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一完颜村,住着5000多金兀术后人,为何至今避谈岳飞?

茶與布朗


完颜,是一种姓氏,其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主要分布在当时的黑水与渤海之间,源于女真族。

因为其发音与我国汉字的“王”字读音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对王的译音,而这个词的含义可以引申为是“金色的,最接近神的”。

完颜是以徽为号,以部落为氏,所以被称为完颜氏。在公元1115-1234年间,历史上有名的女真人物阿骨打建立了金朝,而它之后的清王朝对女真人也保持认可。

如今的完颜村据说传承了完颜氏的血统,坐落在我国的甘肃省泾川县,根据村里的村长说,如今的完颜村共有5000多人,村里的这些人大多都是金兀术的后代。


金兀术真名为完颜宗弼,是金太祖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为人非常勇猛,是历史上有名的将士,在公元1148年病逝。

而提到女真族完颜氏,就不得不说起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人,岳飞。为什么这样说呢?

岳飞,于公元1103年出生,是我国著名的抗金将士,在年幼时就非常喜欢读各种兵书。其中在岳飞与金朝的几场战役中,最重要的有两场。

第一场是1129年的收复建康。当时金军全力入侵中原地区,于是他在广德地区负责击退金兵,然而第二年金兀术再次率领军队进攻南宋,谁知不幸遭遇岳飞的偷袭,就这样岳飞名声大振,收复了当时非常重要的建康地区。

第二场是发生在1140年的郾城大捷。金兀术并没有善罢甘休,反而再次率领军队与岳家军对抗。在此战争中,岳飞命令自己的儿子岳云带领骑兵冲进敌人的阵营,而他则与敌军进行正面抗争,杀掉了敌人不少的将领,让他们难以真正展示出自己的实力。



而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活捉金兀术,双方大战到黑夜,最终金兀术没有办法,被迫逃到了朱仙镇。

在此战争中,岳飞带领的军队以少胜多,让敌人对他感到非常惧怕。岳飞认为此时宋朝的形势大好,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将金兵一网打尽。

可是当时宋朝皇帝宋高宗因为害怕金兵再次来袭,觉得保住现有的地位,维护好自己的皇位就行,因此并不同意岳飞的提议,只想一心求和,在岳飞与金军抗争中,宋高宗下令让所有宋军撤回,岳飞当时孤立无援,只好被迫返回。就这样,岳飞用性命换来的土地,就被皇帝拱手送给金朝。

在此之后,宋朝与金朝签订绍兴和议,这种情况当然是岳飞不愿意看到的,他极力反对合议的签订,皇帝只好派秦桧、张俊等人迫害岳飞,将他与儿子岳云杀害,而他死时年仅39岁。直到宋孝宗登位,才为他平反冤屈。

由此可见,岳飞与女真人之间有着非常深的渊源,虽然在我们看来,岳飞是一名大英雄,但是对完颜氏的人来说,却是世世代代的敌人。

所以在如今的完颜村还存在着这样一条祖训,就是谁都不允许提起岳飞两个字,哪怕是关于他的戏剧和评书也不可以被传出来。

完颜村的人对岳飞究竟“憎恨”到什么地步?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鼓励送剧下乡,当表演到《朱仙镇》时,台下发出一阵阵的骚乱声,甚至一群年老者们带着一群年轻人把表演者给赶下台去了。

对于完颜氏来说,本心里就对岳飞有不满之情,哪怕时间再久,也是很避讳的。

但不管如何,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国家,各文化之间有它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禁忌,他们也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立场上,彼此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小小嬴政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家戏团下乡演出到了甘肃省的几千人的村庄,村子的名字叫完颜村。


正当表演渐入精彩之际,突然台下传来一阵阵骚乱声,台上的演员停止了表演,罕见的一幕发生了,喝倒彩本来已属过分之举,而眼下,台下的观众居然都爆发了雷霆之怒。

在一群年长的老人带领下,一群村民们上台把戏团班子给赶了下去。奇哉怪哉?好好的唱着戏,没忘词没走调没破嗓,怎么就会被轰下台来呢?

正在戏团团长觉得很纳闷之时,村里一位老人上前愤怒地对他喊到:“你们唱的这是哪一出儿?”

哪一出儿?《朱仙镇》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岳武穆岳飞岳元帅大胜金兵啊!

“你们表演的是歌颂岳飞将军的《朱仙镇》,我们不欢迎!”

戏班子愣住了,找谁说理去?岳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甚至怨恨抗金英雄岳飞将军呢?

