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读书得到奖状,有必要都贴到墙上吗?为什么?

寻求心灵净化


奖状不要都贴墙上,一是不美观,破坏了室内整体设计,二是不要对奖状过于重视!

1,我的孩子从小到现在得的奖状有几十张,我们都是拿个夹子夹一块,放到书橱上。我确实看到好多家庭都把奖状贴在室内特别显眼的地方,一进门,首先被动欣赏奖状,其实不怎么好看,室内弄的乱糟糟的!

2,奖状贴到墙上,感觉是过分强调了它的重要性,无形当中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也给了孩子无形的压力。偶然一次没有得到,会让孩子感到过度失落,反而影响了以后的学习。有的孩子会认为没有得到奖状会被家人痴笑,我邻居家的孩子有次自己去打字复印社印了一张,来自己给自己发了一张,后来父母发现没有发现学校印章才发现了问题,这也是家长过度重视奖状的问题。

3,对待奖状的态度是,有,对孩子有具体的肯定,表扬下孩子这段时间的优秀表现,要具体点,不要笼统表扬,不要老是强调奖状,要强调德奖状的原因,比如学习努力进步大,团结同学等等

4,奖状只代表过去,未来是未知数,抬头往前看,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大有作为。 孩子的东西我一直收藏着,也是为了纪念小时候的可爱,感觉都是给我的礼物,不一定都是奖状!


先正己后教人


小孩子读书得到奖状,贴墙上,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习惯。那么家长为何要把奖状贴墙上呢?我先说说我的感受。

我朋友家孩子是学霸,每次去她家玩,一进门看到的都是那贴满墙的奖状,很是炫目,于是忍不住夸奖一番。孩子听了高兴,父母听了也开心。是虚荣心在作怪吗?不是。奖状贴墙上有几大好处:

首先:是对孩子过去成绩的肯定和赞赏。孩子得了奖状,乐呵呵地回来了,家长接过眉开眼笑,然后工工整整地把奖状贴到墙上,孩子觉得父母很重视自己,心里美滋滋的。如果孩子得了奖状,父母只是随意把奖状放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心里肯定会非常失落。

其次: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不少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毕业的奖状都贴在墙上,由最初的一张、两张到十几张,甚至满满的一墙。孩子回到家,一抬头看到自己的奖状,潜意识中,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优秀。自然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再者家里来了客人,对孩子褒奖一番,孩子更觉得骄傲和自豪,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孩子会更努力。



不过,现在很多家庭房屋装修的很好,感觉贴了孩子的奖状,不仅会弄脏墙壁,也会打破家里装修的情调,因此,不大愿意贴。我觉得还是找个合适的地方贴墙上的好。什么东西重要,都没有孩子的学习重要。高高兴兴贴奖状,给予的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作为教师,我来回答。我认为,把小孩读书得到的奖状贴到墙上,很有必要。下面,我以亲身经历来谈谈个人看法。

1.是孩子成长经历的见证。

在我父母住的旧房子里,就有这么一面"荣誉墙”。满满一墙的奖状,见证了我女儿的成长经历。不经意间,她已由天真烂漫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位大一学生。每次去看爷爷奶奶,女儿都会久久地站在“荣誉墙"前,一张一张地端祥。她是在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2.是对孩子勤奋努力的肯定。

记得女儿小时候,每次考试后,她都会蹦蹦跳跳地回来,兴奋地从书包里拿出学校刚发的奖状。然后,我们一家老小都会高兴地举行“贴奖仪式”。那时,母亲总是笑呵呵地拍着女儿头说:“我孙女真聪明,下次记得再拿奖状回来!”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一张两张,奖状竟贴满了一整块墙。我知道,这每一张奖状,都是女儿刻苦努力的证明,都是对女儿进步成长的肯定。


3.能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每次贴完奖状,我都会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说“墙上的奖状,只是对你过去付出的肯定,并不代表未来。你一定不能骄傲自满,我们期待你的下一张奖状。”女儿果然不负众望,一次次捧奖而归。

