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等她来牵手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的确普遍是大部分今人不如古人力气大了,但也不完全是,根本原因是社会环境变了。

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霸王戟到底有多重,只是描写了项羽的力气,比如:

《史记》曰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下面几点来分析:

一、人的体力是由环境决定的

先说一个真实的事情,我一朋友在宝鸡的宝钛工厂上班,一线工人,从事的日常工作就是和钛板打交道。一块钛板少的五六百斤,重的上千斤。从卡车到车间,中间免不了人工搬动的。

起初,我朋友和他们同事,常见的800斤钛板也得十几个人上手才能慢慢移动,几年下来,同样重要的钛板四五个人就可以麻溜溜的搬动了。而且他们身上的肌肉明显结实了很多。

所以,体力这个东西,对普通人来说你必须经常锻炼它才能上去。

二、古代的斤和现在的斤,并不同

实际上,古代每个朝代的斤,都是不相同的,比如:

西汉:一斤大约是258.24克;

魏晋南北朝:一斤大约是222.73克

隋朝:一斤大约是668.19克

唐至清:一斤大约是596.82克

不要觉得乱,其实春秋战国的时候更乱,秦始皇一统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当时的宰相李斯负责制定度量衡,遇到之前几百个诸侯国杂乱的重量单位时,也头大了,没了主意,只要把难题上报给了始皇帝,始皇帝批了四个大字“天下公平”,李斯就把“天下为公”4个字的笔画加起来作为标准,规定了一斤=16两。

祖龙虽死魂犹在,这一标准在2000年间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仅仅只是在其左右浮动而已。

所以,项羽的霸王戟估计应该是在180斤左右

三、演义常用夸张手法

很多名将的兵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录确切的数字,比如:关羽、张飞、秦琼、王彦章等。

所以众多的演义类小说,就有了很大发挥余地啦,为了突出演义中各个英雄的勇猛,也为了搞出一个排行榜,就对各个英雄的兵器重量做出了安排。

现代人的确没有古人力气大

一、社会环境

在农耕社会,大部分古人常年从事农业劳作,没有机动车、没有尖锐的工具,日日劳作锻炼了其强大的体魄。

而古代的将军,除了有关系的,一般都是在大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历害人儿。加上残酷的战争中,生存法则下,更激发了军人自我提升的动力。

而现在的社会,就说玩手机的你吧,天天歪在沙发上,吃得多动的少,嘴里还嘟嘟着,还300斤吹什么牛,你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年轻人先把媳妇能抱起来再说别人吧,哈哈~~~

二、个人因素

小时候,就常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吃个半饱就干农活,一个人背个上百斤,轻轻松松的走十几里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

别说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是前二三十年的人,今天的大部分都比不了,再往后二三十年,估计我们的力气在孙子辈里,也要算大力气了吧,哎。

所以,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的确是很多今人不如古人,但也并不是所有人。

历史小迷虫


300斤的戟,考虑过乌锥马的感受吗?这个300斤的依据是哪里来的?就算是传说,那也只有129斤。

霸王戟也叫天龙破城戟,对于天龙破城戟的描述也是出自《楚汉争霸演义》,说是项羽的武器,长一丈二尺(相当于现在的4米),重129斤,杆就有碗口般粗细,是项梁采用会稽陨石打造而成,形如巨虎头盘龙,项羽更是自创“单手十八挑”。

倘若是129斤自然是有人可以拿得起,但是300斤就很少了,这主要是为了凸显项羽天生神力,因为项羽故里有一把霸王戟,很多人都被吸引,但是没有人能够举起它,要知道这在项羽手里就和耍棍似的。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这里面的扛自然就是举的意思,而项羽举的鼎有千斤,不过有夸张成分,根据秦汉时期的记载,那时候的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千斤就是258.24公斤,而现在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冠军伊朗人拉扎扎德抓举213公斤,挺举263公斤。

况且项羽举的鼎还是不规则形状,三起三落,如果让拉扎扎德来举,怕是举不动,那么为什么现在人的力气不如古人?

1997年,河南中牟出土大量墓葬群,其中就出土了一件将军的兵器,经过鉴定,这个武器的重量足足有60斤,难不成古人都喜欢用这么重的武器吗?

