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精銳部隊?

無能的扎心君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精銳部隊,我個人比較熟悉的就是國民黨的74軍,其他部隊也沒有深入瞭解,不敢妄下評價,我只說說我對74軍的一些看法。

提到74軍可能有許多人不知道,但提到張靈甫的整編74師,許多人就知道了,整編74師的前身是74軍,是由74軍整編而來。

74軍成軍比較晚,是在1937年成立的一個新軍,當時淞滬會戰已經拉開了序幕,74軍但是主要由馮聖法的58師和王耀武的51師組成,俞濟時擔任首任軍長。為什麼由這兩個師組成呢?這可得要說一下俞濟時和王耀武的歷史淵源,兩人相識於圍剿紅軍時期。


俞濟時是蔣介石的心腹,王耀武向來聰明,所以他也是極力巴結,之前補充旅升51師也是俞濟時從中幫忙,這次組建74軍也是俞濟時問上邊要過來的51師。


組建後的74軍還沒來得及進行匯合,就各自奔赴了淞滬戰場,在淞滬會戰上74打的還是不錯的,以後撤退到了南京,參加了南京保衛戰,之後再次撤退時俞濟時給王耀武留了一條小火輪,正是憑藉著這一條船,51師順利的逃出了當時的南京城。

74軍在成軍後的兩年左右內並沒有太出色的戰績,憑藉著戰鬥力打出了名氣應該是在王耀武當軍長時期。1939年,俞濟時高升,升任集團軍副司令,但是74軍內有許多黃埔一期、二期的老大哥,按理說軍長的位置輪不到王耀武,但最終軍長的位子還是給了王耀武,我個人認為主要是蔣介石的賞識,就算俞濟時也沒有辦法,只好將幾個老大哥安排74軍以外的其他位置。


王耀武應該說很有才能,在他的訓練下,74軍也逐漸打出了名氣,成為了五大主力軍之一。在上高會戰中,74軍死死拖住了圍攻上高的日軍,為其他部隊趕來爭取了時間,正是這一貢獻才讓上高會戰取得了全面的勝利,上高會戰徹底打出了74軍的實力和名氣。

在之後的幾年裡,王耀武帶領74軍打了不少硬仗,為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戰後,74軍整編成了74師,師長由張靈甫擔任,從此走向了衰落。


速看歷史


按照歷史先後順序,不算近現代的,有這麼幾支精銳部隊,他們普遍都是戰績輝煌,無論軍事素質還是組織訓練、紀律等,在古代都是一流的。

1、秦軍。

自商鞅變法後,秦軍尚武,組織性強,紀律嚴明,秦始皇時代橫掃六國,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北擊匈奴,勢如破竹,名將有王翦、蒙恬等,王翦率秦軍掃六國,蒙恬北擊匈奴,以至於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支精銳部隊。

2、漢軍。

漢武帝時代,漢軍有御林軍、羽林軍之分,衛青北伐匈奴時,率領的大多是御林軍,霍去病奇襲匈奴基本帶的羽林軍,但都統稱漢軍。

漢軍最大的戰績就是在漢匈戰爭中的戰績,衛青、霍去病率領的漢軍打得匈奴節節敗退,最後霍去病率騎兵逐匈奴2000多里,橫穿中國東西兩端,長途奔襲這種閃電作戰,在那個時候創造出來併成功應用於戰場。

3、玄甲軍

玄甲軍是唐代精銳部隊,隨李世民東征西討,平定天下,後又打敗突厥,擊潰土谷渾,是唐朝打天下的軍隊,也是保證唐朝統治和維護唐代邊境穩定的精銳,名將有李靖、蘇定方、薛仁貴等。

4、岳家軍。

岳家軍又稱背嵬軍,為岳飛所創,主要用於和金人作戰,這支軍隊紀律嚴明,其最大的口號是收復失地,滅金,迎回被俘皇帝。最大的紀律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戰績上幾乎敗績低到忽略不計,曾打的金兀朮嘆息到,撼山易,憾岳家軍難,的感慨,岳飛曾率領這支軍隊收復宋朝北方大量被金人佔領的土地,打的金兀朮節節敗退,幾乎逼近金國首都,眼看要滅金的時候,被昏庸的皇帝和姦臣暗算,連下12道金牌逼他撤軍,最終岳飛也被害死。

