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一样是合同工,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国企?

viki丶


在国企工作的小鲁班来告诉你为什么?

首先你说的很对,国企员工目前都是合同工,但合同工也分好几种。比如说临时合同,编外合同,聘用合同,以及正式员合同也就是编内合同。

其次,必须搞清楚的一点就是,你问题中的合同工,应该就是正式合同,也就是编内合同,有没有编制,在国企就是两个层次的不同地位的工作。

最后,举个例子。本人目前就是国企合同工,但是有编制的。第一份合同签了三年,第一年为实习。三年结束后直接签的五年,五年过后就是不定期长合同。这样方便企业和个人操作。

我认识一个我们公司外委单位的师傅,也是国企合同工,但是是编外合同,没有编制。虽然大家都是合同工,甚至他的能力比我高,资历也比我老,但是工资却没有高。仅仅因为他没有编制。

所以说,为什么国企员工虽然是合同工,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想进?其实想进国企的是想要带编制的合同,而不是无编制的其他合同。

在国企工作,别的不说,工作相当稳定,虽然现在都是合同工,但是只要你不犯事,就算你能力差点,公司也不会辞退你!我不会随便克扣你的奖金福利这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想进国企的原因!





电力小鲁班


我曾在国企工作过较长一段时间,结合题述问题,对于国企在诸多就业选择中仍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说说我的看法。


什么是国企合同工?

国有企业推行改革后,其中部分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来进行管理,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班子成员和中高层管理干部,仍然算作体制内;而其余的则脱离体制与市场接轨,按照合同制进行管理,适用《劳动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同制工。

合同工则是另一个群体,过去,主要是指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作人员,也可以叫做编外人员,一般采取书面形式约定,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现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为国企后,编外人员的称谓已经成为历史,当前时期,国有企业有岗位用工或临时用工需求时,一般通过与外包公司统一签订合同,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

所以,在这里要纠正一下,现在国企基本没有合同工的说法,就个人理解,题述问题应当是指合同制工。


国企工作有什么优势?

我们将国企与其他性质企业的工作机会之间进行优劣势比较,这里只对SWOT分析中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外部机会和威胁不做讨论:

S:优势

  1. 相对稳定,不犯原则性错误,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
  2. 压力较小,社会效益为首,当然也追求经济效益,但整体而言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并不大;
  3. 福利优厚,交通、通讯费一般都有,除了五险一金严格按法规缴纳,不少企业为员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还有的可以按标准报销年度取暖和物业费;
  4. 管理宽松,婚丧嫁娶很少受影响,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有保障,家里有事请假方便。


W:劣势

  1. 薪酬偏低,除中高层管理人员,员工薪酬在市场上并不算高,但温饱没问题;
  2. 激励不够,讲究论资排辈,大锅饭仍然存在,闲的闲死忙的忙死,没有任何加班费;
  3. 学习成长,由于管理趋于放养,经验增长较慢,培训提升的机会并不多;
  4. 职业发展,管理架构臃肿,有的企业20来人6个总,关系和资源
    职业发展机会。

为什么很多人要去国企?

从以上的对比不难看出,任何性质的企业都有两面性,国有企业同样有利有弊。那么,为什么仍然还有很多人热衷于成为国企合同制员工的工作机会,就我看到和经历过的情况分析,合同制员工尽管不在体制之内,但仍然享有体制内的各种优势。而每个人选择国企原因各异,主要是由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职业追求所决定的,简单举例:家境较好,对职业生涯并无过高期待的人群对国企比较青睐;步入中年后,稳定压倒一切,国企不失为职业生涯最后一站的好归宿;应届毕业生实习或者为了短期积累工作经验;还有很多以家庭为重心的女同胞们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