现在人不如古人力气大,无论是农民还是军人,都应该是比不上的。

主要原因应该就是社会环境引起的,首先在农耕社会,人们都要种田、砍柴,就连耕地都是人力,后来才有牛,对比现在,很少经常干体力活的,当然这只是对比普遍人,有的人同样都是体力活,但是在古代,每天都是如此。

古人没有机动车,都是推车,种田干农活,都是肩膀扛或者手提,要么推车,哪像现在有种田种地,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即使是军人,且看看古代士兵如何训练力气,就连拉弓都要时常训练,汉代一石大约是 27.65 公斤,五石是 138 公斤,这种应该只是练习拉力的弓,肯定不是实战用的弓,日积夜累,力气自然就会增大。

还有古人也经常锻炼身体,练力气,他们认为,自己不强大很难生存下去。


猫眼观史


项羽人称西楚霸王,是秦末纷争中最有实力、原本最有可能称霸天下的人物,只不过后来出现了一个刘邦,在与刘邦争斗落败后,他才错失了江山。

不过虽然项羽在那次纷争中落败了,但是他身上的英雄色彩却仍旧吸引了很多后人的喜欢,在人们把目光聚焦到项羽身上的时候,他所用的武器也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项羽所用的兵器是一柄分量很大的戟,关于项羽所拿的戟重量到底有多少,一直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说法。

在很多演义小说中,有说项羽武器重达300多斤的,也有说项羽的武器重有100多斤的,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那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在史料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说过项羽的戟有多重,那些我们所明确知道的重量,都是一些历史演义作家为了体现项羽的英勇虚构描写出来的。

项羽的武器不太可能有300斤

如果项羽所拿的戟真如同提问中所说有300斤的话,那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概念了。

首先我们要清楚,不同时代的重量标准都是不同的,在秦朝的时候,一斤等于现今的252.8克,而在汉朝的时候,一斤等于现如今的248克。

秦朝、汉朝两个朝代的重量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体数字却是相近的,总的来说,那些年代的一斤大概相当于现如今所说的半斤。

如果真如演义中所说有300斤的话,那项羽的戟重量就在现如今的150斤左右。


要是仅有一百多斤的货物,很多人是可以轻松扛起来的,不过大家要知道,项羽使用的是武器,要求的是能轻松自如地使用。

再加上一般长棍形的物体拿起来都会比寻常物体费力很多,所以项羽的戟要真有150斤的话,那就有点惊世骇俗了。

通过种种人体力学的角度来判断,我觉得300斤的说法放在战场中是有点不太切实际的。

项羽举千斤鼎在历史中是有可能存在的

不过虽然在各种史料中并没有确切记载项羽的武器有多重,但是对于项羽的力气,却有着一定的记载。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说到,项羽年轻时就可以举起一个巨大的鼎,这点,是对于项羽巨大力气的一个重要描述。

不过同样,史记中并没有对项羽举鼎的重量进行详细描述,但是因为那些年代的鼎普遍重量惊人,而项羽举鼎的事情能被格外挑出来描写,我们就可以判断出项羽所举的鼎必然不是普通人能举起来的鼎。

据后世人的推测中,项羽所举起的鼎可能有当时的一千斤。

真要是如同估测中所说有当时1000斤的话,那项羽举起的这个鼎差不多等同于现如今的500斤。

如果是500斤,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虽然说起来难以置信,但是对于一些真正的大力士来说,500斤从来都不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难题。


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力士中,几乎每个人都能扛着一个500千克、1000斤以上的杠铃进行深蹲,或者躺下来卧推杠铃。

其中,有人更是创造了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纪录,比如依靠自己的身体力量拉动一架波音飞机前行,或者在躺下来的时候,凭借着腿部力量把一台重量惊人的大卡车给推举起来。

从这种种大力士的行径,我们就可以想见人体力量的极限是有多么的可怕。

因此,如果说项羽能把一个500斤左右的鼎举起来,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

现如今人们力气确实普遍不如以前的人

至于要说现如今人们的力气不如古人,我觉得大体上是对的,当然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每个时代都有顶尖的大力士、都有一群力气特别特别庞大的群体, 要论到这个群体的力气,在各种数据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衡量的。

