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五年存款5.2%利率可以作為養老理財嗎?

魏晉美人


養老需要提前規劃、未雨綢繆。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得從個人所處的人生階段來下結論。

如果要是45歲以下,選擇銀行存款這種養老方式,並不是太合適;如果已經45~50歲以上,選擇利率4.5%以上、且按月付息的銀行存款產品,可以為養老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

對養老提前進行籌劃,首先要考慮清楚養老的經濟需求,再來考慮合適的理財產品,以滿足預期的養老生活質量。

第一點,量化要求。

規劃養老,要放在具體的時間和地域背景中考慮。

2019年在小縣城或者農村養老,與10、20年之後在一線、二線城市養老,生活成本是不一樣的,而且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差距。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2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增長10.7%。

按照全國平均水平來計算,2018年一年花費19853元。如果養老生活花費用銀行存款利息支付的話,選擇存款利率為5.2%的產品,則需要存款本金38萬元。

如果是10年之後開始養老呢?一年的平均消費支出將達到44475元。與上面同樣的計算辦法,就需要有銀行存款85萬元。

如果是20年之後呢?30年之後呢?只要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停滯,居民收入在增加,物價在上漲,消費支出肯定也會增加,只不過是增加的幅度大與小的差異。

而且,以上只是按照全國平均水平進行的測算,如果要是居住生活在城市,養老需要花費的錢還要多很多。

毫無疑問,一個人規劃養老的時間會長達二三十年。從現在開始,估計會經歷消費支出從2萬元逐年增長到4~5萬元的過程。而對於存款利率,通過發達國家的歷史來看,趨勢是逐漸下降的,能夠長時間保持2~4%也屬不易。

因此,採用銀行存款方式養老,對本金會有一個量化的要求。這個數據的確定,一方面取決於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取決於銀行存款或者投資理財的收益率。

下表測算了九種情況下需要的養老本金數據。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的結論為:為將來20年養老生活所需做準備,保險一點的要求本金要高於50萬元。在經濟發達地區養老,需要的資金會更高。

第二點,時間要求。

養老的時間會有多長?這是一個比較個性化的問題。

就平均意義上來講,60後人群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應該不算是很離譜。也就是說,平均的養老時間大約是20年。

第三點,安全性要求。

對於個性化的養老方案,除了對時間的規劃、資金數量的要求,還要把預期收益能不能持續列入考量範圍。在20年的時間裡,一個人會經歷怎樣的經濟波動?

根據過往的歷史來看,恐怕沒有人可以保證,通貨膨脹始終處於像近兩年這樣的溫和水平;也無法保證,銀行存款利率會處於2~4%的水平;更不敢保證投資理財不虧損,長期收益率達到6%。

總而言之,個人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立於不敗之地,過上一種相對舒適的養老生活,恐怕不是簡簡單單地靠銀行存款能夠解決的。對此,我的建議是——

  • 第一,能力。

很簡單的道理,擁有強大的獲取財富能力,活到老學到老,在適合的工作崗位上幹到老,也就根本沒有時間為養老問題而焦慮。

  • 第二,保險。

社會保險、商業保險,都是解決後顧之憂的方式,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庭負責。

通過【顏開局】長時間研究,通過大量歷史數據,可以證明:社保的性價比最高,商業保險是對社保的補充。因此,在同等情況下,一個人應該首先選擇社保,其次是商業保險,最次是銀行存款。當然,如果個人是投資理財的常勝將軍、收益率達到8~12%以上的話,則另當別論。


最後,回到開頭的結論。

如果超過45~50歲的話,不管是參加社保還是購買商業保險,似乎都顯得晚了一點。因為,社保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而年齡大了商業保險的槓桿率也會偏低,二者都達不到很好的保障效果。

所以,如果一個人是這種情況,還是考慮收益率比較合適的投資理財比較好一點。


顏開文


朋友們好!看著標題,從專業角度,結合實踐分析。有兩個明顯的結論:

1,出發點很好,有一定的現實可行性!

2,方案有明顯的缺陷,有必要深入優化,和分散風險!

首先來看年化5.2%利率,是否可以作為,養老理財?

