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临时工还有希望等到同工同酬吗?

bsdjfb


同工同酬是不可能的,你永远等不到那一天。

首先,用工方式决定了经费来源渠道。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是由财政资金来保障的,而使用编外人员的所有经费开支,要由用人单位想办法自筹解决的。不是所有的单位都有能力解决同工同酬带来的经济压力。

其次,编内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不是由单位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人社部门根据学历、工龄、职称、岗位、考核等情况核定的。人社部门是不会管编外人员这些东西的,所谓同工同酬根本无从谈起 。

再次,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相对来说,入职机制是最公平的。如果编内编外人员同等待遇,那还要编制干什么?对辛苦考入编制的人员更不公平。

当然,不是说,编外人员的收入就一定要比编内人员低。如果你从事的是核心的、不可或缺的、非你莫能的岗位,你就有资本跟单位谈待遇,否则,我们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普通劳动者,你不干,换个人很容易。


三思而后行5053333


我就是临时工,想同工同酬基本上就是做梦,临时工事情做的最多,钱拿到最少,正式工安排楼上办公室做后勤,上班玩手机可以偷溜回家煮饭、接送孩子,临时工在窗口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上班,正式工什么钱都可以发,临时工就设置什么考核名目,像旧社会地主一样,想尽办法压榨劳动力还不想给你钱的那种,正式工请假可以随时请,我们临时工请假还要从年休假里面扣除,多出来的假还要扣钱,这个世道很多不公平,也没有地方可以倾诉


云淡风轻858


临时工,你就别想了,我这正式工都不能做到同工同酬,同一工作岗位,早来的工资底,后来的工资高,学历一样,工资几年从没涨过,后几年招工肯定比前几年招工工资抬高了,可前面的工人心里不舒服啊,公司还不让互相打听工资待遇


猫姥姥


事业单位临时工有合同工、公益岗、临时性聘用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四种,前三种均为单位聘用人员,后者则由单位委托劳务派遣机构招聘人员,与用人单位没有人事劳资关系。无论哪种性质的临时工,目下都不可避免一个现实:没有办法和在编人员实现同工同酬。

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临时聘用人员,主要目的是从事辅助性工作,因此地方财政都是按辅助性工种列支经费用于招录临时聘用人员,不可能像正式在编人员那样给“人头费”。像公益岗,其工资标准核定均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加上部分补助形成工资总额,一般都在两千上下的水平,而类似岗位的事业在编人员,到手工资一般要比公益岗高一千多,这还不算五险一金以及年终绩效的差距。

总的来说,在事业单位干临时工非长久之计,想进体制,最好还是考个编制,否则别妄想什么同工同酬,出了事别背锅就算不错了。


80后小公


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又叫“编外人员”,有地方人社部门统一招聘、财政统一供养,分配到各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也有单位自行招聘使用的。单位自行招聘使用,必须有人社部门的授权,主要是公立医院等有收入的集体,其他都是由人社部门招聘、财政部门供养。编外人员分为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多种类型,主要从事一些辅助工作,比如司机、水电工、后勤服务人员等。

编外临时人员的工资,远远低于正式职工的收入水平,大多数情况下,只略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尽管干活时和正式职工工作量一样,甚至岗位互相交叉重叠,但收入水平完全不一样,按芝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只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原则,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发展的前景和美好的愿望。编外人员中,人事代理的工资待遇最好,但也比正式职工差,劳务派遣的工资收入最低,而且还和工作单位没有劳动关系,出了事只能找派遣公司,用人单位是没有责任的。

我国的社保政策实行双轨制,编外人员执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位都开始重视社保费用缴纳,但不给编外人员缴纳“五险一金”的单位还是很多,临时工的社会保障率极低。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和社保费用由派遣公司负责,就更得不到保障,派遣公司不缴、少缴、迟缴社保费用的现象十分普遍。

编外临时人员想要实现与正式职工“同工同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基本工资数额和工资结构相同,福利、补贴、补助、年终奖等也会有差别,许多福利工资的发放,都要求“在编在岗”,一纸编制,隔开了正式职工与临时工的所有发展可能。


职言管语


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是没有希望同工同酬了,甚至还要面临着被解除合同的风险。



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分为两种。 一种就是聘用人员,签署的有合同,单位也交五险一金,总体来说工资还可以,但是比着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要少一些,差不多要少几百的样子,而且没有类似物业费通讯费的补助,也没有13个月工资,五险一金缴存的比例跟事业单位的也不一样,比如有些地市交警队的辅警、城建监察支队的协管人员,都是这类的。这类聘用人员国家是不承认的,只是地方政府的执法部门人员较少,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这类人员,比如一个地市的交警队在编人员就50人,但是这个城市的路口都好几百呢,每个交警管一个路口还管不过来呢,所以只有招聘一些辅警,但是这些辅警是没有编制的,你干的不好,单位可以随时把你辞退的。对于这类人员,国家虽然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这类人员的管理,但是,据我了解,有些省市比如广西省已经在个别市开展试点工作,要撤销这类不是正式在编的执法人员,所以这类人员的前程不容乐观。

