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學或高中英語老師到美國能聽懂並交流嗎?不知道一般都達到什麼水平?

擀皮皇后


這麼和你說吧,任何一個不是濫竽充數的英語老師都是可以和老外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的,至於具體達到什麼水平還真不好量化,但是既然能做到大學老師或者高中英語老師,至少是英語專業八級水平,學歷也是英語專業本科起步,大學老師更是英語各個方向研究生起步。



首先,大學英語老師大多數水平還是挺高的,包括英語專業的老師以及公共英語老師,要知道能進入大學教英語,那至少是名牌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的研究生,他們面對的是那麼多優秀的本科生,如果英語口語沒有一定水準的話,是沒法混過去的。就是那些教文學,閱讀和語法的英語專業老師口語也是不錯的,即便有些老教師口語可能不太好,但是要實現和美國人正常溝通還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高中老師的英語水平,現在高中的英語老師大部分應該都是大學英語專業本科畢業,原則上都是手握專業8級證書的,而且在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也是儘可能多的在課堂使用英語口語,所以他們要實現和美國人正常溝通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在這裡我們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農村中學的英語老師的水平現狀還不盡如人意,尤其是他們的口語教學還比較薄弱,在課堂上也很難實現英語口語教學。如果讓這些老師去和美國人交流,可能還是存在障礙的。


總的來說,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老師,要實現和美國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溝通並不難,難的是如果談論的話題涉及到專業領域的話的確會存在障礙,但是美國人自身就沒有障礙了嗎?就像讓一個專業學中文的學生來談論量子技術,這個學中文的學生能和量子技術的專家直接對話嗎?很顯然老外自己都是有障礙的。


美蛙英語


中學英語老師,如果不是濫竽充數的,到英語國家進行基本的交流完全沒有問題,他們有足夠的基礎去應付最初的國外生活。

曾經帶美國同事拜訪一個重慶的客戶,他們有一位女翻譯,後來知道她不是公司的員工,而是臨時聘請的學校老師,她的英語用語還是比較規範的,只是你會發現她的書面語用得比較多,不怎麼使用美國人比較常用的口語化表達,很明顯她和外國人交流得不夠多。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用擔心,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他們受教育程度越高,往往簡化他們的表達以便讓非英語國家的外國人能夠理解的能力也越強。

以前曾經一起工作過的美國同事告訴我,他們長期在中國工作,他們的英語都不知不覺有所簡化,以至於他們回美國以後,他們的朋友和同事都能感受這個現象並以此取樂。

有了基本的交流以後,如果有相當一段時間在國外工作學習,絕大部分的人英語提高得很快,根本不必擔心。

至於最終能不能用英語侃侃而談,這和個人的能力有關,就算中國人講中文,也有不少人表達能力不行。

事實上中國人到國外,不僅僅需要學英語,還需要了解他們的文化和習俗,有些國人英語有些基礎,可是他們遇到外國人話題過多地集中於兩國人民的友誼,或者類似的話題,好像他們不是普通人在交流,倒像是兩個國家的外交官在客套(其實外交官之間彼此也未必談這些),讓人有一種特別沒見過世面的感覺。

總之,中學或者大學英語老師去英語國家,英語不是問題,重點是適應國外的文化和思維模式。


我是誰誰是我誰是誰o


一個大學老師和高中英語老師到美國,能不能聽懂並進行交流呢?我覺得情況應該是這樣:大學老師出國可以自由地交流,而高中英語老師可能太深層次的交流會有問題,但是日常的交流應該問題不大。

那為什麼會是這樣情況呢?咱們就先來看看一個大學老師和高中英語老師的英語水平到底如何?一般情況下,大學老師都是碩士學歷起步,英語老師都是英語專業出身。英語專業的學生一般在本科大四的時候,會通過專八考試,能考上本專業的研究生英語水平都不會差,讀研的時候還會對本專業的各項技能進一步加強。一個高中英語老師的學歷水平一般也是英語專業本科起步,如果上大學的時候成績不是很差,英語水平差不多也到專八。在大學,他們英語的聽說都會經過系統專門的訓練,如果僅按學歷專業水平來說,聽懂和交流都是沒有問題的。