岳飞将军是汉家百姓心中永远的大英雄,但对于金国完颜氏来说,却是永世的敌人,朱仙镇大破金兵金兀术,金兀术原名完颜宗弼,金国遗民肯定不待见。所以,哪怕时间过了一千年,金兀术的后人自然是避谈岳飞,不谈,也不听。


而这座完颜村里的村民,皆是金兀术的后代和守灵人。

金国四太子金兀术,他与岳飞将军是一生彼此的劲敌。金兀术代表金国征战,无数次攻破南宋,而岳飞将军精忠报国,力挽狂澜,拼死保卫南宋。虽然都是为了保家卫国,但出身不同,也就立场不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敌人。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大家熟悉的金兀术就是完颜阿骨打的四儿子完颜宗弼,人称“四太子”的金兀术天生力壮,自小便立下了雄心壮志,誓要追随父兄逐鹿沙场。金兀术戎马一生,战功辉煌,为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一度成为了岳飞将军的心腹之患,二人无数次在沙场上兵戎相见,彼此间是血仇,也是国仇。

金兀术和岳将军的仇是如何结下的? 自幼熟读兵书又擅骑射的金兀术,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为金朝开疆辟土,在金军中的威望日益成鼎沸之势,渐渐的,金兀术成了金朝的主力先锋。但他在战场上未曾有过败绩的记录在遇到岳飞后却戛然而止。

公元1130年,金兀术遇到骁勇善战的岳家军,岳家军有“撼山”威名自然不是白得的,仅仅是牛首山一战,金兀术在岳飞将军这儿便吃了大亏,慌忙地逃回了北方。



被岳飞打回老巢的金兀术,南下之心从不止息,不断厉兵秣马,壮大势力,一举拿下大金的权柄,成为金国的擎天柱。那时的金兀术南下攻宋之心再起,岳飞领军抗敌,这才有了岳飞的大破朱仙镇,按照岳飞的意思,就要直捣黄龙府,然而可惜的是岳飞遇到的是怂领导坏同事,即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

原来,岳飞的存在让金兀术大为忌惮,于是金兀术利用赵构和秦桧设下离间计,诱赵构言和,但言和的前提是先杀了岳飞。 赵构为不惹怒大金,再加上的秦桧谗言,最终连发12道金牌召回岳飞以莫须有罪名杀之。岳飞死后,宋金议和成功,但对于金兀术来说只是实现其宏图伟业的第一步,叮嘱金人静待时机再一举灭宋。

而这,便是金兀术和岳飞累世仇恨的由来。 金兀术的英雄梦也没有等到自己亲手实现,在公元1148年,金兀术病死。没了强人金兀术的压制,金国很快也就乱了,其长兄之子完颜亮(海陵王)杀金熙宗自立,完颜亮对金兀术嫉恨已久,待金兀术一死,便对金兀术的儿子完颜亨痛下杀手。

不过,金兀术的其他子孙并未在这次灾祸中被杀绝,他们护送完颜亨的遗体来到甘肃平凉九顶梅花山附近的一个小村埋葬于此,大家为了躲避战乱,就地安置,繁衍生息。

至此,大家也就明白了完颜村村民为什么不待见岳飞,跨越千年的时间,时至今日这种思维惯性仍旧顽强存在。


恨与爱,一切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立场上,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今时今日,我们可以选择不理解,但我们仍旧应该尊重他们的传统。


历来现实


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有一个完颜村,不仅埋葬着金兀术的儿子,而且还埋葬着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完颜承麟。在沉寂了800多年之后,进入21世纪时,这个村落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人都是金朝开国大将金兀术的后裔,因此这个村子被称为完颜村。



如今的完颜村拥有5000多口人,是国内最大的完颜氏聚居地。据说这里的完颜氏有三条祖训,第一点是禁止观赏与岳飞有关的文艺作品,包括各种小说和影视剧。第二点是禁止同姓同族人结婚。第三点是禁止任何外人踏入完颜氏祠堂。

当然与祖训相比,完颜村最令人费解的是;为何一个兴起于东北的民族,他的后代聚居区不在东北,反而到了远离东北千里之遥的西北地区。



完颜村发展历史

完颜氏为女真族,兴起于如今的黑龙江地区。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立金国。其后,金国仅用了10年多的时间便灭亡了辽国,经过短短两年的休整后,又灭亡了北宋。

北宋灭亡之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金兀术[完颜宗弼]逐渐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大将,并且与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多次对阵。两个人各为其主,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争斗不休,也因此金兀术借岳飞的名声,成为了整个金国最出名的皇室成员。

1141年,金兀术再次兴兵南下,与宋军战于柘皋镇,大败而归,因此决定与南宋和议。和议之时,金兀术给秦桧去密信;“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



