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这个符号是否属于汉字?

独狼


由于「零」和汉字数字「一、二、三......九」配合使用非常不和谐。

所以,汉字中经常是用「〇」代替「零」,等同于阿拉伯数字「0」。

《文汇报》刊登了学者詹克明的文章《“〇”到底是不是一个汉字》,文中说:

  • 只有一个字典收录了「〇」。

  • 汉字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〇」的圆圈写法,不符合汉字的书写习惯,
  • 「〇」无法归入任何部首。

引自:语言文字网——http://www.yywzw.com/n2095c79.aspx

其实,我随便找了一下,就发现很多字典都收录了「〇」,而且都是将「〇」归入「口」部。

比如:注知名的《汉语大字典》、收录汉字比较全面的《中华字海》,都都收录了「〇」字,将其归入「口」部,要注意的是,「星」古文字隶定也写作「〇」

引自: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765

引自:中华字海,页431

其实,汉字中有这种圆圈为偏旁的汉字,如非常冷僻的「日」的异体字,所以,「〇」并不是一个孤例。

引自:中华字海,页431

如果说「〇」不是汉字,至少可以叫做中文字符,和汉字一起,协助准确的记录汉语、为汉字注音等等职能。

如:「注音符号」不是汉字,但是「中文字符」,起到为汉字注音的作用。

又如:人民币符号「¥」,读音为「yuán」,「形、音、义」三者具备:

综上所述,有鉴于很多汉字字典都将「〇」收录,所以,我倾向「〇」是一个汉字。


小汉字见大历史


「〇」这个符号的使用情况有下面几种情形:

表示“零”,或者空位。中国古代数学史上,“零”这个概念是比较晚才出现的。我国先秦两汉的古书中,尚未发现任何表示这个整数的字,而“零”也只有“雨徐徐而下”及其引申义“凋落凋零”等意义。《说文·雨部》:“零,徐雨也。”零雨表示慢而细的小雨(笔者家乡还在说这个词),比如《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孔颖达疏:“道上乃遇零落之雨,其蒙蒙然。” 高亨注:“零雨,又慢又细的小雨。”表示零落凋零的则如《楚辞·远游》:“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

1970年代,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出土的汉简中大量证据表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不存在“整数零”这个数学概念。不过,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无”的概念,和“有”相对。

一般认为,现代数学的整数符号“0”由印度人在公元5世纪左右所发明,后来传入我国。唐代的时候,印度裔天文学家瞿昙悉达在《开元占经》中介绍过印度数码,用圆点作零号,表示空位;元代安西王府的铁质“纵横图”,数字均为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后来,在计算的时候,用空位表示“没有值”,比较接近“空集”“空位”的概念,但这不是记录整数“零”。南宋时期秦九韶《数学九章》和杨辉的数学著作中,开始使用一种类似苏州码子的数码,来解决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金元时期的李冶《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同上,但零用了符号⊙。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数码的零号是宋元时期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原创的。两《唐书》和《宋史》中,历法用“空”字表示天文数据的空位。然而,空位易发生混乱(我国古书中也用空位表示避讳或者文字脱落),宋代的学者就用“□”来表示空位。南宋蔡沈的《律吕新书》记录118098的时候,就写作十一万八千□□九十八(注意这里实际上是使用了2个空位,记录了“某百”的概念);把104976写作十□万四千九百七十六。后来写快了,就成了〇。

现在已知的最早用〇表示空位的是金代的《大明历》,当然,这本书里面同时也使用了“空”字。大宗使用〇的情况出现在宋元四大数学家的著作中。明代以后,珠算得到推广,为了区分算筹记数位数的“纵横相间制”已经没有意义,促使南宋横式数码普遍流行,最终演变为苏州码子(商用暗码)。


