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角度說,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


從教育角度說,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

(哈利波特的長相真是印證了中國人那句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1

我最近在看根據JK羅琳小說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系列,一共有8部,我全看完了。因為我是做教育媒體的,自然要和教育聯繫起來,聯繫點就放在這兒:

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在最後幹掉哈利·波特的。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裡,他們放魔法的基本裝備是魔杖,每個人都有一根,每個人的都不一樣。

從教育角度說,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

伏地魔是片子裡的大反派,哈利波特是命裡克他的那個人,所以大魔王想方設法要把主角弄死。

但是大魔王發現他那根魔杖和哈利波特那根是一對魔杖,芯子是一樣的,兩根相通,打不死波特的,所以,他決定換一根

從教育角度說,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

一開始,他先搶了手下的一根魔杖。大魔王自認為天下無敵,結果和哈利波特對轟的過程裡,搶來的魔杖被打爆了,畢竟波特是主角,帶光環的。

怎麼辦呢?伏地魔決定再搶一根厲害點的。世界上最厲害的魔杖是死神製造的,原本屬於哈利波特學校校長,校長後來死了,魔杖也失蹤了,這裡面還有很多故事就不說了。

從教育角度說,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

總之,最後大魔王找到了這根THE ELDER WAND(翻譯為老魔杖),好了,現在最牛的大魔王擁有最強的裝備,接下來就可以去快活地幹掉哈利波特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不算,哈利波特自己的魔杖也壞了,所以他手上揣著的是從反派金毛同學馬爾福那裡搶來的魔杖。

接下來,大魔王就和波特對轟了,大魔王拿的是搶來的世界上最強的魔杖,波特拿的是搶來的廢柴同學的魔杖,如果是正常情況,我想結果不用多說了。

然而,這根老魔杖不聽伏地魔的,大魔王有勁沒地方使,最後(因為劇情需要)被哈利波特打碎了。

這裡就很有意思:伏地魔換魔杖的邏輯是原來的魔杖和波特的犯克,現在波特的斷了,換魔杖的條件不存在了,搶來的這根又不順手,大魔王只要掏出他那根白色的魔杖,這故事就OVER了,這麼一筆賬大反派伏地魔難道算不過來嗎?

從教育角度說,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

大魔王有自己的思維。

試想,如果你很強大,而你的對手很弱小,你手上還拿著最強大的武器,那麼你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去用回原來的武器。

大魔王很強大,自然很自信,他肯定認為這根魔杖只是暫時不順手,後面一定會被他控制,對手不就是個魔法學校肄業生哈利·波特麼?不管用什麼魔杖,一個咒語就能把他弄死。

最後,大魔王死在自己的自信之下,而那根跟了他一輩子的白色魔杖,也不知道去哪兒了。

大魔王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但卻自己幹掉了自己。

從教育角度說,伏地魔本來是可以幹掉哈利波特的

2

我想說的是,伏地魔這種作死的邏輯在高中生(特別是好學生)中長期普遍存在。

這是什麼意思呢?

學生就像魔法師,他們是有內功的,有內力的,有魔法的,但是這些內功,知識,不能幫他們直接得分,做題目需要技巧和方法,這就像是魔杖。

高中生的答題技巧很多,也很豐富,一道答案固定的題目可以有許多方法去破解,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這其中有一些笨辦法,也有一些很高深的辦法,還有一些題目可以用大學的更強大的辦法來解決。

這時,一些學生就會鋌而走險,使用他們掌握並不是很牢固的高級方法,甚至是半桶水的大學方法去解題,換言之他們明明知道笨辦法是能解決問題的,卻為了趕進度,炫技,使用高難度的易錯方法。

笨辦法花5分鐘可以解決問題,高級辦法只要1分鐘,但要麼錯了,要麼超綱步驟分扣個精光。

過分自信,覺得做題考試是砍瓜切菜,越是這樣就越容易在考試裡犯錯,有些時候不是知識性錯誤而是技術性錯誤。

不是不知道,而是使用自己不順手的解題工具和解題方法,那最後分數丟個精光又能怨誰呢?

換言之,各種方法的利弊自己得權衡,如果說真的是滿腦子就一條路,那你也沒辦法挑,而如果有很多條路可以走,是大道還是棧道,心裡還是要有點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