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的89式重机枪怎么样?


89式重机枪的最大特点就是轻,其是目前世界上重量最轻的大口径重机枪。

当时是80年代末,我国得到相关消息,苏联研发的新式重机枪重量不超过25公斤,因此我军工部门鉴于现有重机枪重量过大,立即开始研制轻型重机枪,重量努力控制在25公斤内。但是实际上苏联的消息指的是不含枪架25公斤,而最终我国该项目的成果就是带上枪架也只有26.5公斤的89式重机枪。
89式重机枪的优势就是轻,虽然其依然要比常见的通用机枪、班用机枪重得多,但是毕竟火力强、射程远等优势是其他轻武器无法比拟的,对于步兵装备使用而言有着巨大的价值,尤其是必须依靠人力进行机动的山地等环境,相对于M2、NSV等重机枪更容易部署,也更容易进行机动转移。
不过89式重机枪的优势也带来了其最大的劣势,那就是连射精度不佳,由于需要严格控制重量,结果就导致其枪架无法承受过多后坐力产生的力量,最终的结果就是枪架不够稳定,射击精度也大大下降。因此89式主要是通过短点射来压制、歼灭敌方,而不是在通用机枪、班用机枪上常见的长点射或者连射。


战争之王


89式的设计思路比较跑偏,是特殊时代下的产物。轻是这款机枪的第一设计指标,威力和精度倒是其次。总的来说,在今天的解放军陆军中,这款枪的普适性比较差。

评价89式本身的优劣其实意义不大,还要看它产生的背景。它设计研发的年代背景就是,我国陆军尚处于大步兵时代,那个时候连摩托化都没完全实现,机械化更是无从谈起。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偏偏又遇上了中口径消亡论,于是军方彻底放弃了中口径机枪的发展,朝着只装备5.8mm和12.7mm两款机枪的方向发展。由于5.8mm通用机枪的压制范围毕竟还是不如7.62mm中等口径机枪,12.7mm也要被寄予能够填充5.8mm和中口径机枪之间的火力空白的厚望。因此12.7mm必须能够被普通步兵连携带,在一线进行作战。这就要求机枪必须轻。

12.7mm的这个口径的机枪,50公斤打底不算过分。苏联的NSV不算三脚架就已经达到了24公斤,算上三脚架超过40公斤,而弹箱和弹链也重11公斤。美国的M2重机枪连三脚架更是达到了58公斤。而89式呢?连同三脚架在内也才26.5公斤。这么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步兵班携带。而苏联和美国都没有这种需求。了不起是装在车上或者固定阵地防御时才使用。连装甲步兵都不会携带这些大家伙。

NSV和M2重机枪

重机枪这种振动巨大的枪,重量太轻了就意味着部件的刚度不足,势必影响到精度和寿命。89式机枪的精度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三脚架过轻,导致机枪在射击时枪口跳动很大,连发射击精度远不如国外同类重机枪,只有将其刚性安装到军用吉普、装甲车或舰船上时,精度才会稍好。但如果装在载具上这么轻的设计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也因为枪管和构件过轻的缘故,同样影响着它的精度。

此外,就算重机枪可以由步兵班携行作战,因为弹药和弹药箱的重量没办法减重,也使得可携行的弹药过少。89式一箱子弹50发重7公斤。一个弹药手最多能背4个。一个89式重机枪步兵班能带2挺机枪,但仅能携带400发子弹。2挺机枪400发弹药,估计10分钟都用不上就打完了,火力持续性很成问题。

所以89式配发全军步兵班使用,这是有很大问题的。有相当的场合,其实用不到大口径机枪,而用的上大口径机枪的地方89式的精度又成问题,压制能力要打折扣。

目前看,最适合89式还是山地作战中最能发挥出它本身的作用。因为山地作战视野开阔,最适合89式使用。这时候89的轻量化优势也发挥出来了,别人的山地步兵搬不动重机枪,我们能,这个就是1和0的差别了。一个机枪班在高地架设2挺重机枪的封锁的区域之大,也是平地所无法企及的。


纸上的宣仔


▲使用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中国陆军官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89式12.7毫米重机枪,全名: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其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一种大口径重机枪。该枪主要用于装备步兵连、营,主要用来消灭敌地面有生力量,必要时还可以作为高射机枪使用。

▲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组成(图片来源于:网络)