宋金和议之后,金兀术独掌金国朝政,其子完颜亨也被封为芮王。但完颜亨显然没有金兀术的才智,在金兀术死后,海陵王完颜亮篡位,对完颜亨非常猜忌。而完颜亨全然不知,甚至完颜亮送给完颜亨一把良弓后,完颜亨竟然说弓太软,根本就不能使用。

完颜亮听后,派人买通了完颜亨府上的一名仆人,指使仆人诬告完颜亨谋反。于是完颜亮将完颜亨逮捕。史书中记载,完颜亨被人猛踢裆部致死,临死时,痛苦的叫声甚至传遍了整个皇宫。

完颜亨死后,他的家属也遭到了陷害,所以一部分家属为了活命,带着完颜亨的骨灰逃到了金兀术旧部留守的安定,即今天的甘肃泾川县。并且将完颜亨安葬在了这里,因完颜亨生前为芮王,所以完颜亨的墓葬也被成为“芮王墓”。



公元1234年,在蒙古军队和南宋军队的合围之下,金国灭亡在即。此时金哀宗痛哭流涕,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正好看到了站在一旁的金兀术曾孙完颜承麟,于是准备将这个亡国之君的名声送给他。

完颜承麟也不是傻子,眼看蒙古军队破城在即,金国朝不保夕,根本不接受金哀宗的禅位。但此时的金哀宗对完颜承麟一顿赞扬,说完颜承麟有祖上[金兀术]遗风,作战骁勇异常,如果继承帝位,迟早可以重振金国雄风。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于是完颜承麟接受了金哀宗的禅位。但悲剧的是,完颜承麟刚刚继位一个时辰,蒙古军队破城而入,他也瞬间被杀。



完颜承麟死后,宋蒙联军下令,针对女真人“惟完颜一族不赦”。于是完颜承麟的亲属改名换姓,和其士兵带着他的骨灰一路向西逃难,最终葬在了如今太平乡三星村岭背后队的簸箕湾。2003年时,完颜承麟之墓迁回了完颜村。

元朝时期,这里的人一直隐姓埋名,不断与当地汉族融合,而且也在学习汉族的农耕技术,因此逐渐被汉人同化。清朝入主中原后,由于满族自认为自己是金国女真后裔,所以这里的完颜氏也逐渐改回了原来的姓氏。后来清政府还拨给了完颜村大量土地,而且还不用缴纳赋税,因此完颜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进入到现代社会后,由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兴起,这里的历史遗迹逐渐商业化,因此完颜村的三大祖训也逐渐被摒弃,参观的人也可以随意游览祠堂。而且这里的人也放弃了同姓不得结婚的习俗,在出五服之后,依然可以通婚。

不过三条祖训中,唯独不变的就是禁止观看与岳飞有关的文艺作品。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剧团在完颜村附近演出戏剧《朱仙镇》,当地的村民非常不满,甚至发生了冲突。


我是越关


金兀术的后人为什么闭口不谈岳飞,原因是金兀术和岳飞是生死之敌。先来说说金兀术和岳飞两人到底是怎样成为生死之敌的。

金兀术首次和宋军交战是在1126年,当时攻打的正是岳飞的家河南汤阴。岳飞那是只是一个下级士官,一直跟随军队征战河北,但他的家眷都在汤阴,虽然他们侥幸逃难脱身,但一直在外漂泊三年才重新和岳飞相聚,岳飞的发妻刘氏在逃亡的过程中与家人失去联系,数年后不得不改嫁他人。所以这两个人第一次命运的交集,是金兀术把岳飞的家抄了,还搞得岳飞妻离子散,差点儿家破人亡。

公元1130年,金兀术终于是遇到骁勇善战的岳家军,岳家军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仅仅是牛首山一战,金兀术在岳飞这儿便吃了大亏,随后不得不急忙带着大军撤回北方。被岳飞打败的金兀术并不就此罢手,回去之后一直养精蓄锐,逐渐掌握金国大权。

待金兀术在金国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后,他南下攻宋之心再起,多亏岳飞领兵抗敌,这才有了朱仙镇一役,岳飞本意是一鼓作气杀向敌人老巢,可被奸人所阻,即宰相秦桧。

原来岳飞的存在早已让金兀术颇为忌惮,于是金兀术设下离间计,引诱赵构言和,但言和的前提是先杀了岳飞。 赵构为不惹怒大金,再加上的秦桧谗言,最终连发12道金牌召回岳飞以莫须有罪名杀之。岳飞死后,宋金议和成功,金兀术叮嘱金人静待时机再一举灭宋。而这,便是金兀术和岳飞几世仇恨的由来。