正是这一张张奖状,让女儿变得更加自信,激励她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现在,我们已搬进了新房。父母在旧房住惯了,舍不得离开。女儿一放假回来,就会去看爷爷奶奶。我心里明白,女儿不仅牵挂爷爷奶奶,那里还记录了她童年的美好回忆。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搬进了宽敞的新居。由于担心影响装修效果,很少看见家长们把孩子的奖状贴在墙上。我建议家长朋友们,还是在书房或孩子房间把奖状贴起来。真的很有意义。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有好的意见,欢迎留言。


骁楚说教育


作为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娘,我是绝对不会把“奖状”之类的印刷品贴在墙上的,绝对不会,原因有以下一些——

1、个人心理阴影:说起来有点“蜜汁骄傲”,我从小到大一直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那个年代流行的奖状基本上我都得到过,我爸妈热衷于拿我的奖状来糊墙;我们那个年代还流行串门,邻居串、同事串、亲戚串……然后我就不得不经常矜持地回答各种烦人的问题,然后逐渐被周围的人孤立,成为一个“清高”的人。

拿现在的话说,我爸妈无意间把我捧杀了一次,因为长期这样的氛围下,作为一个并不是很理智的未成年人,我一直很高看自己,甚至过高地估计着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于是在大学以后直至工作以后,很艰难地对抗自己内心的不安,个中感受一言难尽。

2、这个时代的孩子奖状实在太多了:仔细比量一下,现在的孩子获奖的机会比我们小时候多很多,有各种社会考级的证书、各种社会比赛的奖状、学校里的奖状不仅仅局限于每学期期末平时每周的表现都能得到奖状、各种培训班结课的奖状……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奖状才是含金量高的物以稀为贵呢?几乎所有的孩子只要不是自身条件太差或者家里太不上心,都能得到各式各样各种名目的奖状,并且奖状越做越大越做越精美,我统计了一下,我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小学二年级,各式各样奖状(班级奖没有收纳其中)和奖杯、奖牌等已经积累了40份以上,要知道,拿奖拿“习惯”了的孩子,奖状的刺激进步作用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3、奖状上墙和家里的装修风格违和:这个不用说都懂,以前的奖状就是一张纸,现在的奖状一般都会有个封皮,或者根本就是奖牌、奖盘、奖杯之类的形式,想上墙一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二工艺上也比较困难,倒不如做个展示柜吧(这是个馊主意,我家没有)。

其实我觉得家长的这个问题并不是奖状本身的问题,而是纠结把孩子的成绩进行一个展示有没有必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功利一点来说,首先我们也不能低估孩子对自己水平的认知程度,其次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稍微帮助孩子韬光养晦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猫太后


想当年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学霸家里,都有一堵贴满奖状的墙。但是现在,在家里贴奖状的真不多了。



一方面,现在的奖状含金量低了,一个班一大半的孩子都有奖状拿,朋友圈里人人都晒孩子的三好学生奖状,儿子拿了三好学生,我们都没什么感觉。但当年的奖状可比现在稀缺,尤其是三好学生。记得我当时班上60多个人,只有期末考试前十名才有资格获得三好学生,然后还要看平时表现,比如参加劳动情况,所以,最后能拿到三好学生的学生也就5、6个。其他奖倒也有,比如学习优异奖,学习进步奖,道德文明奖等等,相比起来,三好学生才是分量最重的,不但发奖状,还要在学校里张榜公布,那真是荣光。

另一方面,现在家里都装修得很好,贴一墙奖状总感觉和装修不搭。而那个时候,家里都是刷的石灰墙,墙上也没有字画以及各种花花绿绿的装饰。而且石灰墙也不怕花,家里也没那么讲究。


