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裡你覺得孔捷、李雲龍、丁偉真的打起仗來,誰更厲害?

用戶72879498937


《亮劍》中晉西北鐵三角,李雲龍、丁偉、孔捷,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結束後,都成了野戰軍軍長。那麼誰的軍事能力更強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李雲龍的戰績:第一是在與坂田聯隊的戰鬥中,用全團做掩護,把一門迫擊炮送到了射程裡,一炮打死了坂田聯隊長,衝出了敵人包圍圈。第二,在與山崎大隊的戰鬥中,不像程瞎子一樣,正面向山崎大隊衝鋒,而是採用土工作業的方法,縮短攻擊距離,用3600顆手榴彈解決了山崎大隊,大大減少了人選傷亡。第三全殲日本軍事觀摩團。第四全殲山本特攻隊,解放了平安縣城。第五是在解放戰爭中用小規模的突擊隊,混入敵人內部,製造混亂,實行斬首行動。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李雲龍用兵鬼點子多,善於出奇兵,有特種作戰的概念。

丁偉在《亮劍》中出場不多(相對於主角李雲龍),丁偉出場在李雲龍因違抗軍令被撤職後,他被彭老總調去接替李雲龍的職位,可見彭總對丁偉能力的認可。我們來分析一下丁偉的能力:第一丁偉最早提出晉西北鐵三角理論和國共必有一戰的預想。第二解放戰爭時期,丁偉被調去東北,一個師就把廖耀湘一個軍打得七零八落,打錦州時,丁偉就當上了縱隊司令,是晉西北鐵三角三人中最早當上軍長的。他的部隊是東北野戰軍攻防兼備的主力中的王牌。第三在南京軍事學院畢業時,丁偉的答辯論文《我國國土防禦的重點問題》,與幾年後中蘇關係破裂後我國北方戰略防禦部署如出一轍。可見丁偉戰略預見能力。第四南京軍事學院畢業後李雲龍和孔捷繼續擔任野戰軍軍長的職位,而丁偉當上了大軍區的參謀長。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丁偉是一名帥才。

孔捷的出場是在獨立團被山本特攻隊襲擊後,李雲龍前來接替他任獨立團團長。獨立團遭遇夜襲打了敗仗,李雲龍前來接任團長。獨立團的兵一個個對孔捷依依不捨。孔捷的威望可見一斑。那我們來看一下丁偉的軍事能力,第一孔捷善於決斷。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時,孔捷稍一思索,便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有力地支援了李雲龍。

第二除了以上之外,孔捷最牛的是第二點。孔捷在獨立團負傷之後,再出場的時候,已經是新二團的團長了。很明顯,新二團是一支新建制的部隊。孔捷能夠在短時間內將隊伍拉起來,形成戰鬥力,也證明了孔捷的能力。第三孔捷參加了抗美援朝,帶領部隊參加了四次戰役,可見上級領導對孔捷能力的認可。

根據以上分析判斷,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丁偉戰略預見能力強,是一名帥才。李雲龍善用奇兵,是一名將才。孔捷能力稍遜一籌。





g曖昧是糖


3個主角各有特色,談不上誰最能打,打平安那一幕,孔捷和丁偉對戰局的判斷都很準確。在那個戰爭年代,能活下來,並且在1955年授銜的將軍,基本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定位的戰略比較遠,最後的畢業演講,從論文就看出來了關於國防問題的,李雲龍帶軍不錯,亮劍精神,孔捷也不錯看待問題很全面!李雲龍打平安縣城,孔捷的一個小隊就攔住了日本一個縱隊8小時,戰鬥力不一般,正兒八經打起來不好說!三個不同性格的軍人。

早期李雲龍強,但李雲龍只適合做個師團長之類,再大了明顯不適應,從他身為師長脫離師部冒險去做突擊隊長就可以看出來,這明顯不是一個堂堂一師之長該乾的……三國曹魏大將夏侯淵也幹過類似事情,身為一軍統帥竟然帶了幾百人跑了十幾裡地去修損壞的鹿角,後面我們都知道了,被老黃忠砍了……丁偉、孔捷適合大兵團作戰。大家都是團級建制,李雲龍最強,李雲龍是短兵相接的天才。大家都是軍級或以上建制,丁偉最強,論戰略丁偉比他這李雲龍強不是一丁半點,原著裡丁偉去李雲龍岳父家做客與田墨軒高談闊論李雲龍只能在一邊看熱鬧。

如果是和平年代對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孔捷最強。以丁偉最先提升軍長無法說明他比李雲龍強。原因有二,第一,李雲龍身為師長時重傷住院,這段時間不短,而這正是解放戰爭最重要的時刻,也是解放軍發展壯大最大的時刻,這段時間李雲龍如果不是住院,那麼他提升軍長應該早很多;其二,四野地處東北,因為東北國民黨曾失控多年,而共產黨卻有東北抗聯一直在戰鬥,而華北地區是蔣介石苦心經營的地方,所以東北的群眾基礎遠遠好於華北地區,解放軍四野擴張的規模也遠大於三野,丁偉提升的機會當然也遠大於李雲龍。丁偉確實很有戰略眼光,屬於帥才性質,但性格卻遠不如事實上的元帥和大將一樣大度謙遜。

