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壞媽媽讓人明白:媽媽不壞,只是不會做人


《安家》壞媽媽讓人明白:媽媽不壞,只是不會做人

母親在孩子們心裡,就是應該很溫柔,對自己最好的那個人。在自己困難的時候,母親應該就是孩子的保護傘。這些很多,才是孩子心中的母親形象,但不是母親一定要這樣做的,母親做不到這些,很多人會認為太自私,太壞了。

房似錦的媽媽,為了弟弟,為了那個家,老是向房似錦拿錢,因為她沒有能力賺錢,但為了家,為了兒子,惡人就自己做吧,再說,畢竟房似錦是自己生的,母親問孩子要錢,怎麼了呢?

再來看小樓的媽媽,就是賭博,欠下了很多錢,而小樓為了幫母親還債,吃著白米飯,捨不得買菜吃。

是的,這些母親,都自私,不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其實她們是壞人嗎?不是,因為房似錦的媽媽,家裡有很多孩子,而房似錦最有能力的孩子,她自己沒有工作,沒有能力去撐著一家子。然後兒子大了,也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去吃苦,賺錢,所以只能伸手逼房似錦。那樣的環境,造就了一個剝削有能力的女兒的母親。

而房似錦心目中的母親,應該是讓她完成學業,給她吃飽飯,有著親情,血緣親的關係。而不是什麼都不關心她,只會開口逼迫她,向她要錢的媽媽。因為大多數的母親都是這樣的,為孩子,願意付出一切的。所以,她覺得不公平,甚至恨自己母親。

是呀,生活裡的大部分媽媽,為了孩子,什麼都願意無償付出的。

很難想象一個母親這樣對孩子,讓人唏噓,讓人憤恨。但是,如果說一個母親是為了一個家,那她還是壞嗎?

她只是情商太低,不會溝通,不會做人,這都是自己無能的表現。

《安家》壞媽媽讓人明白:媽媽不壞,只是不會做人


《完美關係》裡的邦尼的媽媽也是如《安家》房似錦裡的媽媽一樣,雖然生了女兒,養大了,但很多人都支持孩子上學的,但她們都做了一件愚蠢的事,不懂讀書能改變人,所以,想讓女兒早點嫁人賺錢,所以,不顧孩子的感受,就不肯讓孩子上學。把愛都給了一個兒子,忘了另一個孩子也需要媽媽的愛。這就是她們的情商特低,因為自己常年生活在那個環境裡,潛移默化了沒有文化真可怕的思想。這些做法,作為常見孩子被家長寵愛的旁人,跟孩子,是不正常的,所以一種不公平的聲討出現。

如果她們換一種對待女兒的姿態,那女兒必定是感恩的心情,然後生生養出報恩心態的子女,說不定,房似錦跟邦尼會變成伏地魔。

媽媽其實不壞,就是態度壞了。在孩子心中,在旁人心中的壞媽媽其實是一個有愛可悲的無能力的媽媽。

如果媽媽是一個情商高的媽媽,那是不一樣的。媽媽會對你愛,跟弟弟的愛一樣大差不多。會讓你覺得這個世界,除了自己,還有家人,還有媽媽讓你靠著。

邦尼的媽媽,後來經過江達琳的溝通,覺得自己對待女兒錯了。生生理解了女兒的不易,女兒現在 的光鮮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吃苦,而達到,而不是輕易到達的。有多少委屈,有多少困難,她都不知道,知道了,她也會覺得自己的真的因為無能,傷害了自己的女兒。

當她知道了一切真實後,看到一個同樣在發傳單的小姑娘後,就以為是自己女兒,然後幫忙去發傳單,暈倒了。

所以,母女之間多一點溝通,不要隱瞞,把不易,容易都跟母親講講,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媽媽不理解,開口就要錢幫弟弟。其實自己也缺少一種溝通能力,理解能力,就是缺少了一種換位思考的角度。而媽媽呢,有錯,錯在媽媽的職位上,對待子女不公平,一味索求自己孩子,而關心愛意,已經漠然。所以說人的心,最小氣,因為全部給了一個人,就會忘了另一個孩子。

所以,情商低的媽媽會傷害孩子,變成了壞媽媽。一個世人不能接受的壞媽媽。

《安家》壞媽媽讓人明白:媽媽不壞,只是不會做人


作為媽媽其實很可悲的,很有壓力。其實媽媽這個職業也不是哪個人都能做好的,特別是一種想要給孩子一切,卻沒有能力的媽媽,尤其可悲,更加讓自己變得孩子心目中的“作媽”。

雖然《安家》裡的小樓的媽媽是賭博欠錢的作媽,那她為何會去愛上賭博呢?這裡肯定也有原因的,一個人上癮於一件事,必定對別的有所失望,然後用另一件事來逃避,到最後就是上癮了。然後她忘了她是母親,而一個母親對於孩子有責任的,有義務的。而小樓也是真的孝順,為了母親還賭債,而把賺來的錢都寄回去了,自己吃白米飯。還一直對自己說,父母再有錯哦,也要孝順。

是的,母親再作也是自己的媽媽,她們已經習慣了環境,所以,想法,做法上都不是我們作為孩子的要的。這樣的母親在世人眼裡就歸納自私的媽媽。

其實這樣的媽媽,應該丈夫跟小樓一起跟她媽媽多溝通,告知孩子在外面的不容易,受委屈,但為了她,過的什麼樣的生活。作為母親,不管是自私的再怎麼樣,都有一顆柔軟的心。

常聽說,虎毒不食子。這說明,媽媽肯定對孩子有愛的,再壞也不會特別傷害孩子的。如果當一個母親知道孩子為了她,這樣吃,這樣的受委屈,那媽媽肯定會有自己的感想。

擁有一個“作媽”,就是別隱瞞自己的不易,多溝通。多陪她,跟她講講,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壓力等。

那年初的徐崢的《囧媽》,不也是這樣嗎?媽媽不理解兒子,想要的兒子是自己心裡要的,但兒子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孩子,所以抱怨,所以我要作。

在兒子眼裡的作媽,也不懂母親曾經年輕過,也有美好的愛情,也有人生的希望理想。在他沒有跟媽媽同去旅遊,同乘火車,那就都會不明白,一個作為媽媽的無能為力的感覺,跟愛他的方式。

其實“作媽”就是缺希望跟溝通,陪伴。


《安家》壞媽媽讓人明白:媽媽不壞,只是不會做人

總結

你看到生活裡的壞媽媽,都覺得挺同情孩子的,怎麼會有這樣的媽媽啊。可是那些壞媽媽,也曾經會跟你一樣的想法,其實她們也不想孩子恨她們,抱怨她們。可是活著活著,生活裡就逼著她們這樣了。

媽媽為何會這麼壞了?其實她們就是生活裡給她們太多不易,環境裡習慣了這個思維。沒錢,沒有愛,會造成這樣“壞媽媽”。

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包容,讓“壞媽媽”變成你心目中的好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