古代的精銳部隊裡面,最可惜的就是岳飛了,如果不是皇帝昏庸和姦臣當道,岳飛大概率是滅金的,一旦實現,宋朝的版圖以及當時的力量格局絕對會重新洗牌。

5、戚家軍。

由戚繼光組建並擔任統帥,最大的戰績是打敗倭寇,戚繼光本人也留下有軍事著作《紀效新書》等,戚家軍紀律嚴明,在對付倭寇山,開創了不少新的戰法,可謂是明朝軍隊中的佼佼者。


煙郭說歷史


“第38歲”被稱為“萬歲軍”,在古代是標準的御林軍,是王牌中的王牌,屬於重裝集團軍,是全軍戰備值班部隊中配備在主要方向速快速反應部隊。

為何說第38軍是我軍最精銳的部隊那,那麼下面大家跟著小姐姐回到第38軍的輝煌的歷史時刻。

第38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8的平江起義,可謂是根正苗紅,在解放戰爭中,第38軍隸屬四野,前身是四野一縱對,是四野頭等主力軍之一,其擅長打大戰、硬仗而聞名。其112師、113師、114師,都是王牌中的王牌師,其每個師都很有特點,112師擅長正面攻堅作戰,113師擅長長途奔襲,114師擅長穿插分割包圍。
第38軍在東北參加遼瀋戰役,解放全東北,隨後馬不停蹄的入關參加平津戰役,而第38軍是進攻天津的主攻,在隨後入關宣沙、衡寶、廣西、滇南等等戰役。38軍從中國最北部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島,轉戰中國從北到南,解放了半個中國。


隨後是38軍最輝煌的歷史之一,半島內戰爆發,由於以美帝國為首的軍隊介入,很快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邊線,38軍隨第13兵團參加入半島作戰。在第一次戰役中,38軍與美國第一騎兵師步兵團遭遇戰時,由於我軍剛入朝作戰,地理位置、情報、對手情況都不瞭解,貽誤戰機,在第一次作戰總結會議上,時任38軍軍長梁興初被彭老總指名罵了個狗血噴頭。


所謂知恥而後勇,在第二次戰役中,38軍獨立負責攻打德川。德川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半島北部鐵路、公路交匯點,拿下德川就可以分割包圍東西聯軍,圍殲“聯合國軍”這一戰略設想。



當時本來是有其他軍可以配合38軍攻打德川,結果軍長梁興初在戰前立下軍令狀,獨自包攬德川,當時38軍的正對面除了防守德川的韓軍,還有大量美軍王牌軍,38軍再次發揮了各師的特長。

112師負責正面進攻,擔任長途奔襲的第113師更是創造的戰爭史上的奇蹟,急續連行軍一夜,創造70多公里的神話,硬是趕在美軍全機械化的前面,成功的佔領了三所裡與龍源裡,徹底斷絕了美軍第8集團南撤的退路,形成關門打狗的戰略目的。

113師的官兵拼死抵抗南撤的美軍與北上增員部隊,多次打退美軍的進攻,始終使南北敵人沒有會和,第二次戰役一舉扭轉了半島的戰局,38軍獨立殲敵1.1w多人,繳獲物資無數,第二次戰役是38軍的第三次成名之戰,也是揚名天下的一戰,戰後,第38軍被彭老總通令嘉獎的電報上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萬歲軍” 由此而來。

