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上哪些名人道貌岸然变成伪君子?

星诚军情


吴宓,他是钱钟书的恩师,清华大学的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文坛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但他的婚姻生活却一直遭受非议。

吴宓在哈佛留学时,接到清华大学留美同学陈烈勋的信,告知他自己的妹妹陈心一读过他的诗文,对他倾慕不已,愿嫁他为妻。接到信的他也颇为激动,立马赶回国内,与陈心一相见。第一次相见,正好赶上陈心一的好友毛彦文前来告别,准备前往北京读书的毛彦文在临行前来到好友陈心一这里,结识了吴宓。在此之前,毛彦文的未婚夫朱君毅曾是他在清华大学时的好友,他们往来通信,朱君毅都会把他们的信给吴宓过目,慢慢地吴宓也被这个从未谋面女子的才华所吸引,但她时好友的未婚妻,也只好不了了之。这次见面见毛彦文活波大方,对她又生出莫名的情愫。


吴宓与陈心一相见都挺满意,尽管心仪毛彦文,但毛彦文毕竟心有所属,随后迅速与陈心一结婚,婚后陈心一为他生下三个女儿。本来再无交集的吴宓与毛彦文,却因毛彦文的未婚夫朱君毅不想近亲结婚,与毛彦文解除了婚约,作为同学和好友的吴宓两边调解,与毛接触多后大胆乡她表露心意,尽管毛彦文没有接受他,他还是要义无反顾地与原配妻子陈心一离婚,陈心一要求离婚后要支付她和孩子的赡养费,为了能尽快离婚,他四处向朋友借钱,终于如愿离了婚。他父亲曾在离婚后骂他“无情无礼无法无天”。


离婚后的吴宓一心追求毛彦文,即使毛彦文没有接受他,但好女怕缠男,苦苦追寻7年后,心中女神毛彦文终于答应了他,准备结婚的时候,吴宓又突然退缩,主张爱情与婚姻分开。起先他让毛彦文放弃学业迅速与他结婚,当毛彦文来到他身边时他又反悔,又不想结了,反反复复,毛彦文苦心等他回来结婚他却还在四处沾花惹草,心如死灰的毛彦文与大自己三十多岁的熊希龄结婚。失去毛彦文后,她又成为了他心头的白月光,尽管多次写信给毛彦文,毛彦文都没有再回过信。他们之间的纠葛也算告一段落。


暮年的吴宓与二十多岁的女学生邹兰芳相恋,随后结为夫妻,但邹兰芳身体一直不好,患有肺结核,结婚三年后便香消玉殒。从此吴宓的感情生涯到此结束,留下一堆情债让人诟病。


KAWAI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500字,阅读需2分)

近现代史上的伪君子,郭沫若算一个。

鼎堂君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是要看一个人,并不是看其外表,而真的是什么样子,还是要看其所作所为。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鼎堂君为一己之名利,不顾众多考古专家的建议,力争挖掘明十三陵,最后把万历皇帝的定陵给挖开了,出土的很多珍贵文物,却都因保护不当而氧化,变成了灰烬。鼎堂君竟然不知悔改,一心还要挖长陵,而后又建议挖陕西的唐陵。幸好被领导人阻止了,要不这位历史学大家,还要糟踏多少宝贝呢!

最后,鼎堂君的私生活,完全暴露了他的本性。

让包办婚姻的正妻张琼华为之守活寡达68年,耽误了这个好女孩的一生。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遇到了安娜这个温柔贤惠的日本女子,很快不顾了已婚的事实,和安娜在一起了,两人生了五个孩子,但是有一天郭沫若突然不辞而别,抛弃了妻子,还断绝了联系。之后安娜跑到中国来找鼎堂君,不料鼎堂君已有了新的家庭,拒不相见。

在鼎堂君与安娜在一起时候,他就脚踏两只船追求立忱,立忱怀孕后,鼎堂君又改口反悔,结果让立忱堕胎后自尽。鼎堂君还写文章,嫁祸于郁达夫。

鼎堂君后又穷追立忱的妹妹立群,最终骗的和他同居并结婚,两人生了四男二女,最终鼎堂君再一次抛妻离子,让立群也自杀了。

除此之外,

鼎堂君还到处留情,情人不断,拈花惹草,甚至还得了不干净的病。

评价一个人,不是看其外在之声名,还是要看其所作所为。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中国近代史上最道貌岸然的五位伪君子,你知道几个?