因此,真讓丁偉為帥,卻未必駕馭得了,做參謀長是最好的安排,也可見高層慧眼識珠。戰略家和將才,如果統籌大局,戰略家自然強很多,但同時當將領使用,戰略家的戰術手段卻未必強於將才。丁偉也是將才,種種戰功也說明了他的能力。但就戰場戰術能力,卻也不見得強過李雲龍。畢竟李雲龍的指揮能力及勇猛頑強、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

沒看過小說,只說電視劇,孔捷善終是能看出來的,趙剛初到獨立團,李雲龍不給好臉,孔捷起身握手歡迎。常乃超講課,李雲龍和丁偉擾亂課堂,孔捷沒跟著。處理張白鹿的問題上,丁偉主張不打小報告,隨老李自由,孔捷第一時間通知了馮楠。孔捷明顯處理事情更老練,更懂人情世故,會順勢而為,能委屈自己。李雲龍趙剛寧折不彎,丁偉為了彭老總,幾個都沒善終,只能說可惜……

丁偉是戰略,李雲龍是戰役,孔捷是左右逢源,論打仗我選丁偉,論做人,我選孔捷,李雲龍只是演主角罷了,這樣的人自古以來不會有好下場,只是普通人們心目中都喜歡這樣的英雄,但在帥的眼裡又愛又恨,一但戰爭結束,和平到來,首當其衝第一個整的就是他。李雲龍擅長硬仗;丁偉擅長智取;孔傑各方面都比較均衡,但是在防範突發事件貌似有點不足!!所以真要用起來,老李負責正面,老孔輔助,老丁負責攻擊對方補給線……再加上《雪豹》裡的周衛國的斬首行動,如果配合得當,確實可抵10w大軍。


歷史深度揭秘


《亮劍》裡孔捷、李雲龍、丁偉號稱晉西北鐵三角,在抗戰期間三人都是129師序列下的團長,很多人都想把三人進行一下比較,看到底誰更勝一籌,本人就從電視劇上的一些細節談談自己的看法。

  • 李雲龍VS丁偉


電視劇上率先出來的是李雲龍與丁偉,先從這二人談起。李雲龍被坂田圍在山頭上,總部要求新一團從榆家嶺方向進行突圍,但李雲龍戰場抗命被撤;這時丁偉從二分區被派到延安學習,中途彭總把他調到新一團。

  1. 在李雲龍離開新一團時,丁偉送他一個騎兵營,說明丁偉注意上了這個騎兵營,他在搞副業上和李雲龍一樣也是一把好手,二者平局。

  2. 楚雲飛把部隊駐紮在大孤鎮時,丁偉一看地圖馬上就給李雲龍出了幾點注意,反應速度之快,雖然李雲龍也做了部署,但足以看出丁偉的軍事才能,二者平局。
  3. 在南京軍事學院時,丁偉透露自己在東北野戰軍時,曾一個師掃廖耀湘一個軍,如入無人之境,在東北野戰軍序列中,丁偉的部隊就是王牌中的王牌,而李雲龍的二師在華東野戰軍也是王牌,在趙莊阻擊戰中,他生生地把邱清泉兵團下轄的五軍阻擋在趙莊。二者平局。
  4. 畢業論文時,李雲龍的論文方向還是丁偉想的,丁偉的答辯論文《我國國土防禦的重點問題》,格局很大,而後來也正如他所預料的,學問學時丁偉勝。
  • 李雲龍VS孔捷

  1. 李雲龍與坂田聯隊對戰直接把坂田聯隊直接滅掉,其中有一點原因就是給獨立團的孔捷與政委報仇,說明之前孔捷敗於坂田,這一局李雲龍勝。


  2. 山本特戰隊在楊村把孔捷打的落花流水,這也是孔捷被擼的原因,李雲龍在後來的戰鬥中率領獨立團把山本滅在平安縣城,同樣一支部隊,結果不同,這一個局李雲龍勝。
  3. 在一次晉西北鐵三角聚會中,李雲龍說自己有8個營的兵力,孔捷當時眼睛瞪得老大了,直呼李雲龍發財了,而丁偉是笑笑不語,說明丁偉也有這麼多人,從這一點上孔捷不如二人。
綜上:最強丁偉,其次李雲龍,最後是孔捷。

堅持原創,我是劇空間,歡迎大家關注!


劇空間


《亮劍》作為當下熱度經久不衰的電視劇,也不斷引發著激烈的討論。在這部抗日戰爭佔了很大篇幅的電視劇裡,晉西北“鐵三角”不得不提。

在鐵三角中,李雲龍、丁偉以及孔捷,作為同班出身的將領,在帶兵打仗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能力上也相差不多,最後都成為我國的開國上將。

但是,三人畢竟不是三胞胎,肯定有諸多的不同,再加上在不同環境下摸爬滾打,三人的指揮風格和指揮能力肯定是有差別的!

