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在育儿方面发生矛盾怎么办?老一辈的观念我有点不赞同?

不踏踏


首先要认识到两辈人肓儿方面观念不同很正常,接受这种不同的观念,矛盾就好像不是矛盾。

其次,要先感恩婆婆帮自己带孩子或照顾孩子,婆婆照顾她的儿子是责任和义务,但照顾孙子就不是了。这时先多感谢婆婆的话,多说你知道婆婆也是为自己孙子孙女好的话,理解老人家的出发点,这时你会发现婆婆变得不那么固执了,好说话了。

老一辈的育儿观点,其实有些是科学的、实用的,虽然有些不符合现在宝宝情况,但不要一下子全盘否定。老人家最渴望的是认同,被人觉得有价值。你先认同老一辈的出发点和经验,在认同的情绪下轻声细语地沟通现代人饮食特点、社会经济状况、家庭条件等与过去有所不同,所以要与时俱进改进,我相信老一辈也会接受的,因为老一辈可能比做父母的更想孙子孙女好。



营养特工号


育儿方面和婆婆有分歧,不赞同,相信很多年轻妈妈都很头疼,那该如何处理呢?

我结婚后一直和婆婆住一起,一开始相安无事,还没有什么矛盾。可是孩子出生后,矛盾也相继就产生了。尤其是遇到孩子的事情上,真是一言难尽啊。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刚开始添饭的时候,婆婆竟然嚼饭喂孩子,在农村的妈妈都遇到过吧,这都什么年代了,一说婆婆,婆婆就拿她那个年代说事,说她们那个年代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孩子不也都很健康吗,怼的我,真像哑巴吃黄连,我只好让对象和婆婆说,从那以后,婆婆在我面前就不这样了,还好,婆婆是个明事理的人。还有一次,孩子明明吃饱了,自己不吃了,婆婆还一个劲追着孩子喂饭,结果就是孩子晚上,吃撑了,吐了,婆婆可能觉得自己没理可说了,从那以后,这样的事情还真没出现过。

和婆婆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时,首先,我们要冷静,和婆婆讲道理,摆事实,毕竟婆婆也是为了孩子好。

其次,如果说服不了婆婆,那就换种方式沟通,先肯定婆婆对孩子的用心,再旁敲侧击。

再者,自己说服不了婆婆,就自己带孩子,和婆婆分开住,都说距离产生美。隔一段时间回去看一看,说不定,关系更近了呢[呲牙]

家和万事兴,相信每个妈妈都能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





淘妞小晨


太正常了,我全程自己带娃,但是婆婆偶尔会搭把手,虽然是偶尔,但是矛盾还是产生了!她还是几十年前的带娃方法,我肯定不认同,开始是告诉她不能那么带,她却根本不听,于是争论就开始了,有时候她做的太过了我就急眼,尤其是月子里时那脾气根本控制不住,但是却被她气哭好几回,固执的不行。孩子眉毛那长胎脂是的东西,她就在那抠,弄的孩子皮肤通红。给孩子洗澡她都不让,说孩子遭罪,我老公实在受不了跟她大吵一架,质问她怎么洗澡就遭罪了,她不吭声了。


米多128


自从有了孩子,很多家庭的婆媳矛盾更深了,很多时候矛盾来源于婆媳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的冲突。我们家也同样如此,我和婆婆在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上也有很多冲突,每当发生冲突,我都不会和婆婆发生正面冲突,不和婆婆吵架,但是却坚持科学育儿观念不动摇,按正确的育儿方法去养育孩子。

没有孩子的时候,对婆婆的性格脾气我就很了解了。婆婆一直生活在农村,思想传统保守,有很多迷信思想,而且她性格强势固执,只要她觉得是对的,就绝不会听别人的意见。即使她的观念是错误的,别人把正确的解释给她听,她也听不进去,搞不好还会惹得她大吵大闹,引发一场家庭战争。就说育儿这事吧,她好多做法都不科学,但她就是认为她养孩子那么多年,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还多,我没资格说她不对。也是因为知道婆婆的脾气,所以有孩子后,每次听到她说那些不科学的育儿方法时,我都默不作声,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也不评论对错,但是养育孩子的时候我还是坚持科学育儿,绝不会按她说的那些方法去做。

