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在育兒方面發生矛盾怎麼辦?老一輩的觀念我有點不贊同?

不踏踏


首先要認識到兩輩人肓兒方面觀念不同很正常,接受這種不同的觀念,矛盾就好像不是矛盾。

其次,要先感恩婆婆幫自己帶孩子或照顧孩子,婆婆照顧她的兒子是責任和義務,但照顧孫子就不是了。這時先多感謝婆婆的話,多說你知道婆婆也是為自己孫子孫女好的話,理解老人家的出發點,這時你會發現婆婆變得不那麼固執了,好說話了。

老一輩的育兒觀點,其實有些是科學的、實用的,雖然有些不符合現在寶寶情況,但不要一下子全盤否定。老人家最渴望的是認同,被人覺得有價值。你先認同老一輩的出發點和經驗,在認同的情緒下輕聲細語地溝通現代人飲食特點、社會經濟狀況、家庭條件等與過去有所不同,所以要與時俱進改進,我相信老一輩也會接受的,因為老一輩可能比做父母的更想孫子孫女好。



營養特工號


育兒方面和婆婆有分歧,不贊同,相信很多年輕媽媽都很頭疼,那該如何處理呢?

我結婚後一直和婆婆住一起,一開始相安無事,還沒有什麼矛盾。可是孩子出生後,矛盾也相繼就產生了。尤其是遇到孩子的事情上,真是一言難盡啊。舉個例子來說,孩子剛開始添飯的時候,婆婆竟然嚼飯喂孩子,在農村的媽媽都遇到過吧,這都什麼年代了,一說婆婆,婆婆就拿她那個年代說事,說她們那個年代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孩子不也都很健康嗎,懟的我,真像啞巴吃黃連,我只好讓對象和婆婆說,從那以後,婆婆在我面前就不這樣了,還好,婆婆是個明事理的人。還有一次,孩子明明吃飽了,自己不吃了,婆婆還一個勁追著孩子餵飯,結果就是孩子晚上,吃撐了,吐了,婆婆可能覺得自己沒理可說了,從那以後,這樣的事情還真沒出現過。

和婆婆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時,首先,我們要冷靜,和婆婆講道理,擺事實,畢竟婆婆也是為了孩子好。

其次,如果說服不了婆婆,那就換種方式溝通,先肯定婆婆對孩子的用心,再旁敲側擊。

再者,自己說服不了婆婆,就自己帶孩子,和婆婆分開住,都說距離產生美。隔一段時間回去看一看,說不定,關係更近了呢[呲牙]

家和萬事興,相信每個媽媽都能以最恰當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





淘妞小晨


太正常了,我全程自己帶娃,但是婆婆偶爾會搭把手,雖然是偶爾,但是矛盾還是產生了!她還是幾十年前的帶娃方法,我肯定不認同,開始是告訴她不能那麼帶,她卻根本不聽,於是爭論就開始了,有時候她做的太過了我就急眼,尤其是月子裡時那脾氣根本控制不住,但是卻被她氣哭好幾回,固執的不行。孩子眉毛那長胎脂是的東西,她就在那摳,弄的孩子皮膚通紅。給孩子洗澡她都不讓,說孩子遭罪,我老公實在受不了跟她大吵一架,質問她怎麼洗澡就遭罪了,她不吭聲了。


米多128


自從有了孩子,很多家庭的婆媳矛盾更深了,很多時候矛盾來源於婆媳兩代人在育兒觀念上的衝突。我們家也同樣如此,我和婆婆在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上也有很多衝突,每當發生衝突,我都不會和婆婆發生正面衝突,不和婆婆吵架,但是卻堅持科學育兒觀念不動搖,按正確的育兒方法去養育孩子。

沒有孩子的時候,對婆婆的性格脾氣我就很瞭解了。婆婆一直生活在農村,思想傳統保守,有很多迷信思想,而且她性格強勢固執,只要她覺得是對的,就絕不會聽別人的意見。即使她的觀念是錯誤的,別人把正確的解釋給她聽,她也聽不進去,搞不好還會惹得她大吵大鬧,引發一場家庭戰爭。就說育兒這事吧,她好多做法都不科學,但她就是認為她養孩子那麼多年,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還多,我沒資格說她不對。也是因為知道婆婆的脾氣,所以有孩子後,每次聽到她說那些不科學的育兒方法時,我都默不作聲,既不反對,也不支持,也不評論對錯,但是養育孩子的時候我還是堅持科學育兒,絕不會按她說的那些方法去做。