1,截止目前,物價漲幅,趨緩通脹平穩,日常消費品的漲幅在2.3%左右-5.2%=十2.9%!是簡單講5.2的利率,在目前,跑贏了日常消費品的上漲,而且高出2.9個百分點,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實現了保值增值!



2,目前,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在4.3%左右!年化5.2%的利率,保本保息非常安全,而且,根據市場實踐,這很可能是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可以長期穩定的收息!


小結:年化利率,5.2%的商業銀行存款,從靜止的觀點來看,可以作為養老理財!安全穩健,利率也可觀,較為穩定!但,社會是發展的變化!

來看一下,以商業銀行,5.2%年化利率的存款,養老理財,不足之處:

1,利率變動的風險!銀行的利率是浮動的,一百分之五點二的利率來看,有可能是一款,5年期大額存單,或新型,定期存款,一定時間後,面臨利率變化的風險!

2,流動性風險,商業銀行存款,能夠達到5.2%年化利率,大多為5年期,如果中間提前支取,很可能分檔計息,或按掛牌活期利息0.35%計息,存在風險!

3,通脹風險!通脹隨經濟運行週期,而不斷變化,目前處於較低水準,一旦紅掌波動,實際購買力可能受到影響!

4,其他風險!例如銀行經營風險,存款最高,個人賬戶所有本,息,合計最高只賠付50萬元…社會經濟變化的風險等等!

參考性解決方案

1,適當抽出資金,參加社保,減少通脹和不確定性影響!

社保是由國家統一管理,法律固定,信譽高,穩定性好,既有養老又有醫療,更重要的是,會每年,根據相應的通脹水平,按一定比例,調整養老金水平,保障退休金,領取人員的夠買力,不受或較少的受通脹影響!

2,合理配置存款理財,增加中短期品種,分散風險,增加流動性!

建議考慮增加一些中短期,例如一年以內的,現金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中低風險理財等,適當的分散風險,增加流動性,提高資金的應急能力!

3,在已有社保的基礎上,如果條件允許,量配置商業保險,錦上添花,提升保障!

綜合分析:養老,事關重大,需要登高望遠,多元化,動態化,高安全性的來統一規劃!本文中,對單一的,商業銀行存款,高息養老,進行了分析,既展示了他的長處,也指出了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在快速發展的當代,以一己之力,對抗養老風險,不如參加社保,抱團取暖,享受國家的保障,更穩!希望能為朋友們提供一個參考!也希望朋友們有更好更完善的方案,共同分享多贏!


理財迦


1、可以作為養老理財的一部分,但不能作為養老理財的全部。

2、這是存款,保本保收益。養老就是要風險低,而不是收益高。

3、這個收益在當前利率市場來說是較好的,再高的收益產品肯定風險超過了養老理財的標準。

4、養老就得防病,應該保留一部分應急資金,而不是全部長期定期存款。

5、少量配置養老型保險、基金,根據自身財產、風險承受能力投資一定比例。

6、買一些保險,受益人寫子女或是隔代收益,規避遺產稅,但是平常收益歸老人使用。

7、老了該花就花,少存錢,多花錢。

8、年紀越大越不要存長期定期,很可能自己花不到。


郎峰徐迅


我覺得可以!


5.2%的利率相對來說已近很高了,主要是:穩。不會像P2P一樣忽然就沒了吧?不會像股市一樣高風險吧?不會像期貨期權一樣高槓杆吧?


你是要做養老用,養老最核心是什麼,就是穩。養老,你不是指望暴富,是指望不能工作時候的生活!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你有多少本金。如果你有個幾百萬,足夠了!如果你本金比較少,先努力攢本金再說!


我是我是螞蟻聊股市,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螞蟻聊股市


可以,但不划算。一是利率並不高,二是資金靈活性太差,五年之內萬一有變,抽不出資金。不如投資一年期理財,好的理財產品在安全的前提下,利率並不比這低,甚至要高。


中學高級教師理財咖


好快消費力低迷了


內明哲學


已經很高了,很好了,高收益率就要承擔高風險


勉86393773


現在最高的有5.8。如果有200萬在三四線城市養老完全夠了,一二線城市就有些保不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