谈到“伪君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岳不群”,此人虽然拿着君子剑,也总是在江湖上做好事,当深入了解以后才发现,这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伪装。他为了得到辟邪剑谱毁掉女儿终身幸福,打死自己徒弟嫁祸大徒弟令狐冲,最后子宫练剑连妻子宁则中也不顾了。

在中国近代史,有五个名副其实的伪君子,听我给你聊一聊:

1,第五名,徐志摩。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金庸塑造的多个人物形象中都有徐志摩的影子,比如穷凶极恶云中鹤、慕容复等等等等,也许君子剑岳不群也有。

徐志摩写《再别康桥》那时候,正是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当时徐志摩妻子张幼仪随他在剑桥读书,然后怀孕。徐志摩却在此时迷上了福建林家的林徽因,林徽因当时虽然只有15岁,却十分清醒的拒绝了这段不伦之恋。

徐志摩逼怀孕3个月的张幼仪和他离婚,还逼她堕胎,张幼仪说流产很危险会出人命的。徐志摩说,坐火车也危险,难道不坐火车吗?幸好张幼仪哥哥张君励帮助,这个孩子才生下来。

徐家对张幼仪的好感,大部分都变成了对福建林家的怨恨,在金庸笔下,姓林的几乎没好人,福建林家福威镖局被灭门,仅存的林平之还自宫了。这都是徐志摩害的。


徐志摩留学回国后,又勾搭上了朋友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别人是朋友妻不可欺,他是朋友妻不客气。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背上了很重的经济负担,因为陆小曼太能花钱了。正是为了不停赚钱,徐志摩最终在再一次坠机中身亡。



2,第四名,郭沫若。

郭沫若在我国近代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但是在私生活上很让人瞧不起。郭沫若的结发妻子张琼华,是包办婚姻的产物,守了一辈子活寡。郭沫若因为反蒋被通缉,在流亡日本期间娶了日本女子郭安娜,生下五六个孩子后忽然回国。郭安娜坚称自己是中国人,回国找郭沫若,结果一次都没有见到。

为什么郭沫若躲着不见郭安娜?因为他找到了更年期更漂亮的于立群当妻子。于立群和郭沫若相守一生,不离不弃。郭沫若死后,于立群才从朋友谢冰莹那里得知姐姐于立臣与郭沫若的恋爱关系,并且于立臣之死就是因为郭沫若比他打胎云云。从逼别人打胎这方面郭沫若和徐志摩相当,郭沫若胜在能够抛弃妻子一辈子不见面。

3,第三名,周作人。


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鲁迅长兄如父,供弟弟留学日本,娶了日本媳妇。鲁迅用多年积攒的工资买了北京西城八道湾十一号的房子,鲁迅还把最好的房间给周作人夫妇住,全家的钱也归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管。羽太信子太能花钱,鲁迅说了几句,她就告周作人说鲁迅非礼她。周作人直接写信给鲁迅,要求绝交。鲁迅只好离开了,不久后把母亲也接了出来。

如果周作人对哥哥鲁迅做的事,只是家庭小节,拿他在民族大节上面,更是无耻。1937年日军侵占北京,周作人没有选择和多数文化界人士南迁西南联大或者西迁西北联大,半推半就的接受了汉奸政府的职位,成了人人唾骂的汉奸。

周作人的汉奸行为,间接害死了他的侄儿周丰三自杀。周丰三是周建人的儿子,但周建人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和羽太芳子和三个孩子脱离关系。周丰三实际上算是周作人的孩子,周丰三劝伯父兼养父周作人不要做汉奸,没有用,最终在周作人办公室饮弹自尽。


4,第二名,康有为。

如果周作人只是因为文人的软弱误入歧途,那康有为的私心,可能成为清末民初20多年最可怕的魔咒。1895年,公车上书举人们公推声望很高的康有为递交请愿书,康有为却因为小道消息得知自己已经中举,就把请愿书丢掉了。康有为把当时全民共识的维新变法变成了他个人谋取权位的工具,他亲自设计的围园杀后阴谋更是让维新失败,形成政治上的大倒退。