另一种就是某些事业单位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在编人员人手不够,就招聘一些临时工,比如文印、卫生、后勤、驾驶等人员,这类人员的工资待遇肯定没有在编人员高,当然也不可能同工同酬。据我了解,现在国家正在机构改革,精简人员,节省经费开支,这类人员未来一定会被取缔的,我认识一个在事业单位开车的临时工,2014年已经被辞退了,所以形式不容乐观呀。

现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基本是“逢进必考”,所以有条件的朋友还是抓紧努力学习考编制吧,临时工有“临时”两个字,毕竟不是正式的,说句不好听的,你如果工作干的不好,随时能解聘你。


公职人员那些事儿


事业单位临时工有没有希望同工同酬,或许这真的只是一个希望。因为你可以看看事业单位为什么要用临时工:

1、为了降低人工成本

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薪酬是有管控的,在一定的预算范围内,事业单位可以自行调整。但是一旦超过,是需要获得上级的批准的。因此,很多事业单位,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就把一些基础岗位和需求量大的岗位,外包出去或者用劳务派遣工,而这些派遣工的工资,是比正式工低很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薪酬可控。如果同工同酬,恐怕很难实现这一点。这是难以做到同工同酬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现在国家在推动同工同酬,希望后期能够有好的进展。

2、为了更好地管理员工

事业单位使用派遣工,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员工。比如,有些企业的业务不够均衡,存在淡旺季,在淡季的时候,不需要太多员工,在旺季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员工。这时,派遣工就会来回调换,在这种前提下,派遣工很难获得重视。

3、为了应付基础和临时的工作

派遣工主要是为了应付基础和临时性的岗位,一般来说,派遣工不是公司的核心员工。就算是核心员工,那替代性也比较大。因此,工资一般也不会太高。


以上几点,是临时工很难做到同工同酬的原因。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首先你所说的事业单位临时工就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据个人所知,不在编制内的可能都叫临时工。但是又分很多种,有同岗同酬聘用的,有靠遍聘用的,有公开招聘聘用的,有单位自主招聘聘用的,有第三方劳务派遣聘用的,待遇都不一样,但可能都是你说的临时工范畴。根据负责的岗位和职责,有一些确实可能存在转成事业编制的情况,但需要通过遴选或者其他方式的考试,我见的比较多,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第三方劳务派遣的恐怕就不可能有机会了!


庐阳小伙


为什么你宁愿在事业单位当个临时工,去乞求那可笑的同工同酬,也不想去其他任何一个单位当个正式工呢?

一、不在编制之内的都是临时工

临时工的概念非常广泛,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人事代理、临时工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临时工。

你是属于哪一种临时工?每一种临时工的法律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你说的同工同酬主要就是在劳务派遣上有这个要求,其他的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你指望临时工能有多高的待遇?

一般来说,就是高于当地最低工作水平、低于平均工资的那么一个水平存在。

二、事业单位的同工同酬能有多诱人

作为临时工你做的事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临时工能做的事。基本上正式工的工作都会以各种名义和各种理由甩给你。尤其是事业单位这种地方,承担着最重的工作拿着最低的工作。

而事业单位普通科员的工资顶天也是3000-4000多,但是其他的相关福利、津贴、保险你是一点边都沾不到。

更别说你还不可能有一点点转正的可能。现在都是逢进必考,指望干几年临时工再转正的情况也几乎不会有。

三、随便去个单位当正式工也比临时工强

稍微有点点想法的人,都不要去干什么临时工。而且你还想要同工同酬,说明你现在的待遇非常低。

那为什么还要留恋在那个临时工的身份?

随便找个单位进去当正式工,不说五险一金之类的待遇、也不说福利、津贴之类的东西,也不说晋升通道之类的话。

至少当个正式工,起码能够得到别人平等的一个对待,而不是处处低人一等。

至少你当个正式工拿的钱不会像临时工那样心酸。

总结来说,不要去想什么事业单位同工同酬的临时工,赶紧走!随便找个单位去做个正式工才是正途!

更多精彩好书解读,职场攻略、精彩品评请关注本头条号“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这个问题想都不要想!

按照现有制度,只有通过考试,而且是国考、省考,或者是该部门的正规准入制度的考试,“正规”录入,才能成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享受正式的工资、奖金和各类福利待遇。

个别好单位,由于特殊情况,或许有“参公”(参照公务员或者参照正式事业编制)的待遇。

无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是有“编制”的,有编制也就代表你在编委、财政……等有档案备档的部门记录在案,然后国家、地方财政才能给你发钱,才能给予其他待遇的保障(比如看病住院,财政才能报销)!

所在单位的财权是不支持给予临时工待遇的(钱),换句话来讲,所有钱正常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年审计部门要审计,财政得报预算。

事业单位聘用临时工,要么是计划内,要么是从别的地方“节省”出来聘用的。

计划内,可能待遇会好点,毕竟有正规的政策、文件等作为支持。

计划外,挤出来的钱,背地里偷摸干的,有些不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