那麼,李雲龍、丁偉和孔捷三人,在指揮能力上到底孰高孰低呢?靜夜史認為:

三人指揮能力不相上下,但是擅長領域各有側重。三人的區別簡單說來就是:李雲龍適合指揮特種小分隊作戰,孔捷適合帶領一個團衝鋒,而丁偉則適合統帥一個大兵團機動!

1、李雲龍單刀直入

李雲龍大別山窮苦人家出身,上過幾天私塾,學歷等於文盲,從14歲參加革命一直沒有機會系統學習,所以李雲龍沒有機會接觸到更高水平的軍事理論。

所以,李雲龍的軍事指揮藝術是從戰火中淬鍊出來的,通過一次次死裡逃生的磨盤滾打,李雲龍領悟到了戰爭的真諦。

相比於孔捷和丁偉,李雲龍脾氣火爆,做事果斷利落,這使得李雲龍的部隊恬然地嗷嗷叫。

在李雲龍的作戰生涯中,多次出現單刀直入,通過小部隊突擊取得戰爭勝利的案例。比如在第一集蒼雲嶺阻擊戰中,李雲龍掩護炮兵突擊,一炮幹掉坂田聯隊指揮部;在掩護八路軍總部突圍的過程中,李雲龍帶領一營伏擊鬼子的觀摩團;在解放戰爭中,李雲龍帶領偵察連向敵後猛烈穿插,在和楚雲飛的狹路相逢中差點壯烈犧牲。

從《亮劍》就能看出,李雲龍有著嚴重的個人主義傾向,這雖然可以保證部隊嗷嗷叫,更有戰鬥力,但是在面對大部隊的統一協調時,李雲龍的指揮弱點就暴露了,那就是不擅長指揮大兵圖作戰。

在解放戰爭中,李雲龍和國民黨軍攪在一起,敵我難分,最後李雲龍拔得了頭籌,但是這種打法太過冒險。

在小說《亮劍》中,南京軍事學院的畢業論文報告上,李雲龍闡述的,不是《亮劍》精神,而是特種作戰的軍事理論,這和李雲龍在晉西北和山本一木的交鋒中得到啟發。

在小說的後半部分,李雲龍還組建了特種分隊,滲透到金門島對楚雲飛部展開了猛烈打擊。

所以綜上來說,李雲龍爆發性強,最適合指揮特種小分隊作戰!在特種部隊指揮上,李雲龍完勝孔捷和丁偉。

2、孔捷中規中矩

在晉西北鐵三角中,孔捷是最不顯眼的一個,也是公認的能力最差的一個。

但是,孔捷作為和李雲龍同班出身的戰士,也是個火爆脾氣,從他提刀剁手指感謝李雲龍就能夠看出來。

和李雲龍以及丁偉不同,孔捷帶兵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有“情”。

雖然孔捷被李雲龍稱為“孔二愣子”,但是孔捷卻是三個人之中最有情有義的人。在丁偉杳無音訊,趙剛和李雲龍先後自殺後,孔捷承擔了撫養李雲龍和趙剛孩子的責任。

在電視劇《亮劍》中,孔捷因為獨立團受到山本特工隊的偷襲而被撤職時,孔捷因為沒有機會給政委報仇而傷心落淚。

在孔捷離任前,團部戰士不讓孔捷走,其中那個經常客串的戰士說孔捷在他入伍第一天就認識他,這說明孔捷體恤下屬,因此在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

類似的有情還體現在孔捷在黑雲寨對謝寶慶說的話,堪稱推心置腹。而在軍事學院學習時,針對李雲龍的出軌行為,孔捷打了小報告,做了費力不討好的活。

可以看得出,孔捷是三人中最有情有義的人,如果說李雲龍以“勢”帶兵,丁偉以“智”帶兵,那麼孔捷就是以“情”帶兵。

這種帶兵策略沒有問題,尤其是在血火橫飛的戰爭年代,這種領導更親切。但是一旦部隊規模擴大,孔捷就不可能對所有人有“情”了。所以,這注定了孔捷也和李雲龍一樣,不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孔捷在朝鮮戰場上一個師沒有幹掉美軍一個營的作戰,固然有雙方裝備的懸殊,指揮能力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孔捷最適合的,是帶領團級單位,在抗戰期間,孔捷的新二團同樣是強悍的武裝!

3、丁偉格局高遠

在晉西北鐵三角中,丁偉的綜合素質是最強的。

丁偉出場時,是在去延安學習的路上,這說明丁偉能力突出,上級有意培養。

在晉西北期間,丁偉率先提出晉西北“鐵三角”的構想,以三個團的品字形佈置,勝抵十萬雄兵。並且丁偉也預感到抗戰勝利後國共遲早都有一戰,所以丁偉是三人中看得最遠的!