但从普遍性来说,以前的人力气确实比现如今人们的力气大很多。

如果大家在农村生活过并和一些农村的老人攀谈过,那大家或许就会对以前人们力气的大小有比较强烈的感受了。

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干活大多数凭借的都是一身的劳力,在久而久之的劳动以及熟练下,他们就练就了一身很好的力气或者掌握了一些搬运重物的技巧,有时候,搬运两三百斤的物品,其实也都是不在话下的。



而真要让现在的人去搬两三百斤的物品,除非一些专业运动员或者一些经常干重活的老把式,绝大多数的人,是不可能搬动得了这个重量的。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能从食物里获取的能量、营养也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也因为现如今人们体力开发不足够、体力劳动少了很多的原因,所以从大体上来说,现如今人们的力气确实是比不过古人的。

所以说提问中项羽霸王戟300斤重量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是一些小说家为了艺术表现塑造出来的,而要轮到现如今人们和以前人们的力气,从大体上来说,现在的人确实普遍比不过以前的人。


孤客生


我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一块长度大概在30左右的场地上,用一根棍子扛着8个成年人,在那场地上走了一个来回。这事在我们那里,很多人都知道,老一辈的人,有不少人都亲自在场看到了这一过程。8个成年人外加一根根棍子,保守估计,重量至少在九百到一千斤,这个重量,换成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我爸能扛500斤左右,而我只能扛一百多斤…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确实没有以前的人能扛了。但其原因并不是我们的身体扛不了那么重(理论上),而是我们缺乏相应的体能锻锤炼。以前的人,从小到大,差不多每天都在从事重体力活,经年累月下来,肩上能扛的重量,自然而然的重起来了(举重运动员和大力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竹墨清韵


作为楚汉传奇的风云人物项羽,至今仍旧会被后人时常提起,被誉为一代战神的他被后人评价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如此高的评价,可见项羽确实不简单,而令后人更加好奇的是他的武器霸王戟,又名天龙破城戟,此戟长度有一丈二尺(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4米左右),重达300斤,而项羽当时却凭借着这把霸王戟冲锋陷阵,斩敌无数,足可以看出项羽臂力异常强壮。而现在却很少有人能够拿得起这把霸王戟,是现代人的体力远不如古代人吗?

戟是形制为戈和矛的共同体,既有直刃又有横刀,这样就具有双重的杀伤力。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武将都会使用戟作为作战武器,比如项羽,薛仁贵、郭子仪还有典韦等人,而这些名将的戟大都是重达百斤以上的,可见古代不少将军的武器都是“重量级别的”。这也是自身实力的一种展示。要论武器重量,一定要提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隋唐演义传》曾记载:其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虽然古代的度量衡跟现代有差异,但是能拿起百斤以上的武器在战场挥洒自如,这个本事也不是一般小兵就可以拥有的。

再者在古代时期,骑马作战兵器讲究的是求重,步兵作战兵器讲究求轻,骑马作战并非电视剧里两个人挥舞着兵器打来打去,而是靠着战马向敌军冲刺的速度带着重兵器形成惯性给予对手致命一击,靠着是技巧而非蛮力,所以在战场上能舞动越重的兵器就越有优势。

史记中的《项羽本纪》记载:项羽高大威猛,臂力惊人,能举起高大厚重的大鼎,在吴中子弟中,名气甚旺,令人敬畏。项羽能挥舞300斤重的天龙破城戟,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代人的体质肯定要远远落后于古人的,古人大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在劳作中身体得到了锻炼,各方面的身体机能相对来说都会比现在大部分坐在电脑前敲键盘的现代人强。要是咱们再把时间距离拉近到“50后到60后”这一拨中国最勤奋的一代人中,他们大部分人的体质都还是不错的,曾经担着200多斤的柴火走十几公里的路到县城换肉吃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力气大的能抱起400多斤重的发动机,村里常年耕作的老奶奶也许体力都会比你还好。