89式12.7毫米重机枪,主要由枪身、枪架、瞄准镜、弹链盒4部分组成,全枪重26千克,配有一具白光/微光瞄准镜,其中微光瞄准镜用来在夜间时使用。89式12.7毫米重机枪弹链盒容量为51发,战斗射速≥60发/分,一般在使用时主要以短点射(5-10发)、长点射(11-20发)和连续射这三种射击模式为主,当连续发射100发子弹后,应该更换或冷却枪管,其枪管寿命≥3000发,该枪对地面目标有效射程为1500米,对空中目标有效射程为1000米,可发射包括54式12.7毫米穿燃弹、84式12.7毫米钨心脱壳穿甲弹、89式12.7毫米穿燃曳光弹、89式12.7毫米穿爆燃弹四种弹药,其中当发射84式12.7毫米钨心脱壳穿甲弹时,可在1000距离上击穿一定的敌轻装甲目标。

▲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全貌(图片来源于:网络)

89式12.7毫米重机枪最大的特点其十分轻便,因此可以较为合适步兵的携带,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付出了射击时稳定性不佳的缺点,故而精度不是太高。不过,随着我国枪械研发制造水平的进步,新一代的重机枪离面世的时间也不远了,届时,89式12.7毫米重机枪也将光荣的完成自己在人民军队中的历史使命。


军武次位面


如果说机枪是步兵的利刃,那重机枪就是步兵最为致命的神器。在战场上,重机枪能连续长时间射击,压制一大条战线的敌军,还能对轻型装甲车辆进行攻击。自二战以来,各国都有发展自己的重机枪,而我国现今使用的则是1989年研制生产的八九式重型机枪,该枪性能优秀,射程一千五百米,射速每分钟六百发。除此之外,八九式重机枪还拥有其他重机枪所不能企及的优势:非常轻,轻到包含三角架的重量都比其他国家不含三角架的重机枪轻,在可携行度上领先世界,但是谁曾想到,它如此轻的优势,竟然是当初设计时阴差阳错带来的。

当时中央在下达新一代重机枪的设计指标时,因为中国特殊的作战环境和军队现状,要求新重机枪的重量要比苏联重机枪还要轻。本来如此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小心弄错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重机枪巨大的后坐力与枪身重量,必须要同时携带三脚架。所以机枪重量分为包括三脚架的总重和不包括三脚架的枪身重,而当时设计师因为这个误会,设计出了连三脚架的重量加起来都比苏联枪身重量都轻的重机枪。

虽然这样阴差阳错之下如此设计,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八九式重机枪因此拥有非常好的携行性,可以让两个士兵分别背着枪体和三脚架进行快速的机动,因此可以配备到基层班组中去,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好几个人伺候一挺机枪。


思远防务


在山地作战时能起到“我有重机枪,而你没有”的战术优势


枪身带脚架才26.5公斤,哥们几个要转移,或者山地穿插拎起来就跑贼刺激

其他12.7口径的重机枪,比如M2HB老干妈连枪带架将近60公斤,光靠步兵撑死了就是抬起来挪个位那种,穿插?想都别想

(注意表情)

虽然过度的减重让他的弹性枪架在自动射击时总会有几发匹配不好弹性规律,导致总有击发弹会偏的过分。但重机枪本来就是用来打车,打掩体,范围压制的,这不是啥太大的问题。


就这么想,当一个山头的敌军手里只有小口径,撑死了是M240B这种通用机枪,然而兔子的轻步兵在另一个山头默默的拿出了89重机,11式狙击榴,PF89式筒子...


疯狗的轻武


我军89式12.7毫米重机枪是我军现役步兵火力支援的主要武器,全重26.2公斤,是世界上最轻的现役12.7毫米重机枪。

12.7毫米重机枪最初是为了对付出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装甲目标而研发的,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现在重机枪多用于平射,提供火力压制,摧毁轻型防护车辆或掩体。它的优势在于射程远,威力大。缺点是重量和尺寸都偏大,不利于机动!

我国有重视研发大口径重机枪的传统,同时我国也对步兵武器提出了最苛刻的要求,要这样严格要求下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大口径重机枪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该枪以平射为主,用以杀伤集群目标和压制火力,也可充当高射机枪,用来压制低空目标,由于重量较轻,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在同等运载能力下,提高了弹药携带量!89式重机枪的枪管和机匣采用抽拉式固定栓,可快速装拆,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排除故障容易。大大增强了部队的火力!