所以,当时得了三好学生奖状后,都要要很庄重地贴在墙上醒目的位置。而在不知不觉之间,这些奖状也在影响着我。当我拿过一次三好学生后,下一次如果拿不上,我就会很难过。然后就会更加努力。另外,家里来的客人,看见墙上的奖状,也会有意无意地表扬我几句,这些表扬对年幼的我,那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所以后来,我连续几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成了班里的几个固定学霸之一,也用奖状贴满了大半堵墙壁。也正是这些奖状,给我贴上了学霸的标签,定义了学霸的人设,让我为了这个标签和人设,不得不负重前行、砥砺奋进。



后来到初中高中,学校也不再发奖状了。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很强的学习自觉性了。再后来,大学、工作,虽然渐渐看淡了荣誉,但这些奖状,仍然是自己做事的底线,不断提醒和暗示自己:我是优秀的,我是最棒的


以上是我自己的经历,其实不光是我,当年我去过好几个同学的家里,包括我那个最后成为县状元,考上清华的同学,他的床头没有贴明星、动漫,也是贴的从小到大的奖状,虽然有些已经泛黄,有些已经脱落,但它们一直都在激励着他。

因此,孩子得了奖状,特别是比较有分量的奖状,应该贴到墙上。如果怕破坏墙壁,可以做一个展示板,或者做一个收藏夹,放到孩子经常能看到的地方。这些奖状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可比家长的表扬有用多了。


高校人才真经


分享我自己的经历,从小学到初中,我学习都挺不错的,每学期都会有奖状拿,什么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等,每学期一两张,几年下来,也确实得了不少奖状,也是满满地贴了一墙,期末结束,我把奖状交给父母,隔两天就上墙了。

对我有没有激励,我觉得有,一直以来不敢放松学习,就为了下个学期还继续得奖状,这也无形中有了一种压力,时间久了就会很压抑。

我初中叛逆期,那段时间对父母,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有所不满,觉得很烦,有次周末在家,和弟弟有了一些争执,没有打架,只是推了他一把,妈妈刚好看到了我推的这个动作, 一气之下,抄起扫帚丢到我身上,没有打中我,扫帚掉到了床腿处,妈妈气急走出去了。

那应该是印象中长这么大以来,妈妈第一次打我,所有的骄傲自尊好像被践踏一番,当时内心的愤怒无处安放,看到了满墙的奖状,一通上去,把所有的奖状撕了个稀巴烂,就这样从小学到初中所有的奖状在一瞬间就灰飞烟灭。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拍照,这些昔日的骄傲就再也没有了,说实话,我是很后悔的,如果那些奖状不是在墙上,是不是就能逃过一劫。

所以后来,读大学,有了各种奖状证书,我都自己保留存起来,再不张贴上墙。

当然我这个经历比较特别,回到我们现在的孩子,通过读书得到奖状,大部分孩子都有机会,成绩好可以,成绩差点, 还可以得进步奖,德育奖,学校现在也会注重孩子们的多元化,上次去开家长会,老师都说现在的差生称呼已经没有,取而代之的是潜质生,指这些暂时在学习上还没有开窍的学生。

教育部门都在倡导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不能培养只会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等,所以现在除了读书,从幼儿园到小学,各种课外课程,活动,比赛琳琅满目,只要参与,都会有机会得到奖状,证书,奖杯等等,甚至是出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也有证书赠送。

很多人就觉得有些奖状的含金量并不高,在我们的意识里,还会觉得,因为学习得到的奖状似乎就比其他来得更有分量,其他什么小画家,小运动员,环保爱好者等等似乎就弱一些,我觉得大可不必。

过去我们为什么得的奖状都是跟学习有关,那是因为条件太差,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而现在社会发展,孩子们可以学习和接触的不同知识都很多,这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阅历。

上不上墙,这因人而异,有些人愿意上墙天天看,而有些人愿意收藏起来,这都无可厚非,最重要是这些曾经让孩子们感到骄傲的见证,不要随意丢弃,可以妥善保管,拍照,时不时拿出来让孩子看一看,让他知道自己很棒很了不起,包括那些公益证书等等,也让孩子能重温那些美好时刻。