雖然婆婆覺得自己在育兒方面很權威,經常用教導的語氣對我說些不靠譜的育兒方法,但是她從不幫我帶孩子,我們也不在一起住,我家寶寶都是我一個人帶大的。我沒必要跟她爭辯,她也就是光說說,又不幫我帶孩子,我愛怎麼帶就怎麼帶。如果我和她爭辯,惹她不高興了,她又得鬧得雞飛狗跳的,所以我從不跟她正面衝突,但養孩子的時候怎麼正確我就怎麼做。我沒用她那些不靠譜的方法,也同樣把孩子養的很好,她看孩子養的很好,也沒理由挑我毛病。

另外,我很感謝老公在育兒這方面對我的支持。老公也是倡導科學育兒的,他也不支持婆婆那些傳統的育兒方法,對婆婆那些迷信思想更是嗤之以鼻,但老公比我更瞭解婆婆的性格,所以我上述應對婆婆的方法是老公給我出的主意。也是有了老公的支持,婆婆才不敢無故找我麻煩,我才能更安心更科學的養育孩子。事實證明,在育兒這件事上我的做法是正確的,既減少了和婆婆的矛盾,也堅持了科學育兒,寶寶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豫東二妮子


你好,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普遍存在的,家庭關係的穩定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對於家庭教育知識,不僅僅是父母要學習,而且跟孩子關係親密的人,也需要學習。

很多老人,總是關心則亂,用自己感覺對的方式來育兒,不瞭解孩子個性,不懂發展規律,這顯然是盲目的。

如果婆婆這樣,最好的先了解婆婆的性格,或者找到家裡人誰可以跟婆婆良性溝通,讓那個人去談。(如果老公可以最好),要善於利用不同家庭成員的個性差異來實現最優的家庭教育。




個性化家庭教育指導


所處時代的不同形成了兩代人思想觀念的差異,基於此,各方面都容易產生矛盾,育兒方面尤其突出。但凡事沒有絕對,也不是非黑即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我不知道你們和婆婆是不是住在一起,也不清楚矛盾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僅提兩個可供參考的建議。

首先,和婆婆住在一起,這是很不提倡的,想辦法不住在一起。思想觀念的差異很容易形成各種矛盾,不僅活得很累,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很不利,不住在一起就從源頭上減少了矛盾。

在育兒問題上,夫妻倆首先要形成共識,對於矛盾,先從友好溝通開始,看雙方能不能產生共識。如果不能,那就減少來往。作為孩子的父母,擁有對孩子教育的唯一決定權,無論有什麼樣的矛盾,儘管表明態度,堅持自己的科學育兒方法,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和左右。

老人的思想很頑固,通常不容易聽別人的意見,育兒的不科學主要體現在容易嬌慣、嚇唬孩子讓孩子安靜、在孩子面前說爸爸媽媽的壞話但認為是開玩笑無所謂,但孩子不是大人,不懂得啥叫玩笑......

過去的生存模式,這樣教育孩子對孩子未來生活的影響不明顯;但現如今,科學的教育方式事關孩子的健康成長,更事關孩子未來的生活質量,所以極其重要,老人的那一套方式明顯已經不適合,因此問題不可小覷。

此外,你和婆婆之間的矛盾,老公作為中間人,態度十分重要,只要你們倆保持著共識,相信他就會站在你的角度來維護你。

有句話說得好,婆媳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沒關係”。也就是說,關係好可以多些來往;如果矛盾始終存在,那就少來往或者不來往,讓距離將矛盾阻隔開,你和老公全心全意教育好孩子,孩子健康成長,誰也沒理由說三道四。所以,無須擔心。


東北虎EDU


每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後,出現的家庭矛盾,都是育兒的觀念引起的,為了避免這種婆媳關係的尷尬相處,最好是分開住,父母自己帶寶貝,再說了,爺爺奶奶也沒有義務帶孫子,讓他們安享晚年。