在第四次戰役中,38軍依靠南漢江,頑強抵抗佔據全面優勢聯合國軍的瘋狂進攻,雖然付出巨大傷亡,成功完成戰役掩護任務。


“萬歲軍”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書寫輝煌的歷史,是共和國一面永遠的旗幟。


小姐姐講史


軍改之前的濟南軍區54軍,就是一支軍中勁旅,是全軍的總預備隊。論實力,54軍僅次於38軍,也是解放軍陸軍的三個軍級快速反應部隊之一。

54軍自組建以後,先後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入藏平叛、中印邊境戰爭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等重大戰爭戰役。

特別是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54軍表現非常出彩,全殲印度主力第4軍,打得印軍潰不成軍。印軍對54軍的印象非常深刻,直到今天,印軍的軍事演習中,假想敵部隊代號仍然是54。

54軍下轄的127師,歷史悠久,戰功卓著,也是54軍的主力師。127師先後誕生了多位開國將帥,朱德元帥、林彪元帥、粟裕大將、肖克上將、楊成武上將、耿飆、楊得志上將、黃永勝上將、彭明治中將、吳法憲中將、梁興初中將、李作鵬中將、王東保少將、張池明中將都在該師工作過。陳毅元帥、羅榮桓元帥、聶榮臻元帥、譚政大將、羅瑞卿大將等將帥也曾在54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

後來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萬年,曾以127師師長的身份,率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54軍有多個下級單位獲得榮譽稱號:

紅軍師、鐵軍——第127師

紅軍團——第127師第379團、第380團、步兵第162師第485團

葉挺獨立團——第127師第379團

瑞金團——第162師第485團

猛虎撲羊團——第162師第486團

劉老莊連——第127師第379團第4連

鋼刀連——第162師第484團第1連

金湯橋連——第162師第485團第7連

能攻善守英雄連——第127師第379團第9連

阻擊英雄連——第127師第379團第1連

英雄偵察連——第127師偵察連

渡海英雄營——第127師裝甲團裝甲步兵營

渡海英雄連——第127師裝甲團裝步一連(原127師381團1連)

2017年,隨著軍改號角的吹響,54軍被撤編。曾經的18個集團軍被整編為13個集團軍。


袁衛宇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的精銳之師,他的首任軍長是秦基偉,在抗美援朝作戰中,15軍被彭德懷元帥稱為“千歲軍”。

15軍原隸屬於第二野戰軍,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組建於1947年8月,在解放戰爭中,一直在劉、鄧麾下,衝鋒陷陣,為新中國的成立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15軍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威風,打出了軍威。上甘嶺,是五聖山南面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兩側有兩個小山頭,加起來不過3.7平方公里,但在48天的激戰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敵人用熾熱的炮火,不分晝夜地向這兩個山頭傾瀉,一天中曾落過三十萬發炮彈,山上寸草不留,石頭都炸得粉碎。 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在整個上甘嶺戰役中,15軍傷亡1.14萬人,其中犧牲5260餘人,但15軍始終堅守陣地,沒有後退一步,湧現出了著名的戰鬥英雄黃繼光。

15軍後來改編為空降兵15軍。2008年5月12日汶川8級地震,震中汶川地區與外界失去聯繫長達三十六小時,為儘快恢復與汶川地區的聯繫,15軍的15名空降兵,從5000米高空,強行空降至茂縣,及時把災區的情況向上級彙報,4500名官兵奔赴災區一線,抗震救災,救治受災群眾,保護人民財產安全。

15軍是一支能征善戰的威武之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一聲令下,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堪稱精銳之師。





zj史海拾貝


國民黨軍有五大主力,分別為整編第74師、第18軍、第5軍、新1軍和新6軍,這五大主力都是中央軍,除了這五大主力,國民黨的地方雜牌部隊也有不少戰鬥力比較強悍的部隊,今天介紹的就是國民革命軍第35軍。

國民黨軍出現過兩個35軍,第一個是湘軍第35軍,軍長為何健;本文所講的是第二個35軍,軍長為傅作義。


北伐戰爭時,傅作義以7000人之師堅守涿州城,抵擋了奉軍三萬人的進攻,孤軍奮戰長達三個月。涿州守城之戰成為有名的戰例,傅作義被稱為“民初守城四傑”之一。

中原大戰之後,晉綏軍被改編,傅作義的第7軍改稱為第35軍。1936年日軍和偽軍發動了對綏遠的進攻,傅作義的第35軍經過27天的戰鬥消滅了“大漢義軍”,又重創了偽蒙軍第7師,沉重打擊了日軍和偽蒙軍,取得了“百靈廟大捷”。