从长远的角度讲,如果孩子们将来出国读书,在我们看来有些证书不起眼,但在申请国外的大学时可能就会助一臂之力,中外的一些价值评估体系还是有些区别的,也别忘了中国一直在向国际接轨,靠拢,整个世界都在国际化,我们作为普通家长没有必要违背历史潮流的。


和灵陇宝贝一起成长


小孩读书得的奖状,很有必要贴到墙上。

我家小孩在读幼儿班的时候,得的第一张奖状是“乖娃娃”,至今都还贴在荣誉墙上。现在都还能够回想起当时得奖状的那种高兴样,孩子小心翼翼的把奖状捧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说:

“老师今天给我发了一张奖状,说我表现很好,给我发了一个‘乖娃娃’奖状,老师说的把奖状贴在墙上。”

我在电视墙的左侧留了一块荣誉墙,专门用于贴孩子的奖状。我把儿子的奖状都贴在荣誉墙上,儿子读高中时,荣誉墙上密密麻麻都是儿子的奖状。我为什么要把奖状贴在墙上呢?把奖状贴在墙上,并不是向别人炫耀什么,这是孩子通过努力得到的,每一张奖状都凝聚着孩子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对孩子有一种鞭策和鼓励作用,是孩子和家庭的一种荣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当亲朋好友到家做客时,看到荣誉墙上贴满了奖状,亲朋好友都会向孩子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孩子听了很高兴,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认可,父母也会为孩子过去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以此激励孩子奋发图强,争取获得更多的奖状。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的目标定位也较高,为了获得更多的称赞,孩子会更加努力学习。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每一张奖状其实就是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传递的是一种爱和责任。奖状背后都是孩子勤劳的汗水,也是孩子小小的骄傲。孩子很喜欢奖状,就像大人喜欢钞票一样。父母不希望孩子被奖状奴役,但更多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支持鼓励,爱和包容!



有的家长喜欢把孩子的奖状放在抽屉里,我们从孩子的脸上就能感觉到,孩子有一点小小的失落。不是说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成长,而是父母不懂得分享孩子的心情。

把奖状贴在墙上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每当孩子调皮时,看到满墙的奖状,孩子会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不能对不起满墙的荣誉。等孩子长大了他也会明白,一个人真正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阳光


Lance课堂


小时候的墙上是贴满了奖状的,荣誉的主人却不是我,它们属于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哥哥,拿奖状都拿到手软,而每次我都只能躲在旮旯角落里偷抹眼泪,在“鸡立鹤群”中有我唯一的一个“语文单科王”奖,等到它贴到破败时就撕下来,在它原来位置用粉笔歪扭着写下“努力”两个大字,努没努力不知道,反正余后的学习生涯再没贴过奖状,所有的奖状荣誉证书我都压放箱底,毕业后全部丢弃,简单的奖学金也请了同学的客。

这样的态度一直延续到我为人父母,从幼儿园到现在的七年级,娃得的奖状没有数过,经常整理他的书包,时不时会翻出一些奖状,问起时都轻描淡写的一说,有次期考回来,拿出一堆对我说:“妈,来来来,看一看啊,奖状不要钱啊。”数一数,大大小小七张,对这些东西的看淡也导致了一些麻烦,在小升初那段“鸡犬不宁”的日子里,多处推销,多处投档,制作简历时,少不了要吹嘘吹嘘自己的荣誉,可平时的那些花花纸都被我弄得无影踪了,为此被先森骂了个狗血淋头,幸亏靠着娃自己的实力考进了他心仪的学校。

现在的荣誉得来不易了,用娃的话说,身边尽是争夺桂冠的勇士,老师更是在某个教育平台发起每期的各个评估,所以就不能再随心所欲的处理那些奖状了,用了个专门的柜子让它们安家,毕竟是娃努力过的象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呵!



