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那么多斑马,为什么不用驯化来骑和拉车?

人类的方向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斑马是马科的成员之一,既然马能骑,斑马这种外形与马相似的动物为什么没人驯化来骑呢?而且斑马身上还有黑白相间的斑纹,骑起来岂不是更加的拉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人不驯化斑马来骑或是拉车?

斑马和马

斑马是马吗?答案是肯定的。斑马与马是同目同科同属的动物,它们都属于奇蹄目马科马属动物,而不同的是,斑马属于马属下不同亚属-斑马亚属。所以说,从宏观上来看斑马其实就是马。但是从细分上看,斑马与马还是有区别的,毕竟亚属不同,种也不同。

在我国的古代,马是古代人的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无论是送信、战争都离不开马。想当年金军的铁骑更是让南宋吃尽了苦头。虽然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时至今日,除了一些马场,马已经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且马也被现在各种各样的车取而代之。

斑马与马都是马属的成员。马的种类超过了200种,但是大部分的马都可以用来骑乘或是拉车,就算是身高在60公分左右的矮马都可以供人骑乘。那么在即便是野生动物稀少的今天,非洲大草原上仍然有上万头斑马,但是,斑马却从未被人驯化来役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人类不驯化斑马?

其实,人类并不是不驯化斑马,而是困难和阻碍实在是太多了,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看一下人类不驯化斑马的原因。

01 野性难驯

非洲的人们可是连狮子、鬣狗等凶猛的食肉动物都敢驯一下的存在,更不用说斑马这种食草动物了。所以,驯服斑马在非洲已经是经过了无数代人的努力了,但是最后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斑马的野性难驯。

斑马脾气暴躁,而且不受任何的束缚。想要驯服斑马,第一步就是要套住它,但是它除了会躲避绳索外,面对人它还会攻击。而且一旦被斑马咬住,它几乎不会松口,有点像乌龟咬人的方式。

所以,如此之强的野性和危险性,让斑马成为了至今都无法驯服的动物之一。

02 投入和产出比

想一下已经被我们人类驯化的动物,哪一种动物几乎除了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和工作外,还能供人食用,比如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贡献的是劳动力和鲜美的肉。但是斑马则不同,马肉我们人类就很少吃,作为同科成员的斑马,更不在我们人类的食谱上。

所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驯化,而且虽然斑马吃的是草,但是即便驯化成功除了能骑和拉车外,一无是处。与其这样还不如喂一头牛。

03 繁殖能力

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大都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性情相对温顺,第二投入低(大都是食草动物),第三就是繁殖能力强。

在上面这三点中,斑马只占了第二点。有一是它的繁殖能力,不但不强而且很差。野生的雌性斑马仅仅是孕期就长达1年,而且还是每三年生育一次。这种极低的繁殖能力,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饲养动物的要求。

即便如此,从古至今人们也没有放弃过要驯服这种“拉风”的坐骑的想法,但是大都以失败告终,而且失败的代价也是很惨重的。即便是表面上成功了,斑马也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它随时都会攻击自己的主人。

综上,斑马一直没有被人驯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首先,它桀骜难驯,其次它投入和产出比低,最重要的是它的繁殖能力差,这就意味着要想一直把斑马当坐骑,人就要不断的驯化新的斑马。


所以,人类就把把斑马当坐骑的梦想放弃了。


猎奇动物社


前些天写了一篇讲驯化非洲鬣狗的文章,之后就看到有些朋友在文章下面评论中说非洲的斑马就不能被驯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非洲斑马也是可以被驯化的,驯化之后的非洲斑马,照样可以用来骑行和拉车。


斑马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物,主要生活在非洲,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条纹,因此凡是有这种条纹的图案,名称往往都跟斑马有关系,比如人行横道上的斑马线,有黑白相间条纹的斑马衫,还有类似条纹的斑马鱼等等。这也是由于斑马的花纹非常显眼,很容易引人注目,并不属于环境保护色,因此斑马也是很容易成为被狮子猎杀的大型动物。

由于一直生活在野性十足的非洲大草原上,斑马也是野性十足,这家伙个性非常暴躁,凡是它认为不友善的动物靠近它,就会奋起后蹄猛烈踢踹,其力道足以将狮子的头骨踢碎,有时还会半立起身子用前蹄猛砸,而且也会张嘴猛咬,所以这家伙并不好对付,通常单独的母狮都不敢对成年斑马实施猎杀行动。





斑马如此野性,能被人类驯化吗?人类表示毫无压力。看看马戏团中的狮子、老虎、豹子、黑熊等等,哪一种不比斑马更凶猛?但是照样被人类驯得服服帖帖,所以斑马虽然野蛮,但人类要想驯化它也并非多难的事情。



实际上斑马在历史上也的确被驯化过,那就是欧洲人进行非洲殖民的时期,他们看到非洲的斑马非常多,认为这种膘肥体壮的马匹,不驯化用来骑马或者拉车真的太可惜了,于是就有人进行了驯化斑马的活动,很快就收到了成效,驯化者将被驯化的斑马运到欧洲,一度成为欧洲皇室贵族争相购买的牲畜,骑着被驯化的斑马和乘坐有斑马拉动的车辆也成为欧洲贵族们最喜欢赶的时髦。