丁偉在全劇中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在軍事學院畢業論文報告中,丁偉在兩大國友好的大氛圍中,率先提出蘇聯可能是未來對我國威脅最大的國家,並據此提出了國土防禦的大縱深戰略。

丁偉的預言在1969年不幸得到了驗證,這說明丁偉眼光獨到,是個謀略性將領。

丁偉的思維,是在去李雲龍家做客期間和田墨軒吃飯期間田墨軒提出的,丁偉接受並將其完善,這說明丁偉雖然也是個大老粗,但是有超強的學習能力。

丁偉的報告,在當時可謂是驚世駭俗,由此可見丁偉的膽識非同一般。在小說中,丁偉最後在反右傾鬥爭中被逮捕,後被下放,這說明了丁偉的寧折不彎。

在軍事指揮上,丁偉在抗戰勝利後出關到東北,跟隨林總參加了一系列戰役。在東北,丁偉的部隊迅速壯大,創造了一個師橫掃廖耀湘一個軍的記錄,這說明丁偉已經具備了大兵團作戰的能力,遠遠走在了李雲龍和孔捷的前列!

在現代戰爭中,丁偉的指揮能力無疑是最強的,因為有句成語叫“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現代戰爭需要的是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優秀將領,丁偉無疑是鐵三角中最適合的!


致青春劇場


孔捷、李雲龍、丁偉這三人作為《亮劍》裡的鐵三角,能力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但是真要打起仗來,他們三個人帶隊作戰的能力還是不一樣的,我覺得他們三個人是各有千秋。

如果要分個類的話,我覺得李雲龍適合打小規模戰役,丁偉適合打大規模戰役,而孔捷則最擅長打系統戰爭。李雲龍的鬼點子多,在各種游擊戰和小型戰爭裡面屢屢得手,敵人根本不知道他要耍什麼花招,另外他打戰是三個人裡最勇猛最不怕犧牲的,所以他也最有亮劍精神,敵人也最怕這樣的對手。

丁偉其實更像是一個軍事戰略家。他在打戰的時候尤其擅長運籌帷幄統籌大局,是個考慮事情非常謹慎全面的將領,過往的很多場戰爭也證明了他的非凡能力。在李雲龍被炒魷魚的時候,丁偉就是被派來接替他的,由此就可以看到他的能力一定不差。但是論勇猛論讓士兵服氣,還是李雲龍更突出。

孔捷這人更適合在和平年代平頂戰亂,他在防範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力稍有不足,而且帶兵打戰的能力都不如李雲龍和丁偉。不過孔捷有一個最為突出的優點,就是會做人會來事,這是其他兩個人不具備的,所以在後來李雲龍遭遇各種磨難的時候,孔捷卻可以安然無恙,他是活得最舒服的一個人。

所以總的來說,帶兵打戰還是李雲龍和丁偉比較厲害,孔捷就中規中矩很難出奇制勝。如果一定要出個排名的話,我覺得李雲龍最為出色,丁偉次之,孔捷排在最後。但是說實話,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李雲龍和趙偉他們能像孔捷那樣,打戰可能沒這麼厲害,但是沒那麼直性子,最終能夠安然過好一輩子。

多讀書多看報,就關注“查娛日爆”。

查娛日爆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話題,鐵三角三個人當中,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色,而他們的特色不是其他人能夠替代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從眾多革命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軍事將領。

李雲龍有他獨特的性格,所以他才能在團長的位置上几上幾下,卻始終可以在隨後受到重用。



丁偉也有他特殊的視野,所以經常可以在各個戰鬥節點受到重用,他也是鐵三角當中,在解放戰爭裡唯一一個從東北打到南方的師長,可以說打遍了大半個國家。

而孔捷也同樣有著他的深藏不露,不求特殊但卻求穩,這樣的主官也許平日裡不顯山不漏水,但在關鍵時刻,他卻往往發揮著最穩定的輸出。所以曾經因為敗仗而險些被領導罰為馬伕,但轉瞬之間就撤銷處罰,又繼續留在原部隊立功贖罪。因為上級領導更清楚他的價值所在。

他們三個人當中誰是最好的,也許很難分的清答案!但以筆者的個人觀點,個人很看好丁偉的能力。



當1940年的百團大戰戰場,李雲龍還在為著新一團迫擊炮炮手柱子打光了幾十發炮彈而大發雷霆的時候。與他同一級別的丁偉卻在三分區組建了高達3000人的八路軍加強團,人數規模幾乎是新一團的3倍。加上隨後用騎兵連連長孫德勝換走五挺輕機槍,顯然丁偉也是一個"斂財"高手。而丁偉的能力也在隨後的戰爭中達到了效果,再接下來發生的崗村寧次對晉西北地區展開的掃蕩中,丁偉接手的新一團是鐵三角三個團中唯一一個只付出了較少損失,卻成功突圍的團隊。這不光取決於丁偉的軍事能力,也取決了新一團當時所擁有的武器裝備。