现代大部分人吃好睡好,又缺乏体能锻炼,长期工作犯上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病,再加上环境污染、饮食安全隐患等影响,身体素质肯定是比较差的。如此看来,项羽的霸王戟现在很少有人能扛得起来,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18年,浙江的石智勇就以抓举163公斤,挺举197公斤,以总成绩360公斤的优异成绩包揽三冠,再次突破了举重记录!但是倘若拿石智勇与项羽相比,肯定还是会比不过项羽的,因为两人一人是为了竞技,而一人是为了战场的生存。

而比体力的话,笔者全世界只服一个人,那就是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这个地球。不服来辩,欢迎留言交流。


邓海春


神话并非神化,我认为项羽力能扛鼎,武器重达300斤是完全有可能的。

很多人用看似"科学"的理论计算着霸王戟的重量、长度等,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一人性。



  1. 秦朝末年,天下百姓在秦始皇的暴政下苦不堪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英雄的出现是无比渴望的。

项羽若没有过人的本领,怎么可能受到百姓们的推崇。

力能扛鼎,必然是只有他才能扛的起来,别人扛不起来,才能成为千古佳话。

毕竟鼎就在那里,想要一举成名超过项羽的人,直接去扛就是了。

但如果有同样一个人扛起来了,那这个事情也没有必要流传千百年。

我不知道这个鼎到底有多重,但在那样一个时代项羽的力气绝对是最大的。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说的就是项羽,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至于厉害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古今对照想一想。

300斤这个数字在我看来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毕竟如果300斤都扛不起来,我自己都很难对他产生崇拜的心理。



2.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大汉拿着300斤的武器,马怎么受得了?

所以,自古以来战马就是非常重要的战争资源,但凡猛将无有不爱,赤兔、的卢、乌骓⋯⋯

汉武帝曾经为了汗血宝马发动大军远征西域,可想而知战马到底有多重要?

两军对阵,猛将交锋,兵器比对手重一分,打下去的力道就能猛十分,一个措手不及就会骨断筋折。

战马能够驮着猛将及兵器多跑一个回合,就能多一分胜算,顶级的战马驮个几百斤,大战个几百回合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3.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的战斗强度,人和马怎么受得了?

首先,武将只有在上战场的时候才会披挂着甲,拿兵器,有专门的人负责抬刀,平时都是不用的。

就算是我,我也不会天天把几百斤重的东西压在自己心爱的马上。

其次,战斗的时候不是把武器横在空中的,那是拍电影。

真正到了战场上的时候,武器一般都是拖在地上的,毕竟一丈多的长度,就像关羽的拖刀。

这不仅是在给自己省力,也是在给马省力,高手过招,这一点点力气可能就会决定胜负成败。

第三,真正的发力只是在交锋的那一瞬间,几百斤重的武器在一个巨大的初速度下,可以将人和马砸的四分五裂。

越重武器在这个时候优势就越明显,一般人根本就挡不住,结果就只有一个下场一一死。

这就是项羽纵横沙场、无往不利的原因。

今人也能做得到,只是我们都是今人中的普通人。战争方式也改变了,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去训练马战。

马战取的就是势,即使不用力,兵器倒下来都能把人砸死。

用力的时候,也会用到借力使力,否则回环困难,太极、马步都由此而来。


李玄麟


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很好奇,难道说越古老的人力气越大,现如今我们都是废柴?

不是这样的,大家听我慢慢道来。

重量单位不一样

虽说古代自秦始皇起就统一了度量衡,但不是每个朝代都沿用秦朝的制度。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度量单位。比如:

秦朝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3克,

三国时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20克,

唐朝时一斤相当于现在的661克,

宋朝时一斤相当于现在的633克。

“误中副车”这个成语大家想必都听过,张良雇佣大力士持铁锤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据刺客列传记载,铁锤重120斤相当于现在60斤左右。这也很厉害了,毕竟铁锤是扔出去的。

三国时期大浪淘沙、英豪无数、猛将如云,其中典韦善使双戟,双戟重80斤,换算成现在的重量相当于35斤左右。第一猛将吕布的方天画戟长一丈二, 重约95-100斤,相当于现在的50斤左右。(比如虚构的青龙偃月刀什么的我就不算了)

唐朝怎么说那,人物势力传说几乎都来自传记小说。比如李元霸,一对铁锤重800斤、伍天锡混金镗重200斤、秦琼两把熟铜锏有120斤。换算过来李元霸的铁锤一千多斤、伍天锡混金镗将近二百六十五斤、秦琼的双锏也有158斤,这不是开玩笑吗。比较真是的记载是《新唐书》中:“(张)兴擐甲持陌刀十五斤乘城。”也就是拿着二十斤的大刀,这就被视为猛将了。

宋朝按正史来说岳飞的儿子岳云兵器最重。岳云,12岁从军,手使一对铁锥,重80斤。按现在来算是一百零一斤,妈呀,这是人吗?