兔子的八哥生活


说到奖状,奖状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能够得到奖状的孩子一定在某个方面有过人之处或者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许多家长将孩子所得到的奖状贴到墙上,满墙的奖状不仅仅是家长对孩子优秀表现的骄傲,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有客人来做客的时候,满墙的奖状不仅是是家长们炫耀的资本,更让家长的脸上绽放光芒。我小时候用功学习,每次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所获得过的学习标兵、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等奖状数不胜数,这些奖状直到现在仍然挂在我家的墙上,每当我看到这些奖状,心中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到了现在,我从事教育行业以来,每当有家长向我询问“是否有必要将孩子的奖状贴到墙上”这个问题时,我都会向他们肯定的说有必要。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将奖状通过这种方式展示呢?

1、引导孩子好好学习

现在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学习。有一次我去贫困地区支教帮忙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进入当地人家援助。当我进入一户人家时,出现的一幕把我惊讶住了,这户人家家长将自己家里的一大面墙刷的干干净净的,在墙的正中间贴满了孩子从小所获得过的奖状,这户家庭不富裕,对孩子的物质奖励也可能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成绩将奖状从学校中拿回来,对于父母来说这些奖状也是一种荣誉,父母把荣誉贴到墙上,这不就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认可吗?

虽然家里没有什么太贵重的物品能够展示给他人,但是家长有优秀的孩子们啊,在贫困地区的家庭里,这确实是一种很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孩子继续努力,来肯定孩子的表现。

2、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我小时候的奖状就是贴在家里的墙上,我也不求别人看见,不向别人炫耀,每次我自己看见墙上的奖状时,我心中总是充满自豪感,我会给自己一种自己很优秀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所以每次我获得奖状以后我都会将它他到墙上,来鞭策自己,来增加自己的自信。

培养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自信不能停留在想象上。要成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样去行动。 我们在生活中自信地讲了话,自信地做了事,我们的自信就能真正确立起来。面对社会环境, 我们每一个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势、自信的言语都能真正在心理中培养起我们的自信。

孩子处于心理发育的时候,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自信的人,他不但能适应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而且还有一种不惊扰别人的品德。这种自信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它带有一种仁爱、善良、宽容、谦逊,那就是不刻意在世间作秀自己,不去无端的惊扰别人。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他才能敢于去做。敢于踏出自己的第一步,所以,通过奖状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是非常明智的手段。

3、激励孩子更加努力的学习

有一次我与一位老师交流,询问起他是如何奖励班级里的优秀学生的时候,他告诉我,最常做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发奖状,并且让孩子将奖状贴到一个显眼得到地方,通过奖状来激励孩子,让学生得到鼓励,让学生尝到努力学习的甜头,学生就会鼓足劲头继续学习。

学习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枯燥与乏味的,许多孩子有时候会因为遇到了难题,不再向前,一直原地踏步。古话说的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奖状来激励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每当学生看到墙上的奖状的时候,便会给自己心里暗示,暗示自己应该继续进步,继续向前。

4、回报父母的一种方式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家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孩子从小学到现在所获得的奖状,我便和朋友聊起来,夸赞朋友孩子非常优秀,提到满墙的奖状的时候,朋友的眼睛像放了光一样 ,开始一张张的向我解释每张奖状的来历,从朋友的言语和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了朋友对这个好孩子的骄傲之情。

为了孩子,父母应该这样做

回想过去我们读书时,每每捧回一张奖状,父母总是立刻打浆糊将它端端正正地贴到正墙上,当时住的虽然是茅屋草舍,但因为有了一张张奖状的映衬,屋里就显得格外亮堂。我和哥哥的奖状一人贴一排,比赛看谁贴得多。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奖状把墙都贴满了。而我们也在看着旧奖状、盼着新奖状的期待与努力中,读完小学,念完中学,直至大学毕业。