康有为接下来的行为更是引起天怒人怨,康有为流亡日本,向全世界呼吁推翻慈禧归政光绪,这一条实际上成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

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已经身故的谭嗣同的好友唐才常带领蔡锷等革命志士在湖南发动自立军起义,关键时刻,康有为把原本用于买军火的华侨捐款用于房地产投资,唐才常兵败被杀,康有为却成了商业巨擘。

康有为后来参加张勋组织的宣统复辟,这只是他罪恶一生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康有为在个人品德方面更是不堪,他参观陕西卧龙寺时偷走了《碛砂藏》,被人追回。时候他还恬不知耻的说“难怪孔子不去秦国,陕西人人品就不行!”康有为晚年娶了很多年轻女子为妻,大都是未成年少女,身体扛不住的康有为,找德国人冯·施泰勒换了大猩猩的性器官。一开始用得还不错,后来就出现排异反应,于是康有为找医生打医患官司,官司没打完,他就死了。


5,第一名,洪秀全。

康有为祸害再大,也不过是社会名流,洪秀全的祸害,可比他大多了。

洪秀全考了多年科举,连一个秀才都没考上。心灰意冷的他准备另辟蹊径当一个基督教传教士,在香港,洪秀全因为传教士收入太低,决定自办教会。表弟冯云山居然给他把这个教会做大做强啊,洪秀全就成了太平天国的教主。

洪秀全不是一个合格的造反者,金田起义不久,他就自称天王,在永安县城被围困期间,他就分封了5个王,定都南京后,他穷奢极欲的生活,与原本的《天朝田亩制度》平均思想格格不入。

洪秀全统治下的太平天国,实行男女分营,取消了所有人的交配权,而他自己则娶了2000多个老婆,因为老婆太多,记不住名字,只好叫某某号。不仅如此,太平天国还实行圣库制度,取消了所有人的财产权,而他则在富丽堂皇的天王府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

上帝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洪秀全在南京被围困期间,吃不上饭,直接发疯吃草吃虫子,还严令属下一起吃,结果中毒儿子。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历史知事


郭沫若先生大节正确。抗战宣传工作功勋卓著,深得国共两党,毛主席,蒋介石先生赞许,前方将士及广大知识分子,文化文艺界人深受鼓舞。使大批有识之士团结在我党周围使新中国的建设工作受益匪浅。郭老在古文字,金石学领域的造诣非常人所及。由于对考古的研究过于痴迷在明陵开掘中有较大失误。私生活不太严谨是其不足。中国两大汉奸;南宋秦桧只有王氏。民国汪精卫只有陈氏。这两对货始终相守一生。难道是君子?小编的题目附郭老之图片有辱先贤。


吴老156510062


南海圣人康有为——敛财成性,妻妾成群,房产遍布3大洲和全国

康有为,清末维新派领袖,保皇党魁首,曾以忠君报国之志,组织"公车上书",推进"戊戌变法",一时门下俊杰云集,桃李满天下,被誉为"南海圣人",直追孔孟。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壮烈牺牲,康有为等人流亡海外,组建保皇党,使用募集的大批资金,购置房产,妻妾成群,生活腐化,风流成性。



关中论史





答:中华历史上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非洪秀全、杨秀清莫属。

以前中学历史介绍太平天国运动那一段,洪秀全颁布的占了大量篇幅。

这个《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很广,涵盖了政治、经济、生活、生产、宗教、婚姻、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专家、教科书,以及老师都赞扬这是一部极具革命性的、先进的纲领性文献。

别的不说,单说那一句“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还有那一句“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就让天下穷苦兄弟神往不止。

另外,关于婚姻家庭一项,该文献强调“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否定买卖婚姻,声称由国库负责每家婚娶时的一切开销,采用统一的标准,即给钱一千文,谷一百斤,强调“用之有节”,反对铺张。

而且,重点是这个“而且”,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同期,太平天国又颁布有一份通告,郑重宣布:“男有男行,女有女行,男习士农工商,女习针指中馈,一夫一妇,理所宜然。”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