猛人必有好马

纵观历史,善使重兵器的猛将必定有一匹好马。毕竟武器太重,又不是机器人,长期挥舞谁顶的住啊。骑马就不同了,利用马的冲力和兵器的重量,一击必杀很可能实现,这样能剩下大量体力,也更利于传颂武将勇猛。毕竟出门吹嘘,谁谁谁用多重的兵器一下就把谁谁谁给杀了,多厉害啊。

长期锻炼

都说“穷文富武”,你看看那个猛将家里是很穷的。他们几乎不用从事劳动,专心打熬武艺锻炼力气和兵器,加上名师指导肯定会易于常人。就算是穷人出身的武将,长期从事劳动那力气也不是现代人可以比的。

浪里淘沙

那些力气过人的武将也只是极个别人,并不能代表那个时代所有人都是大力士。就像现在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清华北大一样,能被记载上史书或者传记流传至今,那都说明他是那个时代顶尖的精英人物。

所以说不必说今人不如古人,他们没我们想的那么强,我们也没有那么弱。

以现代的营养和科学的锻炼方式,挑选一些天生力气大的人进行训练,挥舞几十斤的武器也是没一点问题的,放到古代也是一名悍将。


日月当空历史文化传播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拔山不可能,但孔武有力,力能扛鼎是没问题的!



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身高八尺有余,一尺33.3厘米,比姚明高吗?错!秦汉一尺23.1厘米,项羽是个一米八五的高个子!

鼎又是多重?千斤之重?

商朝司母戊大方鼎重832.84公斤,西周中期大贵族膳夫克祭祀他祖父的大克鼎重201.5公斤,淳化大鼎重226公斤,是目前所见,西周最重的鼎!

在秦始皇皇陵百戏俑陪葬坑中出土了迄今为止最重的秦鼎,重212公斤!

所以项羽举的鼎有可能最大不超过226公斤,按照秦朝一斤约256两,也就是那时的九百多斤。



2018年,国家体重队石智勇以抓举164公斤,挺举196公斤,荣获冠军!

项家世世代代为楚将,武将家出生的项羽是有可能举起216公斤的!

所以,项羽能够拿起300斤的霸王戟!但是也不可能上战场吧?若是秦朝时期的300斤,也就是今天76.8公斤,我想项羽能够上战场!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决心不渡乌江后,反身与持短兵的汉军交战,杀汉军数百人!



正是,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为何今天的人拿不起300斤的霸王戟?

若霸王戟是今天的300斤,在怎么训练的普通人根本无法拿起,也不要尝试着去拿。秦武王有力好戏,到周都洛阳举鼎,“起——”鼎离地半尺而落地,不甘示弱的武王又一次尝试,终举鼎而死!



当然了,经过科学训练的运动员能够拿起!比如荣获冠军的国家举重队的石智勇!

而如果霸王戟是秦时的300斤,放今天也是76.8公斤,一些人是能够拿起的!

当然了,现在一些人拿一桶水(一般18.9升)上二楼,已是气喘吁吁!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


史小二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项羽的实力确实也评价参差不齐,不过项羽确实是力能抗鼎,力大无比,但是300斤重的戟,不仅要拿得起来,还得舞的动,这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极限了。

史记里面记载:“籍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本名项籍,自羽,八尺有余,是多高呢?秦朝时一尺约23厘米,就是说,项羽是一个1.85米的大汉,这个身高放到现代也非常高了。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就像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据说重八十多斤,而我们一些专家,近些年也对比做过论述,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完全是人们为了塑造英雄们的形象,故意夸大其词的,要不然怎么体现这些认为与普通不一样呢,当然,兵器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像诸葛亮撒豆成兵、南屏山借东风;包公断阴司、审鬼混,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英雄人物的形象。

