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华投资简史,57亿倒手国企,靠举牌万科身家950亿入围富豪榜

随着中炬高新最新公告的发布,又一家“宝能系”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3月21日晚间,中炬高新发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3月19日收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山火炬管理委员会”)《关于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的情况说明》,经公司审慎判断,并与第一大股东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润田”)核实,公司实际控制人由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变更为姚振华。

回顾中炬高新的股东增减史,不难发现,从路人到实际控制人,姚振华用的还是熟悉的配方:砸钱入股,不断增持,最终成为第一大股东。

虽然“宝万之争”已过去多年,也栽过被判10年不得进入保险界的跟头,但是姚振华似乎仍是那个只循着资本的富豪,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就砸钱举牌创造机会。

四年布局

此次《情况说明》中提到,目前火炬开发区管委会所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占公司股权比例为10.72%,仅列为第二大股东;中山润田占公司股权比例为24.92%,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随着中山润田成为第一大股东,中炬高新也由国有独资实控转为国有参股性质企业。

虽然此次公告初次认定姚振华为实控人,但是中山润田作为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东已有近半年时间。而转手让股的前任大股东前海人寿也不是外人,姚振华曾任董事长,如今虽经过几次人事变动内部整改,仍是一家由“宝能系”钜盛华控股的保险公司。

2018年9月8日,中炬高新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前海人寿与和中山润田已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前海人寿将其持有中炬高新198,520,905股A股股份转让给中山润田,占总股本的24.92%,以每股28.76元的价格进行股权转让交易,共计57.09亿元。9月20日,双方完成了标的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自此中山润田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前海人寿的第一次举牌中炬高新是在2015年4月23日,持有5.02%的公司股份,根据当时的买入价格粗略估算,耗资大约在6亿元左右。此时的前海人寿还未受罚,法定代表人和实控人仍是姚振华。之后前海人寿“越买越勇”,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持。截至2015年4月30日,前海人寿以15至21元每股的价格,砸入10亿至15亿元的资金,持有中炬高新9.1%的股份,公司股价也跟着一路高升。举牌后不久,中炬高新停牌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又于8月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改为筹划定增融资,前海人寿以45亿元认购其定增股份而成为控股股东。

按照中炬高新在2015年12月发布的公告,45亿的定增计划尚在审批中,但前海人寿已在之前一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举牌,持股比例超过20%,成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

中炬高新一直致力于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管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包括调味食品、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开发管理及汽车配件等。另据财报显示,中炬高新在广珠轻轨中山站北侧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拥有1666亩可开发商住用地。中炬高新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开展,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区位优势将得到扩大。

前海人寿遭遇保监会顶格处罚,姚振华被罚10年不得进入保险界后,前海人寿在市场上动作显得低调许多。2017年之后也再对中炬高新无任何股权上的操作。

宝万之争套现百亿

作为宝能投资集团的掌舵人,他总能敏锐地嗅到钱的气息。2015年的姚振华曾在A股下了一盘大棋,中炬高新只是其中的一小步。

2015年7月10日,前海人寿第一次举牌,以13.28--15.47元的价格,持股万科比例达到5%,斥资约80亿,开启了长达两年万科股权之争。此后“宝能系”不断增持举牌万科,并在年底成为远超华润的万科第一大股东。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宝能系两大平台钜盛、前海人寿持有A股28家公司股份。除了万科以外,前海人寿为南玻A、韶能股份、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同时也是华侨城A、南宁百货、合肥百货、深纺织第二大股东。

姚振华凭“宝万之争”一战成名,从此身价倍增。2016年首次进入胡润百富榜,财富平均一周涨了20个亿,排名也从去年200多名到上升至第四名。2019年公布的最新胡润富豪榜,姚振华以950亿元身家位列全球富豪榜第88名,大中华区第15名。

“宝万之争” 硝烟渐散,姚振华的盈利之路才刚刚开始。2018年4月3日发布减持公告以来,前海人寿以集中竞价的方式两次减持,分别以22.00--24.07元的价格,减持了3429.31万股,占总股数的0.31%,涉及金额约7.8亿。钜盛华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5.17亿股,以20.64--22.74元的价格区间,套现112.44亿元。仅以股票投资的效果来看,姚振华做了笔好生意。


姚振华投资简史,57亿倒手国企,靠举牌万科身家950亿入围富豪榜


颓废的主业 房地产销量未入全国100强

相较于投资市场的成功,宝能旗下的房地产业发展一直不太顺。

地产业已经进入了千亿俱乐部时代,碧桂园、恒大等龙头企业更是迈入5000亿大关,向万亿前进。但成立于2002年7月的宝能地产,销售额却一直未破百亿元。

在2018年年初,姚振华给宝能的房地产业务制定了400亿元的销售目标。宝能旗下共有三家房地产公司,其中,姚振华对最新成立的宝能城发格外重视。新聘用保利前副总经理余英任宝能城发总裁,亲自去往各地与当地政府人士洽谈拿地。此前,地产业务一直由其弟姚建辉负责。

经过一年的努力,宝能仍没有完成业绩目标,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0排行榜中,宝能又一次百名开外,以66.6亿元位列179名。

姚振华也似乎伤了心,将宝能城发又抛回给了胞弟姚建辉的宝能地产。2018年11月,宝能城发进行了股权变更,由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宝能城发99%股权,深圳宝源物流有限公司持有1%;变更为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权。上任刚好一年的宝能城发总裁余英也选择辞职离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