金兀术的宏图大业还没实现实现,就因病而亡。没了强人金兀术的压制,金国很快就掀起了内乱,金兀术的后人遭到杀害。

不过,金兀术子孙并未在这次灾祸中被杀绝,他们护送金兀术儿子完颜亨的遗体来到甘肃平凉九顶梅花山附近的一个小村埋葬于此,并在此定居。这就是后来的完颜村

不知何时完颜村流传下祖训。首先,完颜村后人都不能看《说岳全传》,甚至不能听其中的内容。

其次,完颜村后人不能看《草坡面礼》《八大锤》等戏曲作品。在1978年戏曲解禁之时,有一个剧团曾在完颜村附近表演《朱仙镇》,结果遭到了完颜村居民上台制止。

这也就是网传的神秘完颜村为何避而不谈岳飞的前因后果。可就在几年前听闻岳飞后人和金兀术后人聚首握手言和的新闻时,也感慨良多。延续了许久的恩怨也随着时间的逝去逐渐消磨,都是华夏儿女同在一片天空下,和平相处自然是极好的。


无忧趣史


2004年,在甘肃平凉泾川县,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忽然成为国内诸多媒体报道的热点,这座昔日宁静的村庄也忽然间热闹了起来。

这里,许多昔日大金国的完颜家族后裔正在举行大规模的公开祭祖活动,而就此,这个全国最大的完颜后裔群居村落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经过十多年的旅游开发,这个有着上万人口的村庄已经成了甘肃省的十大旅游品牌。

天下完颜是一家,如果是姓完颜的,基本上都是出自1000多年前黑水靺鞨的完颜部,他们起源于东北地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建立了显赫一时的金帝国,一度称雄中国北方。

但是如今,偌大的东北已经找不到一个完颜部的群居村子,反倒是在几千里之外的甘肃,有着一个正儿八经的金朝完颜皇族后人聚居的大村落。

这里面,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他们供奉的祖先,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不得已来到了甘肃呢?

而他们,又和题目中的岳飞有什么禁忌上的关联呢?

完颜宗弼,金太祖完颜阿古打的长子,就是赫赫有名的金兀术,作为金国四太子,更是金国的一代名将。

他是金国攻辽侵宋的急先锋,曾经率领军队蹂躏了两国军队无数遍,其手下的铁浮屠重装骑兵,几乎把辽国骑兵和宋军打的望风而逃,宋朝名将韩世忠、宗泽、刘世光等人都不是对手。

但是,他最后遇上了岳飞。

对战岳飞,金兀术一败再败,最后连自己的看家军队铁浮屠也败了,金兀术不得不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最后,金兀术利用南宋皇帝想议和的心态,逼着宋朝皇帝杀岳飞以明志,随后才和南宋议和。

虽然,金兀术回到金国后很威风,并以战功和议和功劳一度掌控朝政大权,但他很快被金朝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海陵王所忌惮。

海陵王完颜亮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在1150年弑杀金熙宗,篡位为帝。在当政十二年间,虽然政治上颇有建树,执政能力很强,但是为人极其残暴,可以说是杀人如麻,包括许多完颜家的宗室也被他大肆杀戮,而金兀术的儿子完颜亨以及完颜亨的妻妾子嗣也被他了。

眼瞅着家族就要被海陵王杀戮殆尽,完颜亨的其他家人不得不带着遇害亲人的遗骸,辗转千里,逃到了甘肃泾川县躲避灾祸。

他们把完颜亨埋在泾川境内的九顶梅花山下,随后在此处定居,为完颜亨守墓。

当然几年后,完颜亮在南征南宋中,被乱兵杀死,金世宗即位后,为完颜亨平反,并追封完颜亨为韩王,不过完颜亨的家人们并没有返回,而是就此定居在泾川。

又过了几十年,金朝被蒙古所灭,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即位仅一个多小时就被蒙军所杀,他的家人也带着末代皇帝的尸骸一路辗转到了泾川,和完颜亨的家人们聚居在了一起。

此后,这些完颜家的后裔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如今上万人口的大村落。

在这个村里,有三大禁忌。

第一,他们不会观看任何有关岳飞的文艺作品,虽然说当年也是各为其主,各有各的国家观,但毕竟是他们祖先的敌人,虽然也过去了几百年,但他们依然视岳飞为禁忌,几十年前,一个戏班子曾经在当地集市上唱戏,因为不知禁忌,演出了有关岳飞在朱仙镇大败金兀术的段子,被当地人所阻止,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

第二是他们同姓同族不得通婚,这个好理解,以前很多村子都有类似的规定,而在完颜村,这个也是因为完颜亨是金兀术的儿子,而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是金兀术曾孙,大家都是金兀术的后人,如果就不得通婚。