儘管事後三個人聚會開玩笑,李雲龍揚言丁偉來到新一團都是撿現成的,但事實上丁偉接手新一團是在1940年,遭遇日軍大規模掃蕩已經是1942年年初的事(左權參謀長在1942年五月犧牲)。將近兩年的時間,以丁偉的能力恐怕早就對新一團的武器裝備進行了更新換代,正如他後來所說,突圍的時候新一團一亮傢伙,瘋狂的活力覆蓋直接就讓日軍傻了眼,一天之內新一團就衝破日軍三道封鎖線。



儘管丁偉沒有跟孔捷一樣進入朝鮮戰場,但由於他是最早進入東北的部隊,也是最早與蘇聯人打交道的高級將領,隨後更隨著四野部隊打遍了大半個天下,足夠的戰爭經驗、對外部清晰的戰爭視野也讓丁偉意識到中外在軍事對比和軍事戰略上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多年後孔捷在軍事學院的宿舍裡提到自己在朝鮮指揮一個師圍攻美軍一個營,最後卻讓其突圍的時候,李雲龍一臉的不屑,而旁邊的丁偉卻沉默不發一語。顯然他雖然沒有上過朝鮮戰場,但在早就聽聞蘇聯紅軍半個月內圍攻殲滅百萬日本關東軍的戰績,就已經讓他意識到了歐美軍隊與我們之間的驚人差距。

所以在畢業論文上,他才做出了那篇經典的答辯,可以說在大戰略格局上,丁偉比誰都要具備價值!


遼寧資深球迷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看《亮劍》第八回。

從原著的角度出發,更深入。

李雲龍,孔捷,丁偉是晉西北大名鼎鼎的鐵三角

丁偉擔任新一團團長

在電視劇中,丁偉很早就出現在了晉西北。

他本來是要到延安學習的,可就是因為李雲龍在戰場上公然抗命,副總指揮一氣之下就把李雲龍撤了,新一團的團長職務就空了出來。

於是丁偉就恰逢時機地出現了,首長要他來接替李雲龍,擔任新一團的團長這就是對他能力的肯定。

而且丁偉在去見的首長的途中,遇到敵人,所展示出來的膽略和智慧那也不是一般指揮員有的。

孔捷擔任新二團團長

在電視劇中,孔捷出現就是敗軍之將。

李雲龍本來是在被服廠當廠長,但正是因為孔捷打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大敗仗,所以旅長又是在一氣之下把孔捷降為了副團長,然後臨危授命李雲龍為獨立團團長。

事後調查得知,原來偷襲獨立團的是山本一木的特工隊,所以孔捷也算輸得情有可原。

上級也知道孔捷受了委屈,於是在他打山崎大隊受傷痊癒之後,就沒有讓他再回獨立團,而是直接任命他為新二團團長。

李雲龍擔任獨立團團長

在電視劇中,李雲龍起初還不願意當這個團長,話中還滿嘴的委屈。

直到旅長出現在被服廠大喊一聲,李雲龍一下子就認慫了。

其實李雲龍天生就是喜歡打仗,但是他不想去獨立團,想回他的新一團去。

要知道新一團在他的手下,那可是嗷嗷叫的主力團。

而獨立團才吃了敗仗,現在讓他去收拾爛攤子,他有些不情願。

但是旅長一生令下,李雲龍不幹也得幹,他的鬧情緒很大程度上其實是想在旅長那裡要好處罷了。

丁偉,孔捷,李雲龍真的是有緣分

如果沒有李雲龍在新一團被撤職,就沒有丁偉到新一團任職;

如果沒有孔捷吃敗仗,也就沒有李雲龍去獨立團當團長;

如果沒有丁偉的新一團和孔捷的新二團與李雲龍的獨立團的佈防形成三角之勢,那麼李雲龍後來打平安縣城的結果恐怕就要改寫了。

正是他們晉西北鐵三角的惺惺相惜與默契,讓這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孔捷,李雲龍,丁偉真打起仗來誰更厲害?

李雲龍與孔捷對比

  • 在原著中,孔捷和李雲龍都是大別山人,兩人是從當戰士開始就在一個班了。

兩人無論是從性格和閱歷來說都是相似的,都是聽見槍響不要命的人,也是互相看不上對方,不服對方的人。

有一次在戰場上,孔捷受了重傷眼看就美救了,李雲龍冒死把孔捷從火線上背下來。

結果傷愈後的孔捷非但不感謝李雲龍,還要與李雲龍做個了斷。

  • 孔捷要與李雲龍了斷的原因也是很奇怪,那就是他不願意欠人人情。

孔捷也是下得起手,拿著把大刀就要剁自己兩根手指,李雲龍見此情景,連忙舉手投降,給足了孔捷面子。

從此之後,李雲龍和孔捷才成了好朋友,成為了生死之交。

所以要論打起仗來,到底誰厲害,那還真需要細細梳理一遍,反正他們都不是省油的燈。

  • 李雲龍在新一團當團長的時候,新一團的戰鬥力應該比孔捷所在的獨立團強;

李雲龍在獨立團當團長的時候,獨立團的戰鬥力應該比孔捷所在的新二團強。

李雲龍的獨立團打平安縣城的時候,獨立團的戰鬥力應該比孔捷的新二團強;

如果不是李雲龍為給和尚報仇,滅了黑雲寨,導致連降兩級,很大可能李雲龍在那個時候就是旅長了,畢竟那時他擁有一個師的兵力。

  • 李雲龍所提倡的“亮劍精神”,那就是敢於和比自己強的敵人正面對決:狹路相逢勇者勝!