89式重机枪全重26.2公斤,子弹出堂初速825米/秒,射速450-600发/分,有效射程1500米,弹匣容量50发。弹药主要配备穿甲爆炸燃烧弹和穿甲燃烧曳光弹。在有效射程内能够穿透15毫米/45度钢板,八百米距离上可穿透10毫米/30度钢板。但是它也有缺点,89式重机枪点射散布精度偏低,枪身在紧固时瞄准线会偏移,还有枪管在机匣上非弹性的径向运动。


风筝很疯


说89重机枪,自然要拿m2老干妈做对比。老干妈精度不错可靠性高,可惜全重100斤,靠人力难以长途机动。

而中国周边,中越,中缅,中印,中阿,中不,中老,中巴,中尼,基本找不到一个能开悍马带着m2老干妈遛弯的地方。

这种地方如果有轻度冲突,不动用空军,直升机和重炮,美国的轻步兵顶多带7.62口径,老干妈和40榴弹机枪都是上不去的。而中国步兵则有12.7口径和30榴弹枪做为支援(可以看美军在阿富汗山区的行动录像,很少见重机枪)。

7.62与12.7的区别是什么呢?12.7的动能是7.62的十倍左右,遇到个砖混房子,7.62只能看住窗口不让敌人露头,12.7穿爆燃弹一枪能捅个好几个窟窿,并产生横向速度100米/秒以上的碎片,飞散火种会引燃引爆燃料弹药装修物料。打上一个弹链,房子基本柱断棚塌冒烟着火,留不得人了。

事实上重机枪的拆迁效果比所谓步兵炮——40mm榴弹发射器还要强。因为后者的高爆弹药基本相当于一颗手榴弹,不具备穿甲能力。

89重机枪是以轻为特色的12.7mm大口径机枪,连发精度低是技术的取舍。至于唯精度论者,可以反问一下,m14精度很高,退休后转行做狙都可以,为啥在越南吃亏没够呢?视野不到50米的丛林,装个八倍镜是准备看蚂蚁上树吗?

士兵不是机器人,靠精确计算概率决定行为。英勇如我军,在越南被几公里外一阵12.7弹雨打散的连队也不少,伤亡未必大,队伍很难收拢,任务基本泡汤。键盘侠们说得轻松,命中率算得明白,真呆在重机枪的落弹区,能尿着裤子逃跑不用人扛都算素质过硬。还想镇静瞄准,用狙击枪找一公里外的机枪阵地?

89重机枪并不是独一份的另类。俄国的kord重机枪,强壮毛子可以平端着射击,精度就不说了。美国也研发了轻量级的12.7机枪,为了精度与重量的平衡,只能把射速降到260发/分——物理定律如此,同时把所有参数做到最高,梦里。

图一 穿爆燃

图二 命中效果

图三 m2稳准狠,下车走几步?

图四 kord抬腿就走

图五 89山顶看热闹,老干妈还没爬上来?

图六 xm312登场,比你89还轻

图七 砖墙无视

图八 7.62和12.7并排齐射房屋

图九 猜猜看哪部分是12.7打的











味冷


除了“轻”,大概没什么突出优势。QJZ89式重机枪是中国科研人员经过10余年的努力研发出来的一款12.7毫米重机枪,它拥有一个不可多得的“头衔”——全球最“轻”的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

QJZ89式重机枪整个系统包括重机枪、瞄准系统和枪架组成,它可以对中远距离目标进行火力压制射击。因为采用了诸多新颖的设计,所以QJZ89式重机枪总体性能水平比较高,它的出现说明中国重机枪的研发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说起来非常有趣的是,QJZ89式重机枪能够成为全球最“轻”的12.7毫米重机枪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当初中国搞错了苏/俄重机枪的总重,把不包括枪架在内的重机枪重量误认为是整个重机枪系统的重量,出于不能落后同行、竞争对手的考虑,最终在研发QJZ89式重机枪确定它的整个系统重量为26.2千克。要知道,85式重机枪/高射机枪的总系统重量达到41.5公斤、美国M2HB .50BMG重机枪的总系统重量更是达到58公斤,而QJZ89式重机枪整个系统重量还不到27公斤,足以见得QJZ89式重机枪减重工作的出色程度。