1940年日軍制定了消滅傅作義集團的“八號作戰”,並於1月28日向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駐地五原發動了進攻。第35軍在友軍的配合下,經過大小作戰57次,打敗了日偽軍,收復了以原為中心的綏西地區。五原的收復被稱為“開反攻勝利之先河”,國民政府特電嘉獎,傅作義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勳章。


歷史軍魂



要說精銳部隊,民國時期的桂系第七軍無疑要佔有一席之地。


桂系在民國期間一枝獨秀,能夠抗衡蔣介石集團長達20年,除了靠“李白黃”三人精誠團結,能力出眾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有一支能征善戰,紀律嚴明、戰鬥力爆表的軍隊。桂系憑藉這支部隊在風詭雲譎的政壇上翻雲覆雨,與蔣介石時戰時和,更是在蔣介石三次下野時都有桂系參與的影子。


而桂軍中的第七軍則是桂系的王牌部隊,也是桂系的起家部隊,它見證了桂系從誕生到走向強大的全部過程,也為桂系走向強盛立下了汗馬功勞。第七軍與蔣介石的五大主力部隊相比,除了武器裝備稍有區別之外,其他皆可抗衡。



要說起第七軍這支部隊的輝煌,首先要數北伐期間的戰績。


北伐時期,第七軍一馬當先,率先北上打響了北伐的第一槍,在北上過程中勢如破竹、所向霹靂、無堅不摧、令敵軍膽寒。尤其是在“汀泗橋戰役”和“賀勝橋戰役”中,面對治軍嚴格、訓練有素的吳佩孚大軍,第七軍與葉挺獨立團並肩作戰,以少勝多,發揮不怕犧牲的精神,打敗了吳軍,使得吳佩孚含恨退出歷史舞臺。


第七軍也因為傲人的戰績,使得這支部隊贏來了另一個稱號:“鋼7軍”,與“鋼7軍”齊名的則是葉挺領導的獨立團“鐵軍”。正是由於第七軍的存在,使得在北伐之初僅有一個省的地盤,通過兩次北伐,使得桂系的實力擴大到兩湖和京津唐地區,成為了北伐時期最大的贏家。



在抗戰期間,第七軍當仁不讓,也先後參與了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豫南會戰、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等。可以說,這支部隊先後參與了抗戰期間的幾乎所有重大戰役,沉重打擊了日寇,也磨練了自己,使得這支部隊成為了桂系引以為傲的一把鋼刀。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部隊也給解放軍帶來了很大麻煩,就連粟裕、林彪這兩位戰神在和第七軍交手後都先後敗北,吃過大虧。粟裕曾經說過:要判斷對方是不是精銳部隊,一是看是否有美械裝備,二是看是否是廣西口音,如果即有美械裝備又是廣西口音,那必定是第七軍。彭老總也評價過桂軍:“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可獨木難支,即便第七軍再厲害,桂軍實力再強,也無法抵擋歷史潮流,第七軍註定難以避免被消滅的下場。假如桂系願意和平起義,而不是跟著老蔣一條道走到黑,這支具有20多年的革命生涯的王牌部隊勢必會被保全,“李白”的地位也會得到應有對待。


可歷史不容假設。


對此,你覺得第七軍是一支精銳部隊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39軍可以說是人民軍隊中的一支精銳部隊,它的前身是紅軍“老骨頭”部隊紅25軍,也是紅軍革命隊伍中最傳奇的隊伍之一,以善打硬仗、惡仗而著稱,當年在徐海東“徐老虎”的領導下,馳騁中原腹地數千裡打破了敵人的重重圍堵,曾創造了一系列輝煌的戰績。而一支優良的軍隊是非常講究傳統和靈魂,39軍也不例外,是人民軍隊最早以紅軍“軍”的建制完整保留下來而且一直延續至今的部隊。