李雲龍的戰績是極其輝煌的:他曾經率領一個營用白刃戰的方式滅了同等兵力的日本關東軍,震驚了八路軍總部和第二戰區,甚至南京。

日軍投降那年,楚雲飛想盡辦法要留住李雲龍,卻未能留住。

在楚雲飛的眼中,整個晉西北最大的威脅就是李雲龍。

  • 解放戰爭開始的時候,李雲龍還是團長。

後來是華野的粟裕將軍聽說了李雲龍,想方設法地從中野劉司令員那裡要到了李雲龍。

開始粟裕將軍給李雲龍一個副師長當,結果李雲龍不幹,他說要當就要當師長,結果粟裕將軍就憑著李雲龍的戰功,一拍桌子直接給了李雲龍一個師長。

  • 李雲龍的二師那確實了得,在趙莊阻擊戰中,他生生地把邱清泉兵團下轄的五軍。

這個號稱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當時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精銳中的王牌阻擊在趙莊,沒有讓五軍前進一步。

如果不是李雲龍在接下來碾莊的戰場上受傷住院,相信李雲龍還將繼續續寫他的輝煌戰績。

  • 孔捷比起李雲龍來說,他的優勢就在於他一直沒有離開戰鬥,一直都在部隊。

抗戰勝利後,孔捷就率部隊出關,加入了東北野戰軍。

三年的解放戰爭,孔捷的部隊參加了所有的重大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血戰四平,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等。

他一直從松花江打到了海南島,成了軍長。

  • 特別是他的運氣還不錯,他和李雲龍的老師長親自點名讓他參加了抗美援朝。

至於老師長為什麼沒有讓李雲龍參加,應該是因為李雲龍要固守福建吧。

後來孔捷在南京軍事學院又遇到了孔捷,兩人一見面就開始你一拳我一罵的寒暄。

孔捷認為當時如果拿獨立團和新二團一起拉出來練練,新二團也不是吃乾飯的。

李雲龍說:那會兒在晉西北就數獨立團第一,新二團我一個營就收拾了。

  • 雖然李雲龍是有些吹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那時的晉西北李雲龍確實比孔捷能打。

而孔捷後來能與李雲龍平起平坐,還是全靠他的運氣與性格。

孔捷不像李雲龍那樣容易衝動,做事不計後果。

這是孔捷的長處,李雲龍拍馬都學不了。

但如果光論打仗,孔捷應該不是李雲龍的對手。

李雲龍與丁偉對比

  • 在原著中,丁偉軍長是來自於四野。

丁偉的資歷與李雲龍不相上下,都是紅軍時期的老戰友。

但是丁偉的軍職可比李雲龍高,早在打錦州的時候,丁偉就已經當上了縱隊司令。

丁偉的個性與李雲龍也是差不多,都是聽見槍響不要命的傢伙。

  • 丁偉喜歡打仗,沒仗打的時候也喜歡琢磨打仗。

他天不怕地不怕,打起仗來咬住敵人就不鬆口,一旦和敵人接上火,那就是野司的林總也拿他沒有一點兒辦法。

在遼瀋戰役的最後一仗,丁偉就率領一個師咬住了廖耀湘兵團,以一個師的兵力向有幾個軍的廖耀湘兵團發起攻擊,猶如無人之境。

  • 在東北野戰軍序列中,丁偉的部隊就是王牌中的王牌,攻守兼備。

當然他比起李雲龍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不是大老粗。

丁偉在參加紅軍之前就唸完了初中,這在當時,他就是紅軍中的大知識分子。

但是他卻一直沒有搞過政治工作,而是一直打仗,從排長一直幹到了軍長。

總結丁偉,李雲龍,孔捷打仗能力

我個人認為在這個鐵三角中,丁偉的打仗能力是最強的。

  • 這不光是因為他曾經指揮過一個縱隊,還因為他的思路是最開闊的,特別善於逆向思維。

他在南京軍事學院的論文:在當今世界的戰略大格局下,我國領土防禦重點問題,就說明了這一切。

相比起李雲龍的《論冷戰時期的特種作戰》,丁偉的格局要大許多。

李雲龍在這三人中,戰鬥力是居中的,而孔捷只能委屈排在末尾了。

  • 這並不是說孔捷的能力不行,而是相比起丁偉和李雲龍,光論打仗來說,他還是要差一些。

李雲龍後來在他的軍裡建成的那支特種部隊就在金門立了大功。

而多年後孔捷在中蘇邊境上,也為國守住了國門。

時事造就英雄,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深度解讀《亮劍》第八回。


宇哥帶你讀原著


李雲龍是‘單點突破’,他是一把劍,能夠直插敵人心臟。是攻城掠地的首選將領。

丁偉是戰略家,他總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看待形勢,是統籌大局者。是治世之能臣。

