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金刚战列舰发挥的作用是不是和重巡差不多?

自立124


重巡洋舰因为拥有大口径火炮、长续航力、高航速,确实和高速战列舰的功能有部分重合,例如为航母护航、参加水面舰队作战等等,但重巡洋舰毕竟火力、防护力毕竟远逊于高速战列舰,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也远远不能和后者相比。

俾斯麦号战列舰虽然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外形相似,但前者的威胁不是后者能相提并论的


以二战德国海军为例,重巡洋舰也在搞破交,战列舰也在搞破交,但后者给英国造成的震动远远不是前者能够比拟的。所以“俾斯麦”战列舰一有突入大西洋的企图,英国海军就全力堵截,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包括4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巡洋舰,不惜代价,非要把“俾斯麦”号击沉才肯罢休。如果只是一艘重巡洋舰,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的。

金刚级虽然本来是一战前设计的战列巡洋舰,即使改装为高速战列舰,放在二战时期其火力、防护水平已经严重不足,但战列舰就是战列舰,其八门14吋(356毫米)主炮可以轻易撕开任何重巡洋舰的装甲。所以重巡洋舰的活,金刚级可以干,但金刚级的活,重巡洋舰干不了,这是由双方的体量决定的。

不过如果说到“实际”发挥的作用,金刚级战列舰不是说和重巡洋舰差不多,而是差得远,这除了金刚级自身的弱点外,也和日本海军对战列舰的使用有关。日本海军一向把战列舰视为决战兵力,尽量不让战列舰上一线,所以仅次于战列舰的重巡洋舰就作为最活跃的大型战舰活跃在各个战场上。

例如太平洋战争前期水面舰艇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泗水海战,日本就没有出动战列舰,只拿出了二艘重巡洋舰,结果大出风头,击沉盟国重巡洋舰二艘、轻巡洋舰三艘。

而太平洋战争中期最大的一次——萨沃岛海战,同样是重巡洋舰大出风头,日军以伤一艘重巡洋舰、沉一艘重巡洋舰(还是战斗结束后返航时潜艇击沉)的代价,击沉美军重巡洋舰四艘,击伤美军重巡洋舰一艘。

相对而言,金刚级表现的机会就很少了。直到1942年8月7日,美军夺占了即将完工的瓜岛机场,命名为"亨德森机场",组建了"仙人掌航空队",夺取了所罗门战场的制空权。为了摧毁机场,日本海军决定出动战列舰在夜晚炮击。

要想完成这个危险任务,除了大和与金刚级,其他航速慢的战列舰都做不到,大和又舍不得,于是只能出动金刚级。

“金刚”号战列舰

榛名号战列舰


10月11日,“金刚”号和“榛名”号两艘战列舰在水上侦查机投放的照明弹的指引下,打出了918发356毫米各式炮弹,摧毁了包括32架SBD俯冲轰炸机和19架F4F战斗机在内的65架战机,而且还将主跑道和库存航空燃油全部炸毁。

10月14日,"鸟海"、"衣笠"两艘重型巡洋舰炮击亨德森机场,打出了750发203毫米炮弹。

10月15日,"妙高"和"摩耶"两艘重型巡洋舰炮击机场,打出了1500发203毫米炮弹。

11月14日,"摩耶"、"铃谷"重巡洋舰最后一次向德森机场打出了989发203毫米炮弹,摧毁了18架美机,击伤32架。

看起来即使是炮击机场,金刚级的表现也和重巡洋舰差别不大。而在两次由金刚级领衔的夜战中,金刚级表现更不如重巡洋舰在萨沃岛的奇迹。

“比叡”号战列舰,由于在夜间被迫与美国巡洋舰近战,其薄弱的装甲被击穿,换成二战水平的战列舰是不可能发生的

“比叡”号战列舰虽然击沉“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重创“旧金山”号重巡洋舰,但自己也遭到美舰队近距离集火射击,被命中50枚大口径炮弹和85枚小口径炮弹,操舵装置损毁,无法全速逃离美机的空袭范围,次日天亮后被美军飞机攻击,连中两枚鱼雷,伤势加重,自沉于所罗门群岛海域。

“比叡”号的损失有两个关键原因:第一、防护过于薄弱,主装甲带只有203毫米,在近距离是可以被重巡洋舰的203毫米主炮击穿的,而其水下防护更糟,对鱼雷毫无抗力。第二、没有雷达,所以在近距离才发现美国巡洋舰队。

“雾岛”号战列舰,不管在什么战场上,她都不会是“华盛顿”的对手


至于“雾岛”号战列舰的沉没,则是完全正常的,这艘防护薄弱的战舰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在夜间遇到了比她强大得多的战列舰“华盛顿”的突袭,无法承受9枚406毫米炮弹的打击。

综上,是日本海军把金刚级当炮灰一般的使用,使其中的两艘在缺少夜战装备的情况下陷入不利境地。如果是在白天,美国重巡洋舰在接近到可以击穿“比叡”号的距离前就会被摧毁;如果在白天,“雾岛”号完全可以在发现强大对手之后就利用高航速退避三舍。