虽然婆婆觉得自己在育儿方面很权威,经常用教导的语气对我说些不靠谱的育儿方法,但是她从不帮我带孩子,我们也不在一起住,我家宝宝都是我一个人带大的。我没必要跟她争辩,她也就是光说说,又不帮我带孩子,我爱怎么带就怎么带。如果我和她争辩,惹她不高兴了,她又得闹得鸡飞狗跳的,所以我从不跟她正面冲突,但养孩子的时候怎么正确我就怎么做。我没用她那些不靠谱的方法,也同样把孩子养的很好,她看孩子养的很好,也没理由挑我毛病。

另外,我很感谢老公在育儿这方面对我的支持。老公也是倡导科学育儿的,他也不支持婆婆那些传统的育儿方法,对婆婆那些迷信思想更是嗤之以鼻,但老公比我更了解婆婆的性格,所以我上述应对婆婆的方法是老公给我出的主意。也是有了老公的支持,婆婆才不敢无故找我麻烦,我才能更安心更科学的养育孩子。事实证明,在育儿这件事上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既减少了和婆婆的矛盾,也坚持了科学育儿,宝宝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豫东二妮子


你好,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普遍存在的,家庭关系的稳定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对于家庭教育知识,不仅仅是父母要学习,而且跟孩子关系亲密的人,也需要学习。

很多老人,总是关心则乱,用自己感觉对的方式来育儿,不了解孩子个性,不懂发展规律,这显然是盲目的。

如果婆婆这样,最好的先了解婆婆的性格,或者找到家里人谁可以跟婆婆良性沟通,让那个人去谈。(如果老公可以最好),要善于利用不同家庭成员的个性差异来实现最优的家庭教育。




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


所处时代的不同形成了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基于此,各方面都容易产生矛盾,育儿方面尤其突出。但凡事没有绝对,也不是非黑即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不知道你们和婆婆是不是住在一起,也不清楚矛盾的具体情况是什么,仅提两个可供参考的建议。

首先,和婆婆住在一起,这是很不提倡的,想办法不住在一起。思想观念的差异很容易形成各种矛盾,不仅活得很累,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很不利,不住在一起就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

在育儿问题上,夫妻俩首先要形成共识,对于矛盾,先从友好沟通开始,看双方能不能产生共识。如果不能,那就减少来往。作为孩子的父母,拥有对孩子教育的唯一决定权,无论有什么样的矛盾,尽管表明态度,坚持自己的科学育儿方法,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和左右。

老人的思想很顽固,通常不容易听别人的意见,育儿的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容易娇惯、吓唬孩子让孩子安静、在孩子面前说爸爸妈妈的坏话但认为是开玩笑无所谓,但孩子不是大人,不懂得啥叫玩笑......

过去的生存模式,这样教育孩子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影响不明显;但现如今,科学的教育方式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事关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所以极其重要,老人的那一套方式明显已经不适合,因此问题不可小觑。

此外,你和婆婆之间的矛盾,老公作为中间人,态度十分重要,只要你们俩保持着共识,相信他就会站在你的角度来维护你。

有句话说得好,婆媳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没关系”。也就是说,关系好可以多些来往;如果矛盾始终存在,那就少来往或者不来往,让距离将矛盾阻隔开,你和老公全心全意教育好孩子,孩子健康成长,谁也没理由说三道四。所以,无须担心。


东北虎EDU


每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出现的家庭矛盾,都是育儿的观念引起的,为了避免这种婆媳关系的尴尬相处,最好是分开住,父母自己带宝贝,再说了,爷爷奶奶也没有义务带孙子,让他们安享晚年。