第三就是外人不能进他们的祠堂,当然,现在为了发展旅游业,这个规定已经很松了。

其实,以我们的理解,毕竟如果他们提到岳飞,必然会提到金兀术,而金兀术是岳飞的手下败将,这样难免会有侮辱祖先的嫌疑,但是如果贬低岳飞,这样又不符合村外民众的情感,所以,他们索性就闭口不谈岳飞了,免得麻烦。


云中史记


坐落在今天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完颜村,不但整个村子以完颜命名,村子中大部分人也都复姓完颜,村子中的井叫完颜井,桥叫完颜桥,就连小学都命名为完颜小学。

原来村子当中至今都在供奉一个人,以他为祖先,他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金国四王爷完颜宗弼,别名金兀术。金兀术当年作为灭亡北宋的急先锋,对北宋军民犯下了弥天大罪,也是我们所熟知的抗金名将岳飞的死对头。



金兀术死后,其子完颜亨很得金熙宗的赏识,委以重任,令其带兵作战,完颜亨也因为从小和父亲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后来因功被封为芮王。

在海陵王完颜亮后来发动的政变谋取皇位后,完颜亨和儿子因为动乱而死在了乱军之中,后人为了避免遭到完颜亮的清算,就带着他们的遗体逃到了今天的甘肃,后来末代皇帝完颜承麟(完颜亨的孙子)被蒙古人攻破都城后,他的后人也逃难至此,因此此时的完颜村是以给金兀术和完颜亨守墓的形式而存活了下来。



至于蒙古人灭金之后,大肆屠杀金国皇室,完颜村也因为地处偏远而躲过了一劫,得以给祖先守陵,奉祖先的宗嗣。

至今在完颜村的祠堂中还供奉着金国的历代皇帝和文臣武将。尤其是把金兀术的排位给凸显了出来,以此来告诫后人自己就是金兀术的后代,并且世居于此,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在今天的完颜村,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祖训,那就是避谈岳飞,包括《说岳全传》《八大锤》等中国著名评书和戏剧也都不允许后人跟风听唱。在1978年的时候,受当时送剧下乡的号召,表演队在完颜村表演了《朱仙镇》等中国传统曲目,还被当地的村民一直上台表示抵制。



如今,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并且忘记历史,历史的车轮总是前进的,要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毕竟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甘肃省泾川县泾河北岸尚存一女真族后裔群聚村落,全村约有3000余人,绝大部分姓完颜。村民都自称自己是女真人完颜部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女真习俗,例如每逢年节都要集体到完颜宗祠祭祖、跳萨满舞等。


甘肃省泾川县完颜姓氏的渊源

据甘肃省政协主席张怀群和泾川县完颜满族联谊会会长完颜斌表示:

据考证800多年前的金熙宗时期,泾川一带就是宗弼的领地。完颜宗弼死后,海陵王就杀了完颜宗弼之子完颜亨。亨的家人迁居在九顶梅花山下。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的墓也在那里。 河南共有5000多名姓完颜的女真后裔,分布在马铺、老庄、太清、贾滩、杨湖口等五乡九村,共750余户,近3000人。汝州市完颜庄、许昌县完门村尚有2000余人,是从鹿邑迁入的。 




另外也是「完」这个姓氏的来源之一:


鹿邑女真后裔本为完颜氏,后改姓完氏。据《完氏宗谱》记载,他们是明朝万历年间从安徽肥东迁徙而来的。元末明初,宗弼后代完颜佩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因战功被封为「女真将军」,封地在潞州(今安徽肥东,现有完颜牌坊村)。明万历年间,完颜佩的10世孙完颜必重由肥东赴京赶考中得探花,为官河南,落户鹿邑。



完颜村也遗存金朝时修建的完颜皇族祠堂,800年来一直挂着金朝历代皇帝和开国重臣的画像。据当地考古专家详细考证表示,古墓和画像都有据可靠,非常真实。完颜村的村民也确实都是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后人。



不看不听《岳飞传》不与岳姓通婚

在外村人的眼中,完颜村的村民都视岳飞为仇人,从来不看有关于岳飞「精忠报国」的戏曲,也从来不听岳飞的事迹,如果有的戏班子在完颜村附近演唱有关岳飞的戏曲,说不定还会被完颜村村民轰走。据猜测,这可能和他们是金朝皇族后裔的身份非常有关,宋金势不两立。他们至今遵守着祖先的遗训,不与岳姓通婚。




子非魚


在我国西北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有个完颜村,住着5000多金兀术后人,至今保留着着一条祖训:避谈岳飞,包括跟岳飞有关的评书、戏剧等都不可以听,更不可以唱。

大家都知道岳飞是抗金英雄,这个村子的人为什么如此抵制岳飞呢?且听有书君慢慢道来。

一、冤家对头

有书君儿时就听过评书《岳飞传》,都知道南宋时期皇帝昏庸无道,而金国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经常侵犯南宋。

岳飞自幼习得一身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更是为了保家为国,与金军展开厮杀,多次大获全胜。后来,岳飞得到抗金将领的赏识,逐渐成长为抗金将领。

岳飞最终带出来一支勇猛杀敌的岳家军,成为抗击金兵的“利器”!