清末,阿拉伯数字随西学进入我国,就取代了中国原生的数码。而现代数学意义上的“0”,兼有以下多意义和性质:小于任何正数、大于任何负数的数;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概念数学界一直有争议,因此我国小学数学教材里长期不认为0是自然数。近些年,这个状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改变了),也是有理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所以,我们今天用「〇」这个符号记录诸如“二〇一八”的概念的时候,其实是记录了汉语的“零”这个词,因此是一个字。如果按照宋代数学家的占位办法,就应该写成“二千〇〇一十八”。

第二种,作为分隔符。比如清代阮元刊刻《十三经注疏》的时候,就用了「〇」这个符号表示一段的开始。

第三种,作为密圈符号。古书中用一串这个符号加在某段文字旁边,表示“划重点”“很精彩”一类的提示功能。题主想知道更多关于这类标点符号的情况,可以阅读管锡华的《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八砖学士


〇不是汉字,它不具有汉字的笔画特征。有人说甲骨文中就有这个字,事实上,甲骨文中的那个圈,不是零而是围,读音和意义都与零不同。相反,从甲骨文中的那个圈,演变为囗,反映了汉字变化规律,〇却不符合此规律,不具有汉字特征。

一些认为〇是汉字的主要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1.认为字典收录了〇就是汉字,这是判断标准错误。字典可以收录汉字以外的符号,再者,不同字典收字并不一致,不收〇的字典也很多。

2.认为〇是很重要的,不可缺少。这不对题,重要就用,但并不是重要的符号都必须是汉字。

3.认为〇是中国人发明的。即便〇是中国人发明的,也不能认为〇是汉字。中国人发明的许多符号,比如八卦符号,一般并不认为是汉字。

4.汉字字库收录了该符号,这更不能成为理由了,△◇□☆※等都收录了,显然都不是汉字。


飛一言


在《新华字典》和很多《现代汉语字典》中,都收录了“○”(líng),属口部,单体结构。表示数的空位,意思同“零”,多用于数字中,如二○○一年。只有把非零数字写成中国字一、二、三、四等时,“0”才写作“○”。如果其他数字写成阿拉伯数字时,“0”依然写作“0”,不能写作“○”。在科技文献中,一般不用“○”。


时代傻瓜李博士


〇是汉字,新华词典上可查!注意是〇不是0!0是阿拉伯数字!〇是汉字中数字的小写,同一二三四……是一类的!零是汉字中数字的大写,同壹贰叁肆……是一类的!0、〇、零,三者不能相互替代!零还有零头的意思。如“二千零二年”中的零是零头的意思。


国士有心1


当然属于汉字。

记得有个传播中国文化的节目,一堆老外回答关于中国的题目,然后由中国教授点评。

其中一期,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笔写成的汉字有几个,老外全军覆没。正确答案,一 乙 〇。中文教授专门解释了〇这个字的用法。

一时忘了节目名字,有知道的朋友请告诉我。


Ostovige


东风来说说,曾经为它和人长时间讨论过。准确的讲,它不是方块汉字,但问题接踵而至,汉字一开始就是方块的吗?显然不是的,那么它就可能是汉字,只不过,中国的历史事情,都要考古证据的,所以东风就说到可能为止了。

再说零的概念,说中国人零概念出现很迟,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零就是没有,无,不就是没有吗?难道中国远古人从来没有遇到东西用完了的情况?滑稽不滑稽?

这样说的人,不明白概念与文字是两码事。其实道理万分简单,比如。好这个汉字有相应的概念,中国人规定代表它的文字是“好”,但是英国人不答应了,同样是这个概念,他们规定是“good”,大家说是不是这样的?


东风別业


〇是汉字,新华字典上可查!注意是〇不是0!0是阿拉伯数字符合!〇是汉字中数字的小写,同一二三四……是一类的!零是汉字中数字的大写,同壹贰叁肆……是一类的!0不能替代〇与零,〇也不能替代0与零,零不能替代0,但能替代〇。如1980年,不能写成198〇或198零年,一九八〇年,不能写成一九八0年,但可以写成一九八零年,壹玖捌零年,既不可以写成壹玖捌〇年,更不可以写成壹玖捌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