捐赠目的。

8捐赠财产的陈述及保证义务

主要需要保证捐赠财产没有权利瑕疵,没有担保的,没有第三人追索,保证捐赠人签定协议是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保证他具有捐赠相关的资质。

9受赠人的陈述及保证义务

关于受赠人的陈述和保证也是一样的,除了保证自己有法定的受赠资质,签署协议的资质之外,同时保证签署协议的是合法的,保证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

10关于慈善基金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慈善基金可能在创设之后会用于相关的捐赠目的,但是有可能最终没有或没有完全用于最初确定的捐赠目的,慈善基金中遗留的相关资产和钱款,该怎么处理呢?可以约定在赠与人同意的情况下,用于其他慈善事业。

以上十项就是慈善基金捐赠协议中需要大家注意的情况。当然就像我跟大家说的,慈善基金捐赠协议其实法律条文特别多,法律的文件也特别厚,所以这10项只是抛砖引玉。

第二项:慈善基金管理办法

慈善基金设立之后,捐赠人与受赠人将会共同成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慈善基金管理办法约定慈善基金的具体运用,慈善基金的日常工作,主要会由受赠人即慈善基金会进行管理。

不同的赠与人、慈善基金会对于慈善基金管理办法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因为篇幅有限,我只是给大家分享几个相对重点的问题。

1基金资助的方向

慈善基金一定要做到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专项基金的使用一定要符合受赠人的宗旨、使命和业务范围,符合捐受双方签署的捐赠协议符合基金会的决议等内容。

2关于管理机构

我前面反复提到了,慈善基金设立之后,会由受赠人、赠予人,或者还有其他第三方,成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有点类似公司的董事会,它主要执行这项慈善基金管理办法。

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机构成立了之后,会共同制定慈善基金管理办法,共同去管理专项基金。而专项基金的日常工作以及相关的执行工作主要还是由慈善基金会负责,慈善基金会的话相当于CEO或者总经理,按照慈善基金管理办法处理慈善基金的相关问题。

3关于财产管理的问题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受赠人在安全、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可通过银行或其它途径对专项基金进行增值管理,提高基金收益。

大家都知道钱不能放在银行的存款上,每天会不断的贬值,还有通货膨胀问题。那么在合法有效或者是双方约定的情况下,专项资金账户上的闲散资金会进行一些合理、低风险的操作,这样可以起到保值的作用。

当然,闲散资金不能做一些高风险投资,这样很容易造成基金的损失,所以财产管理也是慈善基金管理办法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远源流畅


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大公司不辞辛苦,自己对外捐赠都是建立专项的基金,而不是直接把钱转给慈善总会呢?

按照常理来说的话,企业把钱捐赠给慈善总会,对于自己来说肯定是更加轻松的,也不用自己费力劳神的去做各项组织工作,而且也能够获得很好的名声,这样的好事情为什么企业都不做呢,偏偏要自己建立专项基金呢?

今天注意到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个武汉莆田系武汉仁爱医院,获赠1.6万只口罩,后来又说错了,应该是1.8万只口罩,这些可能都是小错误了。但是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协和医院只有3000只。这个医院只是一个小型医院,并不接受发热病人,比协和医院的名声和规模不知道差了多少倍,就是这样一家小医院也能够获赠1.8万只口罩。

协和医院只能是告急求助,协和医院作为一家大型医院,竟然还没有莆田系仁爱医院获得的口罩多,1.8万只对3000只,仁爱医院获赠口罩是协和医院的6倍。

这可是非常时期,口罩可以说是战斗的武器,如果协和医院没有口罩这个武器,如何防护好自己,如何跟疫情战斗?

著名歌手韩红也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曾经在一次采访中,韩红无奈的说,教训就是我们不会再把钱,好几百万给某某某基金会,他们从中收取管理费也就罢了,你要把我的货物第一时间给到灾区。你还把货物存放在你的仓库里,在我看来你就是混蛋,一包方便面都是可以公示的,为什么你们不做,你们做不到干净就别怪社会有质疑,活该!”

韩红的想法可能也是这些企业建立基金会的想法了,确实企业建立基金会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为了让捐助的效果更好,这么多的企业也是真的拼了。

应该向所有捐助的企业致敬!


睿思天下


良好声誉树立起来很难,需要很多年良好口碑声声相传,可是良好声誉倒下只需要一夕之间。现在某些基金会和什么会总是经常传出一些不太好的传闻,尽管有关方面作出澄清,但似乎不能彻底消除社会的疑虑和担忧,质疑的声音总是引发一些共鸣,就像某位明星质疑某某会的言辞,是那么的犀利,可社会出现了一些认同声音。

作为局外人,我们无法去探寻事情的真相,只能依靠媒体的报道作出基本的判断,从某些名人的质疑声中判断某些事情的真假,

但是大公司设立自己的基金,而不是依靠通过某某会某某基金捐赠,不能笼统的与社会质疑相提并论,很多大公司捐赠是有自己特殊的意向的,这种捐赠意向通过自己基金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快实现自己的捐赠意愿,而不是担忧自己的捐赠资金物资被挪用,慈善捐赠尤其是眼下这种非常时期,有关慈善机构和某某基金也是非常慎重的,根本不敢挪用慈善捐款,否则是会遭遇严惩的。

我们可以质疑,但是也不能联想太过宽泛,把什么都往一些黑幕扯在一起,这是不准确的。

但也在警示慈善资金和物资使用需要透明,经得起社会检验。


杜坤维


这就是答案



飞鸟与鱼245324594


之前印象最深的是罗永浩质疑方舟子慈善基金的视频,

捐赠人有权知道捐赠的动向,但是,不会让你知道。

基金分好多种,捐赠建立专项基金,营利性方方面面很多,操控性很多

再加上给别人运作,不如自己整。


庄子理事


红十字会更好奇这个问题,不过红十字会肯定知道你想要的答案


用户248556792


对于这次武汉疫情救灾物资比钱重要,把钱给慈善组织,他们也变不成救灾物资。大公司设立专项基金,他们有能力在全国甚至全球采购救灾物资,像阿里巴巴在国外寻找医疗物资供货商采购医疗物资,他们有人有通道可以办成,这比把钱单纯给慈善组织管用多了。还有设立专项基金可以持续增加企业的曝光度,比一下子把钱捐出去获取的影响力大多了。当然现在国内的慈善组织黑幕太多,不透明。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sojine


更能直接快速对接,专项拨付用于专项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