金国当时有一员大将叫金兀术,是个拥有文韬武略的人,在侵略北宋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是金国的“英雄”。

金兀术与岳飞势均力敌,各自为政,而岳飞多次打败金兀术,严重阻碍了金国侵略北宋的步伐。

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抗金将领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

金兀术帅兵继续南侵,杜充不战而降。金兀术一路挥师南下,宋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只有岳飞率军与金兀术决一死战。

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在与金兀术带领的金军对战中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

第二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

这个金兀术不是别人,他本性是完颜,原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他的别名,人们也一直都称呼他这个名字。

正因为岳飞是金兀术的死对头,并且金兀术被岳飞多次打败,而后人们一直宣传歌颂岳飞是抗金英雄,这让金兀术的后人们心里感到不舒服,当然不喜欢提起岳飞。

二、保护祖先名誉

金兀术是金国的开国元勋,却是北宋的侵略者。但是对于他们的后代来说,金兀术还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而且金兀术确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他的出身也特别高贵,他父亲完颜阿骨打金国的皇帝,他是四太子。

金兀术具有野心,虽然没有继承皇位,但是他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最终操控了下一任皇帝金熙宗的朝政,并争取让儿子完颜亨受封为芮王。

当时岳飞打得金兀术节节败退,收复失地指日可待。岳飞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但是这宋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回朝后,便被解除了兵权。

宋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提出了一个要求“必杀飞,始可和”。所以秦桧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

历史虽然是那样的,但是为了美化英雄人物形象,把金兀术描写成了反派角色。在后人心目中,金兀术也是他们的英雄。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祖先的尊严,金兀术的嫡系子孙就立下了三条规矩:

第一:不能观看岳飞书籍,听岳飞评书。

第二:不能看有关岳飞的戏剧。

第三:同族同姓不能结婚,外姓人不得进入完颜祠堂。

金兀术的后人们,一直遵守这个祖训,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了。

如今,村里人一直不听《说岳全传》、《八大锤》等中国著名评书和戏剧。

据说在1978年,国家送剧下乡时,戏剧《朱仙镇》在完颜村上演,村民们都激动得跳上舞台,制止了这个带有金兀术的剧目演出。

三、尊重民族风俗,也希望尊重历史

由于完颜村的独特风俗习惯,一直让很多人不解。人们越是疑惑,就越有好奇心。所以,当人们知道原来他们是金兀术的后人时,更对这个村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今,完颜村的村民也不再讳莫如深,利用自己的独特性,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尤其是完颜族人的祠堂也对外开放了。

在这座祠堂当中,供奉着完颜家族祖先的遗像。这里不仅有金国的创始人完颜阿骨打,迁都燕京的海陵王完颜亮,号称小尧舜的完颜雍,还有金国末代皇帝完颜承麟。

在众位祖先当中,最中间的显眼位置上,摆放着金兀术的牌位。

2004年,这座祠堂经过一次翻修,为了体现女真人的风格,这次将所有牌位都用满文书写。在祠堂里,又安置了许多祖先画像,在正当中,没悬挂金朝的任何一位皇帝,而是金兀术。

在完颜家族的心目中,金兀术不仅是他们的祖先,更是大英雄。对于人们讴歌岳飞他们无法反对,也不能辩驳。但是他们想用这种方式,告诫自己的以及后代,他们完颜家族也是出过英雄的,是不允许族人“背叛”的。

完颜村的人,以完颜这个姓氏为荣。村子中的井叫完颜井,桥叫完颜桥,就连小学都命名为完颜小学。

历史不应该被忘记,民族英雄不应该被遗忘。虽然对于我们来说,金兀术是个侵略者,岳飞是个民族英雄,但是在历史上,也有金国这个国家。

金兀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金国的英雄。所以,有书君认为,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有书君还想说,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完颜家族也可以看看八百年前的历史,了解一下什么叫民族正义。正视历史,不带有色眼镜欣赏一下岳飞这个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西北地区的确有一个完颜村,该村坐落于甘肃平凉泾川县王村镇,有5000多名女真完颜部的后裔,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可是,我们都知道,女真起源于中国东北,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完颜部落的后人,居住在甘肃呢?这还要从宋辽时期说起。