關鍵是大學老師和高中英語老師踏上工作崗位以後,隨著工作內容的不同,他們的英語水平會有所變化。一般大學英語老師的工作內容,就是教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各項英語技能,所以他們工作的時間越長,各項英語能力會越強。而高中英語老師教學生都是英語基礎性的知識,雖然也有英語各項技能的訓練,但都是較低水平的。高中的英語教學一般僅在課堂上說英語,課下老師都是用漢語和學生進行交流。所以高中英語老師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如果不是特別注意的話,聽說能力是下降的。但是因為他們日常不斷接觸英語,所以也足以應付一些簡單的日常對話和交流。


喜行碼英語


馬雲是大學英語老師出身,英語水平全國人民有目共睹。但是,你看看他和特斯拉總裁馬斯克在上海關於人工智能的對話(外網就此有很多點評分析:馬斯克很多的發言,馬雲壓根就沒聽明白),就知道什麼是日常交流,什麼是深度交流了。


北美移民留學生活


分以下情況來看:

1、英語老師是那種只知道一門心思教學生上課的老師嗎?有些老師屬於教學生考試拿高分很厲害的那種,一旦真要讓TA自己面對一個老外去講的時候,TA也發怵,TA也懵,不知道如何去交流。教學生考試考得好,不代表老師自己的英語口語一定好。

2、英語老師除了教學,平時會學習課外的英語讀物嗎?會看英美的原聲電影、電視嗎?如果不注重積累,永遠只是教材上的內容,到真正跟老外交流的時候,也會感到吃力。

3、英語老師之前有跟英語為母語國家的人面對面交流的經驗嗎?如何一直都是在國內跟中國人用英語交流,沒有純正的英語交流環境,剛去美國肯定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4、英語老師對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區別有掌握嗎?在發音、用詞、表達習慣上,兩者之間還是有些差別。如果英語老師一直學習的都是英式英語,那麼剛去美國,乍一聽老美的發音,估計也不會很快適應。

5、英語老師對美國文化有多少了解?任何語言都是建立在文化基礎之上的,沒有文化的根基,語言是蒼白無力的。如果對美國文化沒有一丁點的瞭解,只是會講一些英文,要想完全融入當地的環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沒有文化底蘊的語言交流,只能是浮於表面,並不能深入骨髓。

任何語言的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時間積累的產物。不要說大學英語老師或高中英語老師,一般人只要給TA充分的時間,積極主動地去跟美國當地人交流,瞭解當地的文化,模仿美國人的發音、用詞、表達方式,TA同樣能跟美國人順暢的交流。但如果不積極主動,不去細心觀察、不去研究,即使是大學英語老師,也不見得能跟美國人很好的進行交流。


特若壹Troy


大學的英語老師到美國正常的溝通交流都不會存在問題,涉及自己專業方面的深奧問題都可以侃侃而談,至於高中英語老師,這個就不一定了,大城市的英語老師正常溝通交流一般也不會存在問題,但是鄉村和偏遠地區的英語老師,一般性的溝通可以,繼續探討人生的話,可能就會存在些許問題。

第一,農村和偏遠地區基本都沒有外教,一年到頭基本沒有和外國人溝通交流的機會。就是大學學的很好,時間久了,也會忘掉。

第二,農村和偏遠地區的英語老師日常教學中全英教學幾乎很難,學生基礎就在那裡,本來學生對英語就存在畏懼感,大家都考慮考試分數升學率的時候,你要是全英教學,學生聽不懂,久而久之,英語讓學生更加畏懼,學生畏懼的後果就是內心上覺得自己學不會,結果就是真的學不會。大家都知道培養英語氛圍,加強英語環境等等道理,但目前的分數論以及高考英語試卷的題型設計和難度決定,實用性走不通。

第三,無論哪裡的高中英語老師,個人水平和基礎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都僅僅是片面之詞,有些農村英語老師口語就是很溜,而城市甚至大學英語老師都只專注文字的研究,口語可能一塌糊塗都有。

所以,一般性溝通交流,英語專業畢業的老師,基本不會有很大的問題,若要出國學習的話,提前一兩個月進行口語強化都會沒問題。


金魚英語


是城市的高中英語教師,到美國。一般的日常生活交流沒問題。但不要涉及專用術語,或古典的語法。一般而言,是筆語勝於口語。也就是“筆談”,勝於“聽說”。


寄塵居士


現在的四十歲以前的大學英語老師都是很牛得了,不是當年了。

沒有金剛石不磨那個鑽,自身不厲害,沒法立足英語課程的


安徽高層參考


大學裡四十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不要說英語的,就算不是英語專業的,出去也能溝通


旋轉的木馬2018


我的觀點是,正常交流應該可以,但肯定有聽不懂或者理解錯誤的地方,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