紅25軍成立於鄂豫皖蘇區,也是徐向前領導的紅四方面軍下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曾在鄂豫皖邊區參加了不少戰役,由於部隊減員嚴重先後進行了三次重組。第五次反圍剿後,紅25軍在徐海東、程子華、吳煥先的領導下開始孤軍北上長征,也是率先完成長征的隊伍,並開創了陝北根據地,為革命立下了赫赫戰功。正是有了紅25軍的存在,才有了後來的紅十五軍團,也才有了各路紅軍的陝北會師。

抗戰爆發後,紅軍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改編,紅十五軍團整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首任旅長是徐海東,曾在平型關戰役中重創板垣師團運輸隊。由於徐海東在紅軍時期留下了不少傷口,病倒後由楊得志代任旅長。轉戰蘇北後,原344旅整編為了第十旅,劉震任旅長,也是後來39軍的首任軍長。劉震出身於紅25軍,在獨樹鎮戰鬥後被軍長徐海東提拔,從一名普通士兵越過排級直接擔任連指導員,當時才19歲,也是日後最年輕的上將之一。

解放戰爭時期,劉震擔任以344旅底子改編而成的新四軍第三師副師長,率部輕裝挺進東北,在東北關鍵一役之秀水河子戰鬥中與友軍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以新三師等部擴編成東北民主聯軍二縱隊後,劉震擔任縱隊司令員,從此開始了一生輝煌的軍事生涯,猶如猛虎出山、不吞掉敵人決不罷休,率部馳騁東北黑土地數千裡而鮮有敗績。劉震指揮的二縱隊延續了紅25軍善打硬仗、惡仗的優良傳統,其身上依然能看到老軍長徐海東“徐老虎”的身影,成為了東野最精銳的部隊之一。

39軍第二任軍長吳信泉中將

1948年11月,二縱隊被改編成四野第39軍,劉震擔任首任軍長。從二縱隊到三十九軍,一直都都是東野(四野)的頭等主力部隊,從松花江一直大到鎮南關屢建奇功,如打義縣、攻錦州、圍廖耀湘兵團,包括後來的進關打天津、衡寶之戰、兩廣之戰等,整個解放戰爭中,39軍殲敵近十九萬人。半島戰爭爆發後,39軍在軍長吳信泉的率領下做了首批入朝部隊,打響了出國作戰的第一槍,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在雲山重創美軍王牌精銳部隊騎兵一師,取得了開門紅,而且39軍從頭到尾打完了五次戰役。


賽門之略


這個問題我需要回答一下,因為我當年很榮幸的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所屬部隊就是赫赫有名的三十八集團軍,被彭德懷老總譽為“萬歲軍”


我的戰友有著名導演馮小剛,還有著名演員梁天,他們都在三十八軍服役過,我對三十八軍的光輝歷史充滿敬意,我對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這麼厲害的部隊感到無比驕傲。

三十八軍擁有非常之多的軍種,集團軍屬下部隊多次被授予榮譽稱號,其中113師337團的“剛八連”多次受到黨中央的表揚。


我給大家說說三十八軍的輝煌戰績以及光輝歷史吧。


1,”平津戰役”天津戰場三十八集團軍擔任主攻天津的任務,這次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傷亡最小,收穫最大,俘虜敵人高達十幾萬人次,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自表揚。


2,三十八軍是中國參與戰爭最多的部隊,從祖國最北端的松花江一直打到雲南邊境與越南緬甸邊界線前沿,真是所向無敵啊,一支非常勇猛的部隊,被外界常常稱之為“猛虎軍”