当时,女真还处于辽朝的统治之下。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2500人誓师起兵,打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气势。他统一了女真,建立金国,击败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大辽,占据了中国北方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广大区域。

原本宋金通过“海上之盟”,缔结了共同伐辽的同盟。可是,因为北宋长期实行“扬文抑武”政策,加上宋朝廷的腐败,造成宋军战斗极其低下。金军发现了宋军的虚弱,在灭亡大辽之后,挥军南下灭亡了北宋,掳走了徽宗二帝。

宋高宗赵构在宗泽等抗金将领的拥戴下,登基为帝,建立南宋。金太宗得知赵构登基的消息之后,下诏追击宋高宗。金兀术,即完颜宗弼,率本部兵马南下,一路连战连捷,打到了长江北岸。

完颜宗弼“搜山检海”,宋高宗被逼登船遁入海中,才得以逃脱。完颜宗弼此前的作战,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追袭高宗之战,更是让他达到了军事巅峰。但是,物极必反,中兴四将,以及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锜等人的出现,让完颜宗弼从此走上了“屡战不胜”的境地。

完颜宗弼曾与岳飞数次交手,特别是岳飞的最后一次北伐,完颜宗弼数战数败,气势被岳飞一扫而尽。岳家军先后克颍昌,取淮宁,与完颜宗弼主力大战郾城,再战颍昌,次次大胜。岳飞兵进朱仙镇,完颜宗弼吓得放弃开封城落荒北逃。最后,还是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班师,完颜宗弼才算稳住了心神,重新占领了开封。

据《宋史》所载,完颜宗弼摄于岳飞军的强悍,在与赵构、秦桧商谈宋金议和条件时,开出了必杀岳飞的条件。岳飞冤死风波亭,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迎来了短暂的和平。而完颜宗望与岳飞之间的恩怨,也从此而来。

1148年,完颜宗弼病逝。完颜宗弼的侄子海陵王完颜亮逐渐掌控了金国大权。1150年初,完颜亮刺杀了金熙宗,自己登上了金国皇位,成为了金太祖阿骨打,以及金太宗、金熙宗之后的第四位金国皇帝金废帝。

完颜亮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皇帝权威,开始大肆诛杀大臣。他的诸位叔叔,以及众多的宗室子弟,也都几乎被屠杀殆尽,其中就包括完颜宗望的长子完颜亨。

完颜亨自幼跟随父亲完颜宗弼征战,能征惯战,膂力惊人。完颜亮曾赐良弓给完颜亨,完颜亨竟然说陛下赐的弓,弱不可用。完颜亨随同完颜亮一起狩猎,曾经持锤,面对一群野猪毫无惧色,飞锤中野猪之腹。正是因为完颜亨的直率自负,让完颜亮逐渐对完颜亨产生了疑忌。1154年,完颜亮杀死了完颜亨,并诛杀了完颜亨的儿子完颜羊蹄。

1161年,完颜亮出兵伐宋。完颜亨的家人,趁机将完颜亨的骨灰迁往了完颜宗弼旧部留守的安定,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泾川。因为完颜亨在金熙宗时期就被封为芮王,所以,完颜亨在泾川的坟墓就被称为了芮王坟。当地也由此有了诸如芮王嘴、芮王坪等跟完颜亨有关的地名。当年,完颜亮伐宋失败被杀,金世宗登基。金世宗追复了完颜亨的官爵,并晋封韩王。因此,芮王坟也被称为韩王坟。

完颜亨的族人,从此之后,就作为守陵人永远留在了泾川,逐渐形成了完颜村,村中也有了诸如完颜井、完颜桥、完颜洼、完颜马场、完颜东沟、完颜西沟等等以众多以完颜命名的事物和地名。完颜村的村民也一直沿袭着女真族的传统,特别是他们祭祀的方式很特殊,名曰“祭黄绳”。他们会将一根长达一千余米的黄色绳子,从山包顶一直连到山下的完颜祠堂,然后将纸质的马、仙鹤、神鹰等祭品,从山顶沿绳子放下。而黄绳谐音皇神,即祖先的意思。

完颜祠堂是完颜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供奉完颜家族历代祖先的地方。祠堂内悬挂着完颜家族世代祖先的画像,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为中心,排列了的历代皇帝,其中还包括完颜宗弼的画像。据说,这些画像最初以布制于金代,到了明代,重新进行了复制。每年,完颜村的族人都会在这里祭祀祖先。