孔捷是‘李雲龍’和‘丁偉’的結合體,單論軍事比不上李雲龍,單論格局則比不上‘丁偉’,但是正因為他能將兩者融合,所以在我看來,孔捷的綜合評分最高。

因為李雲龍作戰能力強,所以不管是一開始部隊突圍讓李雲龍殿後,還是臨時調派李雲龍圍剿誤闖入軍事腹地的日軍,亦或者是後來攻打平安縣城,以及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你會發現李雲龍都在一個關鍵的破局點,‘難啃的骨頭’好像都交給了李雲龍。

這也正符合《亮劍》精神的要旨:“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

故而李雲龍放在戰爭時期,縱使犯錯不斷,可也總能功過相抵。

彭老總有一句話說:“你去翻翻看,李雲龍立的功和犯的錯,幾乎一樣多”。

李雲龍和當兵打仗的人還算處得來,但是和耍弄政治手段的人相比,功力明顯不夠。

後來,全國解放後,同李雲龍共事參謀直言說到:“放在以前有仗打,別人還不敢拿你老李怎麼樣,但是現在沒仗打了,你可就要處處小心咯”。

李雲龍是軍事上的天才,但是他的性格也決定了最後的悲劇。

丁偉,也是一個很值得一說的人物。在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之前,他和李雲龍、孔捷聚餐的時候,丁偉就說過,他們三方互成犄角,哪一方有戰,不用請示,另外兩方主動幫忙。

所以他後來才能果決的把橋炸了,李雲龍要是對這兩兄弟沒有一點底,怎麼會真的把自己的兄弟全部投入戰鬥呢?丁偉那麼一說,他們三方在潛意識中就達成了共識。

後來李雲龍的岳父田墨軒先見之明,說到前蘇聯和中國的關係,李雲龍很是憤慨,怎麼可以居心否測懷疑‘老大哥’會圖謀不軌。

但是,丁偉聽進去了。

所以後來他的‘畢業論文答辯’——《論我國國土防禦的重點》,就直接把矛頭指向前蘇聯。以致當時很多考官不滿,現場提醒丁偉要注意自己的言論。

丁偉曾經說過要是不打仗了,反正兩袖清風、一身輕鬆,就想四處遊覽。後來因為不滿當局對於羅瑞卿的批判,直言不諱,甚至當場破口大罵,然後就被撤職了。

李雲龍後續也自嘲自己就是一個懦夫,沒有丁偉那樣的氣概。

後來丁偉就此消失,沒有再出現過。

我覺得他真如之前所說那樣,就像在火車站碰到段鵬那樣,一了百了,雲遊四海去了。

後來孔捷在被委派到中蘇邊境的時候,戰爭一觸即發,不由感慨,當時丁偉的見解確實真知灼見,洞若觀火啊。

與李雲龍一樣,無論是西北鐵三角的一員,還是一開始擔任彭老總的近身防衛團,孔捷也總放在關鍵位置。而且後面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蘇交惡,孔捷都參與了,而也因為在前線,避開了國內‘烏煙瘴氣’的那些年。

從後續軍事的調配中,可以發現,上級更喜歡派遣孔捷這樣的人去前線打仗。孔捷也許打仗鬼點子比不上李雲龍,但是他看得更遠一點,也更懂得與各方的交涉。

之前黑雲寨謝寶慶,本來也是孔捷收編的,要知道謝寶慶是搶了國民黨物資的,後續國民黨派人討要物資,也是和孔捷談判,而不是跟李雲龍談判。

怎麼說呢,孔捷比李雲龍更識大體一點,或者說更懂政治一點吧。

就像岳飛,雖然在沙場所向披靡,可是卻免不了皇帝聽信小人讒言,最後被賜一死。

而郭子儀胸有溝壑,知進知退,所以善始善終。

孫子說:“兵法不是求勝之法,而是不敗之法”。

軍事上的百戰百勝,類似李雲龍那樣酣暢淋漓的斬殺決戰固然吸引人,但是像陸遜火燒八百里連營,從此蜀漢元氣大傷、李牧一戰定乾坤,使匈奴十幾年不敢再犯,類似這樣的軍事將領,才更值得推崇,軍事作戰也更有藝術性。

因為當兵打仗的人不是人人都會成為李雲龍,更多人是李雲龍手下衝鋒陷陣的小兵。


行客牧花


從單純的指揮才能上來看,李雲龍打起仗來還是最厲害!