3,攻佔一百多座城市,解放了大半個中國,國軍只要一聽說是三十八軍來了,他們就會瑟瑟發抖,繳槍投降。

4,三十八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優異表現被彭德懷老總親自表演,並授予“萬歲軍”的稱號,此次戰爭三十八軍對美軍展開了幾天幾夜的圍堵,不顧美軍優異的裝備對美軍進行地毯式掃蕩,成功擊退了美軍的進攻,繳獲各種武器裝備上萬件,此次反擊扭轉了整個朝鮮戰爭的戰局,為收尾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三十八軍十二偵查部隊參加越南戰爭,為前線部隊提供偵查任務,順利完成各項高標準指令。


三十八集團軍的輝煌歷史還有很多很多,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我在這裡只是簡短的說了一下,因為很多東西涉及到軍事機密,我在這裡不便透露,以免被一些壞人獲得,保護國家機密人人有責,在這裡我也要提醒各位網友們在發表答案的時候要仔細反覆查看,是否有違規內容,絕對要保證內容安全可靠。


謝謝大家點贊

關注我,帶領你們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歷史時刻。

(圖片源自網絡,侵必刪)


小梁動漫


1948年,中原戰局仍然混沌一片,勝負未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雖然達到了將戰爭引向蔣管區的目的,但解放軍在中原戰場上仍然處處被動,華野分兵之後也是被國軍追著打。迫不得已,中央決心派粟裕率三個縱隊渡江南進,進行第二步的向敵後出擊,以吸引敵軍主力回援江南地區,減輕中原我軍的壓力。粟裕算了一筆賬後,認為還是留在江北打大仗更划算,並將自己的意見報到了中央。中央命陳老總和粟裕一起到城南莊中央駐地具體彙報,粟裕終於說服中央同意了留在江北打大仗的意見,但中央也給他留了一道家庭作業題,一年之內消滅國軍在中原戰場的主力部隊,第五軍。

1938年初,在蘇聯的幫助下,杜聿明率領的裝甲兵團在湖南湘潭被改編為200師,這是國軍中的第一個機械化部隊。這個師包括兩個戰車團,兩個摩托化步兵團,汽車團、工兵團、炮兵團、搜索裝甲兵團等部隊。戰車團有蘇聯的9.5噸戰車、英國6.5噸威克斯戰車、意大利2.5噸菲亞特戰車等,由蘇聯顧問團負責進行機械化軍事教育訓練。這年冬天,200師奉命從湖南開到廣西全州,擴編為新編十一軍,不久後番號改為第五軍,杜聿明任軍長,200師師長由戴安瀾接任。就在成軍的這年冬天,第五軍擔任對崑崙關的反攻,200師和榮譽一師擔任正面進攻任務,消滅日軍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主力,擊斃旅團長中村正雄。

之後,杜聿明又率領第五軍參加了第一次入緬作戰。實際上,在第一次入緬作戰中,真正與日軍能夠進行正面對抗的,也只有第五軍的200師、新編二十二師、九十六師,以及第六軍的新編三十八師。這也是第一次入緬作戰的遠征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幾個部隊。200師在同古按照原定的同古會戰計劃,與日軍再同古進行了半個多月的正面對抗,不落下風,一直到英軍爽約放棄西線抵抗,東線第六軍和六十六軍被日軍突破之後,已經傷亡慘重,才不得不奉命向曼德勒方向撤退,在撤退時,200師師長戴安瀾陣亡。而在撤退過程中,廖耀湘率領的新編二十二師又在逐次抵抗日軍追擊師大放異彩,一舉成名。

按照杜聿明的計劃,雖然同古會戰沒有打成,還是有機會在向後撤退之後,在平滿納再次組織與日軍進行會戰。他的計劃是由最後入緬的第五軍下屬部隊九十六師先在平滿納構築堅固陣地,抵抗日軍,200師和新編二十二師在撤退到平滿納後先退到兩翼進行整頓補充,等到九十六師將日軍持續消耗一段時間後,即由200師和新編二十二師從兩翼將日軍反包圍並殲滅之。但這個計劃再次由於英軍掉鏈子,而被迫放棄了。而此時戰局已經急劇惡化,杜聿明只能被迫率200師和新編二十二師返回國內。在翻越野人山時,因為路途險峻,補給斷絕,不得不忍痛丟棄了幾乎所有重裝備。