传说,项羽所用霸王戟是其叔父项梁,采会稽陨石打造而成的。长一丈二尺,如巨型虎头盘龙。另一种说法是,它是蚩尤的兵器,是楚国开辟疆土时发现的。不管它的来历如何,重量如何,样貌如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都是可以的。中国人不仅不反感这种夸张,反而很受用。这种英雄人物身上的夸张,在中国很多传统小说中都可窥其端倪。

五干年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古有始皇帝开国建业,今有项羽力拔山河,堂堂西楚霸王天生神力武器沉了点又怎样,再说我们当代人已进入可以靠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来解决问题,并不需要只靠蛮力解决,我们应该称为进步,光凭能否拿起一件东西来评论,个人觉得并不能说明什么。


酒骑风


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每一位将军或者练武之人,都至少有那么一件趁手的兵器。

像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吕布用的是方天画戟,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用的是丈八蛇矛,与它们的主人相比,这些武器也都有独特的逼格,与主人相得益彰。

秦汉交替时期的乱世中自然也是英雄辈出,作为一代英雄的项羽,自然也不例外,相传项羽的兵器有三件,剑,弓,戟。在这三件武器当中,最为知名,杀伤力最大的,也就是霸王戟。

据说霸王戟是用陨铁铸造而成,顶部是枪尖,另一侧是月牙状的利刃,既可以用来劈砍,也可以用来捅刺。再加上项羽那一身的功夫,配上这件武器,到了战场上简直也是无敌了。

读过史记项羽本纪的人都知道,项羽这家伙力气很大,书中说他“力能扛鼎”,自然而然,他武器的重量也不会轻,据说他的霸王戟,重达300斤,长一丈二尺三寸。

这样夸张的数据,让我们很多人都不得不怀疑它的真实性。拿着这么沉重的一件兵器去上战场,逼格是有了,但它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实质战斗作用吗?怕是仅仅拿着就累得要死吧?

首先,秦汉时期的“斤”不同于现在的“斤”,那时候的一斤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半斤,也就是说,霸王戟大概是一百五十斤多一点。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两者基本区别不大,一百五十斤的兵器拿起来照样也是特别困难,那更不用说到战场上去舞刀弄枪了。

对于古人来说,则就未必了。在明清时期的武科举考试当中,有一个科目就是举重,参加考试的人要把重达200斤甚至300斤的大石头举到同自己腰腹一样的高度。

所以,古人使用一些重量级的兵器是有可能的。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我看到过这样一个世家,他们世代教授重刀相关的武术,在那个节目中我也看到有人可以行云流水般地使用重达一百多斤的大刀。



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根据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项羽上战场使用的武器霸王戟只是个俗称,准确来说应该是叫“越棘”,是战国末期王者才会使用的兵器。这其中,“越”是国家的名字,棘,就是我们所说的戟。秦朝末年经历战乱之后,项羽自称是“西楚霸王”。他用的兵器,就应该是在当时代表王者身份的“越棘”。根据历史记载,这种兵器的规制,也很清楚,它并不重,杆长大约三四米,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适合冲锋。所以根据历史记载的话,项羽使用的很可能是这件兵器。因为在打仗的过程当中,项羽也常常是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最前头。

我们很多的影视剧拍摄的并不真实,在电视剧的镜头中,似乎项羽手中的武器就是一把枪,并不是我们现在谈论到的戟。

项羽作为一个长期习武练功的人,举起一百多斤的东西,应该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我们的西楚霸王项羽天赋异禀,天生力气贼大。

另一方面,在古代时期,并不像现在这样,科技发达,当时的人们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平均体格都比较健壮,所以古人力气就该比今人大。正如天天做办公室的小文员,力气注定比不过健身房锻炼一样。并不是说现代人不如古代人,现代人的思想、科技都在不断进化,很多体力劳动都由机械化代替,我们的体质自然是要比古人差了很多。


如果大家有机会到故宫博物院参观,一定要去看一看这种曾经随霸王一起在战场上驰骋的武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光阴,不知道它会向你倾诉它经历过怎样的故事,以及故事里有过多少的铁马冰河、腥风血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