李老師話育兒


婆媳矛盾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育兒上教育方法、理念的衝突:

你想讓孩子自己用勺吃飯,婆婆非要喂著吃;

你讓孩子穿少些,方便練習爬,婆婆加了一件又一件;

孩子穿哪件衣服、喝什麼牌子的奶粉,婆婆要管;

輔食吃什麼、吃多少,婆婆要指正;

該什麼時候上早教班,選擇什麼價位的課程婆婆說她來決定。

你們說:“媽,我們才是孩子的爸媽,這些事讓我們自己考慮吧。”

婆婆就更義正言辭了:

“這可是我家的孫子(孫女),我說了還不算嗎?”

“我兒子就是這麼帶大的,我比你們有經驗,你們懂什麼呀。”

一個健康的家庭關係中,夫妻才是核心,育兒的主體應該是父母,但大多數父母只能週末帶娃,工作日還是要交由老人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媳婦的新育兒觀,婆婆不接受怎麼辦?

我們願不願意付出前幾年的時光,自己帶娃?

能否讓外婆來幫忙?

有合適的託班、育兒嫂嗎?

這都是我們要考慮、權衡的。

個人建議:

① 對於說得通的婆婆,可以嘗試給她看些視頻,讀些文章,借兒科醫生,育兒專家,權威人士的口來傳達你的觀點,便於婆婆接受。

② 對於固執己見的婆婆,就儘可能自己多帶娃。雖然辛苦,但和寶寶建立的親密聯結,金不換;和婆婆與其撮合在一起,不如保有距離。

③ 不得不請婆婆幫忙帶娃的情況下,只能求大同存小異,錯開帶娃時間。



泰國大漂亮


孩子快樂成長,老人快樂開心

相信有孩子的家庭,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這樣的事情:

關於看電視,

媽媽說:“寶貝,不要看電視了,10點了該洗漱睡覺了。”

奶奶說:“放假了又沒事,再看會吧。”

……

孩子磕在桌腳了,哭了,

媽媽安慰說:“磕哪裡了,疼不疼,媽媽看看,哦,沒事兒,你看桌腳也磕疼了,咱們也安慰一下吧!”

爺爺說:“死桌腳,誰讓你碰疼我孫子,打死你。”

……

這樣,孩子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他會想,“嗯?為什麼大人們說的不一樣呢?那麼要聽誰的呢?會不會我聽爺爺奶奶的話,爸爸媽媽會不高興?如果我按照爸媽說的去做,姥姥姥爺會不會不高興?”孩子會很猶豫,很錯亂,糾結到底該聽誰的?長此下去,肯定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由於父母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成長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不同,這就導致了大家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想法是不一樣的,有差異是正常的,沒有差異才奇怪。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差異,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呢?

1.充分肯定父母對於孩子的辛苦付出

有一種愛叫“隔輩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是非常愛孩子的,我們要充分肯定父母對孩子的辛苦付出。

父母的方法和理念不一定是錯的,我們不一定是對的。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

對錯不是關鍵,我們要避免在育兒問題上陷入與父母的權力之爭。

要以“對孩子有利”為出發點,尋求共同點。

2.共同學習育兒知識

既然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平時多溝通交流,一起學習育兒知識。

兒童教育家李躍兒曾說:年輕父母要喚醒爺爺奶奶對於教育的研究熱情,把孩子作為良好教育的實驗品。

可以和父母一起觀看育兒節目,閱讀育兒書籍。不僅可以學習最新的科學育兒知識,還可以在大家出現不同意見時,有一個客觀的第三方評判,這樣大家都能接受,避免尷尬。我們和父母一起學習,還為了讓父母知道我們這樣做背後的意義和依據。

3.我們要做好家庭的CEO

我們要做好家庭的領導者,而不是管理者,統籌規劃,帶領全家人一起過上美好的生活。

告訴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需要不斷的學習成長,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歡迎你們批評指正,把我們的孩子教育的更好。”


易彤A


兩代人之間對待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矛盾,但是反映在育兒方面比較突出,建議多溝通,必要的退讓與保留。如果婆婆非常強勢,可以通過老公去說服,不要直來直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