李老师话育儿


婆媳矛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育儿上教育方法、理念的冲突:

你想让孩子自己用勺吃饭,婆婆非要喂着吃;

你让孩子穿少些,方便练习爬,婆婆加了一件又一件;

孩子穿哪件衣服、喝什么牌子的奶粉,婆婆要管;

辅食吃什么、吃多少,婆婆要指正;

该什么时候上早教班,选择什么价位的课程婆婆说她来决定。

你们说:“妈,我们才是孩子的爸妈,这些事让我们自己考虑吧。”

婆婆就更义正言辞了:

“这可是我家的孙子(孙女),我说了还不算吗?”

“我儿子就是这么带大的,我比你们有经验,你们懂什么呀。”

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夫妻才是核心,育儿的主体应该是父母,但大多数父母只能周末带娃,工作日还是要交由老人带,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媳妇的新育儿观,婆婆不接受怎么办?

我们愿不愿意付出前几年的时光,自己带娃?

能否让外婆来帮忙?

有合适的托班、育儿嫂吗?

这都是我们要考虑、权衡的。

个人建议:

① 对于说得通的婆婆,可以尝试给她看些视频,读些文章,借儿科医生,育儿专家,权威人士的口来传达你的观点,便于婆婆接受。

② 对于固执己见的婆婆,就尽可能自己多带娃。虽然辛苦,但和宝宝建立的亲密联结,金不换;和婆婆与其撮合在一起,不如保有距离。

③ 不得不请婆婆帮忙带娃的情况下,只能求大同存小异,错开带娃时间。



泰国大漂亮


孩子快乐成长,老人快乐开心

相信有孩子的家庭,多多少少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

关于看电视,

妈妈说:“宝贝,不要看电视了,10点了该洗漱睡觉了。”

奶奶说:“放假了又没事,再看会吧。”

……

孩子磕在桌脚了,哭了,

妈妈安慰说:“磕哪里了,疼不疼,妈妈看看,哦,没事儿,你看桌脚也磕疼了,咱们也安慰一下吧!”

爷爷说:“死桌脚,谁让你碰疼我孙子,打死你。”

……

这样,孩子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他会想,“嗯?为什么大人们说的不一样呢?那么要听谁的呢?会不会我听爷爷奶奶的话,爸爸妈妈会不高兴?如果我按照爸妈说的去做,姥姥姥爷会不会不高兴?”孩子会很犹豫,很错乱,纠结到底该听谁的?长此下去,肯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由于父母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不同,这就导致了大家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想法是不一样的,有差异是正常的,没有差异才奇怪。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差异,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呢?

1.充分肯定父母对于孩子的辛苦付出

有一种爱叫“隔辈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非常爱孩子的,我们要充分肯定父母对孩子的辛苦付出。

父母的方法和理念不一定是错的,我们不一定是对的。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

对错不是关键,我们要避免在育儿问题上陷入与父母的权力之争。

要以“对孩子有利”为出发点,寻求共同点。

2.共同学习育儿知识

既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平时多沟通交流,一起学习育儿知识。

儿童教育家李跃儿曾说:年轻父母要唤醒爷爷奶奶对于教育的研究热情,把孩子作为良好教育的实验品。

可以和父母一起观看育儿节目,阅读育儿书籍。不仅可以学习最新的科学育儿知识,还可以在大家出现不同意见时,有一个客观的第三方评判,这样大家都能接受,避免尴尬。我们和父母一起学习,还为了让父母知道我们这样做背后的意义和依据。

3.我们要做好家庭的CEO

我们要做好家庭的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统筹规划,带领全家人一起过上美好的生活。

告诉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需要不断的学习成长,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欢迎你们批评指正,把我们的孩子教育的更好。”


易彤A


两代人之间对待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矛盾,但是反映在育儿方面比较突出,建议多沟通,必要的退让与保留。如果婆婆非常强势,可以通过老公去说服,不要直来直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