因为宋金时期,完颜宗弼和岳飞之间恩怨,所以,直到今天,完颜村的村民还严格恪守着一些族规,即不听不看《说岳全传》,不唱不看与岳飞有关的《八大锤》等戏曲,避谈岳飞。曾经,有剧团在完颜村附近演出戏剧《朱仙镇》,结果被完颜村的村民上台制止。从个人情感出发,对于完颜村民的行为,可以理解。

现在,已经距宋金大战过去了800余年,很多恩怨早就可以放下了。女真族也早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民族,很早之前就已经逐步融入了汉族。完颜村的村民,也在2005年前后,整村人一次性登记为了汉族。

历史总是在发展,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才是发展的大趋势。相信我们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包容力与融合力也会越来越强,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奕天读历史


这个村子的人是昔日皇族的后裔,如今只不过是平头小百姓。村子里面1000多口人,大都不喜欢岳氏后裔。


▲完颜村祠堂画像

900多年前女真崛起,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消灭了辽国。随后短暂的休整了两年时间,北宋都城汴京沦陷,宋徽宗与宋钦宗两人被捕。

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王朝。即使金国再辉煌,最后还是倒在了蒙古的铁骑之下。而“唯完颜一族不赦”的命令,让昔日的皇族纷纷改头换面,谁都不敢再用曾经的姓氏。

完颜村落的前世今生

完颜村位于如今甘肃泾川县境内,距离县城中心有八公里的路程。其实从外面并不能看出这个村落的特殊性,要说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整个村子的祠堂。

整个村子有一千多人姓氏是完颜,因此村子命名为完颜村,不过整个县有4000多人姓氏为完颜。村子的祠堂在2004年才翻修,为了体现女真人的风格特点,还用满文写了完颜宗祠的牌子。


▲祠堂画像

在这座祠堂当中,供奉着各代祖先的遗像。其中包括了金国开国之君完颜阿骨打;迁都燕京的海陵王完颜亮;号称小尧舜的完颜雍;还有金国末代之君完颜承麟。

不过遗像正当中,并不是金朝的某一位皇帝。而是当年岳飞的对手——金兀术。明明是完颜命名的村落,也是以皇室后人自居,为何不供奉皇室人员?而是把金兀术当做祖先?

其实这个村落就是金兀术的后人,他的儿子完颜亨就埋葬在这个村子里面。

完颜亨作为金兀术的长子,自幼就跟随父亲征战沙场。金熙宗继位的时候,他还因为战功升任芮王。

可惜在后来海陵王完颜亮叛乱当中,金熙宗驾崩,连带着完颜亨与儿子完颜羊蹄一起死在了这场战乱当中。

家族中人为了避免战乱再次侵扰,就带着父子俩的骨灰,来到了现在的甘肃,并且定居下来。

不过也是造化弄人,在完颜亨被杀的70年之后。他的孙子完颜承麟选择在蔡州城登基,登基的时候正是蒙宋联军打到城下的时候。
刚刚做了没有一个多小时的皇帝,城门就被人攻破,他也死在乱军当中。不过他的家人在他死后,带着他的遗体来到了祖父与父亲的落脚点,也就是现在的完颜村了。

而在金国灭亡之后,蒙古军曾经对金国的后人严防死守,生怕有一个漏网之鱼。因此就有了上面所说的“唯完颜一族不赦”。不过古人还有另外一句话——“罪不上守墓人”。

在所有的完颜后人纷纷挤破脑袋想改姓的时候,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继续使用着这曾经的皇室姓氏,也是托了他们守墓人的身份。不过为了避免蒙古人前来,他们对于祖先的祭祀还是使用隐蔽的方式。

他们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祭祀完颜后人的重要日子。继续延续着女真族的祭祀方式,用另外一种方式,默默的怀念着自己曾经的皇室血脉。
不过天下女真乃同脉连枝,在金国灭亡之后的300年,位于东北的女真部落再次崛起。努尔哈赤把金国当做祖先,完颜姓氏的地位也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

因此这座不起眼的村落,清政府赐予了他们2000亩的官地,而且每年只需要交纳50两不到的税银。其他的税收全部没有,可以自由支配,一直到1942年结束。

如今距离过去的金国已经是七八百年时间,纯血脉的完颜后人已经找不到。他们早就被汉化,唯独不同的也就是那一个祠堂了。不过他们到了现在,仍然记住几件事情。

第一就是不听不说不看《岳飞传》,第二就是不看有关于岳飞大战金兀术的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诸如《草坡面礼》《八大锤》等等。第三就是坚持同姓不通婚,当然这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如今这座祠堂只是见证了这个村子800年来的发展,也代表着这座村子曾经是皇族的后人,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特殊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