不用说,这同落后的妻妾制度截然不同,先进性一看而知。

但是,人们很少去考究洪秀全、杨秀清这么要求的真正原因。

其实是男多女少,不得已而为之。

金田起义,各地会众都是举家举族参加起义的。为了打破清军的围剿,洪秀全、杨秀清强行拆散家庭,要求“别男行女行”,用军事编制取代了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组织,以适应了流动作战的需要。

不过,洪秀全、杨秀清命令的束缚对象并不包括自己一干运动领导高层。

他们不但可以和妻儿老小同居同宿,还在流动作战中不断娶妻纳妾,扩大自己的家人群。

洪秀全、杨秀清们,让手下的幕僚群撰写《天情道理书》,严厉告诫将士,说“现下残妖尚未灭尽,成家合好尚未及时”,“但当创业之初,必先有国而后有家,先公而后及私”,许诺一旦“扫尽妖氛,太平一统,那时天父开恩,论功封赏,富贵显扬,使我们一班兄弟室家相庆,夫妇和偕”,规劝广大官兵“各宜坚耐心肠,勿因夫妇一事,自图苟合,不遵天诫,以及奸淫营中姐妹,大犯天条”。

一开始,将士们既无家小之累,又无男女情长挂怀,赤心杀敌,干劲十足,打仗极其凶悍。

洪秀全、杨秀清看在眼里,喜在心了,定都天京(今南京),继续禁止夫妻同居,还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

洪秀全专门降诏,规定:“犯第七天条,如系老兄弟定点天灯,新兄弟斩首示众。”“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

连夫妻同房都要杀,真是没人性。

时人记载,天京女馆“不准男子入探,母子、夫妻止于馆外遥相语”。

陈玉成的叔叔陈宗扬曾私会自己的妻子谢晚妹,夫妻双双被斩首示众。

杨秀清的簿书(秘书)卢贤拔“身居显职,不知自检,”,因偷会妻子,“致夫妇同犯天令”,但因为杨秀清的缘故,虽得赦免其死罪,仍被削去侯爵,戴罪立功。

洪秀全、杨秀清对将士们这么严厉,他们却一个女人接一个女人纳入后宫。

据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清军捕获的《幼天王供》说:“老天王是我父亲,我有八十八个母后。”即洪秀全有88个妻妾。

而洪天贵福在9岁时,也配了4个老婆。

涤浮道人的《金陵杂记》则记:1854年时,杨秀清拥有的王娘是36名。

谢介鹤的《金陵癸甲纪事略》又记:1856年天京内讧时,杨秀清被斩杀的王娘总数为54人。

洪秀全、杨秀清这种不许百姓点灯,却许州官放火的做法引起了将士们的极大不满,为解决性欲,他们只好奸淫民间良家妇女,或者搞同性恋,鸡奸幼童,污烟瘴气,军情大坏。

洪秀全、杨秀清只好被迫进行妥协,同意怨妻旷夫可以团聚,孤男寡女可以婚配。

杜文澜《平定粤匪纪略•附记三》记:“首逆乃下令,许男女配偶,……伪丞相许配十余人,伪国宗配女八人,(其)他伪宗以次递减。”即普通士兵严格要求实施一夫一妻,自领导层的妻妾数目由天王而下降低。

来访的英国使节曾质疑洪秀全、杨秀清:你们要求士兵一夫一妻制,你们为什么不带头执行?

洪秀全大笑,说:“今上帝圣旨,大员妻不止。”

杨秀清跟着大笑,说:“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听天。”

不得不说,洪秀全和杨秀清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覃仕勇说史


首推汪精卫。

年轻的时候汪精卫曾经做出了刺杀摄政王的壮举,在被捕入狱之后,更是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

可以说汪精卫曾经是个好少年,而且当时汪精卫几乎是唯孙先生马首是瞻,是典型的革命派代表人物。

在当年北伐军攻克武汉的时候,汪精卫当时的地位几乎比蒋介石都还高,算是国民党内的元老级别人物。

然而面对孙先生的病故,加上蒋介石的背叛革命,汪精卫当时居然选择了同蒋介石一道,背弃了孙先生的遗愿。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是孙先生的遗言,不过今日却不得不表示,这遗言是汪精卫所作。