1、展示孩子所获得的荣誉

如今有些父母,大多只考虑居室的美观,可是为什么不替孩子想一想呢?孩子经过努力拿到奖状,毕竟是不容易的,孩子幼小的心里绝不希望父母看后就锁进抽屉里。孩子虽小,但自我表现的欲望并不比成人弱,奖状贴上墙,让别人看后夸上一两句,心里肯定比吃了蜜还要甜,瞬间自身价值得到了肯定,上进心因此而被激发起来。父母也可以借此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力争让一张奖状带给孩子启发、鼓舞和力量。

2、在物质与精神上激励孩子

除了通过贴奖状的方式鼓励孩子之外,家长也应该对孩子进行一些口头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

确实,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能够以物质的方式回报父母的能力,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告诉我,孩子在上学时,能够检验他能力的只有学习成绩。奖状也同样在一个方面上体现了孩子的优秀,奖状挂在墙上,也给父母脸上添了不少的光彩。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可不是随口而出的,在今天,学习也许是打破阶级壁垒的最好方法。奖状贴在墙上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向其他人炫耀,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每当你看到奖状以后,要记住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应该保持这种优秀的表现,通过奖状来激励自己,来引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如今有些父母,大多只考虑居室的美观,可是为什么不替孩子想一想呢?孩子经过努力拿到奖状,毕竟是不容易的,孩子幼小的心里绝不希望父母看后就锁进抽屉里。孩子虽小,但自我表现的欲望并不比成人弱,奖状贴上墙,让别人看后夸上一两句,心里肯定比吃了蜜还要甜,瞬间自身价值得到了肯定,上进心因此而被激发起来。父母也可以借此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力争让一张奖状带给孩子启发、鼓舞和力量。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妈《养育聪明宝宝》粉丝圈,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在那里等你哦!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J妈学堂


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高中时期由于学习努力,三年时间我获得了二十多张奖状,有数学竞赛、英语竞赛、作文竞赛、单词听写比赛……等等明目繁多的竞赛,只要有竞赛,就有我的奖状,所以我常常期盼着学校会搞一些竞赛活动,那样的话我就有机会获奖了,就可以领到奖状了。用现在的话说,不谦虚的话,那时候我就是一个真正的学霸,别的同学害怕考试,而我喜欢考试,因为每次考试我都能名列前茅,除了找到自信外,还可以领到奖状,小小地嘚瑟一番。


那么,奖状要不要贴在墙上呢?反正我的奖状我妈妈是一张不落全贴在客厅的墙上了,只要进去个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我的奖状,发出啧啧的赞叹。因为那些奖状有数学竞赛一等奖,英语竞赛一等奖,作文竞赛一等奖,还有期中期末考试的第一名,含金量还是挺高的。妈妈很享受别人赞叹和艳羡的目光,我妈妈特别重视我的教育,也常常以我的学习成绩为荣。

从我的切身经历来看,奖状贴在墙上是有必要的,既可以显示出家长对孩子的重视,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有再接再厉的信心和决心,又可以让家长从中获得收获的快乐,同时对其他孩子也能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


可是现在的孩子挣奖状比以前容易了,比如幼儿园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自信心,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学期结束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好孩子”的奖状,以对孩子们进行鼓励。虽说这种奖状人人都有,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依然是弥足珍贵的。我家孩子每次把奖状拿回来,都会第一时间给我看,听我一番表扬,然后要求我贴在墙上,那种神气的样子真的很让人振奋。不管怎样,奖状就是孩子的荣耀,应该贴出来让孩子开心一下。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理由是把奖状贴出来可能会助长孩子的骄傲之风,让孩子沾沾自喜,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还是低调一点好。

我的看法:既然是小孩子得的奖状,那就应该贴出来,让孩子脸上有光,大人也跟着荣耀无比。再破旧的一面墙,贴上奖状立即就蓬荜生辉,奖状贴出来一证明家长对孩子很重视,很关心,让孩子的学习更有动力,二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给其他孩子一个表率的作用,促进其他孩子争优创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