後在已經跟隨英軍先期退到印度列多的新編三十八師的接應下,杜聿明率200師和新編二十二師殘部撤退到了列多,九十六師則在翻越野人山之後,在滇西北翻越高黎貢山,渡過怒江,返回國內。國軍統帥部之後又下令將新編二十二師和新編三十八師留在印度,開往印度英帕爾,接受美援裝備,加上後來調入的新編三十師、十四師和五十師,組成了後來的新一軍和新六軍,200師則隨杜聿明被空運回國,經過補充和整訓之後,在昆明擔任城防任務,九十六師也在之後不久歸建。這之後,杜聿明的職務一再晉升,逐步脫離了第五軍,第五軍軍長則由原第五軍軍長邱清泉接任。

解放戰爭中,國軍五大主力部隊中,新一軍和新六軍隨杜聿明前往東北參戰,最後在遼瀋戰役中被全殲,原來的七十四軍國軍進行改編時被改編為整編七十四師,最後再孟良崮戰役中被粟裕“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十八軍作為土木系骨幹部隊,一度被改編為整編十一師,一直由胡璉率領,在華東和中原戰場作戰,相比之下,五大主力中,只有第五軍的番號在解放戰爭中始終未變,而且,主力框架保持得比較完整。到最後在淮海戰役中被華野部隊全殲時,除了九十六師調入七十軍以加強其戰鬥力之外,200師仍然保留在第五軍編制內,從緬甸回國後調入第五軍的四十五師也仍然保持在第五軍編制內,此外又在淮海戰役之前調入了四十六師。

粟裕在中央立下軍令狀後,先是在豫東戰役之前計劃在魯西南圍點打援,吸引第五軍來援,再在半路上設伏圍殲第五軍。但因為戰場形勢變化,臨時改為圍攻開封,而增援部隊只有區壽年兵團被解放軍包圍,邱清泉則十分狡猾,不僅未被解放軍包圍,而且在黃百韜兵團被包圍後,突破華野阻擊陣地,將黃百韜兵團救出來了。此後,國軍統帥部在編組兵團時,以第五軍為基本骨幹,加上七十軍、七十四軍、七十二軍,編成了邱清泉的第二兵團,成為國軍在華東戰場上最為強大的主力兵團,邱清泉升任兵團司令之後,第五軍軍長則由熊笑三接任。此時的第五軍下轄三個師和一個騎兵旅,共計五萬餘人。

在淮海戰役中,邱清泉率第二兵團調到徐州參戰,但無論是在救援黃百韜兵團時,還是在被解放軍包圍在陳官莊之後救援黃維兵團的作戰,邱清泉都沒有讓第五軍直接參戰,只在從徐州撤退時,由四十五師擔任整個兵團的後衛部隊。也是因為解放軍追擊部隊追上了四十五師,邱清泉捨不得放棄四十五師,乃至於下令整個兵團都停止前進,再派九十六師回師去接應四十五師突圍出來。在包圍圈裡,邱清泉也將第五軍置於整個國軍防禦體系的中心位置,在初期作戰中,第五軍陣地上連一個炮彈都沒落過。直到1949年1月10日解放軍發動總攻後,國軍陣地被突破,杜聿明、邱清泉等人才躲進了第五軍軍部。

而在解放軍發動總攻之後,早已人困馬乏的國軍部隊大多數都很快就全線崩潰,熊笑三率先偷偷溜走,四十五師師長郭吉謙臨時升任第五軍軍長,負責指揮。杜聿明和邱清泉決定在一個營的掩護下突圍後,四十五師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之下,被迫同意投降,四十六師也以同樣方式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降,而200師則一直頑抗到了最後,直到剩下不足一千人,國軍其餘部隊已經全部被解決,四周已經聽不到槍炮聲,200師殘餘部隊才最後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投降。這個國軍精銳部隊也就此從歷史上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