在1900年前后,已经有大量的斑马被驯化,史料记载在当时的英国,用斑马拉车也不是稀罕的事,在非洲的医生行医都经常骑行斑马去出诊,而且非洲有不少被驯化的斑马供出口,欧洲之外的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曾经有驯化的斑马进口。

所以斑马也并非不可驯化,而是可以驯化的,也曾经被人驯化过,但是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那么为什么和斑马一起生活了数千年的非洲黑人没有驯化斑马呢?这应该和非洲人的生活条件十分落后,还用不着将斑马骑行和拉车有关。



斑马生存的地区主要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那里的非洲黑人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落后,欧洲人进入那里殖民时,非洲黑人绝大部分还都处于原始部落社会的阶段,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他们几乎没有农业,用不着使斑马拉车,虽然有些原始的畜牧业,但大都是放养一些牛羊,而牛本身就是可以骑行和拉车的,所以基本上也就用不着去驯化斑马了。如果斑马生活在亚欧大陆上,那么它们就应该和其他的马匹品种一样早就被人类驯化了。


那么后来为什么斑马驯化活动没有在全世界普及开来呢?这和汽车的兴起有关,前面的介绍也能看出来当时使用驯化斑马的国家主要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1900年之后,汽车开始大行于世,发达国家在交通工具方面很快经历了由人力畜力向汽车等机械力量的转变,有了汽车也就用不着驯化斑马来骑行和拉车了。所以如果不是汽车对发明出来并大量出现的话,非洲的斑马很有可能被大量驯化并风行全世界的。


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因为大都有本地的马和牛,用来骑行和拉车,他们既用不着也买不起斑马,因此也就不需要驯化的斑马了,所以驯化斑马的活动后来也就趋向于停止了,不过在如今的非洲中南部一带,据说仍然有驯化的斑马在使用,但是数量极少。


人类的方向


千寻君来回答。

驯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研究表明,马大约是在5000年前的铜器时代在亚欧大陆被驯化,而这个时间段非洲大陆除了古埃及之外还是一片蛮荒,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是斑马的主要分布区,那里至今还保留着诸多原始部落,可以想象在5000年前那里是什么景象。

那里的早期原始人类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生产方式非常落后,没有发展出种植业和畜牧业,自然就用不着斑马。目前我们所见的家禽家畜几乎都是在亚洲大陆上被驯化的

猫是在北非地区被驯化的,而撒哈拉以南的广阔非洲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数千年来却没有驯化出一种野生动物,文明进程远远落后于亚欧和北非。

近代,西方殖民者进入非洲之后,发现了斑马这种长相奇特的马类,就尝试着将其驯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极少数斑马被成功驯服,并用于拉车和骑乘。但当时欧洲已经有许多优质的马种,斑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比不上优质跑马,力量又比不上挽马,自然没有市场,因此多数时间都用于马戏表演和观赏。而且工业革命开始后,交通工具飞速进步,自行车、火车、汽车相继出现,对传统畜力造成巨大的冲击,斑马的市场就更窄了。

既然不能用来拉车和骑乘,为什么不饲养斑马杀来吃呢?

斑马看起来膘肥体壮,但肉质比不上牛肉,而且斑马性格暴躁,智商很低,攻击性强,易惊易怒,需要宽阔的场地,因此饲养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很难大规模养殖。

总的来说,就是斑马除了花纹奇特之外,没有任何优点,除了养在动物园里用来观赏,几乎没有其它用处。既然没有用处,就没必要花大力气来驯化了。


百科千寻君


第一,非洲土著在驯化动物方面基本没经验,世界几大驯养物种如猪牛羊鸡等,跟非洲都没多大关系。

第二,驯化难度大,却收益低。性价比不行,还不如已有的驯化物种,再折腾除了科研之外没多大实用价值。

第三,不具有多功能性和商业特性,主要体现在不好看,不好吃,不好养,不好用。


风雨无阻wind


太烈


ussrss1


不是不能驯化,除了科研之需实无必要。一不缺交通工具,二不缺生产资料,那不是找抽嘛。


长源一一


驯化的动物要符合以下条件(来自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柴静)

1被驯化的动物不能吃的太多,也不能吃的比主人吃得好.2被驯化的动物长的要比较快。3人可以安排他繁殖后代.4野性较小。5对外界刺激不要过度的警觉。6能被人们驱使.7对人要有利(提供肉、奶等)

斑马野性较大是难以驯化是主要原因。

这是在网上搜的主要是为了完善答题:

在19世纪的南非,有人试过把它们当役畜,怪人沃尔特·罗特希尔德勋爵坐着斑马拉的马车在伦敦街上驶过。可惜的是,斑马长大后变得难以对付。(我们并不否认有许多马有时脾气也很暴躁,但斑马和中亚野驴的脾气要暴躁得多,而且一律如此。)斑马有咬了人不松口的讨厌习惯。它们因此而咬伤的美国动物园饲养员甚至比老虎咬伤的还多!斑马实际上也不可能用套索去套——即使是在牧马骑术表演中获得套马冠军的牛仔也无法做到——因为斑马有一种万无一失的本领,在看着绳圈向它飞来时把头一低就躲开了。 因此,给斑马装上鞍子或骑上它是很少有的事(如果曾经有过的话),于是南非人想要驯化它们的热情减少了。具有潜在危险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难以预测的攻击行为,也是在驯化麋鹿和大角斑羚方面开始时颇有希望的现代实验没有取得更大成功的部分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