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并驾齐驱

但是如果我们把观察范围扩大一些,就会发现战列舰战果不如巡洋舰的现象在二战已经相当普遍。一辈子没有参加过一次水面炮战的战列舰大有人在,“比叡”好歹还击沉过敌舰,而美国最强大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干的始终是防空和对岸炮击的活,和巡洋舰有多大区别?击落的敌机还没有专门的防空巡洋舰多呢。

只能说这是航空母舰夺走战列舰的海上霸主地位后,战列舰不断边缘化的一个缩影。虽然强大依旧,但却不再重要,消灭敌人主力舰的大活有航母,脏活累活有巡洋舰、驱逐舰,战列舰看起来美,用起来贵,已经沦为“战略性”(只能看,不能用)武器,也难怪二战后战列舰就大幅度缩水了。


海军史研究会员


二战时期的大西洋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有个区别,就是战列舰的使用情况大相径庭。

由于德国缺少战列舰,仅有的两艘,一艘出海就被打沉,一艘躲起来藏猫猫,靠空军保护。英国的战列舰没有舰队决战任务,被分散使用。因此英国的战列舰使用广泛,遍布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

开战初法国投降,摧毁了法国海军主力,在地中海打残了意大利舰队。在东南亚给日本送去了人头。作战效力蛮高的。而且战列舰一般都是和航母配合使用,接近特混舰队的形式。

而在太平洋战场,由于开战之初日本就把美国战列舰队送入海底,让日本战列舰失去了对手。但是美国仍然有很多战列舰,日本还不能掉以轻心。

日本战列舰队时刻等着和美国战列舰队的“决战”。战列舰队只在中途岛做过一次远航,期待日美舰队决战。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柱岛锚地停泊。只有大和号作为山本五十六的“坐骑”,策马奔腾。

所以比战列舰低一个档次的重巡洋舰就成为日本海军水面作战的主力。巡洋舰的舰炮成为岛屿作战中主要的火力支援来源。日本巡洋舰成为最广泛的作战舰种。其次是驱逐舰。

这种情况也符合二战的作战特点,就是以高速机动为核心。陆战以装甲部队的坦克为核心,海战以航空舰队的航母为核心,重视速度和机动性。

在小规模海上行动中,特别是岛屿作战,巡洋舰和驱逐舰在陆基飞机的掩护下,成为主要水面作战力量。

在瓜岛战役中,美日之间爆发了多次巡洋舰之间、驱逐舰之间的决斗。萨沃岛海战击沉美国4艘重巡洋舰,瓜岛以北海战击沉2艘巡洋舰。塔萨法隆格海战美巡洋舰一沉三伤,日军撤退还击沉了一艘芝加哥号,舰上有沙利文五兄弟。总共击沉美国6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自己损失4艘巡洋舰。

虽然巡洋舰总体成绩上占优,但是运输船方面,日本损失16艘,美国才3艘。作战军舰方面美国损失24艘,日本损失18艘。但是军舰方面日本消耗不起,运输方面比美国多损失6万多吨物资。如果能全部运输上岛,每个士兵平均2~3吨,地面作战结果不会像实际那么差。

美国巡洋舰以护航为主,利用舰炮对海对空作战。日本的重巡洋舰基本担负起战列舰的水面作战任务,护航的经常是驱逐舰。瓜岛作战期间,日本巡洋舰多次进入瓜岛附近海域进行炮击。但是火力猛烈程度不够,不能有效摧毁亨德森机场。迫使日本不得不把舰队决战的战列舰用在炮击机场行动上。战列舰和巡洋舰干一样的活。

金刚级战列舰本来是战列巡洋舰,后来改造成战列舰,但是装甲防护还是不如真正的战列舰,否则航速也不会达到30节。相当于比重巡洋舰还“重”的重重巡洋舰。应该作为航空母舰的护卫舰。只是由于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损失了4艘主力航空母舰,剩下的翔鹤级总是受伤,没有本职工作,就被抓来当差。结果折戟沉沙瓜达卡纳尔海域。

金刚级的损失,主要原因是缺乏空中掩护。陆军飞机缺乏前线野战机场。另一个原因就是日军的战略思想保守,过于沉湎于舰队决战,而没有看清楚珍珠港之后,战列舰队的决战已经不可能出现了。苏里高海峡的战列舰对射,前提是日本航母失去战斗力,和美国海军大量护航航母的空中支援,再加上是夜战。而且美国战列舰都进行了防空火力改装,加装大量小口径高射炮。

日本在瓜岛海战期间弃战列舰不用,对金刚级也不提供航母进行空中掩护。假战列舰遇到李的真战列舰就现出原型了。

金刚级虽然日本人叫它战列舰,但实际上骨头还是巡洋舰的。把王牌留着,先出小牌,直到最后才出王牌。让二等战舰累死累活的,头等主力舰优哉游哉,这也不是日本海军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