1.李雲龍:獨立團團長李雲龍,沒有讀過書,但是用他自己的話說,天生對戰爭就有一種直覺和敏感性。有文化的人拿過來軍用地圖,剛上來還要研究研究呢。李雲龍一個泥腿子出身,看軍用地圖那是看的明明白白兒的。李雲龍指揮戰鬥從來就不遵循什麼權威和條條框框。這就好比一個畫家,胸有成竹,筆下自然有神。靈活,是李雲龍指揮戰鬥的一大特點,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別人打突圍,李雲龍能打出來一個反衝鋒。會練兵,也是李雲龍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訓練投彈能手”、“摔跤吃肉”、“實戰拼刺刀”都是李雲龍別出心裁的訓練方法。單個士兵的素質提高,無形增加了部隊整體戰鬥力的提升。還有很多,篇幅有限到此為止。



2.丁偉:新一團團長丁偉,也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員。但是在《亮劍》的劇情中,我們沒有正面看到丁偉指揮什麼戰鬥。唯一的一次側面描寫丁偉指揮戰鬥的故事情節就是,阻擊增援平安縣城的日本部隊。從這一段情節中,我們可以看到丁偉指揮戰鬥還是有一套的。可是相比之下還是比較保守一點。具體說說,當發現日軍打算從防區通過時,丁偉敏感的意識到,這是一股執行增援命令不戀戰的敵人,進而根據方位判斷出了原因,於是果斷命令進行阻力。但是,當部隊遭受損失以後,丁偉明顯受制於權威了,擔心損失太大有可能會受處分。雖然最終也圓滿的完成了阻擊任務,但是那是在旅長下達了命令以後,從這點上,也反應了丁偉的紀律性是比李雲龍強,但是這也無形之中限制了丁偉才能得發揮。


3.孔捷:新二團團長孔捷,客觀地說指揮能力也不錯,但是比李雲龍的水平還差一大截呢。具體表現在,孔捷的獨立團被日本特種兵襲擊後,李雲龍在接到命令,代替孔捷擔任獨立團新任團長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了。首先孔捷的部隊警惕性不高,才讓日本人鑽了空子,說明孔捷帶兵紀律性還是有些欠缺。另外,李雲龍也明確給孔捷指出來了,夜戰是八路軍的強項,孔捷的部隊沒有發揮出來。也說明在戰士的軍事素質上是不足的,儘管孔捷說犧牲的戰士都是倒在衝鋒的路上,但是這隻能說明戰士勇敢而已,並不能說明戰鬥力強是吧。如果從這個細節上來看,孔捷的綜合水平比李雲龍差很多。

這樣來看,著名的《亮劍》中的“鐵三角” 如果真打起來的話李雲龍最厲害,丁偉能排個第二,孔捷第三吧。


漁樂鴻晨


《亮劍》中晉西北鐵三角,李雲龍、丁偉、孔捷,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結束後,都成了野戰軍軍長。那麼誰的軍事能力更強呢?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李雲龍的戰績:第一是在與坂田聯隊的戰鬥中,用全團做掩護,把一門迫擊炮送到了射程裡,一炮打死了坂田聯隊長,衝出了敵人包圍圈。第二,在與山崎大隊的戰鬥中,不像程瞎子一樣,正面向山崎大隊衝鋒,而是採用土工作業的方法,縮短攻擊距離,用3600顆手榴彈解決了山崎大隊,大大減少了人選傷亡。第三全殲日本軍事觀摩團。第四全殲山本特攻隊,解放了平安縣城。第五是在解放戰爭中用小規模的突擊隊,混入敵人內部,製造混亂,實行斬首行動。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李雲龍用兵鬼點子多,善於出奇兵,有特種作戰的概念。

在電視劇中,丁偉很早就出現在了晉西北。他本來是要到延安學習的,可就是因為李雲龍在戰場上公然抗命,副總指揮一氣之下就把李雲龍撤了,新一團的團長職務就空了出來。於是丁偉就恰逢時機地出現了,首長要他來接替李雲龍,擔任新一團的團長這就是對他能力的肯定。而且丁偉在去見的首長的途中,遇到敵人,所展示出來的膽略和智慧那也不是一般指揮員有

孔捷擔任新二團團長在電視劇中,孔捷出現就是敗軍之將。李雲龍本來是在被服廠當廠長,但正是因為孔捷打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大敗仗,所以旅長又是在一氣之下把孔捷降為了副團長然後臨危授命李雲龍為獨立團團長。事後調查得知,原來偷襲獨立團的是山本一木的特工隊,所以孔捷也算輸得情有可原。上級也知道孔捷受了委屈,於是在他打山崎大隊受傷痊癒之後,就沒有讓他再回獨立團,而是直接任命他為新二團團長。

所以總的來說,帶兵打戰還是李雲龍和丁偉比較厲害,孔捷就中規中矩很難出奇制勝。如果一定要出個排名的話,我覺得李雲龍最為出色,丁偉次之,孔捷排在最後。但是說實話,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李雲龍和趙偉他們能像孔捷那樣,打戰可能沒這麼厲害,但是沒那麼直性子,最終能夠安然過好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