汪精卫就是这样一边遵从着孙先生的遗愿,一边出卖着革命,十足的伪君子做派。

而且在国民党内,汪精卫由于缺乏实权,导致处处被蒋介石打压。在政治斗争面前,汪精卫几乎没有一次是玩的过蒋介石的。

从孙先生病故之后,蒋介石就掌握了“钱袋子”和兵权,这使得汪精卫一直都只能当个文职,算是在蒋介石面前没有半点回手之力。

不过汪精卫这个人又是个十足的权力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即便是蒋介石已经掌握大权,他依旧是千万百计来抗衡蒋介石。

在国民党内,汪精卫拉帮结派,培养着一帮自己的忠信,但是这却都不如蒋介石手底下那些黄埔系将领。

所以无论怎么看,汪精卫永远都是输给蒋介石一筹,然而汪精卫硬是选择了投靠日本。

相信汪精卫也明白投靠日本那就是汉奸,可是他认为中国不足以战胜日本,所以这对于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由此可见在民族气节上,汪精卫是输给蒋介石一筹的,汪精卫从最初的引刀成一快,变为了最后的宁可投降,其中变化实在是令人唏嘘。

而且汪精卫投降之后,更是不断献媚,一再表示自己是在曲线救国,所谓曲线救国,其实就是投降,拥抱侵略者,甘愿当一个走狗。

可以说即便是当年的秦桧,也没有像汪精卫这般没有骨气,所以说汪精卫政治上的幼稚,使得他做出这般不理智的事情出来。

更是写下了“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的不要脸诗句,硬是把自己刻画成为了民族英雄。

还有就是最难以令人接受的就是汪精卫死后,居然被葬在了中山陵旁边,这简直是对孙先生的侮辱。

好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将汪精卫的墓用炸药炸开,将其从中山陵旁边移走。

从最初的有志青年,到后来的卖国汉奸,汪精卫的一生,着实让人看不懂!只能说汪精卫当个愤青可以,要玩政治,还真比不上蒋介石。


小司马迁论史


垂帘操作。明明可当前台大佬却不当,明明啥是都是其作主,其职位却是副的。慈禧啊太精太阴了,啥事自己做不好就推得一干二净。自已想怎么贪就怎么贪怎么玩就怎么玩,带着自已一众亲信发大财还假惺惺盗世欺名自称老佛爷!


user6157122209303


一、康有为。康有为是清末政治家,教育家,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中坚力量,变法失败后逃至海外。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康圣人却是一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1、他主张男女平等,主张一夫一妻制,而自己却妻妾成群。

2、他在变法失败后逃到海外,充当保皇派领袖,四处筹集资金,这些资金都被他自己挥霍了。


3、他还以“借”的名义抢别人的文物,之后便不再归还了。

二、郭沫若



1、渣男。他与妻子结婚后,妻子在老家服侍郭的父母,而郭沫若又在日本与安娜结婚,同时又追求另一个女子,使其怀孕后又不认账。后来郭沫若不辞而别,抛下育有孩子的安娜。 鲁迅曾经骂郭沫若:“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可见郭沫若人品是如何不堪了。

2、好挖墓。不顾众多专家反对,因为他的一己之好,一些名墓被他毁坏殆尽,给我国考古界造成很大的损失。



3、“铁骨铮铮”。墙头草作风,在四人帮未倒台前,处处逢合,发表文章鼓吹四人帮,诋毁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四人帮倒台后,又马上站出来痛骂四人帮。

同意我的看法的伙伴就关注一下呗😁😁😁


欲将书剑学从军


我们不要整天盯着郭某人的污点不放,多娶几个老婆只是道德有瑕疵,又不是范罪行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一起了,难道还要把他们捆绑在一起吗?你们整天吹捧的蒋介石年轻时还经常嫖娼呢,咋没人提。郭老首先他是个共产党员,他要尊守党的规矩,說他的政治立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为什么?首先你对他的定位就是错的,是不是要他发表三反言论才是对的,这样苛求他合适吗?他不是所谓的民主分子,请记住,他不是!至于挖墓毁了一些文物的事,也不能全由他一个人负责,其他的人为什么不出来反对,都搞秋后算账,当时参与挖掘的一批主要负责的是人都有责任,为什么都装哑巴了。我认为他有错误,作人有瑕疵,但不是坏人,也没犯罪,是一个敬业的学识超群的学者,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