QJZ89式重机枪装备部队后,由于重量明显更小,所以大幅度提升了部队携带重机枪时的机动性、灵活性,此外还提升了部队携带弹药的能力,持续射击能力更强。

不过,“想要得到什么必须付出点什么”,这一点在QJZ89式重机枪上同样适用,QJZ89式重机枪过于强调减重,导致它的连发射击精度下降。当初QJZ89式重机枪之所以能够大幅度“减肥”,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弹性枪架。实际上比起85式重机枪/高射机枪,QJZ89式重机枪主要就是减重在枪架上,它的枪架重量还不到9公斤,比传统的20~30公斤枪架轻得多了。

而弹性枪架主要是通过枪架支撑结构的弹性形变来吸收射击的后坐力,当QJZ89式重机枪进行持续长时间射击时,累积的后坐力就会超出弹性枪架的承受范围,那么此时QJZ89式重机枪就不能保证有稳定的射击状态,射击精度也明显下降。所以,QJZ89式重机枪想要保证精度的话,只能避免进行长连射,多以短连射为主。

QJZ89式重机枪是一款进行大胆舍取的重机枪,为了达到减重的目标不惜牺牲一定的精度。这种舍取在武器装备研发历史上非常常见,并没有对错之分,自然不能成为批判否定QJZ89式重机枪的理由。


科罗廖夫


89式重机枪一直都是毁誉参半,但是它能够成为中国军队中的“主力”机枪,必然是有其优势的,例如火力猛、轻巧便携等,并且,89式重机枪的口径能够达到12.7毫米,而世界上普通的机枪则是7.62毫米的口径,因此,能够使用的弹药的杀伤力也更大。

但是,口径大也带来了后坐力强的问题,再加上机枪本身的重量就轻,于是如果是不熟悉89式重机枪的士兵使用时,容易造成机枪本身的不稳定,从而导致设计的精准度不高。

然而,如果是熟悉89式重机枪的士兵们使用,那么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强悍的火力压制优势,因为89式重机枪本身的弹药杀伤力比一般的重机枪大,当它进入作战状态时,其火力对敌方的压制反而能够比精准度更高的重机枪来得强悍,虽然它的精准度是比不上7.62口径的重机枪,但是重机枪在战斗中主要负责的是火力压制,因此,89式重机枪精准度虽然不足,但却是瑕不掩瑜。

再有一点就是,89式重机枪能够使用的弹药不仅仅是最常用的54式12.7毫米枪弹,更可以使用84式脱壳穿甲弹、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以及89式穿甲爆炸燃烧弹,这三种穿甲弹经由89式重机枪的射击,能够在射程内穿透机甲,一般的轻型机甲在89式重机枪的攻击范围内基本没多少抵抗力。

最后,为了弥补其射击精准度的不足,89式重机枪还配备了专门的瞄准器具,如微光瞄准镜和白光瞄准镜等。因此,中国步兵器常见的7.62口径的重机枪而选择装备89式重机枪是经过了正当且严谨的考量的。


军事观察员东旭


QJZ89式重机枪是1984年开始研制到9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一开始设计就以重量轻、机动性强为要求进行设计。之后装备了确实体现了重量轻、机动性强的优势。当然也被誉为世界上最轻的大口径(12.7mm)机枪。


图:89式12.7大口径机枪


89式这款世界上12.7口径里面最轻的机枪。优势也很明显,当时设计的时候参考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例子,认为在山地这类进行作战和防守,机枪要机动性强、轻便、方便移动和转移。在多次军事演习中体现了其良好的机动性,由于早期工艺和制造水平问题,当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


后期工艺水平和制造提高了很多,寿命提高了很多。然而受到当时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不要7.62通用口径机枪,而是把89式大口径机枪作为通用机枪来使用,这无疑出现了一个很坑人的问题,就是89式大口径机枪远距离射击精度和远距离散布很大比起同样是大口径机枪的其他货要差很多这就成为被人吐槽的地方了。


众所周知威力和口径越大的枪弹后坐力越大,那么对枪械自身重量要求就越大,在中国没有7.62通用机枪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使用89式大口径机枪,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奇怪现象。重量和舒适度不如通用机枪,又不如同类型的其他大口径机枪在远距离杀伤力和精度方面表现好。


图为解放军在使用89式大口径机枪射击


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射击不仅远距离精度下降严重,而且后坐力还影响士兵作战。这种设计可谓是得不偿失。优缺点都有,但是缺点明显多,因为89式是大口径机枪。


图:美军M2系列重机枪,经典中的经典


正因为中国军队缺乏7.62通用机枪,89式也因此而诞生,缺点大于优点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已经在研制新型的机枪了,相信会比89式更好更合理。


欢迎大家关注订阅本号,提供更多的军武知识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